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风机独立基础计算书
- 格式:pdf
- 大小:141.54 KB
- 文档页数:6
风电场风机基础设计方案和验算摘要:风电场风机基础关系到风机的安全运行和风机的使用寿命,在选用正确的设计载荷和工况,运用软件得出风机基础设计方案的同时,需要对基础方案的稳定性和基础配筋进行相关的复核验算,以确保在设计寿命之内的安全性。
关键词:风机基础;基础设计;稳定性验算;配筋验算1 风机荷载资料分析及选用根据《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风机上部结构传至塔筒底部与基础环交接面的载荷效应宜用载荷标准值表示,分别为正常运行载荷、极端载荷和疲劳载荷三类。
正常运行载荷为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的最不利载荷效应,极端载荷为GB18451.1中除运输安装外的其它设计载荷状况(DLC)中的最不利载荷效应,疲劳载荷为GB18451.1中需进行疲劳分析的所有设计载荷状况(DLC)对疲劳最不利的载荷效应。
对于有地震设防要求的地区,上部结构传至塔筒底部与基础环交接面的载荷还应包含风机正常运行时分别遭遇该地区多遇地震作用和罕遇地震作用的地震惯性力载荷。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某主机厂家1.5MW风机,叶轮直径77米,轮毂中心高度70米载荷资料,地基基础设计内容、荷载效应组合、荷载工况和主要荷载的选取应按《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表7.2.9釆用。
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分项系数根据《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取值。
基础结构等级为2级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不小于1.5;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0;疲劳荷载和偶然荷载分项系数为1.0;对于标准组合和偶然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均为1.0。
2.4风机基础配筋验算本阶段釆用地基反力直线分布的倒置梁法对基础结构进行内力计算,确定基础配筋,并复核验算基础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风力发电机机组根底预算目录引言750KW风力发电机组根底土建工程750KW风力发电机组根底电气工程750KW风力发电机组根底预算书750KW风力发电机组根底单位工程预表750KW风力发电机组根底单位工程费用表汇总表总结关键词: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预算,指当工程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在单位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预算定额、预算基价以及费用定额等,对工程工程所应发生费用的较详细的计算。
它是确定单位工程、单项工程预算造价的依据;是确定招标工程标底和投标报价,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价的依据;是建立单位与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项和竣工决算的依据;也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展本钱核算的不可缺少的文件。
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指具有独特的设计文件,独立的施工条件,但建成后不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
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企业直接用与施工生产上的费用。
它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
间接费:间接费是指施工企业用与经营管理的费用,它由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其他费用组成。
风力发电机机组主要包括:机舱〔主机〕、叶轮、塔架、根底、控制系统等等。
风力发电机机组根底是风力发电机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一般陆地风电场风力发电机机组根底占风力发电机总造价16%左右;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机组根底占风力发电机总造价25%左右。
风力发电机机组根底的外型为正八边形,一般是依据地质报告和冻土层深度可分为三种根底:标准根底、深根底、加深根底。
风力发电机机组根底预算计算主要包括:挖基坑、回填土、自卸汽车运土、混凝土根底垫层、钢筋、现浇砼独立根底。
以某达坂城风电三场一期30MW工程工程750KW机组根底预算工程量计算为例:175.112=210.803m3平整场地:S=(L+4)2=341.732m2L—建筑物外墙外边长现浇砼模板混凝土根底垫层木模板=6.2*8*0.1=4.96m2现浇砼模板设备根底〔块体在100m3 以外〕复合木模板钢支撑=(6*8*0.6)+(1.676+6)*5.215/2*8=188.921m2现浇构件 螺纹钢筋Φ16 1.506t 现浇构件 螺纹钢筋Φ20 4.497t 现浇构件 螺纹钢筋Φ25 11.17tC15混凝土根底垫层 = (7.243+0.1)*6.2/2*0.1*8=18.21m 3C30〔砾石20mm 〕现浇砼 独立根底 混凝土 = (7.243*6/2*8*0.6)+1/3*〔173.832+48.615+13.596〕*0.9=175.112 V 棱台=1/3(S'+ \/S'S +S)h S —棱台下底面积 S`--棱台上底面积 H —棱台高度750KW 机组根底电气工程接地母线敷设 户外接地母线敷设 截面200mm2以 89.6m 主材:镀锌扁铁 40*4砖、混凝土构造暗配 硬质聚氯乙烯管公称口径 50mm 以 46m 主材:PVC 硬塑料管砖、混凝土构造暗配 硬质聚氯乙烯管公称口径 100mm 以 23m 主材:PVC 硬塑料管室管道承插塑料排水管〔零件粘接〕 直径50mm 以 11.5m 主材:承插塑料排水管接地极〔板〕制作安装 钢管接地极 坚土 8根 主材:镀锌钢管 接地网调试750KW风力发电机组根底预算书建立单位:工程名称:建筑面积:构造类型:土建造价给排水造价:其他造价:采暖造价:电照造价:总造价:141233.459元编制日期:二OO五年八月十日编制说明一、工程量计算依据:750kW根底施工图及施工说明。
风力发电机计算书
概述
该文档旨在提供风力发电机的计算书,以便计算风力发电机的相关参数和性能。
以下是计算过程和公式。
1. 平均风速计算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平均风速(V):
V = (V1 + V2 + V3 + ... + Vn) / n
其中,V1、V2、V3、...、Vn表示n个时间段内的风速,n表示时间段总数。
2. 切割风速计算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切割风速(Vc):
Vc = V * (1 + 0.1 * H)
其中,V表示平均风速,H表示涡轮机配置高度。
3. 功率输出计算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风力发电机的功率输出(P):
P = 0.5 * ρ * A * Cp * V^3
其中,ρ表示空气密度,A表示风车扫风面积,Cp表示涡轮机功率系数,V表示切割风速。
4. 单位时间发电量计算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风力发电机的单位时间发电量(E):
E = P * t
其中,P表示功率输出,t表示时间。
5. 总发电量计算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风力发电机的总发电量(E_total):
E_total = E * n
其中,E表示单位时间发电量,n表示时间段总数。
总结
以上是风力发电机计算书的相关内容和计算公式。
使用这些公式可以计算出风力发电机的平均风速、切割风速、功率输出、单位时间发电量和总发电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填入相应的数值进行计算,以评估风力发电机的性能和效果。
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计算书excel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计算书一、项目概述本文档是对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计算进行详细说明。
风电机组基础是风电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风机的重量并传递到地基上,同时还能抵抗风机的竖向和横向载荷。
本计算书旨在设计并验证风电机组基础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二、设计参数1. 风电机组参数:- 风机型号:XX-XXX- 风机轮毂高度:XX m- 风轮直径:XX m- 额定功率:XX MW2. 地质参数:- 地质调查报告- 通过钻孔方式获得地质情况- 确定地质层情况、土质类型、地下水深度等信息- 风电场地势- 海拔高度:XX m- 地面类型:XX 类型(如耕地、沼泽、沙漠等)三、计算方法1. 确定基础类型根据风电机组和地质情况,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如浅基础(筏板式基础、桩基础等)或深基础(桩基础等)。
2. 计算风机风载荷- 风速计算:根据风电场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数据,确定设计风速。
常用的设计风速指标有10分钟平均风速、50年一遇的极大值风速等。
- 根据风速和风机参数,计算风载荷。
3. 地基承载力计算- 通过地质调查报告,确定地质层的强度参数和土壤承载力参数。
- 根据不同地质层和土壤类型,计算地基承载力。
4. 基础稳定性校核根据风机的竖向和横向载荷,计算基础的稳定性,包括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
5. 基础尺寸设计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基础的尺寸,包括基础范围和深度。
四、计算书编写设计计算书采用Excel编写,结合公式和图表进行详细计算和结果展示。
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概述- 项目基本信息- 设计要求和参数2. 地质参数- 地质调查报告分析- 地质层信息- 地基承载力参数3. 风机风载荷计算- 风速计算方法- 风载荷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和分析4. 基础稳定性计算- 竖向载荷计算方法- 横向载荷计算方法- 稳定性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和分析5. 基础尺寸设计- 基础形式和尺寸确定方法- 计算结果和分析6. 结论和建议- 对基础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进行总结和评价- 提出优化设计建议五、附录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计算书中应包含以下附录内容:- 风力机房平面布置图- 风机参数表- 地质调查报告- 公式推导和计算过程详解六、编写要求为确保计算书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应遵循以下编写要求:- 采用标准的风电机组基础设计计算公式和方法- 结果展示清晰,计算过程明确- 考虑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表格和图表排版整齐,便于阅读和理解七、参考资料- 《风电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风力发电工程基础设计规程》- 《风场工程大全》以上是对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计算书的概述,详细内容请参阅编写的Excel计算书。
增压风机基础计算1、动力计算的设计条件表序号内容数据备注1机器形式增压风机2机器转速480转/分3电机转数\4机器重量869kN5电机重量250.2kN6电机扰力见及其扰力表7电机扰力忽略8主轴标高 6.2m2、机器扰力表振型圆频率竖向力水平力一阶50.435.5622435.562243、基础外形尺寸计算见下页4、对心计算x向-4.91%满足要求y向0.16%满足要求单元质量对通过单元重心X轴惯性矩由平行移轴到总中心应附加的惯性矩axay az xi yi zi mi*xi mi*yi mi*zi mi*(ax 2+az 2)/12x 0z 0mi*(x 02+z 02)kN kN*m 2kN*m 21(电机)\\\250.2-7.1620 6.2-1791.9301551.240-6.232 3.8913503.272(油站基础)\\\16.5 2.65 3.9 2.2543.7364.3537.1250 3.58-0.06211.533(风机)\\\848 2.2380 6.21897.8205257.60 3.168 3.8921342.74118.94 6.312983.05000.5001491.52589422.790.93-1.8112352.8124.22 2.8 3.05900.97-6.8410 3.425-6163.5403085.822252035.51-5.911 1.11532599.9335.013 1.6 1.2240.624-2.2240 2.5-535.150601.56532.79-1.2940.19411.643.367 1.2 1.4141.414 1.9670 2.6278.160367.6764156.69 2.8970.291198.7353.76 1.2 1.4157.927.0880 2.61119.340410.592211.848.0180.2910165.69∑5538.678-5151.5764.3512803.1406592359.6291786.3机组总重心坐标x0y0z0-0.930.01 2.31对总重心Y0轴的质量惯性矩184145.92单元部分单元编号单元尺寸米机组重心计算机器基础米米kN*m 单元质量(mi)单元重心坐标单元质量对坐标轴静矩单元质量对总重心坐标K y C y A ⋅:=地基土抗弯刚度系数C ψ 1.05C z⋅:=K ψC ψA ⋅:=5.3动力参数机组重量m 554:=t I x 394.658=m 3基础水平自振圆频率λ136.377=ω50.4:=扰力圆频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书知识讲解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书是制定和评估风力发电项目的重要文档。
本文将对该文档的主要知识进行讲解。
1. 引言在引言部分,计算书会概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的目的和背景。
它还可以包括风力资源评估、布局设计和风电技术等内容。
2. 设计参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书中包含了多个设计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风力机的额定功率和风轮直径。
额定功率决定了风力机的输出能力,而风轮直径则影响了风力机的起动速度和性能。
3. 风速曲线风速曲线是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的关键工具。
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可以确定各种风速下的频率和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风力机的额定和部分负荷运行条件至关重要。
4. 环境条件除了风速曲线,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书还需要考虑其他环境条件,如气温、空气密度和海拔高度等。
这些条件会对风力机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和计算。
5. 塔架设计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设计是确保风力机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
计算书中会包括塔架的高度、材料、结构设计和抗风能力等内容。
这些参数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6.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中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计算书会涵盖电气设备的选择、功率转换、输电线路设计和并网接口等内容。
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设计计算书的目标之一。
7. 经济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书通常还会对经济指标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可能包括项目投资、发电量预测、成本估算和收益分析等内容。
通过合理评估经济效益,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8. 结论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书的结论部分会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方向。
结论应该准确、简明扼要,强调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以上就是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书的知识讲解。
通过该文档,可以全面了解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工程参数,为风力发电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和指导。
风机基础计算书一、基础类型及尺寸基础图例如上图所示。
基础尺寸为:基础底板半径R = 8.5m基础棱台顶面半径R1 = 2.6m基础台柱半径R2 = 2.6m塔筒直径b3 = 4.2m基础底板外缘高度H1 = 1m基础底板棱台高度H2 = 1.5m台柱高度H3 = 0.4m上部荷载作用力标高Hb = 0.2m基础埋深Hd = 2.9m二、钢筋、混凝土及岩土力学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fcd=16.7N/mm2;ftd=1.57N/mm2;fck=23.4N/mm2;ftk=2.2N/mm2;Ec=31500N/mm2;Efc=14000N/mm2钢筋:等级HRB335(20MnSi);fy=300N/mm2;fy'=300N/mm2;Es=200000N/mm2;ft=155N/mm2基础底面钢筋直径:32mm基础顶面钢筋直径:32mm混凝土容重:25kN/m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覆土容重(自然):20kN/m3覆土容重(湿):20kN/m3地下水埋深:10m岩土力学参数值土层编号岩土名称厚度(m) 重力密度(自然)(kN/m3) 重力密度(湿)(kN/m3) 压缩模量Es(MPa) 内聚力C(kPa) 摩擦角ψ(°)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宽度承载力修正系数ηb深度承载力修正系数ηd地基抗震承载力修正系数ζα1 岩土1 0.8 20 20 1030 15 300 0 01.32 岩土2 5 22 22 2030 20 1500 0 01.53 岩土3 30 22 22 2030 20 2500 0 01.5三、上部结构传至塔筒底部的内力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不利/有利):1.2/1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不利/有利):1.5/0疲劳荷载分项系数:1偶然荷载分项系数:1结构重要性系数:1荷载修正安全系数:1.35工况名称Fx(kN) Fy(kN) Fz(kN ) Mx(kNm) My(kNm) M四、地基反力计算基础混凝土水下体积V11:0.000m3基础混凝土水上体积V12:394.298m3基础覆土水下体积V21:0.000m3基础覆土水上体积V22:263.944m3基础自重:9857.454kN回填土重:5278.881kN基础自重与回填土重之和:15136.335kN塔筒底部荷载标准值:Frk:562.200kNFzk:-1577.000kNMrk:33253.000kNmMzk:886.000kNm塔筒底部荷载修正标准值: *1.35Hk:758.970kNNk:-2128.950kNMk:44891.550kNmMzk:1196.100kNm基础底部荷载标准值(计入基础混凝土重和土重):Frk:562.200kNNk+Gk:13559.335kNMrk:34995.820kNm= 562.2*3.1+ 33253Mzk:886.000kNm基础底部荷载修正标准值(计入基础混凝土重和土重):*1.35Hk:758.970kNNk+Gk:13007.385kNMrk+Hk*Hd1:47244.357kNmMzk:1196.100kNm基础底面不利时荷载设计值(计入基础混凝土重和土重): *Fr:843.300kNm=562.2*1.5N+G:16271.202Kn=13559.335*1.2 Mr:52493.730kN= 34995.82*1.5Mz:1329.000kNm=886*1.5荷载修正标准值(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偏心距:3.632m=实际受压宽度:12.200m基础底面平均压力:57.306kPa基础底面最大压力:168.098kPa基础底面最小压力:0.000kPa荷载标准值(用于变形和疲劳验算):偏心距:2.581m实际受压宽度:15.368m基础底面平均压力:59.738kPa基础底面最大压力:133.059kPa基础底面最小压力:0.000kPa荷载设计值(计入基础混凝土自重和覆土重,用于抗弯和配筋验算):偏心距:3.226m实际受压宽度:13.356m基础底面平均压力:71.686kPa基础底面最大压力:188.102kPa基础底面最小压力:0.000kPa荷载设计值(不计基础混凝土自重和覆土重,用于抗冲切和抗剪验算):基础底面最大压力:108.079kPa五、地基承载力复核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1500.000kPa 地基承载力复核时不对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基础底面平均压力:57.306<=1500.000;承载力满足要求;基础底边最大压力:168.098<=1500.000×1.2;承载力满足要求;六、软弱下卧层验算土层3(Es2/Es3=20/20=1)按平均压力计算:Pz+Pcz=-4.722+121.800=117.078kp a,faz=2500.000kpa;Pz+Pcz<faz,满足要求按最大压力计算:Pz+Pcz=102.179+121.800=223.979k pa, 1.2*faz=3000.000kpa,Pz+Pcz<1.2*faz,满足要求七、沉降和倾斜变形验算计算沉降分层厚度:1m计算沉降:均匀分布: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18计算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20.000 M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200最大沉降量为:7.0 mm允许沉降量为:100.0 mm,满足要求!计算倾斜:三角形分布(2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18计算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20.000 M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200三角形分布(2点)沉降量为:6.7 mm三角形分布(1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28计算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20.000 M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200三角形分布(1点)沉降量为:2.8 mm均匀分布: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18计算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20.000 M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200均匀分布沉降量为:1.6 mm1点合计沉降量为:1.2mm2点合计沉降量为:5.1mm倾斜率为:0.0002允许倾斜率为:0.0030,满足要求八、基础抗倾覆验算倾覆力矩设计值Ms:47244.4kNm抗倾力矩设计值Ma:115254.3kNmMa/Ms:2.44>安全系数:1.60;满足要求九、基础抗滑验算滑动力Fs:827.3kN抗滑力(抗剪断公式)Fres:11005.2kNFres/Fs:13.3>安全系数:1.3;满足要求十、基础底板悬挑根部配筋计算基础底板底面正交配筋:弯矩设计值:890kNm弯矩计算单位宽度配筋面积为:1224平方毫米单位宽度要求配筋面积为:4868平方毫米实际配筋为:第一排配筋:113Φ32@150(5346平方毫米/米),配筋率为:0.21963%基础底板顶面正交配筋:单位宽度要求配筋面积为(采用构造配筋):4868平方毫米实际配筋为:第一排配筋:113Φ32@150(5346平方毫米/米),配筋率为:0.21963%十一、基础底板悬挑根部裂缝宽度验算基础底板底面裂缝计算(正交配筋):弯矩标准值:546kNm裂缝宽度:0.03418mm裂缝允许宽度:0.3mm,满足要求!十二、基础抗剪验算剪力:13688.812kN抗剪力:34980.981kN,满足要求!十三、基础抗冲切验算冲切力:9771.228kN抗冲切力:55466.184kN,满足要求!十四、台柱正截面强度验算:台柱横截面半径:2.6m台柱水上体积:8.49m3台柱水下体积:0.00m3台柱混凝土自重:212.37kN台柱底面荷载设计值:Fr:843.30kNN + G:-1637.55kNMr:50385.48kNmMz:1329.00kNm偏心距e:-30.77m台柱半径R2:2.60m台柱配筋计算:下面配筋按弯拉构件进行,但偏心距小于台柱半径,因此,下面配筋仅供参考。
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计算书excel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计算是风电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风电机组基础计算需要考虑到风电机组在各种条件下的持续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风电机组基础计算的相关内容。
1. 土层承载力计算:风电机组基础的设计需要先进行土层承载力计算。
土层承载力是指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风电机组基础的土层承载力必须大于风电机组本身的重量以及风荷载等外力的作用。
土层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土壤的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深度等因素。
2. 基础尺寸和形状设计:根据风电机组的特点和运行要求,设计合适的基础尺寸和形状。
基础的尺寸和形状设计需要考虑到风电机组的重量和重心位置,以及基础对机组的抗风性能的要求。
3. 抗风设计:风电机组基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抗风性能。
根据风电场所在地的风速、风向等因素,计算基础所需的抗风荷载。
基础的设计需要满足抗风性能的要求,以确保风电机组在强风条件下的稳定性。
4. 基础材料的选择:基础的材料选择对风电机组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使用混凝土作为基础的材料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基础材料的耐久性、抗腐蚀性等因素。
5. 基础施工和安装要求:风电机组基础的施工和安装过程也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的因素。
例如,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基础底面平整,以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机组和基础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紧固件的选择,以确保机组与基础之间的稳固连接。
综上所述,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计算是保证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
基础计算需要考虑到土层承载力、基础尺寸和形状设计、抗风设计、基础材料的选择以及基础施工和安装要求等多个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基础计算,可以确保风电机组在各种条件下的持续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风电基础验算书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风电基础进行验算,确保其能够满足安全和稳定
的要求。
本文档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验算。
步骤一:确定设计风速
首先,需要确定设计风速。
设计风速是在设计风功率曲线下,
使得风电机组在最小风速(切入风速)时能够达到额定功率的风速。
确定设计风速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和风电机组的特性。
步骤二:确定基础尺寸和深度
在确定设计风速后,需要计算基础的尺寸和深度。
基础的尺寸
和深度需要能够承受设计风速下的风压和倾覆力矩,并且保证风电
机组的稳定性。
步骤三:验算基础设计参数
在确定基础尺寸和深度后,需要进行基础设计参数的验算。
这
些参数包括基础的抗拔稳定强度、基础的抗倾覆稳定强度等。
步骤四:验算基础的承载能力
最后,需要对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
基础的承载能力需要
能够满足风电机组的负载要求,并且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能够保持
稳定。
结论
通过以上的验算,可以确保风电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定期进行检测和
维护,以保证风电基础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注意:本文档中涉及的数据和参数仅为示例,实际设计中需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计算书模板(完整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计算书模板(完整版)1. 引言(在这部分中,简要介绍风力发电机设计计算书的目的和重要性。
可以讨论风能的潜力以及为什么风力发电是重要和可持续的能源选择。
)2. 设计要求(在这部分中,列举风力发电机设计的主要要求。
这可能包括设计容量、工作条件、结构要求以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等。
)3. 风力资源评估(这部分中,描述风力资源评估的方法和结果。
可以包括风速分布分析、风能密度计算、风向分析等等。
)4.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参数(在这部分中,详细描述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参数。
可以包括风轮直径、塔高、切入风速、额定风速等等。
)5. 风力发电机的场地选择(在这部分中,讨论风力发电机的场地选择标准和要求。
可以包括地形特征、距离限制、环境影响等等。
)6.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在这部分中,描述风力发电机的结构设计。
可以包括叶片设计、塔架设计、发电机选型等等。
)7. 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曲线计算(这部分中,介绍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曲线计算方法和结果。
可以包括功率系数、转速与功率的关系等等。
)8. 风力发电机的电气系统设计(在这部分中,详细描述风力发电机的电气系统设计。
可以包括变流器选型、输出功率控制等等。
)9. 风力发电机的安装与维护(这部分中,讨论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可以包括机械和电气安装步骤、定期维护计划等等。
)10. 结论(在这部分中,总结整个设计计算书的内容和重点。
可以讨论设计的可行性、实用性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等等。
)11. 参考文献(这部分中,列举所有在设计计算书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确保提供正确的引用格式。
)注意:这只是一个风力发电机设计计算书的模板,实际的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和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独立基础验算计算书==================================================================== 计算软件:MTS钢结构设计系列软件MTSTool v2.0.1.6计算时间:2012年11月26日13:37:14====================================================================一. 设计资料1 基本信息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连接柱子数目:1 个连接柱子类型:单肢混凝土柱柱子X向尺寸:X c=450 mm柱子Y向尺寸:Y c=450 mm2 地基信息基础埋深:d=1.5 m室内外地面高差:Δd=0 m地基名称: 缺省地基本地基现有3个土层受力土层范围内没有地下水。
地基土层分布示意图如下:地基土层具体信息列表如下:序厚(m) Es(mPa) γ/γs(kN/m3) Fak(kPa) δa 参数参数1 3.00 5.00 18.00/19.00 60.0 1.00 εb=0.0 εd=1.02 1.25 8.00 18.00/19.00 120.0 1.30 εb=0.0 εd=1.03 2.50 4.00 18.00/19.00 120.0 1.10 εb=0.3 εd=1.5 3 荷载信息基顶荷载模式:组合工况内力设计值基础顶面的基本组合工况不由恒载控制基础拉梁弯矩分担百分比:ε=0%基顶各工况荷载数值列表如下:工况N(kN) Vx(kN) Vy(kN) Mx(kN·m) My(kN·m) 基本组合61.0 -1.0 -0.2 0.0 0.0标准组合48.8 -0.8 -0.1 0.0 0.0准永久组合30.5 -0.5 -0.1 0.0 0.04 基础信息基础类型:锥形基础基础连接方式:短柱连接基础阶数:1 阶基础混凝土标号:C30基础尺寸示意图如下:基础底面X向长度:B x1=1200 mm基础底面Y向长度:B y1=1200 mm锥形基础边缘高度:H1=350 mm锥形基础斜面高度:H2=250 mm基础二阶底面X向长度:B x2=2900 mm基础二阶底面Y向长度:B y2=2200 mm二阶底面X向左侧伸出柱边长度:B x21=1450 mm二阶底面Y向下侧伸出柱边长度:B y21=1100 mm基础短柱X向伸出柱边长度:D x=50 mm基础短柱Y向伸出柱边长度:D y=50 mm基础第二台阶高度:H2=250 mm基础短柱高度:H z=900 mm5 配筋信息基础配筋示意图如下:5.1 基础底板配筋信息基底有垫层,钢筋保护层厚度:C=40 mm底板X向钢筋:D12@100X向钢筋每米面积:A bx=11.31 cm2X向钢筋抗拉强度:f bx=300 N/mm2底板Y向钢筋:D12@100Y向钢筋每米面积:A by=11.31 cm2Y向钢筋抗拉强度:f by=300 N/mm25.2 基础短柱配筋信息工程抗震设防烈度:7度纵筋保护层厚度:C z=40 mm纵筋方案选用:D20+D16+D20X向中筋根数:N zxz=2 根Y向中筋根数:N zyz=2 根箍筋方案选用:矩形箍Φ8@100箍筋X向肢数:N gxz=4 肢中筋Y向肢数:N gyz=4 肢二. 验算结果一览验算项验算工况数值限值结果基底平均压力(kPa) 标准组合72.4 最大78.0 满足基底最大压力(kPa) 标准组合77.4 最大93.6 满足冲切应力比基本组合0 最大1.00 满足剪切应力比基本组合0.03 最大1.00 满足局压应力比基本组合0.02 最大1.00 满足混凝土强度标号——C30 最低C20 满足边缘高度(mm) ——350 最小200 满足X向压区高度(mm) 基本组合13.0 最大303 满足X向抗弯应力比基本组合0.01 最大1.00 满足Y向压区高度(mm) 基本组合9.89 最大303 满足Y向抗弯应力比基本组合0.01 最大1.00 满足保护层厚度(mm) ——40.0 最小40.0 满足X向配筋率(%) ——0.23 最小0.15 满足X向钢筋直径(mm) ——12.0 最小10.0 满足X向钢筋间距(mm) ——100 最小100 满足X向钢筋间距(mm) ——100 最大200 满足Y向配筋率(%) ——0.23 最小0.15 满足Y向钢筋直径(mm) ——12.0 最小10.0 满足Y向钢筋间距(mm) ——100 最小100 满足Y向钢筋间距(mm) ——100 最大200 满足压/拉弯应力比基本组合0.02 最大1.00 满足X向单侧配筋率(%) ——0.42 最小0.05 满足Y向单侧配筋率(%) ——0.34 最小0.05 满足X向中筋直径(mm) ——20.0 最小12.0 满足X向中筋间距(mm) ——150 最大300 满足X向中筋净距(mm) ——130 最小50.0 满足Y向中筋直径(mm) ——16.0 最小12.0 满足Y向中筋间距(mm) ——150 最大300 满足Y向中筋净距(mm) ——133 最小50.0 满足X向抗剪承载力基本组合0.00 最大1.00 满足Y向抗剪承载力基本组合0.00 最大1.00 满足X向受剪截面强度基本组合0.00 最大1.00 满足Y向受剪截面强度基本组合0.00 最大1.00 满足箍筋直径(mm) ——8.00 最小6.00 满足箍筋间距(mm) ——100 最大240 满足箍筋形式——复合复合满足三. 地基承载力验算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基础覆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18×1.5)/1.5=18 kN/m3基底处土层重度:γ=18 kN/m3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按3m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f ak+εbγ*(b-3)+εd*γm*(d-0.5)=60+0×18×(3-3)+1×18×(1.5-0.5)=78 kPa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f aE=δa*f a=78×1=78 kPa2 基础和回填土总重标准值计算基底以上总体积:V=L*B*(d-Δd)=1200×1200×(1.5-0×0.5)×10-6=2.16 m3基础体积:V c=2.371 m3基础与回填土总重标准值:G k=(V-V c)*γm+V c*ρc*g=[(2.16-2.371)×1.8e-005+2.371×2.5e-005]×106=55.479 kN3 地基承载力验算控制工况:标准组合工况内力:N=48.822 kN;V x=-0.8216 kN;V y=-0.1344 kN;M x=0 kN·m;M y=0 kN·m 基底作用力标准值计算:基础总高度:H=1500 mm柱子中心对基底X向偏心:E x=0 mm柱子中心对基底Y向偏心:E y=0 mm基底竖向力值:F k=N=48.822 kN基底竖向合力值:F k+G k=48.822+55.479=104.3 kN基底X向力矩值:M xk=(M x-V y*H-N*E y)*(1-ε)=(0--0.1344×1500×10-3-48.822×0×10-3)×(1-0)=0.2016 kN·m基底Y向力矩值:M yk=(M y+V x*H-N*E x)*(1-ε)=(0--0.8216×1500×10-3-48.822×0×10-3)×(1-0)=-1.232 kN·m 标准组合工况下基底压力分布图(kPa)如下基底平均压力值:P k=(F k+G k)/A=104.3/14400×104=72.431 kPa≤78,满足基底最大压力值:P kmax=(F k+G k)/A+|M xk|/W x+|M yk|/W y=104.3/14400×104+0.2016/288000×106+1.232/288000×106=77.41 kPa≤93.6,满足四. 基础抗冲切验算控制工况:基本组合工况内力:N=61.027 kN;V x=-1.027 kN;V y=-0.168 kN;M x=0 kN·m;M y=0 kN·m基底作用力计算:基础与覆土自重设计值:G=(55.479+0)×1.2-0=66.575 kN基底竖向力值:F d=N+G=61.027+66.575=127.602 kN基底X向力矩值:M xd=(0--0.168×1500×10-3-61.027×0×10-3)×(1-0)=0.252 kN·m基底Y向力矩值:M yd=(0--1.027×1500×10-3-61.027×0×10-3)×(1-0)=-1.54 kN·m基本组合工况下基底压力分布图(kPa)如下基础的最大冲切应力出现在基础X向右侧第1阶处冲切锥体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基础第1阶有效高度:h0=600-40-10=550 mmH0≤800,取βh=1.0冲切破坏锥体上边长:b t=550 mm冲切破坏锥体下边长:b b=1200 mm冲切破坏锥体中边长:b m=(b b+b t)*0.5=(1200+550)×0.5=875 mm抗冲切承载力:F h=0.7*βh*b m*H0*f t=0.7×1×875×550×1.43×10-3=481.731 kN 冲切验算取用的基底面积呈矩形分布,区域内地基净压力分布图(kPa)如下冲切矩形宽度:l=a r=1200 mm冲切矩形高度:h=0 mm基底冲切压力值:F l=0 kN≤481.731 kN,满足按保守简化方法(均布最大净反力)计算的冲切压力为:冲切作用基底面积:A l=l*h=1200×0×10-2=0 cm2冲切压力值:F l=A l*(p max-G/A)=0×(94.836-46.232)×10-4=0 kN≤481.731 kN,满足五. 基础抗剪切验算控制工况:基本组合基底作用力和净压力分布同冲切验算时,详见冲切验算基础的最大剪切应力出现在基础X向左侧第1阶处基础第1阶有效高度:h0=600-40-10=550 mmH0<800,取βh=1.0基础第1阶抗剪切面面积为:A v=(1200×300+(1200+550)×250×0.5)×10-6=0.5787 m2抗剪切承载力:F v=0.7*βh*A v*f t=0.7×1×0.5787×1.43×103=579.329 kN 基底剪切矩形内地基净压力分布图(kPa)如下基底剪切矩形宽度:l=1200 mm基底剪切矩形高度:h=325 mm经积分计算,剪切压力值:F l=15.007 kN≤481.682 kN,满足按保守简化方法(均布最大净反力)计算的剪切压力:剪切作用基底面积:A l=l*h=1200×325×10-2=3900 cm2剪切压力值:F l=A l*(p max-G/A)=3900×(94.836-46.232)×10-4=18.955 kN≤481.682 kN,满足六. 控制工况下基础局部受压验算按素混凝土验算柱下基础混凝土的局部受压考虑局部受压面上荷载均匀分布,取荷载分布影响系数:ω=1基础素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c=0.85*f c=0.85×14.3=12.155 N/mm2控制工况:基本组合控制内力:N=61.027 kN局部受压面积:A l=X c*Y c=450×450×10-2=2025 cm2计算底面X向增大宽度:b x=50 mm计算底面Y向增大宽度:b y=50 mm计算底面积:A b=(X c+2*b x)*(Y c+2*b y)=(450+2×50)×(450+2×50)×10-2=3025 cm2强度提高系数:βl=(A b/A l)0.5=(3025/2025)0.5=1.222柱下局压应力比:ξ=N/(ω*f cc*βl*A l)=61.027/(12.155×1.222×2025)×10=0.02029≤1,满足七. 基础底板配筋验算1 基础底板X向配筋验算控制工况:基本组合基底作用力和净压力分布同前基础X向最大有效面积:A x=5787.5 cm2基础X向实配钢筋面积:A sx=13.572 cm2基础X向配筋率:ρsx=A sx/A x*100=13.572/5787.5×100=0.2345%≥0.15%,满足基础的最大抗弯应力出现在基础X向左侧第1阶处底板钢筋总拉力:F s=f bx*A bx*l=300×1130.973×1200×10-3=407.15 kN基础作用面有效高度:h0=600-40-10=550 mm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13.045 mm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13.045/550=0.02372≤ξb=0.55,满足底板钢筋力臂长度:S=h0-x/2=550-13.045/2=543.477 mm第1阶的抗弯承载力为:M u=F s*S=221.277 kN·m抗弯验算取用的基底面积呈梯形分布,区域内地基净压力分布图(kPa)如下基底梯形下宽:l=1200 mm基底梯形上宽:b c=550 mm梯形上边到基础下边距离为325 mm基底梯形高度:h=325 mm基底净压力对第1阶的截面弯矩为:2.434 kN·m≤221.277 kN·m,满足按(保守简化方法)均布最大净反力计算的截面弯矩:M=h2*(2*l+b c)*(p max-G/A)/6=3252×(2×1200+550)×(94.836-46.232)/6×10-9=2.524 kN·m≤221.277 kN·m,满足2 基础底板Y向配筋验算控制工况:基本组合基底作用力和净压力分布同前基础Y向最大有效面积:A y=5787.5 cm2基础Y向实配钢筋面积:A sy=13.572 cm2基础Y向配筋率:ρsy=A sy/A y*100=13.572/5787.5×100=0.2345%≥0.15%,满足基础的最大抗弯应力出现在基础Y向下侧第1阶处底板钢筋总拉力:F s=f by*A by*l=300×1130.973×1200×10-3=407.15 kN基础作用面有效高度:h0=600-40-10=550 mm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9.895 mm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9.895/550=0.01799≤ξb=0.55,满足底板钢筋力臂长度:S=h0-x/2=550-9.895/2=545.053 mm第1阶的抗弯承载力为:M u=F s*S=221.918 kN·m抗弯验算取用的基底面积呈梯形分布,区域内地基净压力分布图(kPa)如下基底梯形下宽:l=1200 mm基底梯形上宽:b c=550 mm梯形上边到基础左边距离为325 mm基底梯形高度:h=325 mm基底净压力对第1阶的截面弯矩为:2.239 kN·m≤221.918 kN·m,满足按(保守简化方法)均布最大净反力计算的截面弯矩:M=h2*(2*l+b c)*(p max-G/A)/6=3252×(2×1200+550)×(94.836-46.232)/6×10-9=2.524 kN·m≤221.918 kN·m,满足八. 基础短柱压/拉弯承载力验算短柱按素混凝土构件验算压/拉弯承载力控制工况:基本组合顶部作用力:N z=61.027 kN;V xz=-1.027 kN;V yz=-0.168 kN;M xz=0 kN·m;M yz=0 kN·m 短柱X向尺寸:X=550 mm短柱Y向尺寸:Y=550 mm短柱计算长度:l o=2*H z=1800 mml0/b=l0/min(X, Y)=1800/min(550, 550)=3.273由《GB 50010-2002》之表A.2.1,可得:ψ=1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 u=ψ*f cc*X*Y=1×12.155×550×550×10-3=3676.888 kN轴心受压应力比:ξ=N z/N u=61.027/3676.888=0.0166≤1,满足九. 基础短柱配箍验算1 短柱抗剪截面验算控制工况:基本组合短柱作用力:N z=61.027 kN;V xz=-1.027 kN;V yz=-0.168 kN;M xz=0 kN·m;M yz=0 kN·m max(X, Y)/min(X, Y)=1≤4,取截面抗剪系数为0.25剪力作用方向与X轴夹角正弦值:sinζ=0.1614剪力作用方向与X轴夹角余弦值:cosζ=0.9869X向截面强度比:ξx=V xz/(0.25*βc*f c*Y*X0*cosζ)=0.001059≤1.0,满足Y向截面强度比:ξy=V yz/(0.25*βc*f c*X*Y0*sinζ)=0.001059≤1.0,满足2 短柱配箍验算有效轴力:N a=min(N, 0.3*f c*X*Y)=61.027 kN取计算截面剪跨比:λ=1.5X向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 ux=1.75/(1+λ)*f t*Y*X0+f yv*A svx/S*X0+0.07*N a=490.662 kNY向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 uy=1.75/(1+λ)*f t*X*Y0+f yv*A svy/S*Y0+0.07*N a=490.662 kN剪力作用方向与X轴夹角正切值:tanζ=V yz/V xz=0.1636X向剪切应力比:ξx=V xz*(1+(V ux*tanζ/V uy)2)0.5/V ux=0.002121≤1.0,满足Y向剪切应力比:ξy=V yz*(1+(V uy/V ux/tanζ)2)0.5/V uy=0.002121≤1.0,满足。
J-1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1093.53 267.42 267.42 268.00 2192 2192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6 X+ 293. 268.7 274.3 340.500. 6 X- 293. 268.7 274.3 340.500. 6 Y+ 293. 268.7 274.3 340.500. 6 Y- 293. 268.7 274.3 34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200 2200 4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6 172.6 1567.2 6 172.6 1567.2x实配:C12@150(0.19%) y实配:C12@150(0.19%)J-2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3668.41 273.11 273.11 273.80 3966 3966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6 X+ 295. 931.5 938.6 720.500. 6 X- 295. 931.5 938.6 720.500. 1186 Y+ 299. 938.1 960.7 730.500. 6 Y- 295. 931.5 938.6 720.2200. 6 X+ 295. 659.0 669.2 280.2200. 6 X- 295. 659.0 669.2 280.2200. 6 Y+ 295. 659.0 669.2 280.2200. 6 Y- 295. 659.0 669.2 28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4000 4000 4002 2200 2200 35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6 1281.5 5732.4 1186 1293.0 5783.6x实配:C14@100(0.26%) y实配:C14@100(0.26%)J-3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3685.23 273.69 273.69 273.83 3971 3971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600. 6 X+ 297. 926.8 950.2 690.600. 6 X- 297. 926.8 950.2 690.600. 6 Y+ 297. 926.8 950.2 690.600. 6 Y- 297. 926.8 950.2 690.2300. 6 X+ 297. 631.4 663.8 270.2300. 6 X- 297. 631.4 663.8 270.2300. 6 Y+ 297. 631.4 663.8 270.2300. 6 Y- 297. 631.4 663.8 27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4000 4000 3002 2300 2300 4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6 1231.9 5941.0 6 1231.9 5941.0x实配:C14@100(0.29%) y实配:C14@100(0.29%)J-4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548 -159.92 62.26 5356.30 290.60 265.61 278.46 4742 4742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600. 1186 X+ 304. 1367.6 1386.0 870.600. 1186 X- 297. 1345.6 1360.6 860.600. 1186 Y+ 310. 1389.6 1411.6 880.600. 1186 Y- 294. 1332.1 1360.6 860.2000. 1186 X+ 304. 1144.9 1183.1 460.2000. 1186 X- 297. 1127.3 1149.4 450.2000. 1186 Y+ 310. 1169.2 1183.1 460.2000. 1186 Y- 293. 1113.0 1149.4 450.3400. 1186 X+ 304. 686.9 726.6 220.3400. 1186 X- 296. 680.5 682.0 210.3400. 1186 Y+ 310. 701.5 726.6 220.3400. 1186 Y- 291. 669.0 682.0 21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4800 4800 3002 3400 3400 3003 2000 20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1186 2268.0 8333.3 1186 2305.1 8469.7x实配:C16@100(0.32%) y实配:C16@100(0.32%)J-5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2895.79 271.08 271.08 271.24 3539 3539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600. 7 X+ 281. 712.5 737.1 590.600. 7 X- 281. 712.5 737.1 590.600. 7 Y+ 281. 712.5 737.1 590.600. 7 Y- 281. 712.5 737.1 590.2100. 6 X+ 279. 482.2 491.4 230.2100. 6 X- 279. 482.2 491.4 230.2100. 6 Y+ 279. 482.2 491.4 230.2100. 6 Y- 279. 482.2 491.4 23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3600 3600 3002 2100 21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7 822.4 4700.2 7 822.4 4700.2x实配:C16@150(0.28%) y实配:C16@150(0.28%)。
照度计算书工程名:计算者:计算时间: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参考手册:《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计算方法:利用系数平均照度法1.房间参数房间类别:,照度要求值:100.00LX,功率密度不超过7.00W/m2 房间名称:房间长度L: 5.71 m房间宽度B: 5.00 m计算高度H: 2.25 m顶棚反射比(%):70墙反射比(%):50地面反射比(%):10室形系数RI: 1.182.灯具参数:型号: 飞利浦TLD36W/827单灯具光源数:1个灯具光通量: 3350lm灯具光源功率:36.00W镇流器类型:TLD标准型镇流器功率:5.003.其它参数:利用系数: 0.79维护系数: 0.80照度要求: 100.00LX功率密度要求: 7.00W/m24.计算结果:E = NΦUK / AN = EA / (ΦUK)其中:Φ-- 光通量lmN -- 光源数量U -- 利用系数A -- 工作面面积m2K -- 灯具维护系数计算结果:建议灯具数: 2计算照度: 147.94LX实际安装功率 = 灯具数× (总光源功率 + 镇流器功率) = 74.00W 实际功率密度: 2.59W/m2折算功率密度: 1.75W/m25.校验结果:要求平均照度:100.00LX实际计算平均照度:147.94LX符合规范照度要求!要求功率密度:7.00W/m2实际功率密度:1.75W/m2符合规范节能要求!。
18米高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基础计算书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18米高风力发电机的混凝土基础计算提供指导和方法。
2. 基本信息
- 风力发电机高度:18米
- 混凝土基础设计需考虑以下要素:
- 基础的稳定性
- 承载能力
3. 基础的稳定性计算
基础的稳定性计算是确保风力发电机的基础能够承受风力荷载的关键。
以下是基础的稳定性计算步骤:
3.1 确定设计风速
首先,需要确定设计风速。
设计风速是考虑地区特定风力条件和安全系数后的预期最大风速。
3.2 计算风荷载
基于设计风速,可以计算风荷载。
风荷载应包括水平风荷载和垂直风荷载。
3.3 确定基础尺寸和形状
基于所需的承载能力和设计风荷载,可以确定混凝土基础的尺寸和形状。
尺寸和形状应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
4. 承载能力计算
承载能力计算是为了确保混凝土基础能够承受风力发电机的重量和荷载。
以下是承载能力计算步骤:
4.1 确定发电机重量和荷载
首先,需要确定风力发电机的重量和荷载,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4.2 计算基础的承载能力
基于发电机的重量和荷载,可以计算混凝土基础的承载能力。
承载能力计算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基础的形状。
5. 结论
根据基础的稳定性计算和承载能力计算,可以确定适合18米高风力发电机的混凝土基础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以上为18米高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基础计算书的简要内容,仅供参考。
计算公式:
设计风量=计算风量×漏风系数
总阻力=比摩阻×管道长度×(1+局阻系数)+风口阻力+消声器阻力+特殊设备阻力
轴功率=风量×全压/1000/3600/叶轮效率
单位风量耗功率=全压/3600/风机总功率
说明:
1. “比摩阻”--对于普通空调通风管道一般取值为1。
对于防排烟土建井道取值为5~6,防排烟钢板风管取值为3~5。
实际具体取值时应适当考虑该风管的设计风速。
“局阻系数”--普通空调通风管道一般取值为1;对于单管路(支路较少)的系统取值为0.5。
“风口阻力”--包括动压损失,一般取值为30~80。
动压和自身阻力大的风口另定。
“消声器阻力”--通常针对管道式消声器每个取值为50。
“特殊管道阻力”--如止回阀、过滤器、静压箱、土建井道、VAV的BOX等,具体看情况调整。
2. 计算总阻力不附加安全系数,由空调箱供应商配置风机时自行考虑。
3.“叶轮效率”--一般考虑为0.6。
4.“风机总效率”--包含风机电动机及传动效率在内的总效率,一般取值为0.5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