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校园大数据平台的顶层设计与微观应用——山西大学建设实践-山西大学王文剑
- 格式:pdf
- 大小:7.05 MB
- 文档页数:38
试论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建设———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为例胡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31)摘要:微信搭载在智能手机上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社交、平台化的功能服务。
本文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各项服务,并探讨了微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
关键词:微信平台;影响;建设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80(2014)04-0041-030引言随着智能手机普遍在人群中使用,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跨平台的通讯工具———微信也被迅速地推广普及,截止到2013年8月微信用户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的27%,而仅仅与微信最早推出时间相距短短三年时间。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达79%,通过手机上网人群已达4亿,做为一个智能手机终端,微信是即时提供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如今已经可以进行电脑客户端的使用,并越来越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截止到2014年2月,已有上百所高校图书馆相继开通了微信服务。
高校拥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体,年轻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他们追求潮流并率先体验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活体验,这也为高校图书馆推广微信服务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1微信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1.1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很多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想去借本书,到了之后才发现图书已经被接走了;想去图书馆上自习,可去了后发现图书馆已经没座位了;很多同学不得不在同一时间在人多系统又慢的教务系统上查询成绩;可是关注校园图书馆微信后,这些问题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图书馆微信服务不仅仅能精准地查询图书的有无,本馆图书的在架情况、借出情况,以及个人的借阅信息(所借书籍的名称、借出日期、应还日期以及欠费情况),还推广到图书馆自习座位的信息服务,以及考试成绩的查询,甚至还有师生的二手商品信息查询情况等涉及生活服务类的方方面面。
1.2主动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布图书馆新闻动态、新书通报、热门书推荐、讲座信息等,将图书馆的最新活动和通知在第一时间发布给每一位关注的读者。
高校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实践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和利用大数据技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决策和服务质量。
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也在不断打造自己的大数据平台,以促进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发展。
一、大数据平台的概念和作用所谓大数据平台,是指通过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大量数据,为用户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业务管理、分析应用等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系统。
这种平台可以整合各种数据来源,包括人工采集、传感器监测、社交媒体、公共数据库等,以便各种用户即时、准确、完整地使用数据来支持事务和决策。
在高校中,大数据平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管理。
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应用和挖掘,可以帮助高校实现对学生、教师、课程、教学设施等资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 科学研究。
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加速科学研究的进程和成果,并为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持。
3. 校园管理。
通过对学生、教师、校友等人群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可以帮助高校更加有效地规划、管理和改进校园的建设、运营和服务,提高校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高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高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策划。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数据采集和整合。
高校大数据平台涉及的数据来源广泛多样,如何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统一管理和规范化,是平台建设的首要任务。
2. 数据清洗和处理。
收集到的大数据往往存在错误、不完整、重复等问题,需要进行清洗和处理,从而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 数据存储和分析。
对清洗和处理后的数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据存储方案(如 Hadoop、HBase、MongoDB、Redis、MySQL 等),以及相应的分析工具和技术(如 R、Python、Hive、Spark 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4. 数据可视化和应用。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21年3月目次前言 3引言 4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5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总体要求 53.1 建设目标 63.2 建设原则 63.3 建设流程 64 主要组成 75 基础设施 85.1 概述 85.2 校园网络 85.3 数据中心 95.4 校园卡系统 115.5 信息化教学环境 125.6 信息化育人环境 126 信息资源 126.1 概述 126.2 基础数据 126.3 业务数据 136.4 数字化教学资源 13 6.5 数字化科研资源 14 6.6 数字化文化资源 156.7 信息资源管理服务 157 信息素养 157.1 概述 157.2 信息素养组成要素 167.3 信息素养培养方式 178 应用服务 178.1 概述 178.2 基础应用服务 178.3 业务应用 188.4 人机交互界面 198.5 决策支持 199 网络安全 199.1 概述 209.2 基础设施安全 209.3 信息系统安全 219.4 信息终端安全 219.5 数据安全 229.6 内容安全 229.7 安全管理 2210 保障体系 2310.1 概述 2310.2 组织机构 2410.3 人员队伍 2410.4 规章制度 2410.5 标准规范 2410.6 经费保障 2510.7 运维服务 2510.8 评价体系 25前言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罗念龙、杜婧、马严、杨宗凯、郑莉、陈文智、张闯、郭煜、吴砥、窦天芳、常志华、李建聪、张小平、杨家海、佟秋利、曾德华、李绯、刘乃嘉、张慧琳、石凌、陈晨、韩丽风、杨慧、曾晓牧、朱莎、钱冬明、陈怀楚、朱晓瑛、徐世东、尹世学、王振华、王臻、谢素萍、刘聪、云霞、陈敏、饶景阳、胡燕、吴战杰、吴晨、钟晓流、徐建、李海霞、宋述强。
基于最佳逼近点的不变性常识与SVM的融合方法
王平;王文剑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年(卷),期】2008(029)004
【摘要】不变性常识与支持向量机的融合技术是近年来支持向量机研究的重点之一,将不变性常识融合于学习模型,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变性常识与支持向量机的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最佳逼近点来代表不变性变换形成的轨迹簇将不变性常识融合于SVM.将该方法应用于MNIST手写数字数据库,与经典SVM方法及VirtualSV(VSV)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SVM的泛化能力.
【总页数】3页(P901-903)
【作者】王平;王文剑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1;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1
【相关文献】
1.基于分块回归的SVM逼近方法 [J], 王勇;吕显瑞;严然;苏立明
2.基于SVM与轴心轨迹不变矩的转子状态识别方法 [J], 祝晓燕;常宏飞;朱霄珣;卢盛阳
3.基于不变矩和SVM分类的三维目标识别方法 [J], 王睿;李言俊;张科
4.基于改进Hu不变矩和SVM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 [J], 仲博学;
5.基于不变矩和SVM的圆形交通标志识别方法研究 [J], 张震;程伟伟;吴磊;张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校园创建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写目的 (2)1.2 背景与意义 (3)二、总体目标与规划 (4)2.1 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5)2.2 创建规划与分阶段实施 (6)三、基础设施建设 (8)3.1 计算机网络及硬件设施升级 (9)3.2 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10)3.3 校园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完善 (11)四、信息化教学与应用 (12)4.1 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 (13)4.2 在线课程及远程教育推广 (14)4.3 教学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 (16)五、智慧校园管理与治理 (17)5.1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优化 (18)5.2 校园数据治理与数据分析应用 (19)5.3 校园公共服务与自助服务创新 (20)六、特色与创新 (21)6.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2)6.2 文化建设与品牌形象塑造 (24)6.3 国际交流与合作示范 (25)七、保障措施与支持政策 (27)7.1 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 (28)7.2 政策支持与引导措施 (30)7.3 技术支持与专业人才培养 (31)八、实施步骤与时间节点 (32)8.1 项目启动与需求调研 (33)8.2 方案设计与论证 (34)8.3 项目实施与监测评估 (36)九、总结与展望 (37)9.1 实施成果与效益分析 (38)9.2 发展前景与挑战应对 (39)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时代潮流。
创建智慧校园,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构建智慧校园生态系统,实现校园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升级转型,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我们将努力实现校园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个性化教学和科学化决策,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1.1 编写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智慧高校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目标 (5)二、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5)2.1 数据整合需求 (7)2.2 数据处理需求 (8)2.3 数据分析需求 (9)2.4 数据可视化需求 (10)三、平台架构设计 (11)3.1 总体架构 (13)3.2 分层架构 (14)3.3 硬件资源需求 (15)3.4 软件资源需求 (16)四、平台功能规划 (17)4.1 数据采集与清洗 (19)4.2 数据存储与管理 (20)4.3 数据分析与挖掘 (21)4.4 数据可视化与报表生成 (22)4.5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24)五、平台实施计划 (24)5.1 项目启动阶段 (25)5.2 项目规划阶段 (26)5.3 项目开发阶段 (27)5.4 项目测试阶段 (29)5.5 项目上线与运维阶段 (30)六、平台预算与成本分析 (31)6.1 项目预算 (33)6.2 成本分析 (34)6.3 资金筹措计划 (35)七、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6)7.1 技术风险与应对 (37)7.2 运营风险与应对 (38)7.3 法律风险与应对 (39)八、项目效益评估 (40)8.1 社会效益评估 (42)8.2 经济效益评估 (43)8.3 环境效益评估 (44)九、项目可持续性与未来发展 (46)9.1 项目可持续发展策略 (47)9.2 未来发展规划 (48)十、项目总结与展望 (50)10.1 项目成果总结 (50)10.2 项目亮点与创新点 (52)10.3 未来展望 (53)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智慧高校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为了响应这一趋势,本项目致力于构建智慧高校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应对高校管理、教学科研、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与挑战。
数字化趋势: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深化应用要求高等教育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挑战。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发展与模式构建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4)二、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理论基础 (5)2.1 数字化治理的概念界定 (6)2.2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理论基础 (8)2.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9)三、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发展现状 (11)3.1 国内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发展现状 (12)3.2 国外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发展现状 (13)3.3 比较分析 (15)四、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模式构建 (16)4.1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主体构建 (18)4.2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制度构建 (19)4.3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技术构建 (20)4.4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文化构建 (22)五、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 (23)5.1 国内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实践探索 (25)5.2 国外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实践探索 (26)5.3 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28)六、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9)6.1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面临的挑战 (31)6.2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33)6.3 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34)七、结论与展望 (35)7.1 研究结论 (37)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7)7.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8)一、内容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等教育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发展与模式构建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内容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的背景、意义、发展现状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育数字化治理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
数字化治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高校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线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等。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及实践应用——以“智慧北航”为例徐青山;张建华;杨立华【摘要】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校园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从宏观层面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又要从微观层面考虑具体的操作实施.文章在阐述智慧校园发展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对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智慧北航”校园建设的实践应用,为高校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和建设实施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期刊名称】《现代教育技术》【年(卷),期】2016(026)012【总页数】7页(P112-118)【关键词】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作者】徐青山;张建华;杨立华【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191;甘肃办公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兰州7300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57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传统校园到电子校园、数字校园的发展阶段,进而迈向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
教育信息化逐渐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开放化和社交化等特点,智慧校园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题与潮流。
如何提升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特别是做好高校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应用,与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并驱发展,是智慧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提出“电子化校园”计划。
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Kenneth首次提出“数字校园”概念,并主持开展了“数字校园计划”(Campus Computing Project,CCP)科研项目,在开启世界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同时还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经验[1]。
自CCP计划实施以来,美国政府相继于1996年、2000年、2005年、2010年颁布并实施了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人、机、路、网”成片联结,彻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手段和过程,使美国教育信息化始终处在国际领先地位。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基于大数据环境的高校数据治理平台设计潘银芳(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摘要:随着高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数据治理的问题逐步凸显:很多高校没有整体数据标准,缺乏数据校验,问题数据不断沉积,造成大数据分析对领导决策的支持功能失灵甚至错误。
同时,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应用系统微服务化、移动化增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数据交换的压力呈指数增长,数据管理部门对数据交换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迅速上升,利用传统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管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该文作者对高校现有业务系统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恰当的数据治理模型,制定高校数据标准和工作规范,提出了高校数据治理委员会等机构的设立和功能建设,采用可视化设计方案设计数据治理平台,提出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概念,覆盖了数据对象动态发展的全过程,进而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在此过程中高校中信息化涵盖的边界得到重塑,信息化与高校核心业务实现进一步融合。
关键词:数据治理;高校;全生命周期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029-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Governance in Big Data Environment PAN Yin-fang(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 325000,China)Abstract: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problem of data governance has gradually emerged:many colleges lack a school-wide overall plan for data standards and implement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lan,lack a data verification mechanism,and continue to deposit problematic data,resulting in big data analysis for supporting leadership decision-making malfunctioned or even wrong.At the same time,in the smart campus environment,applic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more micro-services and mobile,and the pressure of data exchange in the data sharing and exchange platform ha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The difficulty and workload of data exchange management by the data management department has in⁃creased rapidly,using traditional data exchange.The traditional sharing platform for data exchange manage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nsuitable for new business needs.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ig data of the existing business systems in col⁃leges,and by constructing an appropriate data governance model,formulating university data standards and work specifications,propos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al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university data governance committee,and adopting a visual design plan to design data governance.The platform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full life cycle data governance,cover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data objects,and then establishing a data governance system.In this pro⁃cess,the boundaries covered by informat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reshaped,and informatization is further integrated with the core busi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data governanc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ull life cycle1引言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在原有业务系统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其产生的海量数据以及其他外部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开发出了很多诸如行为画像、與情监控预警、就业指导建设、消费分析等大数据应用。
山西智能校园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智能校园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 了解智能校园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并明白它们在校园中的应用场景。
3. 学习智能校园的安全知识,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技巧。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使用智能校园系统的基本技能,如在线课堂参与、数字化资源检索等。
3. 培养学生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激发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智能校园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技进步的热情。
2. 强化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
3. 通过智能校园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智能校园为背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设计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等,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正向引导。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跟踪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以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智能校园概述- 了解智能校园的定义与发展背景。
- 探讨智能校园对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2. 信息技术在智能校园中的应用- 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案例。
- 分析智能校园系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品质。
3. 智能校园系统操作与使用- 熟悉智能校园平台的操作流程。
- 学习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
4. 智能校园安全与道德规范- 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平台软件框架
刘文锦
【期刊名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卷),期】2017(002)010
【摘要】借鉴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自底而上层层搭建了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平台,并利用Hadoop家族系列软件设计出了采集、存储、分析大数据的后台软件框架.【总页数】8页(P16-23)
【作者】刘文锦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6
【相关文献】
1.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平台软件框架 [J], 刘文锦;
2.大数据平台的落地实施--上海市卫生局大数据平台实施案例 [J], 刘华
3.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服务提升初探 [J], 翁娇端;
4.跨界企业大数据平台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重塑——以“FNB”农业大数据平台为例 [J], 陈英葵;关新宇;陈顺刚
5.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平台区块链应用研究 [J], 熊凌[1];唐伟鹏[1];李仲良[1,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LibGuides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平台建设研究——以山西
大学图书馆为例
张洁
【期刊名称】《晋图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本文以山西大学图书馆学科平台的建设为例,针对国内高校图书馆LibGuides学科平台出现的问题,分享了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从体系建设、模块设计、网页美化三方面为同行建设学科平台提供了借鉴.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张洁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
【相关文献】
1.试论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建设——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为例 [J], 胡颖
2.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现状比较分析——以中国10所大学图书馆为例[J], 杨莹;曾英姿
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行为研究——以LibGuides为例 [J], 郑德俊; 王敏; 李杨; 沈军威
4.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行为研究——以LibGuides为例 [J], 郑德俊;
王敏;李杨;沈军威
5.基于LibGuides的单元目标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为例 [J], 陈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校大数据治理及应用策略范小春【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oving from the digital age to the construction stage of smart campus, which is dominated by flow service.The smart campus is the advanced form of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Big data governance and application mainly based on it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platform.After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smart campus may face,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designs the framework of big data governance and interface system, and explore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高校信息化应用正从数字化时代迈向以流程服务为主导的智慧校园建设阶段, 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高级形态, 其中大数据治理及应用主要基于智慧校园的信息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从高校智慧校园环境面临的发展机遇出发, 分析了当前智慧校园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设计了高校智慧校园环境下大数据治理和接口体系架构, 探讨了高校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期刊名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大数据;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数字化校园【作者】范小春【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江苏南京 2111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7;G64721世纪以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两三年来,以流程服务为主导的高校智慧校园陆续开始建设,其中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慧校园、物联网络等多种技术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1-3],信息化建设随之遇到了海量存储、数据开放、数据协同和流程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这对高校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