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论文封面样板
- 格式:doc
- 大小:414.50 KB
- 文档页数:2
模板一
北京大学
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XXXX年XX月X日
模板二
清华大学
XX届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第一指导教师:
第一指导教师职称:
第二指导教师:
第二指导教师职称:
学院名称:
完成日期:XXXX年XX月X日模板三
学科分类号:
浙江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院(系):
年级:
专业:
指导老师:
XXXX年XX月X日
模板四
复旦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班级:
姓名:
校内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XXXX年XX月X日
模板五
南京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模板六
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内容摘要: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重庆大学研究生论文模板 1 引言的质量,便利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 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重庆大学研究生论文模板1 引言的质量,便利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
1.3 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制订的。
2 学位论文2.1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2 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3 编写要求3.1 学位论文须用16K标准白纸、使用简化汉字、计算机打印、复制。
3.2 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2.8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装订线:0.5cm;页眉:1.6cm;页脚:1.5cm。
3.3 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最后,在每一页的最上方,用5号宋体,左对齐为“重庆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名,页眉之下划1条线。
双面复制的论文,左页页眉居中为“重庆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右页页眉居中为各章章名。
3.4 学位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小四号宋体)或加宽0.2磅(五号宋体);行间距设置为加宽0.2磅。
也可参考上述值按每页32字×36行(小四字宋体)或34字×36行(五号宋体)设置。
4 编写格式4.1 学位论文章、节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见6.2.1)。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格式标准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2019 修订)重大校〔2019〕468 号1. 引言1.1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1.3 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和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格式APA (American Physiological Association) 制定的。
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作者作为提出申请相应学位时评审和答辩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2.1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2.2 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两学年。
2.3 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论文主体部分字数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 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 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2.4 学位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格式标准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2019 修订)重大校〔2019〕468 号1. 引言1.1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1.3 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和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格式APA (American Physiological Association) 制定的。
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作者作为提出申请相应学位时评审和答辩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2.1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2.2 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两学年。
2.3 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论文主体部分字数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 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 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2.4 学位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2007修订)重大校〔2007〕468号1.引言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本标准适用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1.3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和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格式APA (American Physiological Association)制定的。
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作者作为提出申请相应学位时评审和答辩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2.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2.2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两学年。
2.3 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论文主体部分字数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2.4学位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化要求第一篇: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化要求编写要求2.1页面要求:设计或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70页以上的用双面打印,70页以下用单面打印。
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
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左对齐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双面印制的,左页居中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
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设计或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位于每页页脚的中部。
2.4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可用罗马字母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凡打印的设计或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编写格式3.1设计或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见5.2.1)。
3.2设计或论文的构成(按学位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前置部分:封面(见4.1)中文题名页(见4.2)英文题名页(见4.2)中文摘要关键词(见4.4、4.5)英文摘要关键词(见4.4、4.5)目次页(见4.6)插图和附表清单(见4.7,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术语等注释表(见4.8必要时)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见5.3)正文(见5.4)结论(见5.5)参考文献(见5.6)附录(见6必要时)4 前置部分4.1 封面:封面格式按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
封面内容须如实填写完整。
4.2中文题名页、英文题名页:中文题名页置于封面后,英文题名页置于中文题名页后。
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依次列示如下内容: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设计或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学生:××××××××(三号黑体,居中)指导教师:(××××××××三号黑体,居中)助理指导教师:(××××××××三号黑体,居中)必要时专业:××××××××(三号黑体,居中)所在院(系、所)(三号黑体,居中)论文提交(完成)时间(四号黑体,居中)4.3题名: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5字。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格式标准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2019修订)重大校〔2019〕468号1.引言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本标准适用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1.3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和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格式APA (American Physiological Association)制定的。
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作者作为提出申请相应学位时评审和答辩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2.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2.2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两学年。
2.3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论文主体部分字数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2.4学位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议员工关系管理现状与发展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批次层次专业142批次专科起点本科工商管理学号W14211001学生张乐乐指导教师田永进起止日期 2016.3.10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加剧,员工关系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新兴的一个特定领域逐渐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在实际运作中却仍存在着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
员工关系管理主要是采用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通过激励沟通等有效途径,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种积极和谐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
本文在借鉴原有的研究成果上做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概括,首先分析了员工关系管理的研究背景、意义与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和员工关系的概念界定及主要内容,其次在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员工关系管理,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发展展望。
关键字:员工关系管理,激励沟通,员工满意度,企业文化目录:1.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1.3概念的界定与主要内容2.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现状2.1初级阶段,形式化严重2.2缺少专门的管理岗位,制度建设不规范2.3重文凭轻能力,专业人才短缺2.4非正式关系管理不善2.5工会化边缘3.员工关系管理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3.1劳资关系问题不断3.2激励沟通机制不健全3.3企业文化建设不明显3.4员工满意度低3.5人才流失严重4.完善员工关系管理的方法4.1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4.2深化管理者的认知观念,重视心理契约的构建4.3培育良好的劳资关系,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4.4加强企业纪律与冲突管理,深化企业的激励与沟通4.5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4.6做好离职员工的管理,减少优秀员工的流失5.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1.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格局进行了全新的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景田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
告
课题名称:
学院: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填写日期: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四、研究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系级教学单位审核意见:
开题考核分数:
考核组长签字:
年月日
说明:
1.开题报告版面设置为:A4纸,上下页边距分别为
2.8cm;行间距设置为最小值22磅。
2.开题报告正文标题及内容字体设置为:小四号,宋体、Times New Roman字体。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般不少于1000字。
4.页面不够可加页。
(顺序编码制格式范本)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特性及其建材资源化研究二号黑体距:固定值30磅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姓名:XXX导师姓名:XXX专业:XXX学科门类:XX学小二号黑体行距:固定值30磅中国.重庆学院二OO七年十月© 二00七年学生姓名Times New Roman小三号黑体行距:固定值30磅Study on Properties and Utilization in Building Materials of bottom ashes from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Master) of Engineeringby学生姓名Supervisor: (导师姓名)Major: (专业)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China.April,2007© 2007年 学生姓名Times New Roman 二号加粗行距:固定值20磅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加粗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加粗Times New Roman 小三号加粗学科门类名称 Times New Roman 三号加粗摘空一行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是先进的燃烧技术,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没有成熟和经济的综合利用途径受到严重限制。
由于人们对流化床燃煤副产物的认识程度还很有限,基础资料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资源化利用。
本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特性,并根据现行规范,提出一套新的活性评定方法。
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2007修订)重大校〔2007〕468号1.引言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本标准适用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1.3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和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格式APA (American Physiological Association)制定的。
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作者作为提出申请相应学位时评审和答辩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2.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2.2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两学年。
2.3 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论文主体部分字数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2.4学位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格式要求第一篇: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格式要求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内容摘要: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重庆大学研究生论文模板1 引言的质量,便利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重庆大学研究生论文模板引言的质量,便利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申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
1.3 本标准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制订的。
学位论文2.1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2 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编写要求3.1 学位论文须用16K标准白纸、使用简化汉字、计算机打印、复制。
3.2 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2.8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装订线:0.5cm;页眉:1.6cm;页脚:1.5cm。
3.3 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最后,在每一页的最上方,用5号宋体,左对齐为“重庆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名,页眉之下划1条线。
双面复制的论文,左页页眉居中为“重庆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右页页眉居中为各章章名。
3.4 学位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小四号宋体)或加宽0.2磅(五号宋体);行间距设置为加宽0.2磅。
也可参考上述值按每页32字×36行(小四字宋体)或34字×36行(五号宋体)设置。
编写格式4.1 学位论文章、节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见6.2.1)。
附件1:重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表格填写规范(试行)1、毕业设计(论文)封面(1)题目:若有副标题,写在第二行;(2)学院名称:写全称,如:“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3)年级专业:填全称,方向可填简称,如:“2002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暖通方向)”;(4)指导教师:如有多名指导教师,按署名先后依次填写,中间用逗号隔开,如:“张XX,李XX”;职称:填指导老师对应的职称,如中间用逗号隔开,“教授,讲师”;(5)评阅人、答辩组长:填写方式参照指导教师的填写方式;(6)答辩日期: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时间,按“2006”年“6”月“10”日格式填;答辩若进行了多次,则按时间先后从上往下填写。
2、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译文(1)文献综述的写作应紧紧围绕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题目自拟,封面上的题目名应与正文的一致。
(2)开题报告、译文封面的内容参照毕业设计(论文)的封面的相关内容填写,但题目为对应时期的题目;(3)助理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填写方法同1(4);(4)文献综述、译文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附件》的要求撰写;(5)文献综述中“指导教师评语”和“交叉评阅教师评语”:应从写作水平、撰写质量,所选文献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结合程度等方面写;(6)开题报告中“进度计划”可参照任务书上的进度要求,日期应具体到哪一天;(7)开题报告中“导师意见”,需说明:该选题报告所提出的问题的合理性,所利用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正确性,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论证的充分程度,通过分析或计算或调研论证等能否实现预期的结果,课题深度能否满足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的深度要求等,最后应有是否同意该设计(论文)进入实施阶段的结论;若为校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意见仍应按上述要求填写,并分别签字;(8)译文中“指导教师评语”和“交叉评阅教师评语”:应从翻译水平、质量,所选文献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结合程度等方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