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 格式:ppt
- 大小:353.00 KB
- 文档页数:14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红辣椒是我国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常用的蔬菜。
它不仅可以为菜肴增添辣味,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而红辣椒的红色素正是由胡萝卜素组成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红辣椒中的红色素,了解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特性。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红辣椒、酒精、石油醚、无水硫酸钠、滤纸等实验器材。
b. 红辣椒切成细碎的颗粒,使得红辣椒中的红色素更容易提取出来。
2. 提取红色素:a. 将切碎的红辣椒放入一个容器中。
b. 加入足够的酒精,使红辣椒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促使红色素与酒精充分混合。
d. 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待红色素充分溶解在酒精中。
e. 使用滤纸等过滤器将混合液过滤,使得提取出的红色素分离出来。
3. 分离红色素:a. 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倒入一个蒸发皿中。
b. 加入少量的石油醚。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石油醚与酒精中的红色素充分混合。
d. 将蒸发皿放置在通风处,使石油醚缓慢蒸发。
e. 待石油醚完全蒸发后,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中残留的红色素。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红色素在酒精中溶解度较高,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低,因此通过加入石油醚并蒸发石油醚,我们成功地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探究:胡萝卜素是一种植物可溶性黄色颜料,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红辣椒中,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因此红辣椒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采用了酒精提取法。
酒精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有效地溶解红辣椒中的胡萝卜素。
而石油醚则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剂,通过蒸发石油醚,可以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提取效果较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胡萝卜素是红辣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作用。
了解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红辣椒的营养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辣椒红素综述辣椒辣椒红色素又名辣红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一胡萝卜素、隐辣质等,辣椒红色素作为从成熟辣椒果皮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红色素。
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将辣椒红色素列为重点开发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红色液体,无辣味,其显色强度强于其他天然色素。
辣椒红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酮、油脂等有机溶剂,因其极性较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几乎不溶解。
具有如下稳定性:1.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周,色素无褪色现象。
但如直接暴露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容易褪色。
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对辣椒红色素有一定影响。
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以上则损失更明显。
3.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的耐酸、耐碱性好。
pH值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
4.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Fe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Sn、A1+在浓度较高,即大于400 mg/kg时对红色素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M矿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提取方法比较:辣椒红素是从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深红色天然红色素,色泽优良、性质稳定,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另外还具有抗癌功能。
目前,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大致可归为油溶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溶剂微波提取法和酶法提取六类。
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法三种。
油溶法因油与色素难分离不易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所以该种方法现已基本停止使用;溶剂法使用较普遍,通常用丙酮、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浸提。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纯度。
提取目的及社会需求:辣椒红色素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
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标题: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红辣椒是一种辣椒品种,具有辛辣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其中的辣椒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红色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色泽和稳定性。
它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色彩鲜艳度,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菌等。
因此,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方法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红辣椒作为实验材料,将其洗净,并切碎备用。
2.提取液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无水乙醇和纯净水混合,制备合适浓度的提取液。
3.提取操作:将切碎的红辣椒与提取液混合,进行搅拌和浸泡,然后进行过滤,得到辣椒红色素提取液。
4.进一步纯化:采取某种纯化方法对提取液进行纯化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化的辣椒红色素。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1)提取液浓度: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液浓度为30%。
(2)提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素的提取时间需要在30分钟左右,过长或过短时间均会导致提取效果下降。
(3)提取温度:提取温度对辣椒红素的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本实验的条件下,辣椒红素的最佳提取温度为50℃。
2.辣椒红色素的纯化效果:(1)通过纯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成功去除了提取液中的大部分杂质,得到了辣椒红色素的纯化产物。
(2)纯化后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具备更好的应用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纯化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实验目的1. 学习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2. 学习薄层层析法和柱层析法及应用3. 掌握提取、分离、鉴定天然化合物的方法 产品介绍天然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色素(简称辣椒红),辣椒素、辣椒油酯等。
辣椒红是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β-胡萝卜素等色素的混合物,为深红色油状液体。
辣椒红是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天然色素添加剂。
其化学组成为呈深红色的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
呈黄色的色素则是β-胡萝卜素,化学结构:HOCH 3CH 3OCH 3CH 3CH 3CH 3CH 3OHCH 3CH 3H 3C辣椒红OCH 3CH 3O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H 3C OCO RCO R辣椒红的脂肪酸酯(R=3个或更多碳的链)另一个具有稍大R f 值的较小红色斑点,可能是由辣椒玉红素的脂肪酸酯组成。
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H 3Cβ-胡萝卜素 实验原理:色谱法是分离、纯化、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
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流动的混合物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依据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依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下面着重介绍柱色谱与薄层色谱: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种。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为吸附剂。
分配色谱用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等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作为固定相。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
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组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
实验七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方法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的原理。
2.复习柱色谱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红辣椒含有多种色泽鲜艳的天然色素,其中呈深红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少量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呈黄色的色素则是 -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可以通过色谱法加以分离。
本实验以二氯甲烷作萃取剂,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R再经柱色谱分离,分段接收并蒸除溶剂,即素。
然后采用薄层色谱分析,确定各组分的f可获得各个单组分。
三.实验装置R值示意图所示。
回流装置,图2-18计算f四.实验试剂与器材试剂:干燥红辣椒、二氯甲烷、硅胶G(200~300目)、沸石。
器材: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布氏漏斗、吸滤瓶、广口瓶、3cm*8cm薄板、点样毛细管、色谱柱、锥形冷凝管。
五.实验步骤在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1g干燥并研碎的红辣椒和2粒沸石,加入10ml二氯甲烷,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回流20min。
待提取液冷却至室温,漏斗棉花过滤,除去不溶物,蒸发滤液至干,2mL二氯甲烷溶解色素混合物。
裁滤纸,2cm宽,10cm长,毛细管点样,样斑小于0.5cm,晾干。
烧杯为色谱槽、二氯甲烷水为作展开剂(4:1)。
展开至7 cm。
测量。
计算各种色R值。
素的f(以200ml广口瓶作薄板色谱槽、二氯甲烷作展开剂。
取极少量色素粗品置于小烧杯中,滴入2~3滴二氯甲烷使之溶解,并在一块硅胶G薄板上点样(铺板、活化、R值。
点样、色谱分离参见2.3.6一节),然后置入色谱槽进行色谱分离。
计算各种色素的f 在1.5cm的色谱柱中,装入硅胶G吸附剂(参加2.3.6一节),用二氯甲烷作洗脱剂,将色素粗品进行柱色谱,收集各组分流出液,浓缩各组分,得到各组分产品。
)六、注意事项1.红辣椒要干且研细。
2.硅胶G薄板要铺得均匀,使用前活化充分。
3.色谱柱要装结实,不能有断层。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R值,再通过柱色谱,分段浓缩可得到不同的组分。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并对提取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红色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二、实验原理红辣椒中的红色素主要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它们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
这些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提取方法,可以将红色素从红辣椒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红辣椒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氯化钠蒸馏水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真空泵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玻璃棒漏斗滤纸容量瓶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红辣椒的预处理将新鲜的红辣椒洗净,去除辣椒柄和籽,切成小块备用。
2、提取红色素称取一定量的预处理后的红辣椒,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转移至离心管中,以 3000 rpm 的转速离心 10 分钟,收集上清液。
向沉淀中再次加入无水乙醇,重复上述操作,合并两次上清液。
3、浓缩提取液将合并后的上清液倒入旋转蒸发仪的烧瓶中,在 50℃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约 1/3。
4、色素的分离与纯化向浓缩液中加入适量的丙酮,使红色素充分溶解。
然后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后,收集下层的丙酮溶液。
将丙酮溶液再次减压浓缩,得到较纯的红色素浓缩液。
5、测定红色素的吸光度用蒸馏水将红色素浓缩液稀释至适当浓度,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在特定波长(如 460 nm)处的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提取率的计算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红色素的浓度。
进而计算出红色素的提取率,提取率=提取得到的红色素质量/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总质量 × 100%2、结果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如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温度等)下红色素的提取率,分析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
观察提取得到的红色素的颜色、状态等,评估其纯度和质量。
六、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有机溶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2、恒温水浴锅和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要控制准确,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十三红辣椒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目的]学习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方法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红辣椒中含有多种色素,已知的有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它们都属于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从结构上说都属于四萜化合物。
其中辣椒红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它是辣椒显深红色的主要因素。
辣椒玉红素可能也是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的。
本实验是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从红辣椒中只萃取出色素,经浓缩后用薄层层析法作初步分析,再用柱层析法分离出红色素,用红外光谱鉴定并测定其紫外吸收。
HHO ORH 3 33β-胡萝卜素[课前预习]回流、柱色谱、薄层色谱[实验步骤]1.色素的萃取和浓缩将干的红辣椒剪碎研细,称取1g,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和两三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回流20分钟。
冷至室温后抽滤。
将所得滤液用水浴加热蒸馏浓缩至剩约1mL残液,即为混合色素的浓缩液。
2.薄层层析分析用实验15中所述方法铺制CMC硅胶薄层板(2.5cm×7.5cm)六块,晾干并活化后取出一块,用平口毛细管汲取前面制得的混合色素浓缩液点样,用1体积石油醚(30~60℃)与3体积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作展开剂[1],展开后记录各斑点的大小、颜色并计算其R值。
已f 值最大的三个斑点是辣椒红的脂肪酸酯、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试根据它们的结知Rf构分别指出这三个斑点的归属。
3.柱层析分离选用内径1cm,长约20cm的层析柱,按照实验3中记述的方法,用硅胶10g(100~200目)在二氯甲烷中装柱。
柱装好后用滴管汲取混合色素的浓缩液[2],仍按照实验13中的方法将混合加入柱顶。
小心冲洗内壁后改用体积比为3:8的石油醚(30~60℃)-二氯甲烷混合液淋洗[3],用不同的接收瓶分别接收先流出柱子的三个色带。
当第三个色带完全流出后停止淋洗。
4.柱效和色带的薄层检测取三块硅胶薄层板,划好起始线,用不同的平口毛细管点样[4]。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为自主设计实验。
要求学生几个人一组,自己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讨论通过后进行实验。
通过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及分离,测定,初步了解和掌握食品中某些成分的提取技术,分离技术以及测定方法,从而对食品有效成分的分析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为能灵活运用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验还拟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们了解一个研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从而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今后创新性实验的开发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同时也在于培养大家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实验原理辣椒红素是辣椒红色素中最重要的单体化合物。
它是茄科植物红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含有的一种红色素。
目前,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混合物)的报道很多,但是,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单体)报道鲜见。
辣椒红色素又名椒红素、辣椒红, 分子式为C40H56O3。
纯的辣椒红色素为深胭脂红色针状晶体, 易溶于极性大的有机溶剂, 与浓无机酸作用显色[2 ]。
作为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辣椒红色素为暗红色油膏状, 有辣味, 无不良气味。
辣椒红色素具有不溶于植物油和乙醇,在碱性溶液中溶解性大、耐酸碱、耐氧化等性质, 在分离提取时可利用这些性质使辣椒红色素与其它成分分离, 而得到纯度较高的提取物。
辣椒红呈中性, pH 值为5~7, 在pH 为3~12 使用时, 色调不变化, 但在加工时应严格控制pH 值。
此外, 辣椒红色素在200℃的油中色度基本稳定, 但染着性较差, 金属离子可促使其褪色, 遇铅可形成沉淀, 因此在提取时, 应避免与金属离子接触, 以保持其色泽稳定。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干红辣椒2、试剂:石油醚、丙酮、柱层析用硅胶、薄层层析用硅胶、0.5%羧甲基纤维素钠3、设备:粉碎机、超声波清洗器、旋转蒸发仪、烘箱、柱层析、层析缸四、实验过程1、将干辣椒用粉碎机粉碎后称取1.5g至干锥形瓶中,加入60mL丙酮,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25min。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红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鲜艳的红色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而红辣椒中所含的红色素是其鲜艳颜色的来源。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红辣椒中的红色素,探究其提取方法及红色素的性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红辣椒、酒精、研钵、滤纸、试管等。
接下来,我们将红辣椒去皮并磨碎,然后加入适量的酒精,将混合物搅拌均匀。
随后,将搅拌后的混合物倒入研钵中,用滤纸过滤,得到红色素溶液。
将红色素溶液转移到试管中,然后进行加热蒸发,最终得到红色素的固体沉淀。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红辣椒中的红色素主要溶解于酒精中,而在加热蒸发后,红色素呈现出固体状态。
这表明红色素在酒精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并且在一定温度下可以从溶液中析出。
这些性质为红色素的提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此外,我们还对红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红色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鲜艳的颜色。
经过酒精提取和加热蒸发后,红色素依然保持着其鲜艳的红色。
这表明红色素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光性,适用于一定的加工和应用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出了红色素,并初步探究了其性质。
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红色素的应用和提取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的来说,本实验通过简单的提取方法,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出了红色素,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这为我们对红色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希望本实验能够对红色素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从红辣椒中分离出红色素,了解其成分及性质,为进一步研究红辣椒红色素的用途和潜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红辣椒中的红色素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Capsanthin),它赋予了红辣椒独特的鲜艳红色。
辣椒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将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红辣椒中的红色素。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利用有机溶剂对红辣椒中的各种色素进行溶解,然后通过过滤、蒸发等步骤,将溶剂蒸发得到浓缩的红色素样品。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红辣椒、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蒸馏水、过滤器、蒸发皿等。
2.将红辣椒粉碎成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比例为1:1:1),搅拌均匀,浸泡24小时。
3.过滤浸泡后的混合物,得到萃取液。
重复此步骤三次,以充分提取红色素。
4.将萃取液收集到蒸发皿中,置于旋转蒸发仪上,在40℃下蒸发有机溶剂,得到浓缩的红色素溶液。
5.将浓缩的红色素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静置分层。
6.收集下层红色素溶液,用旋转蒸发仪进一步浓缩,得到较纯的红色素样品。
7.对得到的红色素样品进行性质分析,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溶剂萃取法,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分离出了红色素,并得到了较纯的红色素样品。
2.数据分析:通过对红色素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红色素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发现其在乙醇、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而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在酸碱范围内,红色素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溶剂萃取法从红辣椒中成功分离出了红色素,并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红色素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红辣椒中的红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毕业设计(论文)令狐采学题目辣椒红色素的提取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目录题目1摘要及关键词11 前言11.1辣椒概况11.2辣椒红色素21.3实验目的52 材料和方法52.1主要材料52.2实验方法63 结果与分析73.1辣椒红色素最佳吸收峰的确定7令狐采学创作3.2 辣椒红色素标准曲线83.3辣椒红色素提取结果测定83.4试验偏差分析94 结论85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10令狐采学创作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王炼(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07级生物技术专业,重庆万州404000)【摘要】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
本实验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以丙酮、四氯化碳、乙醚、石油醚为萃取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萃取的辣椒红色素的含量。
观察并统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总体上四氯化碳、石油醚、乙醚和丙酮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乙醚例外。
石油醚在60℃3小时内对辣椒进行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辣椒辣椒红色素吸光度1 文献综述1.1辣椒概况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作为佐料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1.1.1 辣椒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辣椒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
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花萼杯状,花白色;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种子肾形、淡黄色,胚珠弯曲。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离天然化合物的技术与方法;2、了解红辣椒所含色素的种类,掌握红色素的分离方法;3、了解薄层色谱板和色谱柱的制作方法,掌握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的一般步骤。
二、实验原理色素作为一种着色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天然植物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因其原料来源充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红辣椒是辣椒Capsicum annum的成熟果实,含有几种色泽鲜艳的色素,主要为红色素。
红辣椒色素以其色泽鲜艳、稳定性好而广泛作为食品着色剂,因此,研究红辣椒色素中红、黄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物质提纯方法主要包括萃取法,色谱分离法和蒸馏法。
萃取法的原理: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自固体中萃取化合物,通常是用长期浸出法,靠溶剂长期的浸润溶解而将固体物质中的需要成分浸出来。
萃取溶剂的选择,应根据被萃取化合物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开,所以最好用低沸点溶剂。
每次使用萃取溶剂的体积一般是被萃取液体的1/5~1/3,两者的总体积不应超过分液漏斗总体积的2/3。
色谱分离法的原理:根据样品混合物各组分在不同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解析、吸附、脱附,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用力的不同而以不同的速度在固定相上移动,从而得到互相分离。
柱色谱(柱上层析)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固定相;而分配色谱中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作为支持剂,以吸收较大量的液体作固定相,而支持剂本身不起分离作用。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
当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
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往下洗脱的速度也不同,于是溶质在柱中自上而下按对吸附剂的亲和力大小分别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时,已经分开的溶质可以从柱上分别洗出并收集。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辣椒红色素(水溶、油溶) 是以辣椒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天然色素。
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的分子式为C40H56O3,辣椒玉红素分子式为C40H56O4)为深红色油溶性液体,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光、热、酸、碱,且不受金属离子影响;溶于油脂和乙醇,亦可经特殊加工制成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色素。
该产品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保健功能。
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和医药的着色。
没有辣味、色泽鲜艳、性能稳定,耐热性、抗光性良好,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对油脂产品染色力强。
本产品经反复除味、精制,虽有轻微的异味,添加在产品中,没有任何味道。
实验主要分为超声提取辣椒红素、柱层析提取辣椒红素、薄层层析提取辣椒红素三个板块。
超声提取辣椒红色素一.实验原理:1.辣椒红色素是从茄科植物红辣椒中提取出的天然色素。
因其色调鲜艳、安全可靠并具有药理作用, 不仅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着色剂,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 。
但是辣椒粉是片状凹凸不平的纤维组织结构, 色素及其它脂溶性成分存在于纤维组织之内,, 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需要耗费大量有机溶剂和时间才能提取完全。
超声提取过程产生强烈的振动,搅拌, 与传统提取方式比较具有收率高、生产周期短、无需加加热。
2.旋转蒸发仪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子控制,使烧瓶在最适合速度下,恒速旋转以增大蒸发面积。
通过真空泵使蒸发烧瓶处于负压状态。
蒸发烧瓶在旋转同时置于水浴锅中恒温加热,瓶内溶液在负压下在旋转烧瓶内进行加热扩散蒸发。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材料:干红辣椒;仪器:粉碎机,超声波清洗器,旋蒸仪,冰箱,锥形瓶,小试管,漏斗,封口膜,滤纸,试管夹,量筒,电子天平;试剂:石油醚,丙酮。
三.实验步骤:干红辣椒(去籽)→粉碎→辣椒粉1至2克→150ml锥形瓶中→70ml丙酮→封口→戳几个小眼→试管夹夹住→超声20min→过滤→旋蒸→茄形瓶中加3至4ml石油醚→标记→冰箱储存;四.实验说明:1.丙酮容易挥发且有毒害,实验中注意避免吸入过多;2.超声提取中应保证锥形瓶直立,切勿斜倒让水流入;3.加入石油醚在茄形瓶后来回震荡,尽量溶解附着在壁上的辣椒红素;4.旋蒸的作用就是蒸去溶剂,比一般的方法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