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47
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那么,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呢?在我国现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根本出发点:从公共利益出发。
这是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标志,也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
从公共利益出发,强调的是“公共的、公用的、公众的”。
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少数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化的现象,行使职权并不完全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是从部门利益出发。
这是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背离的。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里的“我”,指的就是执政者。
其意思是说,执政者如果没有私欲,老百姓自然就会淳朴;否则,就会败坏社会风气。
另一个问题是,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怎样把握公共利益?或者说,公共利益在哪里?就在多元利益关系的那个“均衡点”。
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应在多元利益关系表达和博弈的基础上,寻求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均衡点。
职能定位: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前提是要明确政府应当承担什么职能。
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作了四项界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党的十七大要求“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强调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时期,政府基本上是“经济建设型”政府,主要精力用在了参与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不是公共服务上。
时至今日,这种惯性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和部门的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到公共服务上来。
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强调,各级政府抓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这“三不”,是力求摆脱过去干预经济的惯性羁绊、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要求。
服务内容:建立健全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有限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战以来,一些国家建立了比较成型的公共服务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政府职能转变,在构建“小政府,大服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要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还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一、目前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创造条件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注重优化软环境以赢得生产要素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各地均下大力气进行专项整治,力图优化发展环境,但收效不够稳定、持久。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职能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部门管理体制不配套,依法行政意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主要表现有:(一)政企不分,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管理就是审批”、“重权力轻责任”的观念一直在很多部门单位同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习惯、留恋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把本该由市场、企业和社会调节管理的事统统包揽过来。
同时还存在着审批事项法律依据不充分,审批程序不健全,“暗箱操作”等问题。
这样,不仅造成部门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更直接影响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的已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二)体制不顺,因权设事,“三乱”现象难以全面禁止。
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监控管理措施,这就使一些政府部门大权在握,为其利用公共权力谋取小集体或个人私利提供了方便。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
一些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总是不遗余力来争取审批收费权,更有甚者,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
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减轻企业、农民负担,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但由于没有从财税管理体制上来治本,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执法不严,侍权干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难以彻底根治。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建设转型时期服务型政府学院: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存在诸多错位和越位现象。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针对我国基本国情: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于我国政府参与全球各方面竞争、完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等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目录中文摘要 (I)目录 (II)引言 (1)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1)1.1公共性和服务性 (1)1.2法治性和有效性 (2)1.3公平性和有限性 (2)1.4民主性和责任性 (2)1.5分权性和精干性 (2)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2)2.1我国政府职能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2)2.2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2.3产生的重大深远意义,要求我们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4)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措施 (5)3.1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抓制度、抓服务、树立典型 (5)3.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5)3.3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型政府 (5)3.4完善行政机制,建设创新型政府 (5)3.5多听取民意和反映民意 (6)3.6改变官本位思想,做人民的好公仆 (6)3.7完善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化政府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引言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滞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方面存在严重的“错位”和“越位”以及其他诸多不好的现象。
各级政府应依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理性要求,突出服务导向,职能的“退位”与“补位”相结合,明确职责,切实规范政府在企业、社会、公民、市场四个领域的行为,科学定位,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宗旨。
政府职能转变,就是由指令型变成指导型政府,审批型变成服务型政府。
简单说,就是政府减少命令、审批,更多的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转变指的是: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持续优化,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一)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之一。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使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
(二)紧紧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
(四)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各级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承担着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牛鼻子”,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简政放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放管结合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优化服务为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增添便利,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在政府部门“三定”规定基础上,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边界,是促进政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的重要举措。
◇读◇书◇文◇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王秀平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地方政府转型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基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
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各级政府要成为“有效”和“有为”政府,就要把资源更多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给予社会公正更多的关注。
事实上,在社会发展程度提高,社会阶层持续分化、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经济全球化压力增加背景下,地方政府转型的态势业已形成。
第一,21世纪的中国地方政府,虽然还不得不把许多精力放在经济方面,但同时也开始把更多的资源集中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但这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
第二,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人均GDP水平已超过5000美元。
在公共政策和管理模式方面做出重大调整的条件已具备。
第三,人民群众要求政府公务员改变其工作方式和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的愿望非常强烈。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党针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这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对于我国政府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各级政府极其公务人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标签: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并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也是温家宝总理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
此后,国内一些地区进行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构建服务型政府也逐渐在全国形成了共识,并成为政府行政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研究与实践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逻辑基础之上的,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必须植根于现有的治理结构。
(1)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2)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①服务型政府是为民政府。
“为民”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和逻辑基础。
服务型政府构建于现代民主、法治理论基础之上,并直接借鉴了现代公共行政学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强调必须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代替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模式,强调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杨兴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我国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一项永恒主题,又随着历史进程的前进和形势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并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和重要任务。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从来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任务的提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来自于强劲的消费需求。
但这些年我国的消费率持续走低,并逐渐构成对经济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
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由此导致城乡居民消费预期不稳,消费倾向下降。
比如,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过快,政府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相对不足,城乡居民不得不把可支配收入中很大的一部分用于预防性储蓄,从而收缩即期消费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对启动国内市场,拉动内需,改变我国当前投资、消费严重失衡的局面,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探讨辛艺玲(佳木斯大学社科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我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不高,政府职能错位;有的政府公务人员行为失范,“官本位”思想严重;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滞后等。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分层次进行服务和管理;当前政府的服务和管理的重点应向农村转移,建立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政府应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职能,转变方式提效率、实现有限分权服务与管理。
[关键词]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途径[中图分类号]F470[文献标识码]AThoughts on Changing the Functions to Buil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 entXIN YilingAbstract:In developing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overstaffing in some local governments with low efficiency and malfunction,anomie in some government workers'behaviors due to serious official-oriented idea,and retard in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some local government.Therefore,we should change the government into a serve-oriented one in different lev-els,th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current government need transferring to rural areas to build effective equalization on basic public ser-vice,in addi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ts basic public service and management through changing service methods to reach lim-ited division of power and management.Key words:government function,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construction,problem,approach[收稿日期]2011-12-08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不高,政府职能错位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过多过细,大、中、小城市一个模式,服务对象与事务重叠,部门职能出现一些交叉,出现一些事务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而另一些事务无人管理,因机构的繁琐,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给政府财政增加了负担,缺乏配合沟通和有效协调,严重影响了政府服务和管理的效率,造成政府行政管理代理成本增高。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型政府水平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型政府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型政府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I. 优化政府权力配置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在于优化政府权力配置,实现政府权力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首先,需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监管能力,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其次,要减少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门槛和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II.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政府的服务职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面。
为了提高服务型政府水平,必须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首先,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其次,要推动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多样化水平。
III. 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行政决策模式,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透明的政府决策机制。
首先,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舆情监测,建立起科学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体系。
其次,要注重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参与决策的广泛合力。
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内部的决策协调和风险管理,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IV. 推进政府服务数字化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路径。
加强政府服务数字化可以提高政务效率,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沟通。
首先,要推动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民众的信息共享和整合。
其次,要加快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服务。
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确保政府服务数字化的安全可靠。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14•【字号】京政发[2009]10号•【施行日期】2009.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京政发〔2009〕1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立足首都实际,适应新形势变化,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服务功能,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强化“履职效率、管理效能、服务效果、创新争优”绩效管理,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实施原则。
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原则。
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统筹协调力,增强决策执行力,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努力实现行政行为“效率高、效果佳、效益好”。
科学民主决策原则。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程序,切实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
依法行政原则。
坚决贯彻中央方针政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度,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勤政廉政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动推进政务公开,大兴民生、德政工程。
(三)工作目标。
以开展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确保市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完善政府职责体系;进一步完善日常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市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深入开展纠风工作,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市委的重要工作部署,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管;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政府治理效能而进行的重要改革举措。
该方案的目标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深入推进,对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亟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
二、总体目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政府组织结构和职能配置,提高政府责任落实和管理效能,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内容1.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和优化各级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取消重复、交叉和过度的职能,减少行政层级,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加强政府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2. 职能转变和责任落实推动政府职能向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转移,逐步放权、减负、简政。
加快政务公开,推动阳光政府建设。
加强政府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确保政府责任的落实。
3. 部门协同和政策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沟通和合作,形成政策协调机制和工作协同机制。
推动政府工作重心从“管理”向“服务”转移,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和服务。
4. 提高行政效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方式。
推广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和便捷度。
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励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四、实施路径和措施1. 制定改革方案制定具体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改革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改革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改革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改革工作,确保改革部署有序进行。
加强改革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改革意识和能力。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政府在定位和职能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将就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1. 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需要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从过去的“家长式”管理转变为“服务型”管理。
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
2.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的作用。
通过加强社会福利服务、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措施,政府可以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为人们提供更加公平、平等的机会。
3. 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便利的实体服务,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转变职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4. 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府的职能不仅需要在国内提供服务,还需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作用。
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和全球治理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可行性1. 构建法治政府体系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构建法治政府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和明确的权责边界,政府可以确保职能转变的有效进行。
同时,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评估,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
2. 强化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政府具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政府应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通过人员培训和机制创新,提升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确保职能转变的顺利进行。
3. 推进信息化建设现代政府职能转变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撑。
政府应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保护公民和企业的信息权益。
4.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之一是优化资源配置。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发布时间:2022-03-11T06:27:16.64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3月作者:张节辉[导读] 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其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条件,同步推进机构改革。
对此,需要探究新时期的环境发展特征,解决当前政府职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坚持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理念,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张节辉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 843000【摘要】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其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条件,同步推进机构改革。
对此,需要探究新时期的环境发展特征,解决当前政府职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坚持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理念,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关键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3-075-021新时期环境特点政府职能转变这一理念首次提出在1988年,其推行实施20年之后仍旧被当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但是受到新时期的环境影响。
政府职能转变会出现新的特征,新一代领导能够认知到我国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矛盾凸显期”以及“黄金发展期”,其实施的政府职能转变理念需要以“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入手,并创建和谐社会,坚持人文主义,调节民生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依据施政理念转变要求转变升级,政府治理模式会涉及到角色定位以及职能结构转变等多方面的内容。
2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2.1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职能边界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以及制度结构当中,市场和政府是其较为基础的一类安排形式,就关系以及本质方面来表述,其会主张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基础的作用,安排各项利益关系的互动流程。
政府以及市场的选择并不是单一的完善和不完善的选择,而是要就其完善的程度和类别以及缺陷的程度和类别进行选择,所以市场以及政府两者的职能边界问题会比较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