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 格式:ppt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101
基因工程抗体名词解释基因工程抗体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工合成抗体进行定制和改造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
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它可以识别和结合体内外的异物,从而协助机体进行免疫防御。
基因工程抗体通过选择性克隆和定制抗体基因序列,可以产生特异性更强、稳定性更好、生产成本更低的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包括以下几种:1.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得单个淋巴细胞克隆产生大量相同的抗体,从而获得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这种抗体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2. 重链抗体(Recombinant Antibodies):重链抗体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抗体重链蛋白的编码基因与其他蛋白的编码基因相融合,生成融合抗体。
这种重链抗体可以通过改变其结构和功能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3. 组合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两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的编码基因进行融合,产生具有双特异性的组合抗体。
这种抗体可以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目标分子,从而实现更强的疗效和更多样化的应用。
4. 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ntibodies):由于小鼠源抗体和人类抗体在体内效价和安全性方面存在差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造抗体的基因序列,使得抗体具有更接近人类抗体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人源化抗体更适合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时使用。
基因工程抗体的应用广泛,其中的一些常见应用包括:1. 肿瘤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定制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癌症。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基因工程抗体可以定制具有特异性和高效的抗体,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传染病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抗体的结构和功能,用于治疗传染病,如艾滋病、流感和乙肝等。
4. 分子诊断:基因工程抗体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如癌症标志物的检测和感染性病原体的检测等。
基因工程制备抗体方案有哪些引言抗体是一种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定抗原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传统制备抗体的方法主要是从动物(如小鼠、兔子等)中提取抗体,但该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制备抗体的方法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合成抗体,提高了抗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基因工程制备抗体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抗体的选择和克隆、表达、纯化和鉴定等环节。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抗体,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抗体的选择和克隆(1)抗原的选择制备抗体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抗原。
抗原是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蛋白质、多肽、多糖、药物等。
根据需要制备的抗体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抗原。
例如,如果需要制备单克隆抗体,可选择单个抗原蛋白作为抗原进行制备。
(2)抗体基因的克隆在选择了合适的抗原后,下一步是将抗体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
通常可以利用PCR方法从免疫细胞中扩增出抗体基因,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中。
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选择在哺乳动物细胞或大肠杆菌中表达。
2. 抗体的表达(1)表达载体的构建在决定抗体表达载体后,接下来是进行表达载体的构建。
通常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等,通过合成或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等方法将抗体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
(2)转染和筛选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宿主细胞中,可以通过转染等方法实现。
转染后,需要进行筛选,筛选出表达抗体的稳定细胞株。
通常可以利用克隆技术选取高表达的细胞株。
3. 抗体的纯化(1)细胞培养和收获经过筛选的稳定细胞株可以进行大规模培养,收获细胞培养上清液。
(2)亲和层析纯化常用的抗体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纯化。
可以利用蛋白A/G或其他具有特异性结合抗体的配体进行纯化。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将目标抗体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纯化出来。
4. 抗体的鉴定(1)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可以验证纯化得到的抗体是否具有结构完整,是否与目标抗原结合。
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
基因工程抗体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特定抗体基因导入至其他生物细胞中,使其具备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高效、高纯度的抗体。
以下是一些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
1. 重组抗体药物:例如,重组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如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某些癌症。
2. 基因工程抗体治疗疫苗:例如,COVID-19疫苗中使用的mRNA 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毒的抗原编码序列导入到人体细胞中,诱导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感染。
3. 重组抗体诊断试剂: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生产特定病原体抗体,如新冠病毒SARS-CoV-2抗体,用于开发快速诊断试剂盒,帮助早期检测和诊断疾病。
4. 基因工程抗体治疗:例如,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自身T细胞中的受体基因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用于治疗某些血液恶性肿瘤。
5. 基因工程抗体生产: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特定抗体,如重组人源单克隆抗体,用于研究和治疗领域。
这些基因工程抗体的例子说明了基因工程技术在抗体研究、生产和
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性。
基因工程抗体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抗体是由人工合成或修改的基因来产生的抗体,也称为重组抗体。
与传统的抗体不同,基因工程抗体不受限于动物来源,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来获得。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过程包括选择目标抗原、构建重组抗体基因、转染宿主细胞、高效表达和纯化等步骤。
因为基因工程抗体可以定制化地设计和制备,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基因工程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抗体、嵌合抗体和重组抗体等。
其中,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一克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一致性;人源化抗体是将动物源的抗体人源化,避免了人体免疫系统对异种抗体的攻击;嵌合抗体是将两种或以上不同来源的抗体结合起来产生的新型抗体,具有更广泛的抗原覆盖范围和高亲和力;重组抗体则是根据目标抗原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并合成新的抗体基因来产生新型抗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将会在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机会,同时也将推动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的进步。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掌握:1.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2.抗体工程的基本技术一、单克隆抗体技术(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一)概述:克隆(clone):由单个细胞繁殖、扩增而形成性状均一的细胞集落的过程称为克隆。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大多数抗原分子具有多个表位,每一种表位均可刺激机体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传统制备抗体的方法是用包含多种表位的抗原物质免疫动物,从而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抗原表位的不同抗体。
因此,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实际上是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由一个仅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单个克隆→B−)淋巴细胞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单克隆抗体细胞群①哺乳动物在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形成多种相应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因而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
②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多克隆抗体:劣势:均一性差、特异性低、排斥副反应强。
单克隆抗体:优势:活性专一、特异性强、纯度高、副反应弱。
(二)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1.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融合两种细胞后同时保持两者的主要特性。
2.细胞的选择与融合:(1)亲本1:经过抗原免疫的B细胞,通常来源于免疫动物的脾细胞。
(2)亲本2:肿瘤细胞,通常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细胞(Sp2/0)。
其具备以下特点为:①与B细胞为同一体系,可增加融合的成功率②稳定、易培养③自身不分泌Ig或CK④融合率高⑤是HGPRT缺陷株3.融合剂(fusogen)①引起融合的病毒:副粘病毒②化学制剂:聚乙二醇(PEG)③细胞电融合技术:电脉冲(三)选择培养基的应用1.细胞融合是一个随机的物理过程。
融合后可能出现以下情况:①脾细胞与瘤细胞②瘤细胞与瘤细胞③脾细胞与脾细胞④未融合的瘤细胞⑤未融合的脾细胞⑥细胞多聚体形式2.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基——HAT培养基细胞的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1)主要途径:糖和氨基酸→核苷酸→DNA(2) 替代途径:1) 细胞融合的选择培养基中有三种关键成分:①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②甲氨蝶呤(aminopoterin,A)③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T)2)三者取前缀缩写为HAT培养基3)原理:叶酸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DNA主要合成过程,氨基喋呤是叶酸的拮抗剂,能阻断该主要合成途径。
简述抗体的种类:抗体分类:抗体分为天然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四类
(1)天然抗体,正常个体未经免疫而在血清中存在的抗体称为天然抗体。
典型的实例是ABO血型系统的天然抗体。
(2)多克隆抗体由多种抗原分子组成的、或是由多种决定簇组成的抗原可刺激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不同淋巴细胞,因此所产生的抗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即多克隆抗体。
(3)单克隆抗体,是指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应用杂交瘤技术可获得几乎所有的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只要这种抗原能引起小鼠的抗体应答。
单克隆抗体由于具有高度的单一性和均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抗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短短几年内在许多不同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4)基因工程抗体,由于绝大多数单克隆抗体是鼠源的,临床重复给药时体内产生抗鼠抗体,使临床疗效减弱或消失。
因此临床应用理想的单克隆抗体应是人源的,但人一人杂交瘤技术是目前未获得突破,即使研制成功,也还存在的人一人杂交瘤体外传代不稳定,抗体亲和力低及产量不高等问题.较好的解决办法是研制基因工程抗体来代替鼠源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这一技术是在对工g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与DNA重组技术相结合,然后根据研究者的意图在基因水平对Ig分子进行剪切、连接或修饰,甚至是在人工全合成后导入受体细胞表达,产生新型抗体,也称为第三代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的定义及种类一、基因工程抗体定义基因工程抗体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抗体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的抗体。
与传统抗体相比,基因工程抗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并且可以克服传统抗体生产中的一些限制,如产量低、批次间一致性差等问题。
二、基因工程抗体种类1.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简称mAb)是通过杂交瘤技术产生的单一特异性抗体。
杂交瘤技术是将免疫后的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通过筛选和克隆,可以得到具有所需特性的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广泛用于治疗、诊断和科研等领域。
2.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是来自免疫后的动物血清或脾脏组织的混合抗体。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相对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但是,由于是多克隆抗体,其特异性不如单克隆抗体高。
多克隆抗体通常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等应用。
3.人源化抗体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ntibody)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基因插入到人抗体基因中,形成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将嵌合抗体基因转染到人类细胞系中表达产生。
人源化抗体的免疫原性较低,可以在人体内保持较长时间的活性,并且副作用较小。
人源化抗体适用于治疗和诊断等领域。
4.功能化抗体功能化抗体(Functionalized Antibody)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抗体可变区基因进行改造,引入新的功能基团或其他蛋白质,使其具有新的功能。
功能化抗体可以在保持原有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治疗或诊断功能。
例如,可以引入酶活性基团,使其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也可以引入荧光基团,使其具有荧光示踪功能。
功能化抗体在肿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