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白话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三十六计全解第一计:瞒天过海【解释】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
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30万大军直指高丽。
一天,大军到海边见白浪滔天,芒芒无际,太宗不免泛起愁来,心生退兵之意。
前部总管张士贵的下属薛仁贵胸有成竹的说“这有何难,此处有一位仙人,可让三岳让路、江海开道。
”后来张士贵按照薛仁贵的计谋,将太宗引到一个由帷幔遮蔽的通道,来到一处华丽的小殿堂,殿堂内,大臣们已经在里面等候着,太宗十分高兴的召见了这位仙人,赐宴群臣,并与仙人共饮。
一段时间后,突然狂风四起,殿堂也摇摇晃晃的,大宗一脸茫然,这个时候张士贵如实向太宗说了薛仁贵的计谋,用帷幔遮住了船,现在他们已经航行到大海上了,并将要安全靠岸。
第二计:围魏救赵【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将领庞涓奉魏惠王的命令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急忙向齐国求助,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带兵救赵国。
孙膑给田忌献策说,如今魏国精兵包围邯郸,自己国内肯定只剩老弱残兵,我们不如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庞涓收到消息必定会急急忙忙回救大梁,我们可以在半路伏击,这样既解了邯郸之围,又能乘魏军疲惫的时候将他们打败。
田忌用了孙膑的计谋,庞涓果然中计,在桂陵(今河南长坦西北)遭到齐军伏击,溃不成军,大败而归。
第三计:借刀杀人【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春秋末期,齐国的田常准备作乱,为了让群臣信服,准备去讨伐鲁国,来获取名声,得到支持。
子贡为了救鲁国,奔走齐、吴、越、晋齐国:子贡来到齐国,用“忧患在内部应该进攻强国,忧患在外部则应该进攻弱国”的格言,说服田常转攻吴国,田常认为他已对外说攻打鲁国了,转攻吴国不合适,子贡说他会去说服吴国出兵帮助鲁国攻打齐国。
吴国:子贡来到吴国,跟吴王说齐国攻打鲁国是公然与吴国争强,吴国出兵救鲁,可以名显诸侯,讨伐齐国又可获得大利。
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一: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解释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原典】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按语】解语重数不重理。
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
若徒知术之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
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
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编辑本段]第一套胜战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
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
亢龙有悔。
第一计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
太阳,太阴③。
【注释】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
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
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
三十六计请用白话文解释每一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
古时有名的有:薛仁贵瞒天过海、太史慈奇谋突围楚、楚庄王示弱灭敌、贺若弼施计渡江等。
◎第二计-围魏救赵◎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当二军相持不下时,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待敌回国的时候,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并把他们消灭掉,这是孙膑的做法。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敌。
◎第四计-以逸待劳◎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再败魏军於马陵、陆逊以逸待刘备。
◎第五计-趁火打劫◎趁著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著敌人处於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刘邦毁约灭项羽、齐国趁虚攻燕、宋襄之仁。
◎第六计-声东击西◎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使敌人产生错觉,再乘机消灭敌人。
古时有名的有:官渡之战、周亚夫敉平七国之乱。
◎第七计-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张巡以稻草人借箭、淝水之战、张仪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诱使敌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备,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
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吕蒙巧夺荆州、邓文识破敌计。
◎第九计-隔岸观火◎静观对岸火势,按兵不动,不论遇到任何事,就静静的观察变化。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表面上露出笑容,态度和善,使人疏於防备,而自己却秘密策划,准备充份后,一举打败对方,这是表面柔和,却暗藏杀机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机智除患、荆轲示好刺秦王、关羽大意失荆州。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胜战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胜战计·瞒天过海》译文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胜战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胜战计·围魏救赵》译文攻击团结强大的敌人,不如瓦解敌人分而击之。
攻击敌军的强硬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位来得有效。
《胜战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胜战计·借刀杀人》译文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盟友的态度还在犹豫,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来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是从《周易·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胜战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胜战计·以逸待劳》译文要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局面,不一定要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夬柔也。
《胜战计·趁火打劫》译文敌人的处境艰难,就要趁机进攻夺取胜利。
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住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这是从《周易》夬卦“刚决柔也”一语悟出的道理。
《胜战计·声东击西》原文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胜战计·声东击西》译文敌人乱撞瞎碰,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事变和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给以消灭。
《敌战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三十六计1、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潜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解析:"瞒天过海","胜战计"之第一计。
唐太宗率军平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
2、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
解析:"围魏救赵","胜战计"第二计。
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魏军,可谓"围魏救赵"的典范。
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
这就是根据《易经。
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
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
西汉末年,刘秀率军与驻守洛阳的朱鲔、李轶对峙,刘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得到了洛阳。
4、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互相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人,使之由强变弱,我方则由被动变主动。
解析:"以逸待劳","胜战计"之第四计。
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阳、河北,李世民用"以逸待劳"之计歼灭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取得两地。
5、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三十六计通俗详解第一、计瞒天过海字面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
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第二、计围魏救赵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
[近义词]以夷制夷、暗箭伤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近义词]: 养精蓄锐。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趁:乘机。
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第六计、声东击西声:声张。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第七计、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把没有的说成有。
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第九计、隔岸观火是指根据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当敌方矛盾突出,相互倾轧越来越暴露出来的时候,可不急于去“趁火打劫”而是故意让开一步,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发展,以致出现自相残杀的动机,就会达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目的。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此计提酲我们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杀机。
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外交的伪装上。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当僵:枯死。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三十六计文言原文与白话解释
《三十六计》是一部中国古代兵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战争策
略和智慧。
以下是《三十六计》的文言原文及白话解释:
1. 瞒天过海(文言原文),敌人未悟,我出奇制胜。
(白话解释),利用隐蔽和欺骗的手段,以出其不意,取得胜利。
2. 围魏救赵(文言原文),明正典刑,暗中救援。
(白话解释),表面上采取正面手段,实际上暗中采取救援行动。
3. 借刀杀人(文言原文),借势力以加害敌人。
(白话解释),利用他人的力量来打击敌人。
4. 以逸待劳(文言原文),坚守优势地形,等待敌人疲惫。
(白话解释),在有利地形上坚守,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5. 趁火打劫(文言原文),趁敌人困境时加以掠夺。
(白话解释),在敌人陷入困境时加以进攻或掠夺。
6. 打草惊蛇(文言原文),利用小动作引起敌人警惕。
(白话
解释),采取小规模行动,使敌人产生警惕。
7. 借尸还魂(文言原文),利用他人名义行事,使敌人产生疑虑。
(白话解释),借用他人的名义或身份行事,制造敌人的疑虑。
8. 调虎离山(文言原文),以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白话解释),利用诱敌之物引诱敌人离开有利地形。
9.欲擒故纵(文言原文),假意示弱,引敌人深入陷阱。
(白
话解释),假装软弱,引诱敌人深入陷阱。
10.抛砖引玉(文言原文),用一点利益引出更大的利益。
(白
话解释),用一点小利来引出更大的利益。
以上是《三十六计》的部分内容,这些计策都是在战争中运用
的智慧和策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三十六计(秘本兵法)》译文及按语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在我国从古至今传习久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兵家广为援用,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
书中不少计名、语汇竟能妇孺皆知,吟诵如流,可见此书生命力之雄勃,是我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宝。
自<<孙子兵法>>以降,兵书丛集,洋洋大观。
见于记载者多达三千余种,保存至今者也有千种以上,而<<三十六计(秘本兵法)>>雄距一流。
其用途之广博达于社会、军事、人生的各个层面,故古书中称:'用兵如孙子,策略<<三十六>>。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姑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的译文和按语,慢慢道来,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当人们把所有的防备都做得比较周密齐全的时候,思想上就容易松懈,对外界放松警惕;当人们对一件事情天天都能看见的时候,就会忽略其中的可疑迹象。
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当中,而不是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三十六计完整版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三十六计白话详解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三十六计”!这可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宝藏啊!
咱先说第一计“瞒天过海”。
啥叫瞒天过海呢?就是故意制造一种假象,让对方在毫无觉察中中计。
就好比你想偷偷出去和朋友玩,跟爸妈说要去图书馆学习,这可不就是瞒天过海嘛!
再讲讲“围魏救赵”。
这就像是你的好朋友被一群人欺负了,你不去直接和那群人对抗,而是去攻击他们在意的地方,让他们不得不回来救援,从而解了朋友的围。
你说妙不妙?
还有“借刀杀人”呀,哎呀,这有点腹黑呢!就像你知道 A 讨厌 B,
你就在 A 面前稍微挑拨一下,让 A 去对付 B,自己坐山观虎斗,嘿嘿,是
不是有点阴险呐!
“以逸待劳”呢,就好像跑步比赛,别人都在前面跑得气喘吁吁,你保存体力,在最后关头发力超过他们,爽不爽?
“趁火打劫”,这可不好听啊,但有时候确实有用。
比如一个人正处于困境中,你趁机去争取一些对你有利的东西。
不过咱可不能太过分哦!比如人家失恋了正伤心,你去追人家,好像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哈。
“声东击西”,就跟你和小伙伴玩捉迷藏,你故意在东边弄出声响,然后自己跑到西边藏起来,把别人骗得团团转。
三十六计,计计都有它的巧妙之处。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呢!别不信,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呢!。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注太:大;阳:公开的;阴:秘密的;译:防备周到就容易放松警惕,看惯了的就不再怀疑;秘计隐藏在暴露的行动中,而不和暴露的行动相抵触;非常公开的事物,往往蕴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注阳:正;阴:奇;敌阳:正面击敌;敌阴:奇兵制胜;译:与其攻击兵力集中之强敌,不如设计分割敌方兵力,避实就虚,各个击破;堂堂正正之阵,不如出奇制胜之兵;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译:攻击的目标已经确定,而友军犹豫不定,设计诱导友军攻击敌人,保存我方实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个道理可以用损卦来推演;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译:设计迫使敌之兵势处于困顿无为之地,把握战局而不急于出击,坚壁清野,不给敌人反扑之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柔克刚;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注刚:强势;决:击;柔:弱势;译:敌人内忧外患、处境艰难,我方应抓住时机,乘机出击,以优势力量战胜弱势之敌;第六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注萃cuì:古同“悴”,憔悴;不虞:没有预料;译:敌人惊惶失措、斗志萎靡,无法应付和抵挡预料不到的攻击,这是易经·萃卦“坤下兑上”之卦象,有利于我方趁敌人不能自控之机,消灭它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注诳kuáng :欺骗,假的;少阴:部分隐蔽,虚实之间;太阴:非常隐蔽;太阳:非常公开;译:假象,未必就是假的,其实,那是利用假象掩盖着的真实的军事行动;虚实莫测的军事行为蕴藏着非常隐秘的军事意图,非常隐蔽的军事行动悄悄进行着即将发起的公开的军事打击;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注主:主见,主观;益动:适时而动;巽xùn :风也;译:故意用小的军事行动麻痹敌人,待其不以为然而防备松懈时,全力出击,一举获胜;此计可用于消灭那些只求自保、不思进取之敌;把握时机、适时而动、动如疾风;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注阳:公开的迹象;乖,呆板,不协调;阴:静;逆:叛;暴戾恣睢:凶残横暴,任意胡为;顺以动:顺势出击;豫yù:通“预”,预测;译:敌方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方静观其变;敌人穷凶恶极,自相仇杀,势必自取灭亡;敌势进一步恶化,我方不失时机,顺势出击,取得胜利,这是事先就预测到的结果;因此,对敌势的准确判断与预测,把握好攻击敌人的最佳时机,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注信:诚信,友好;安:安抚;阴:暗地里;图:图谋,谋取;译:外示友好,麻痹敌方;内藏机谋,暗伏杀机;为了确保战争胜利,我方必须做好战前的充分准备,伺机击敌而不为敌人所察觉,这是刚蕴于中而柔表其外的计策;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注阴:局部;阳:全局;译:当战局发展到损失已不可避免时,要主动放弃局部,以求换取全局的优势;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注少阴:小失误;少阳:小胜利;译:有小的机会,就要及时利用;有小的利益,决不放过;变敌方之小失误为我方之小胜利,积小胜为大胜;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注叩实:核实,侦察;阴:秘计,谋略;媒:相关的事物、方法;译:敌方行踪诡秘就要去侦察,掌握实情才能确定行动;反复侦察、精心分析,是发现敌人阴谋,根据敌情制定克敌之策的必要手段;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注有用者:1.才智高于我者;2.有小智而爱弄巧者;不能用者:愚庸而顺从者;借:借助,使用;匪:非;我:这里指智者;童蒙:不懂事的孩子,愚者;译:才智高于我的人,不为我用;有小智而爱弄巧的人,不可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可用;拿愚庸而顺从的人来使用,是智者驾驭愚者,而不是愚者驾驭智者;第十五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注蹇:跛,行走困难;往蹇来返:往返艰辛、进退两难;译:抓住有利时机困扰敌人,派人去诱骗、瓦解敌人,逼敌于艰险困顿、进退两难之地,伺机消灭敌人;第十六计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注需:待;孚fú:诚信;光:明,荣誉,成就;译:逼敌太紧就会遭到反击,纵敌逃跑便可削其气势;紧随其后而勿逼,藉此消耗敌人的体力,瓦解敌人的斗志,待其军心溃散,我方乘势出击,以最小的代价消灭它要善于隐忍、等待;要有信心,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光明畅达;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注类:相同;蒙:愚昧,不明;译: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去迷惑敌人,趁其尚未洞悉我方意图,攻击它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译:摧毁敌人的坚固防线,擒获敌人的主帅,敌势迅速崩溃瓦解;这就好比蛟龙失去了可以凭藉的深渊而暴露于郊野,力拙技穷,回天无术了;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注兑:阴卦,为柔,为阴势;乾:阳卦,为刚,为阳势;译:不去直接抗击敌之锋芒,硬接硬拼,而是运用计策间接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其战斗力,这是易经.履卦“兑下乾上”之卦象,以柔克刚的原理;第二十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注主:主意,主见,安邦定国之策;随:顺从,顺应;向晦:傍晚,天将黑;宴息:休息;译:趁敌人内部混乱,国弱主昏,内无安邦之策,外无御侮之士,顺势取之;夺其国,安其民,得之天而应乎时;荣辱兴衰,随遇而安;天黑了,就该休息;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注巽xùn:巽为风为柔,为阴势;蛊:惑,懵在鼓里;译:为了有效地掩护我方正在进行的军事转移,必须保存我方原有的阵地形状,完备的战斗势态,使友军不怀疑,敌军不敢妄动;此计如风过林谷,不见其踪,不知所止;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方已经顺利完成主力转移的军事行动,进可击敌,退可保全;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注剥:脱,这里指敌人逃脱;不利有攸往:不利于继续追击;译:对付弱小的敌人,力求围而歼之;如果纵敌逃脱再用大部队去追击,则会劳师而无功,是很不明智的;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译:受地理条件、形势格局的限制,宜先攻取附近的敌人,而不宜千里劳师去攻击远隔的敌人;火往上升,水向下流;道虽不同,亦可为谋;远交近攻,一计用而六国亡;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注困:困顿,艰难;译: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倘若受到敌方的武力威胁,必须立即出兵援助,显示我方实力;小国有难,我方救之,能不取得它的信任吗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注抽:调动;曳yè :拉,拖;译:设计破坏敌人完整的阵势,用疑兵调动敌人的军队,在它疲于奔波,露出破绽时,攻击它拖住轮子,就控制了车辆的运行;设奇谋、伏疑兵牵制着敌人,就等于握住了敌人的命脉;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译:强者通过训诫、诱导来慑服弱者,刚强、果敢的个性赢到大家的拥戴,决策大胆、善用险招让众人信服、顺从;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注屯tún:聚集,储存;译:宁可假装不懂而被误认为是无所作为,也不要假装聪明去轻举妄动;处事深沉稳重而不露心机,犹如云层蕴藏着雷霆,蓄势待发;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注毒:荼毒,这里指绝境;位不当:举措失当;译:故意露出破绽,诱敌深入,断其后援,陷敌于绝地;敌人贪功冒进,举措失当,身陷绝境,自取灭亡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注渐:进也,这里指飞翔;译:善于行兵布阵之将帅,通过借助山川地势之形胜,布成坚不可摧的阵势,使原本不太强大的军势显得声势浩大;这就好比鸿雁在靠近地面的上空飞翔时铺开它那扇动的翅膀,展示它那丰满、华丽的羽毛和威仪、强健的体魄;第三十计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注扼è:控制;译: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掌握对方机要;循序渐进,直至控制其首脑机关,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注颓tuí :消沉,委靡;御:驾驭,控制;寇:敌人;译:对付强大的军队,要设计制服它的主帅;对付足智多谋的将帅,要设法扰乱他的情绪;将帅无能,士气萎靡,势必自败,不堪一击;运用这些策略来驾驭战争,制服敌人,是为了有效地保存我方实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第三十二计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注刚:强势;柔:弱势;译:兵力空虚就照样摆出空虚的样子,敌人生疑就设法让它更疑而不敢冒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又无法避敌保全的关键时刻,不得已而采用这一战术来吓退敌人,真是精彩绝伦,奇妙无比啊;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注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自内:在我方;不自失:无损于我;译:于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之间谍行我方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于我无损,何乐而不为第三十四计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注童:小孩;蒙:愚昧;吉:得到好处;巽xùn :卑顺;译:人们一般都不会自己伤害自己,受到别人伤害必然会被认为是实情;假假真真、真真假假,间谍凭借这些伎俩猖狂活动;愚蠢的人得到便宜就洋洋得意,乖乖地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第三十五计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注师:军队;吉:得到好处,这里指胜利的喜讯;承天宠:得到上天的恩宠;译:敌人兵多将广、实力强大,不能与之硬拼;要运用计策去分化瓦解敌人,使其秩序混乱、自相钳制,以削弱其战斗力;优秀的将帅指挥的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犹如天降神兵;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注左:副也,古人多以右为正左为副;左次:退而求其次;咎jiù:过失;译: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不利形势下,全军退却,避开强敌,保全自己;因势孤力薄而撤退避敌,不是什么过错,而是较为稳妥灵活的军事策略,完全没有违背正常的军事常理;文/竹林小屋999。
《三十六计》白话版第一计:瞒天过海瞒天过海,即通过隐藏真实意图,迷惑敌人,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在战争中,有时候直接攻击敌人并不总是最佳选择。
通过巧妙地掩饰自己的行动,让敌人放松警惕,然后再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计: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指在战争中,当敌人对某个地方形成包围之势时,我们可以采取转移兵力,攻击敌人的其他重要地点,迫使敌人分兵防守,从而解救被围困的友军。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战斗机会。
第三计:借刀杀人借刀杀人,即利用敌人的力量来削弱或消灭敌人。
在战争中,有时候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敌人的矛盾和冲突,让他们自相残杀,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方法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策略,但一旦成功,效果往往非常显著。
第四计:以逸待劳以逸待劳,是指在战争中,当敌人处于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状态时,我们可以选择保持守势,等待敌人主动进攻。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敌人的疲惫和松懈,发动反击,取得胜利。
这种方法需要耐心和冷静的判断,但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计:趁火打劫趁火打劫,是指在敌人内部发生混乱或危机时,趁机发动攻击,扩大战果。
在战争中,敌人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往往会导致其战斗力下降,此时正是我们发动攻击的大好时机。
通过敏锐地观察敌人的内部情况,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时机,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第六计:声东击西声东击西,是指在战争中,通过制造假象,误导敌人,使其分散兵力,从而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战斗机会。
这种方法需要精心策划和巧妙执行,但一旦成功,敌人往往会陷入被动局面,无法有效应对我们的攻击。
第七计: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指在战争中,通过制造虚假信息,误导敌人,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这种方法需要高超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但一旦成功,敌人往往会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第八计:暗度陈仓暗度陈仓,是指在战争中,通过秘密行动,避开敌人的注意力,实现战略目标。
这种方法需要严密的计划和执行,但一旦成功,敌人往往会措手不及,无法有效应对我们的行动。
《三十六计》原文及白话文解释三十六计原文: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浑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十六计白话文解释:第一计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
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典】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第七计无中生有【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度陈仓【原典】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三十六计》详解(完整版)《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套胜战计1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2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3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4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5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6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7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8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9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图片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对某种事情防备得太周密,结果反而使意志松懈。
平常见惯了的事体,就不容易引起疑心。
大凡阴谋藏在阳光之内,好像胸怀坦荡,光明正大似的。
一些隐秘的,机密性的东西,从来就不暴露在外面。
再光明正大的人是如此,再温柔可爱的人也是如此。
两国交兵,正义也是如此,非正义也是如此。
这是人性的自然,也是自然的天性。
第二计围魏救赵
攻打集中的正面之敌,先用计谋分散他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与其主动出兵攻打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古人说:“治兵如治水。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盲目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如避其锋芒,或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牵制它,或袭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威胁它,或饶到敌人的背后打击它。
能如此,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目标而反身解救自己的危难,“赵”就得救了。
欲救赵,先需守赵,以攻为守,积极出击,寻敌要害牵制敌军,才是“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敌我悬殊,这是很明白的。
如果单方面作战,显然对自己不利,盟友到现在还未作决定参战,怎么办?假使设法运动盟友,并指引它先去作战,打头阵,自己做它的后盾,那它极可能先受到重大损失。
同样,自己要是引兵作战也会遭到重创。
可是我们只能先顾及自家的利益。
因此,发动盟友时,这个剧要演得好。
第四计以逸待劳
要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由盛转衰,由强变弱。
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方出现危难时,就要趁机进攻夺取胜利。
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住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第六计声东击西
敌人乱得像丛生的野草,意料不到所要发生的事情,这是《易经》萃卦中所说的那种混乱溃败的象征。
因此,要利用敌人不能自主的时机去夺取胜利。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
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象,继而用大的假象,最后假象突然变成真相。
第八计暗度陈仓
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以牵制敌人在某地结集固守,然后我方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起突袭,攻敌不备,出奇制胜。
第九计隔岸观火
在敌人内部矛盾激化、分崩离析之时,我方应静待地方形势的恶化。
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
我方药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相机行事,坐收渔人之利。
第十计笑里藏刀
设法使敌方相信我方是善意友好的,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
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伺机而动,不要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
这是一种暗藏杀机、外示柔和的计谋。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当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失时,应该以牺牲局部来换取全局的胜利。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敌人出现小漏洞也必须乘机利用。
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
变敌人的小漏洞为我方的小胜利。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发现可疑的情况就要弄清实情,只有在侦察清楚以后才能行动;反复了解和分析敌方的情况,是发现阴谋的重要方法。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有作为的,不求助于人;无所作为的,求助于人。
利用无所作为的并顺势控制它,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把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如果把敌人逼得无路可走,它就会拼命反扑。
让敌人逃路则可消减他的气势。
对逃跑之敌要紧紧跟随,不能过于逼迫,借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
志。
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去捕获它,这样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
总之,不进逼敌人,并让其相信这一点,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用极其类似的东西诱惑敌人,使敌人懵懵撞撞地上当受骗。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摧毁敌人的主力,擒住它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
就好像龙离开了大海到陆地作战而面临绝境一样。
第四套攻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不直接面对敌人的锋芒,而是间接地瓦解敌人的气势,也就是说用以柔克刚的办法转弱为强。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趁敌人内部混乱之际,利用其虚弱而无主见的条件,迫使敌人随从我方的意志,就像人到了夜晚一定要入室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保留阵地原有外形,保持原有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我方却秘密转移主力,打击别处的敌人。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对于弱小之敌,应包围起来歼灭。
小股敌人力量虽弱,但行动灵活,不宜穷追不舍。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地理位置受到限制,形势发展受到阻碍时,攻击近处之敌对己有利,攻击远处之敌对己有害。
火焰是向上蹿的,泽水是向低处流的,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莫不如此。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地处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敌方胁迫他屈服的时候,我方要立即出兵援助,并借机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
对于处于困境的国家,只有空话而无实际援助,是不能取得信任的。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频繁地变动敌人的阵容,抽调开敌人的精锐主力,等待它自行败退,然后趁机取胜。
这就好像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控制了大车的运行一样。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强者慑服弱小者,要用警戎的方去加以诱导。
威严适当,可以获得拥护。
手段高明,可以使人顺服。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宁可假装糊涂而不采取行动,也绝不假冒聪明而轻举妄动。
要沉着冷静,深藏不露,就像雷电在冬季蓄力待发一样。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故意露出破绽,给敌人提供方便条件。
诱使敌人深入我方阵地,然后切断其前应后援,使其陷入绝境。
敌人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必遭祸患。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借助别人的局面布成的有利阵势,兵力虽少,但气势颇大。
鸿雁在高空飞翔,全凭其丰满的羽翼助成气势。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乘着空隙插足进去,设法控制敌人的要害,这叫做循序渐进。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如果敌人的兵力强大,就设法打击将领,如果敌人的将领足智多谋,就要挫败他意志。
敌人将领斗志衰弱,兵卒士气低落,敌军的战斗力就会丧失殆尽。
充分利用敌人弱点进行控制和分化瓦解,就可以保存自己,扭转局势。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如果兵力空虚,就故意显示出更加空虚的样子,使敌人在疑惑之中更加疑惑。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策略会奇妙莫测。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在敌人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
如果利用敌人内部的策应去争取胜利,那么我方就不会遭受损失。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人们通常不会自己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
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
这样才能使苦肉计得以成功。
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做法的离间计。
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乱假,以真乱假。
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敌人兵力强大时,就不要去硬拼。
应当运用计谋使他们自我牵制,借以削弱它的力量。
主帅如能巧妙地运用计谋,克敌制胜,就如同有天神相助一般。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全军退却,避开强敌,以退为进,伺机破敌,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