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烫伤了怎么办》
- 格式:docx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生烫伤安全课教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烫伤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大家知道烫伤是怎么造成的吗?烫伤是因为接触了高温的东西,比如热水、热油、蒸汽等等。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如何预防烫伤。
首先,大家要牢记不要轻易接触热的东西,比如热水壶、热水杯、热锅等,尤其是小朋友们千万不要自己玩火或者靠近火源。
其次,洗澡的时候要小心水温,不要让水太烫。
还有,在厨房里要注意不要让孩子靠近热的炉灶和煤气灶。
如果不小心被烫伤了,我们要怎么做呢?首先,要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的部位,持续冲洗10-15分钟。
然后用湿毛巾或冷水敷在烫伤处,不要用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
最后,及时就医,到医院让医生给你做进一步的处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预防烫伤,和应急处理烫伤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些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做到严格遵守,保护自己,远离烫伤的危险!祝大家健康快乐!另外,家长们也要时刻注意家中的安全措施,确保家里没有烫伤的隐患。
比如,不要让孩子在烹饪过程中靠近火源、热锅或烤箱;确保热水瓶、热水壶等热源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家中热水的温度也要调节合适,以防止孩子被烫伤。
此外,孩子们在学校和户外活动时也要小心烫伤的危险。
避免在玩耍过程中接触到热的物体,比如玩具发烫、太阳下暴晒等等。
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夏天,要注意防晒、补水,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炎热的环境中。
如果孩子不慎被烫伤了,作为家长或老师也要冷静应对,及时施救。
首先,要保持冷靰,并尽快清洗烫伤部位。
用干净的冷水或温水冲洗烫伤处,不要使用任何药物包扎。
然后,用湿毛巾或湿纱布覆盖烫伤处,以减轻疼痛和降低局部温度。
最后,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指导做进一步的处理。
通过这堂烫伤安全课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够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自身安全,远离烫伤的危险。
家长和老师们也要给予关爱和关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努力,让他们快乐成长!愿大家都能健康平安,远离烫伤的危险!谢谢!。
幼儿园安全课教案《小心烫伤》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的意识。
3. 教育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
二、教学重点:1. 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2.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烫伤。
3. 遇到烫伤时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烫伤的危害。
2. 如何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烫伤的图片和视频。
3. 防护用品(如烫伤膏、创可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烫伤的案例,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2. 讲解:讲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让幼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热水、热锅等热源。
3. 演示: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烫伤的处理方法,让幼儿知道遇到烫伤时应该如何处理。
4. 互动:让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烫伤,分享自己的经验。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热源,确保安全。
7. 课后跟进:通过家长群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烫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烫伤预防的实践应用。
3. 课后作业: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安全检查情况,评估他们对家庭安全环境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访问,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安全意识,与家长共同制定更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
2. 组织模拟烫伤应急处理演练,让幼儿学会在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和安全求助。
3. 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涵盖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拐骗等其他方面,提高幼儿的综合安全意识。
八、教学反思:2. 分析幼儿在课堂上的反应和互动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惑,为后续教学提供调整依据。
3.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完善教案,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长沟通:1. 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安全情况,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在家中的安全问题。
大班安全教案《汤洒了怎么办》一、教案背景目标受众该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年龄在4-5岁之间。
教案目的此安全教案的目的是教导幼儿们如何应对意外情况,特别是当热汤洒在身上时应该怎么办。
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应对烫伤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备好教案、教具、课件等;•幼儿:提前安排好坐席。
三、教学流程1. 热身•引导幼儿们做拉伸操来热身;•小游戏:让幼儿们分成小组,依次说出一个与安全相关的词语。
2. 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如果你们不小心把热汤洒到自己身上了,你们会怎么做?”鼓励幼儿们踊跃回答;•引导幼儿们一起讨论正确的应对方法。
3. 情景模拟•老师用示范的方式,演练正确的应对方法:迅速远离热源,脱掉烫水的衣物,将受伤部位放在凉水下;•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让每组的一位幼儿扮演受伤者,其他幼儿模拟应对烫伤的过程。
4. 角色扮演•分角色表演故事情景:几个幼儿在家里一起做饭,其中一个幼儿不小心把热汤洒到身上,其他幼儿应当怎么办;•让其他幼儿对表演进行评价,提出正确办法和意见。
5. 总结和归纳•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正确应对烫伤的方法,并让幼儿总结出正确的步骤;•帮助幼儿们归纳出保护自己安全的基本原则。
6. 课堂作业•回家后,幼儿们与家长分享今天的学习心得,并记录在家庭学习日记中。
四、教学评估•老师观察幼儿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动作是否正确;•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五、延伸活动•邀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来幼儿园给幼儿们上一堂有关安全的讲座;•课后请幼儿绘制图片,表达他们对安全的理解。
六、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应对烫伤的正确方法,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这些都为幼儿的安全奠定了关键的基础,也加强了幼儿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幼儿园的整体安全教育水平。
注:教案只是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防止烫伤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收集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
2、收集容易造成烫伤的高温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1)这些图片上的人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2)教师小结: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大意把自己烫伤了,烫伤后有时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有时会对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4)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5)还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3、讨论一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
(1)讨论:如果我们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
(2)教师小结:烫伤了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
千万不能随意拨弄烫伤的地方。
如果烫得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篇二:防烫防火活动目标1、了解开水的温度,了解大火的威力。
2、通过活动,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3、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让每个幼儿都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难点:烫伤烧伤后该怎么办?活动准备一锅开水,一烧着的木炭,两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1、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初步了解开水和火的危害。
①谁来说说开水有什么特征?②谁来说说火有什么特点?③老师小结:开水和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是我们的好朋友,但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它们。
幼儿园安全教案——烫伤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幼儿遇到烫伤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3. 教育幼儿正确的烫伤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一、烫伤的原因1. 讲解日常生活中容易造成烫伤的情况,如热水、热饭、热锅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烫伤的严重后果。
二、预防烫伤1. 教育幼儿不要靠近热源,如炉子、热水壶等。
2. 提醒幼儿注意衣物,避免穿着过长的衣物靠近热源。
3. 教给幼儿正确的开关电器的方法,避免意外烫伤。
三、遇到烫伤怎么办1. 让幼儿知道遇到烫伤时要立即告诉成人。
2. 教育幼儿不要擅自处理烫伤,避免加重伤势。
3. 讲解正确的烫伤处理方法:冷却烫伤部位、清洁伤口、涂抹烫伤膏等。
四、自我保护意识1. 开展烫伤情境模拟活动,让幼儿学会在烫伤发生时保护自己。
2. 教育幼儿在家中、幼儿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热源。
3. 培养幼儿遇到烫伤时勇敢、冷静的品质。
五、烫伤处理的注意事项1. 讲解烫伤处理的误区,如涂抹牙膏、酱油等。
2. 让幼儿知道正确的烫伤处理方法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
3. 教育幼儿在烫伤愈合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教学形式:讲解、演示、情境模拟、互动讨论等。
教学评价:通过问答、情境模拟等方式检查幼儿对烫伤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烫伤的急救处理1. 演示如何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1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
2. 展示如何轻轻去除烫伤部位的衣物,避免进一步损伤皮肤。
3. 讲解如何用干净、凉爽的布覆盖烫伤区域以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
七、烫伤的护理1. 教导幼儿如何在烫伤后涂抹适合的烫伤膏或药膏。
2. 说明烫伤创面应该如何清洁和包扎,以及何时就医。
3. 强调烫伤愈合期间保持创面干燥和清洁的重要性。
八、烫伤的预防游戏1.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拟在厨房、浴室等环境中如何避免烫伤。
2. 设计“烫伤安全侦探”游戏,让幼儿在幼儿园内寻找潜在的烫伤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烫伤了怎么办》学习活动一、教学目标1.掌握烫伤的基本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2.学会避免烫伤发生的预防措施。
3.提高幼儿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烫伤;2.烫伤的等级划分;3.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4.预防烫伤的措施。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为了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老师可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进行适当的活动。
可以清脆有节奏的节拍辅助幼儿认识到今天学习的内容。
2. 新知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烫伤的图片或现场模拟烫伤情况的方式,引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烫伤。
3. 知识讲解(20分钟)(1)什么是烫伤通过与幼儿互动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发现热的东西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随后老师让幼儿说说身体接触高温物质(水、火、油)会发生什么事情,根据幼儿的表述,简单介绍烫伤的概念。
(2)烫伤的等级划分老师演示三种烫伤等级:一级烫伤为皮肤泛红,二级烫伤为皮肤出现水泡,三级烫伤为皮肤组织坏死。
同时,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等级的烫伤情况,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烫伤的等级划分。
(3)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老师通过Moments介绍怎么烫伤的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4. 操作演示及模拟(25分钟)(1)操作演示老师向幼儿展示基本的急救工具及作用,如冰袋、创口贴等,让幼儿提前认识它们有什么用。
(2)模拟场景老师组织幼儿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烫伤情况下,如何应急处理。
幼儿分角色,有演员、救护员等角色,更贴近现实情况。
5. 预防措施及总结(15分钟)(1)预防措施老师总结烫伤的预防措施,如不要接近高温物品,不要靠近火源等。
引导幼儿自行察觉家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想办法预防。
(2)总结老师让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应急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6. 课后作业(5分钟)老师可发布相应的与烫伤相关的作业,如描绘急救图、画出警示卡片、编写预防烫伤的小提示等。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角色扮演和模拟场景的表现,看是否掌握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烫伤了怎么办教案(7篇)烫伤了怎么办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幼儿有基本的安全意识,不做危险事。
2、让幼儿了解烫伤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3、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课本、图片。
活动步骤:1、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1)图中有小朋友在干什么(2)这样做会怎样2、教师讲解图片内容。
(1)图一中的小朋友拿放在高处的开水瓶,这样会烫伤的,因为我们得身体很短小,并且力气又不大,我们是拿不动开水瓶的,应该请大人帮忙。
(2)图二中的小朋友在摸正在烧水的壶,这样会烫伤小手的,我们不应该做这样的危险事。
(3)让幼儿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3、烫伤后应该怎样处理。
(1)先用冷水冲一会儿。
(2)在用干净的毛巾盖在上面不动。
(3)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
活动建议: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由于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弱烫伤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此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小心烫伤》这样一个教学活动。
由一杯热水引出活动,让孩子们对“烫”有个初步的概念,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我制作了PPT,告诉孩子们烫手是因为这里面有个叫烫烫的小魔鬼,一听到和看到烫烫小魔鬼,孩子们的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大家仔细寻找中存在与我们周围的烫烫小魔鬼。
接下来,由贪玩而又淘气的熊宝宝为主线,让孩子们知道那些东西是烫烫的,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以及知道烫伤后的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等。
烫伤了怎么办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开水的温度,了解大火的威力。
2、通过活动,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3、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让每个幼儿都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难点:烫伤烧伤后该怎么办活动准备一锅开水,一烧着的木炭,两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1、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初步了解开水和火的危害。
①谁来说说开水有什么特征②谁来说说火有什么特点③老师小结:开水和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是我们的好朋友,但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它们。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危害,知道烫伤后的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烫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幼儿正确处理烫伤事故。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1. 烫伤图片、视频或实物。
2. 烫伤处理工具(如冰块、冷水、消毒液等)。
3. 幼儿园安全标志。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烫伤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什么感觉?”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种烫伤,会让人感到疼痛和不适。
”二、了解烫伤的危害1. 教师播放烫伤视频,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危害。
2. 幼儿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烫伤有哪些危害?”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烫伤会导致皮肤红肿、疼痛、起泡,严重时还会引起感染、疤痕等。
”三、烫伤后的处理方法1. 教师展示烫伤处理工具,讲解烫伤后的处理方法。
2. 幼儿学习烫伤处理步骤:a.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b. 用消毒液消毒烫伤部位;c.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烫伤部位;d. 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3. 教师示范烫伤处理步骤,幼儿跟学。
四、自我保护意识培养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烫伤?”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要远离热源、高温物品,不玩火、不触碰热水等。
”五、关爱他人,互相帮助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身边的小朋友烫伤了,我们应该怎么做?”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要关心、帮助烫伤的小朋友,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烫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2.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烫伤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考察幼儿在模拟烫伤处理过程中的操作能力。
幼儿园安全课教案《小心烫伤》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意识。
3. 教育幼儿遇到烫伤时如何处理。
二、教学重点:1. 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遇到烫伤时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烫伤的危害。
2. 如何让幼儿掌握遇到烫伤时的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示范法:示范遇到烫伤时的处理方法。
3. 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遇到烫伤时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烫伤演示道具。
3. 烫伤处理演示道具。
第一课时:烫伤的原因和预防1. 讲解烫伤的原因,如热水、蒸汽、热油等。
2.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远离热源,预防烫伤。
第二课时:烫伤的危害1. 通过实例讲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严重性,提高安全意识。
第三课时:遇到烫伤时的处理方法1. 示范遇到烫伤时的处理步骤:停止、冷却、消毒、包扎。
2. 让幼儿参与模拟烫伤处理的游戏,掌握处理方法。
第四课时:预防烫伤的方法1. 讲解如何在家中预防烫伤,如妥善放置热水瓶、热水袋等。
2. 教育幼儿在家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热源。
第五课时:复习和总结1. 复习烫伤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
2.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烫伤的经验。
3.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活动:认识烫伤的标志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烫伤的标志,如水泡、红肿等。
2. 教育幼儿一旦发现身上有烫伤的标志,要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七、教学活动:情景模拟1. 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如受伤者、救助者等。
2. 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处理烫伤,如停止、冷却、消毒、包扎。
八、教学活动:制作安全海报1. 让幼儿分组,每组制作一份关于烫伤预防和安全处理的海报。
2.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用彩笔、贴纸等装饰海报。
3. 完成后,让每组分享自己的海报,并解释海报中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汤洒了,怎么办》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运用紧急处理方法,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自救、互救和呼救等行为。
2.了解热物品的危险性,学会正确使用餐具,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活动道具:红、黄两张手绘纸板(长与宽相等,宽度为2/3,红色为警示色,黄色为提醒色),白色针织手套,高腰保险裤,面罩等安全装备,小锅和汤匙等餐具。
2.师生策划: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活动计划,向幼儿家长发出通知,安排幼儿家长配合参与活动。
3.时间安排:45分钟。
三、活动流程1.活动开始前,教师根据道具与幼儿复习“紧急处理方法”,包括自救、互救和呼救等内容。
2.热物品危害教育:(1)教师拿出红色手绘纸板代表热物品,向幼儿询问对“热物品”的认知。
(2)教师介绍“热物品”的危险性,并告诉幼儿如何正确地使用餐具。
(3)教师示范如何用面罩、针织手套、高腰保险裤等安全装备,向幼儿解释装备的作用,并让幼儿进行感受。
3.“汤洒了,怎么办”活动:(1)教师示范用汤匙舀汤,让幼儿学习正确用餐习惯。
(2)教师将黄色的手绘纸板贴在小锅上,告诉幼儿如果小锅里忘记添水或者煮开的时候要根据黄纸板上的“提醒”提示,小心避免烫伤。
(3)教师示范饭菜洒落在身上时,如何通过“紧急处理方法”进行清洁。
4.教师提醒幼儿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准备安全浴盆、防烫筷子等防烫措施并介绍安全网站和APP,让家长和孩子形成安全意识。
四、教学效果分析1.教育方面:通过这样一次安全教育活动,能够给孩子加深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对于扶正孩子关注和注意本身安全问题也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也能让家长认识到如何为孩子做好防烫安全措施,让孩子安全上学、生活。
2.互动方面: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的融洽了,师生之间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了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现场的互动效应。
3.教学方式:本次活动通过感性和趣味化的告诉孩子烫伤的危险性,对于孩子们减少了烫伤的可能性,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烫伤了怎么办》安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烧伤烫伤的危害和预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当发生事故时教会学生进行简单处理3、通过教育让学生珍惜生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在生发烫伤时要冷静处理,寻求帮助。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如何预防烫伤。
教学难点掌握一些不同烧伤烫伤的处理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预期学生活动个案修改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开水的温度是多少?和它们接触肯定有危险。
那我们能不能不和它们打交道呢?如果非打交道不可的话,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烫伤了怎么办》这一课。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一、看视频,讲故事师:孩子们,有这样的一则报道:(课件出示)一位9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在家烧饭,由于不小心碰倒沸腾的开水而被大面积烫伤,疼痛之余,她急忙跑到水龙头下冲洗,结果因严重感染不治身亡。
据后来医生说,假如这位小女孩懂得自护的话,选择拨打,孩子是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
师:孩子们这两个故事有什么不同?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是用心在听的。
那你们知道什么叫烫伤?烧伤烫伤的概念【概念贴士】:烧伤亦称灼伤、烫伤,是由热水、蒸汽、火焰、强酸、强碱、电流、放射线等原因所致的皮肤等组织的损伤。
火焰所致的损伤为烧伤5、我们听了这两则故事,可以想象造成的危害或者是后果是什么?(国家、家庭两方面讲述)二、贴心小提示(课件出示)饮水时要注意试水温,先口试一下,认为适合了再继续引用。
在日常生活中,热水器应用非常广泛。
我们在引用热水器时,一定要注意先从冷水区开水龙头,在逐渐加热水,,这样可以避免被热水烫伤。
三、脱险金钥匙⑴烫伤急救措施(课件出示)①用水冷却烫伤部位(10~15分钟),直到沒有痛与热的感觉。
②烫伤部位被粘住了,不可硬脱下來。
可以一面浇水,一面用剪刀小心剪开。
③烫伤范围过大,可全身浸泡在浴缸中(冬天除外),有发生颤抖现象,要立刻停止冷却。
④冷却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
烫伤后幼儿园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烫伤的危害,掌握常见的防烫伤方法;2.能够正确处理烫伤,避免烫伤引起的并发症;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烫伤烫伤是由于人体接触到高温物体或蒸气等热源,导致组织的损伤,引起的一种急性伤害。
严重的烫伤不仅会损伤人体表皮,还会对全身器官造成危害。
常见的烫伤原因包括:热水、热饮料、热食品等。
2. 烫伤的分类及处理2.1 烫伤的分类•一度烫伤:只损伤到皮肤表层,表现为红肿、疼痛;•二度烫伤:除了皮肤表层,还伤及皮肤下层,表现为水泡、疼痛;•三度烫伤:伤及更深层次的皮肤甚至肌肉,表现为黑色烫伤、无痛感。
2.2 烫伤的处理•对于一度烫伤,及时用流动的凉水或冰水冲洗,避免使用药膏;•对于二度以上烫伤,应先用流动的凉水或冰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棉布覆盖伤口,不要覆盖太紧或太松,便于换药;•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烫伤情况较严重,应当及时送医治疗。
3. 烫伤的防护•摆放电热水壶或电水壶时,应将其置于桌子或其他平稳的物体上,并避免与幼儿接触;•在为幼儿热水时,应当先将热水放在桌子上自然冷却一段时间,避免骤热骤冷;•幼儿热饮前应先用勺子吹凉,避免烫伤;•幼儿厨房活动时,应当督促其正确使用厨具,并避免接触刀具、火源等危险物品;•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认识到烫伤的危害,掌握常见的防烫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示范、讨论、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通过讲授和示范的形式,详细讲解了烫伤的分类及处理方法,并针对幼儿常见的防烫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安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互动和讨论,让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本节课还通过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对烫伤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例如,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烫伤预防”小游戏,让幼儿通过模拟生活情景,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以充分、丰富的方式,向幼儿传达了安全防烫知识,培养其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切实保障其身体健康。
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意识。
3. 教育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烫伤,以及烫伤的原因。
2.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烫伤。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
四、教学准备:1. 烫伤图片。
2. 与烫伤相关的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讲解: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热水、火焰等可能导致烫伤的物品。
3. 情景模拟:让幼儿参与情景模拟,学习遇到烫伤时如何处理。
4. 互动环节: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六、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烫伤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烫伤的严重性。
2. 实物演示:使用与烫伤相关的实物,如热水、火焰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烫伤的危险。
3.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学习遇到烫伤时的应对方法。
4.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检验他们对烫伤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七、教学内容:1. 烫伤的原因: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烫伤的因素,如火源、热水、热油等。
2. 烫伤的症状:教育幼儿识别烫伤的程度和症状,如红肿、水泡、皮肤脱落等。
3. 预防烫伤的方法:教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烫伤,如远离热源、小心使用热水等。
4. 烫伤的处理:培训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如用冷水冲洗、涂抹烫伤膏等。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烫伤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答互动,检验幼儿对烫伤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3. 收集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安全意识。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预防烫伤。
大班安全教案《汤洒了怎么办》一、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1.认识到汤水的烫伤危害;2.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课程内容1.预习环节:通过展示烫伤后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提高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和关注度。
2.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对烫伤的看法和认识,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汤洒烫伤的危险和重要性。
3.演示实验环节:老师给学生倒上一碗热水,让学生观察热水的温度,然后老师将手指伸入热水中,示范烫伤的危害和痛苦。
让学生亲眼见到烫伤的后果,加深学生对烫伤不安全的认识。
4.讲解处理方法环节:老师讲解正确处理汤洒烫伤的方法,如及时冷却伤处,使用冷水冲洗,用湿毛巾包扎伤口,及时送医求治等。
5.操作练习环节:教师为学生搭建实验室,将热水倒在容器里,让学生操作使用所学方法进行烫伤处理。
学生可结对或分组实践,老师指导和帮助学生练习,并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
6.结束环节:老师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通过Q&A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并强调汤洒烫伤危险和处理方法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烫伤的危险和处理方法。
2.演示教学法:通过老师自己展示实验和操作,让学生结合实践学习汤洒烫伤的处理方法。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结对或分组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增强安全意识。
四、教学评估1.老师在教学环节中观察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
2.结合课后作业,老师对学生的反应及答题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3.对课程的反馈及时整理,优化课程内容和策略。
五、课程安排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时间安排课前准备,教师自检教师讲解处理方法实验操作练习活动安排预习烫伤图片和实物演示烫伤的实验结合实现操作进行实践时间管理30分钟20分钟30分钟六、总结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从实践中证明我们要注意食物、热水等烫伤危害,并学会了正确的烫伤处理方法,增强了自身的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烫伤了怎么办》学习活动学习目标•了解烫伤的原因和常见场景;•学习烫伤的常见急救措施;•培养幼儿正确的烫伤预防意识;•提高幼儿对自身安全的认识和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幼儿平时会遇到的可能导致烫伤的物品(例如电热水壶、电炉、热水壶等);•教学工具:绘本、图片等;•场地准备:教室内空间宽敞,能容纳所有幼儿。
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和复习以往学习的相关内容,例如:“上次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告诉我怎么防止烫伤?大家还记得急救措施吗?”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帮助幼儿复习已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烫伤相关知识(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或图片向幼儿介绍烫伤的原因和常见场景,例如接触热物品、触碰热液体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告诉幼儿烫伤对身体的伤害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烫伤的严重性。
3. 学习烫伤急救措施(3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向幼儿展示烫伤的急救过程。
教师可以扮演受伤的角色,然后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急救措施,例如及时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轻轻拍打烫伤处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烫伤急救技巧。
4. 制定防烫伤守则(20分钟)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防烫伤的守则,例如:•不接触电热水壶、电炉等热源;•饭前洗手后才能拿热食物和热饮;•禁止在教室或家中玩火柴、打火机等危险物品;•遇到热液体或物体时要注意转身避开。
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制定守则,可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内容,回顾烫伤的原因和常见的急救措施。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改进的地方。
通过总结和反思,加深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活动•观看相关教育视频;•邀请医生或护士到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制作安全宣传海报并在幼儿园内展示。
幼儿园安全教案《烫伤》一、教学目标1.了解烫伤的定义,危害和预防措施。
2.学会正确的应急措施,尽早减轻或减少烫伤的伤害。
3.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加幼儿的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1.烫伤的定义和危害。
2.烫伤的常见原因。
3.烫伤的预防措施。
4.烫伤应急措施。
三、教学过程1. 烫伤的定义和危害烫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接触高温物体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这种损伤可以是轻微的,但也可能导致皮肤深层和组织器官的严重破坏,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烫伤还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2. 烫伤的常见原因烫伤可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水温过高。
•开水或热液体的溅洒或溢出。
•食物或饮料过热。
•烫伤器具的不当使用。
•火的直接接触。
3. 烫伤的预防措施预防烫伤的重点是要尽可能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
下面是一些预防烫伤的方法。
•避免让幼儿接触热水或高温物体。
•禁止幼儿接触烫伤器具,如烤箱、火炉等。
•保持热液体和食物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安装安全把手和按钮,避免幼儿误触。
•常规检查和维护热水和热气设施,如电饭煲、热水器等。
4. 烫伤应急措施如果幼儿不幸被烫伤了,在进行进一步治疗前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烫伤急救方法。
•首先,将烫伤处迅速放入冷水或冷毛巾中。
•如果烫伤面积比较大或烫伤部位是头部、颈部或器官,需要及时拨打120或就近送医院救治,确保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切勿使用冰袋或冰水敷烫伤处,以免冻伤。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讲解和演示两种教学方法,并通过问题解答的形式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课后问卷调查和教学反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注意事项•本课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并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在进行烫伤教学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真正的火源或热物体,以免给幼儿带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