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发展中国家育种者创新行为的作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28.26 KB
- 文档页数: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模式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民商法指导教师:***2011-01-1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科学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法律的进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植物新品种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有关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
本文以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模式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国际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的形势及各国具体的保护模式分类的详细解释和阐述,使人们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的保护模式有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从而希望能够为我国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的法律保护的立法活动提供参考建议。
本文从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理论基础入手,对植物新品种权的概念、法律性质等进行界定,介绍了植物新品种权的发展历史,以及阐述了植物新品种权法律保护的司法实践,通过首段对植物新品种权的基础理论的阐述,使本文的理论框架的基石得以建立。
随后论述了有关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专门制度的国际格局。
TRIPs协议规定了对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模式可以采取:专利法、有效的专门制度以及两种制度的结合。
其中关于有效的专门制度,UPOV(植物新品种国家保护联盟)提供了UPOV模式,现在仍为可用的有两个文本:1978年文本和1991年文本。
本章以UPOV公约提供的专门保护制度为重点,分析各国采取不同的有效专门制度的本质原因,从而为下章的论述提供一个国际环境和大背景。
在上一章的铺垫下,开始分析各国具体的保护模式及分类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模式的分类以二分法为佳,即分为专利法和专门法的叠加保护模式和分立保护模式。
本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各种模式的代表性国家做具体的模式讲解,同时也对各种模式的优劣进行评估。
最后,对本文的论文做出综合性的结论分析,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模式的分类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权 保护模式 UPOV模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must be accompanied by legal progr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know more and more about new plant varieties, and the legal system is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the protected mode of new plant varieties. People will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tected mode of new plant varieties, according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rotected mode and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And I wish my article could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com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of China new plant varieties.At first,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basic theory of new plant varieties, some as the concept of new plant varieties, its legal nature, the history, and the judicial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new plant varieti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article is established. After that,the article discuss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the specialized systems of new plant varieties. TRIPs Agreement pointed that there was three methods to protect new plant varieties: Patent law, effective special law, and integration of the two. Regarding to the effective special law, UPOV have provided its special method, which contains two versions: 1978 version and 1991version. By analyzing the varying effective special law of various countries, this chapter focused at the effective special law which provided by UPOV, in order to providing a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background for the next chapter. Then, the following chapter begins to dissertating the specific protection mode and classific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At present,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about the protected mode of new plant varieties is dichotomy, which contains two specific ways: the combination of Patent law and effective special law,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wo kinds of law. By the way of empirical study, this chapter is in order to elaborate and assess the mode of new plant varieties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d the whole article, and proposed my own suggestion about the protect mode of new plant varieties.Key Words:New Plant Varieties Protect Mode The Mode Of UPOV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品种保护让育种有了持续创新的动力”作者:陈丽娜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8年第19期一粒玉米种子,从播种到收获,需要3 ~ 5 个月;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审定应用,正常需要10 年时间。
十年光阴,十年心血,才换来秋后丰收的粒粒种子。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对育种人多年智慧和汗水辛勤劳动成果的确认与保护,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相当于发明专利。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为记者解释品种保护的意义。
玉米新品种选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将不同优点的玉米进行杂交,鉴定出适合生产需要的好组合,进而培育出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选育过程犹如在黑暗中探索,这个过程动辄数年甚至数十年。
“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到品种权的重要性,通过开发甚至共享品种权,我们取得了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说,植物新品种保护让我们育种人员有了持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赵久然总结道。
事业初创从一穷二白到自我造血“迄今为止,我们中心选育审定了100 多个玉米品种,目前正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就有40 多个。
”赵久然介绍,这在玉米育种科研机构里算是高产的。
20 多年前,谁也没想到这个新成立的机构能够有此成绩。
1992 年底在基层蹲点搞科研的赵久然,回到北京农林科学院,经过深入思考农民需求后,他将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定位在优良品种选育、优质种子鉴定和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方面。
1997 年,北京农林科学院根据玉米的科研发展和产业需求,决定成立玉米研究中心。
玉米中心创办之初,7 间临时办公室、8 万元启动资金、4 亩试验田、7 名职工,便是全部家当,可谓一穷二白,但赵久然挑起了玉米中心的担子。
创业艰难百战多。
玉米中心初创,赵久然便提出,要靠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自我造血,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道路。
经过科研人员的艰苦工作,赵久然团队最早成功选育出的两个品种是“京科2 号”“京早13 号”。
“这是我们培育的第一批新品种,这意味着我们开始有了自我造血功能。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1.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
一般地说,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给生产带来的进步是30%-60%。
受保护的品种就是新品种,使用受保护的品种就是使用新品种。
一个新品种受到政府的保护,实质是提高了这个新品种的知名度,提高了这个新品种的自身的“身价”。
因此,这个新品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也容易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2.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利于在我国育种行业中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这个机制可以进一步激励育种者积极投入植物品种的创新活动。
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育种者可以获得应得的利益。
这样,育种者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已经投入的育种资本,而且还可以将这部分资本再行投入到新的植物品种的培育工作。
由此往复,可以使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机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
3.我国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一体化进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果我国不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已实行保护的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就不会把自己受保护的植物新品种向我国出售,或者只是出售一些超过保护期的品种。
甚至在我国举办的一些国际展览中也是如此,由于以前我国没有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所以有的国家就公开表示不能把他们的新品种拿到我国来展览。
此外,我国育种者培育的新品种也曾流失海外,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可以促进我国在植物品种方面的国际贸易、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字】知识知识产权法论文浅析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摘要:随着植物新品种在促进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对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
品种权保护是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广泛采用。
品种权保护制度作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制度,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采用。
中国已经建立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为中心的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关键词:品种权品种权保护制度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新品种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社会对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
国际上的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为专利权保护、品种权保护、专利权保护与品种权保护相结合保护等三种基本方式。
品种权保护制度作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制度,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采用。
本文从品种权保护的基础理论出发,比较分析国际上与中国的品种权保护法律,以期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一、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特点与功能虽然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与专利权保护同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但是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功能。
(一)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特点与专利权保护相比较,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审查条件比较宽松。
虽然品种权与专利权取得条件都要求具有新颖性,但是二者关于新颖性的含义不同。
专利权要求的新颖性强调技术方案未公开过(包括商业使用在内的公开)。
而品种权要求的新颖性只限于商业上的公开,即要求品种的繁殖材料未曾被销售过。
显然,品种权保护的审查条件要宽于专利权保护的审查条件。
2.保护范围较为广泛。
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范围包括植物新品种的可复制和可繁殖材料。
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权保护的范围仅局限于植物整体,对于植物的其他组成部分如花、果实等不予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一选题:我国1999年4月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并于同年正式启动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标志着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正式确立。
然而,新品种保护制度是科技和经济强国为主导制定的游戏规则,它既是发达国家强力推行的结果,也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不得不适应的国际公约。
UPOV现在执行的有1978年和1991年两种公约文本。
我国目前加入的是UPOV1978年公约,UPOV1991年公约对植物新品种权利在保护范围、领域、期限、措施等诸多方面比1978年公约要求更加严格。
加入UPOV 1978年公约究竟对中国种子产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我国加入UPOV1991年公约,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需如何应对?这是事关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课题。
二内容:本研究课题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做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我国加入UPOV1978年公约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本次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引言2.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2.1品种保护法律体系及组织体系逐步健全2.2品种权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大幅度增长3.加入UPOV1978年跳跃对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3.1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利于增强种子科技产业创新意识3.2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利于种子科技产业创建品牌产品3.2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利于种子科技产业与国际接轨4.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4.1检测水平低4.2行政管理弱5.加入UPOV1991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途径:报纸期刊网络搜集背景资料,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综合分析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我国种子产业产生的影响,针对UPOV1991年公约的诸多要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价值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新旧公约的差别,对于认清现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新公约的应对,提高我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种子产业科学前进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制度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民商法指导教师:***20050408摘要当今社会,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农林业技术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
国际社会日益关注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作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模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
我国采用品种权制度保护植物新品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事关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我国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品种权的国内立法尚存在诸多的不足,对品种权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
因此,加强对品种权保护的研究,对于拓宽知识产权研究的新视野,促进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了国际社会品种权保护的发展趋势以及转基因技术对品种权保护所带来的挑战,揭示了我国品种权保护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品种权保护制度的思路,以期对于促进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有所裨益。
本文首先对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作了概括论述。
主要阐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沿革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模式、品种权保护的法律规范。
其次,笔者分析了品种权的法律特征。
主要分析品种权的涵义、法律性质、保护条件及品种权保护与专利保护的区别。
再次,论述了我国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内容。
该部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了品种权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品种权的取得、归属、终止和限制,侵犯品种权的法律救济。
然后,文章分析了转基因技术对品种权保护制度的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包括对品种权概念、取得条件、权益分配的挑战。
最后,笔者在文中对品种权保护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该部分在分析品种权保护的国际趋势、中国品种权保护制度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的品种权制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品种权;转基因技术;保护ABSTRACTNowdays the cultivation of plant new strain has become the most active factor in 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plant new strain increasingly. At present, as the bascial model of protection of the plant new stra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plant new strain right has caused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 system of strain right is adopted in China. China is a country where the product of agriculture is related to the key of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the protection of strain right only begins to be carried out. The domestic legislation of strain right still has a lot of defects. As a result, the strength of research of strain right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agriculture and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Starting from the bascial theory, by use the method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of the plant new strain right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challenges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strain right caused by genetic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also discovers the defects of protection of the strain right in our country and provides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improving strain right, so that it does good to the advancement of protection of the plant new strai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national economy.The main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It begins with the brief accoun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plant new strain righ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system of protection of the plant new strain and the laws of the protection of stain right. Secondly, this article analyes the legal feature of strain right, mainly analysing the meaning, lawful quality, protective conditions of strain righ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patent right and protection of the strain right. Thirdly,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ontent of system of the protection of strain right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laws and rules in China, this section analyses the subject, content, object, acquirement, distribution, and endnessand limitation of stain right. Fourthly, it analyes challenges to the system of protection of strain right brought by genetic technology. Lastly, the article predicts the trend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ystem of strain right in China.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trend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train right and the defects of system of strain right in China, this section provides the bascial train of thought of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strain right in China.Key Words: The plant new strain; Strain right; Genetic right; Protection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及其对我国育种创新的影响研究谭涛;展进涛
【期刊名称】《电子知识产权》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 一、引言rn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政府授予育种者对其所育品种的一种排他的独占权,其宗旨就是在其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育种者的权益.比利时、法国、丹麦、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为了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知识产权保护,于1961年11月在巴黎签署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UPOV),并于1968年公约生效.公约旨在协调和促进成员国之间在行政和技术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制定基本的法律、技术准则、交流信息、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纷纷加入UPOV公约加强对本国育种者的权益保护以及寻求国际范围的保护,到目前为止UPOV已有54个成员国.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谭涛;展进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周宏
2.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我国育种技术持续创新 [J],
3.刍议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 [J], 戴剑;李华勇;丁奎敏
4.论我国植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r——以《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为中心 [J], 杨红朝
5.我国加快构建适合国情农情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种业改革发展中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摘要:一粒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联系着群众幸福生活。
近几年来,我国种业改革发展持续深入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果。
客观来说,保护植物新品种产权不仅是保护种业创新者的核心利益,同时对于我国种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作用意义,并阐述在种业改革发展中应如何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
关键词:种业发展改革;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保护引言:正所谓“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我国种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若想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的振兴,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此为前提推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推动种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在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总纲要下,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加速植物品种创新和种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走高质量的种业发展道路。
一、种业改革发展中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价值意义(一)促进植物品种创新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以来,种子生产的经营权由市场专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政府掌握种子生产经营权而引起的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局面,种子市场的竞争更加公平公正。
在这一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为种业改革主体,形成了多元化市场格局。
但结合我国种业改革发展实况来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人才的资源集中在科研机构,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和育种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大多为贸易型企业。
但是,随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深入人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应运而生,种业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科研机构和企业就植物新品种研发展开合作,植物新品种权在其中,发挥纽带作用,使种业要素有序流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事实上,在种业改革发展中保护植物新品种,一方面可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育种的积极性,使得更多优秀的品种被培育出来,提升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力。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与种子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新品种植物得以多样、质优、品种繁多。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和新技术不断发展,如何保护新品种植物知识产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
为此,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发挥本身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品种植物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促进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规范新品种植物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营造一个无纷争、公正公平的发展环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明确规定了创造者和他人的权利以及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流程。
此外,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政府可以设立相应的政策性支持政策,从研发到市场推广,从资金财税上的支持到技术的改良,私人研发者可以得到政府支持,提高开发新品种植物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学术界应加大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研究力度,开展相关研究,为政策制定和技术应用提供指导。
学界一方面可以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新品种植物保护研究开展更深入的探索,生物学家和法律专家等可以为植物新品种提供有效的知识保护。
此外,企业也应当加大自身的投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技术,加大开发新品种植物的力度,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新品种资源,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可供经济社会发展使用的实际产品。
例如,在新品种植物知识保护机制的支持下,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努力开发新的品种,从而推动种子产业的发展。
最后,全社会应当统一思想,尊重财产权利,主动反对各种形式的盗伐行为,加强新品种植物的保护,加快全球种子产业的发展。
只有政府、学术界、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新品种植物知识产权的发展,促进种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护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和推进种子产业发展,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发挥各方作用,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研究,开发新品种植物,尊重财产权利,反对盗伐行为,共同努力,为新品种植物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经济影响研究胡瑞法1,黄颉1,2,C arl Pray3,黄季焜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美国R ut g ers大学农业经济系)摘要:5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6颁布与实施对中国种子市场与农民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采用系统模型研究了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种子价格与新品种种植面积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新品种保护显著地提高了种子价格;在新品种保护申请阶段,其对种子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但将导致同期品种种植面积减少33%;而在新品种获得保护授权后,将使种子价格提高1.63元/公斤,但对新品种种植面积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新品种;保护;影响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6)01-0049-08I mpacts of P lant B reeders R ights on R ice Seed Pricesand Variety Adoption in ChinaHU Rui-fa1,HUANG Jie1,2,PRAY C arl3,HUANG Ji-kun1(1.C enter for Chinese Agr icultural P olic y,Institute of Geogra p hical Sciences and N atural R esourceResearch,Chinese A cade my of Sciences,B eijing100101,China;2.Graduate School,Chi nese A cade my of Sciences,B eijing100039,Chi na;3.D epart m ent of A gricult ural,F ood,an d Resource E conom ics,Rutgers U ni ver sity,N e w B runs w ick,USA)Abstrac t:Ch i na passed i ts p l ant var i ety pro tecti on act(PV PA)i n1997and it has e ffects on Chi nese breedsm arket and ne w techno l og ies adoption of fa r me rs,w hich causes ex tensive concern of the academ i c circ l es.W e use a syste m m odel to study t he i m pact o f PVPA on seed pr i ces and plan ted a rea for p l ant va riety.W e find out tha t pro tected var i eties have h i gher pr i ces than unprotected varieties.In the apply i ng stage,PV P doesn t'sho w much i m pact on seed price,but lead to the33%decrease of planted area at the sa m e ti m e.A fte r the new spec ies acqu ires the protec ti on authoriza ti on,t he seed price w ill i ncrease to1.63yuan/kg,but it doesn t'show m uch i m pact on planted area.K ey word s:var i e ty;pro tecti on;i m pac t中国于1997年颁布5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6,是最近通过并且执行相关法律的众多国家之一。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农业植物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品种的培育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于新品种的保护问题却也同样十分重要。
在保护新品种的权益上,新品种权制度首先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我国2004年实施的《种子法》(下称“旧种子法”)中,既没有专门的规定新品种权问题,也没有对侵权行为的处理作出具体的规定。
2015年我国已经出台的《新品种保护条例》(下称“新品种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品种权的保护。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新品种权的保护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为加强新品种权的保护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目的:1. 探讨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分析新品种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找出其中的不足。
3. 研究新品种权快速申请的标准与程序,找出其中的瓶颈制约。
4. 提出针对性强的新品种权保护建议和措施。
研究内容:1.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及问题3.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法律制度4. 农业植物新品种快速申请的标准与程序5.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三、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新品种权法律制度、快速申请标准及程序的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和瓶颈,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研究步骤:1. 收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2. 对新品种权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 对国内外新品种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
4. 对新品种权快速申请的标准与程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制约。
5.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发展的研究邓 伟 崔野韩(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122)摘要: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农业知识产权中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在鼓励育种创新,促进农业和林业发展,丰富我国种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1999年开始受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至今已有21年,截至2019年底,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33803件,授予品种权13959件,品种保护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为起点,授权为终点,详细介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和管理体系,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情况、获得品种权的流程和条件,并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一是完善制度,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延长保护期限、拓宽保护客体、全面放开保护名录以及加强品种保护相关的研究;二是构建完备的体系,建立一流的测试体系、已知品种数据库、一整套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以及在农业学科下开设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三是鼓励全社会提高保护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品种权申请、许可转让、价值评估、纠纷协调、涉外事务等,营造有利于品种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良好氛围;四是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上升为法,设立专门独立的法律,建立一个“强保护、严保护、同保护”的大环境,鼓励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壮大民族企业,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种业企业,翻开现代种业的新篇章。
关键词:农业植物新品种;现代种业;品种保护;DUS 测试基金项目: 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项目(2130135)通信作者:崔野韩1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1.1 制度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受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中国加入WTO 的影响,我国于199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99年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以下简称UPOV ),执行1978年文本[1]。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总结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是指对植物新品种进行法律保护,确保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得到充分保护,以鼓励植物新品种的创新和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就对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国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政府加大了对植物新品种权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农民和农业企业对植物新品种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了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查和授权工作,提高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水平。
这些举措为植物新品种的创新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其次,我国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有限,尤其是对传统农作物品种的保护不足。
二是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行为仍然较为普遍,侵权成本低、风险小,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侵害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查和授权流程相对繁琐,审批周期长,影响了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加大对植物新品种权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对植物新品种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是完善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制度,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加强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是简化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查和授权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减少审批周期。
总之,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力度,完善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植物新品种权,推动我国农业的创新和发展。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解读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是指对新增加的植物品种在品种育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品种经过合法程序认定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下面将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进行解读。
1.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法律依据: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国际联合保护新品种公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这些法律,植物育种者可以对他们培育出的新品种申请保护权,并获得独特的权利。
2.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保护对象: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主要保护与传统品种具有明显差别的新品种。
这些差别可以表现在植物的外观、形态、特征、农艺性状以及抗病性等方面。
3.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申请程序:
植物育种者可以在新品种育种成功后,向相关机构提交保护申请。
申请包括新品种的描述、繁殖材料、特征等信息。
经过评审合格后,会颁发植物新品种保护证书,确保育种者享有独立的权利。
4.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权利:
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育种者可以享有一系列权利,如独家销售权、生产权、出售权以及授权他人使用该品种的权利等。
这些权利的获得使得育种者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从其培育的新品种中获得经济利益。
5.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期限: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期限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一般在20年左右。
在这期间,育种者可以享有上述权利,并有机会对该品种进行进一步开发与推广。
总结: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是为了鼓励植物育种者进行新品种创造和培育而设立的。
通过申请保护权,育种者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
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出现对推动植物育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作者:黄磊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这不仅是我国种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入世后不断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
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在当前来看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它起步迟,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式复杂,制度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提高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行政管理水平及技术支撑能力,增加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总量,增大我国种业科技资源的无形资产比重,从关键环节上提高我国种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以适应我国种业发展新阶段、新格局的需求,逐步建立以品种权为龙头的种子贸易体系,最终提高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种业发展;对策一、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为了配合《条例》的实施,农业部先后制定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代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内部还制定有《审查指南》,从而使品种权审批、品种权案件的查处以及品种权中介服务等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早在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发布了《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人民法院受理植物新品种案件的种类、管辖范围等,为《条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为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农业部先后发布了五批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使受保护的植物属和种达到41个。
保护名录的不断扩大,为越来越多的育种者提供了保护空间和公平竞争的平台。
农业部先后组建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农业部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保藏中心、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14个分中心,这些机构的建设为《条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健全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思考王 洁1,2 温 雯2 陈 红2 杨 扬2 堵苑苑2 孙 鑫2 崔野韩2(1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315040;2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122)摘要: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保护育种者权益和促进育种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自建立以来,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也呈现出一些不相适应之处。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进展与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并对健全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成效;问题;建议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农业科研,特别是育种创新。
同时,为了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需要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植物新品种进行立法保护。
经过多方论证和反复修改,我国于1997年3月20日正通信作者:崔野韩的品种审定、登记和新品种保护分属于不同部门,同类事情多头管理影响运行效率。
当前品种审定、登记和新品种保护都需要进行DUS测试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因此,推进我国的品种审定、登记和新品种保护并轨运行,打通品种审定、登记和新品种保护之间的隔阂,提高品种管理运行效率,做到DUS测试报告在品种审定、登记和品种权申请中通用,有效提升审定、登记和授权速度。
2.4 加大种业公司整合力度,推动蔬菜品种的融合与优化 近年来我国种子公司的整合以及并购速度有所加快,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报道,截止到2016年,我国种业企业总量由2011年的8700多家减少到3951家,减幅达54.6%;但是我国的种子需求量不减反增,从2011年的1561.5万t增长到1850万t,增幅达到了18.5%。
由此可以看出,小型种子公司的整合及并购不仅不会降低我国种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