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对联 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6.73 MB
- 文档页数:27
一、(宁夏石嘴山三中2020届高三适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大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衅,唯倚思礼耳。”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密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与禄山事?”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注】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贼分兵略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陵。贼引军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伯伦战死,椿被执。先是,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
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寻兼潞、沁等州节度。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一、(广东梅州2020届高三质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22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法国在欧洲杯四分之一次赛中对阵冰岛,张路解说本场比赛时指出,德尚此役的排兵布阵是法国取得大胜的关键,而博格巴此役踢得游刃有余。
②未来一段时间,本市的气温将会持续走低,昨天一大早,降温明显,出门的市民浑身不寒而栗,从路边飘下的落叶感受到秋天渐行渐远。
③当下,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快食”已成为许多人的习惯,花费大量时间细细研磨各类食材,坐下来对食品含英咀华,是很难做到的。
④对各类兴趣班,家长一定要有选择,适度給孩子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去学习,才会有意义,把所有的东西强加给孩子,无疑是拔苗助长。
⑤老爷爷喜欢葫芦艺术,家中到处都桂着萌芦。上面刻着梅兰竹菊、喜鹊闹梅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老人家爱不释手,常拿出来把玩。
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警陕西总队铜川支队时时处处做表率,通过以上率下形成上行下效的强大效应,推进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游刃有余:形容经验丰富,技巧熟练,处理问题轻而易举,应付自如。②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望文生义。③含英咀华:比喻品位、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使用对象不当。④拔苗助长:比喻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求其速成,反而坏事。⑤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⑥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鉴于目前我国南海方面的复杂局势,我军某艇队紧紧围绕以联合作战能力提升为中心,针对重点问题集智攻关、专攻专练。
B.湖南省常德市临漕县杨桥村的“油菜王”何秀英,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在科研所里,至少需要好几位小伙子合作完成。
一、(云南玉溪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②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③,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刀锯余人:宦官。③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题型研训六 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
1.(2019·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 ②插秧 ③车水 ④打稻
B.①织布 ②车水 ③插秧 ④打稻
C.①打稻 ②插秧 ③车水 ④织布
D.①打稻 ②车水 ③插秧 ④织布
解析 要从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入手,理解诗句所对应的劳动场景。①中的“连枷”是答题的关键,连枷是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掉下来的农具。所以这两句诗和“打稻”有关。②中的“绿毯”是答题的关键,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刚插好的秧苗的特点,“清浅縠纹”说的则是水。所以这两句诗和“插秧”有关。③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无锡道中赋水车》。“分畴”是说田间的分区,“走云阵”形容水流淌进稻田后的样子。“刺水”句的意思是,秧苗像绿针一样刺出水面。所以这两句诗和“车水”有关。“车水”即用水车排灌。④中的“机杼”是织布机,所以这两句诗和“织布”有关。据此确定答案为C。
答案 C
2.(2018·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 ②荡秋千 ③抖空竹 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 ②荡秋千 ③下围棋 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 ②放风筝 ③抖空竹 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 ②放风筝 ③下围棋 ④荡秋千
解析 ①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②句,“好风相送上瑶台”,可知诗句说的是放风筝。③句,“设机关”“仅存边角”,可知诗句说的是下围棋。④句,“来”以为是“神女从云下”,“去”以为是“姮娥到月边”,可知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新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 第 1 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
2020年11月
【破折号】
1.破折号在句中可以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可以表示话题转换,意思的递进,声音的中断和延长,分项列举,插说和夹注等多种。
例:①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解释说明)
②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补充说明)
③“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说话中断)
④“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标示话题的转换)
注意: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而不是意义的转换。
2、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插入语是前面语句的补充说明,在语法结构上不和前后语句发生关系,插入语删除,破折号前后可以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当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添加插入语时,句中应使用双破折号。
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3、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
例:①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②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
破折号用法
(1)“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2)“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那怎么——”是“我”对“伯父”的话产生了疑问时说的半截问话,原意应该是“那怎么又扁又平呢?”“我”没有这样问下去,中途停住了,用破折号表示“我”的话没有说下去。
提示语是色彩,后文应该围绕“色彩”来叙述,但是后文却转而描写蝴蝶的行为,整个话题发生了转换,因此用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折。
新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 第 1 页 【引号】
第1页(共38页)
高考语文情景运用之对联提升训练(30题)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学校诗社刚成立,李老师想送给社员们一副对联表示鼓励和期望,以下选项中最合适的一联是( )
A.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
B.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C.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D.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2.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了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请选择对应正确的一项( )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A.春节: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端午节: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
B.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C.春节:门上桃符耀眼红,青艾驱瘴千家乐。端午节:江边柳线迎春绿,碧波竞渡十里欢。
D.春节:江边柳线十里欢,门上桃符千家乐。端午节:青艾驱瘴耀眼红,碧波竞渡迎春绿。
3.陶氏宗族打算为陶渊明的祠堂选对联,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
A.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
B.不争春色因心淡;别有风情是墨香
C.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D.心尘自待清风扫;世事不妨冷眼观
4.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联是( )
A.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名著千秋。
B.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C.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D.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
第2页(共38页)
5.用下列诗句组合成一副规范的春联,最合适的一组是( )
①竹映高墙似傍山 ②笙歌声拂长春地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星月光映不夜天
⑤听烧爆竹童心在 ⑥鸟啼碧树闲临水 ⑦看换桃符老兴偏 ⑧愿得此身长报国
A.①⑥ B.②④ C.⑤⑦ D.⑧③
6.下列对联与店铺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酒店
2023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梳理:
语言综合运用
【拟写对联】(1)思想内容的内在对应;(2)句式结构的外在对应;(1)词性角度的--对应。
第一步,分析已知一联的主题。第二步,根据主题确定另一联内容。第三步,分析已知一联的结构和词语的词性。第四步,根据已知一联的结构和词语的词性确定另一联与之对应的字词。对字对词时,可先易后难,从比较容易确定的部分对起。第五步,组织答案,检查完善。
【拟写标语、广告】(1)要符合题意,明确主题,切忌不着边际、含糊不清、不中主题。(2)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标语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富有宣传教育意义,符合宣传目的。广告语要特点突出,生动形象。(1)要言简意赅。可以是一个简洁的句子,也可以是词组组合,还可以是对偶句,但尽量用最简洁的句子,也可以是词组结合,还可以是对偶句,但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2)创作的角度要合理,力争做到立意深远、主题突出,写出新颖的语句,(3)注意收集平时所见到的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优美的口号标语。
第一步,选准切入点。第二步,准确生动地表达。或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来表述,或用修辞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要注意巧妙安排词语的顺序。第三步,精心雕琢。争取达到打动人心、产生共鸣、引起震撼、引发深思的效果。
【图文转换】学会解读图标(徽标)、漫画、宣传画、表格、曲线图、柱状图,介绍画面、图表的内容(或所反映的信息),谈谈对图画的构思、寓意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
【谈观点、写看法】(1)抓住主题;仔细研读材料、帖子内容,抓住其主要观点。(2)多方思考,从多个方面对材料、帖子进行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1)观点明确。或赞成,或反对,都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忌含糊其词、言论出格。(2)摆出理由,言之成理。写出理由,支撑、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
【写推荐语】(1)明确推荐对象,推荐作品。写明作品名称、作者、主要内容、思想内涵、写作特色等关键信息。推荐名胜古迹。找出其最吸引人的、最有价值的特点进行推荐。推荐人物。概括人物的事迹,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优点等闪光之处。(2)凸显亮点。明确推荐对象的亮点,找到其优势,把这些优势作为推荐的重点。(1)语言有文采语言要吸引人,有文采,注意运用修辞方法。
2023高考语文复习对联标语广告审题技巧及答题攻略
对联、标语和广告的拟写属于语言应用,其关键是让语言有文采。
那么,需要掌握哪些方法才能做好此类题型呢?
1.对联的特点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文化之一。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
2.对联的种类
包括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正对:构成对偶的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对立。
流水对:也叫“串对”,流水对讲究的是上下句内容相连。具体来说,构成流水对的上下句会存在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
祖国有天皆丽日 神州无处不春风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3.拟写对联的原则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收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拟写对联的方法
(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例如:
勤是摇钱树 俭为聚宝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例如: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例如:
2023届高考语文专项训练之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专项训练之语言文字运用(一)
时间:20分钟 分值: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色是当下绘画和设计界最具热度的色系,承载着北京传统文化的四合院,几百年前便成功地出灰色的高级质感,古雅端庄,平和内敛,历经岁月,依然魅力不减。老四合院那沉静的灰色调蕴藏着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色彩的世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灰色是一种无色无感的色调,它是介于白黑之间的一种中立色彩,这种色彩属性表现了温和、谦让、平凡、高雅的意蕴,青灰、烟灰、棕灰、浅灰、深灰等,编织成一片灰色的波浪,在这片灰色的浪中我们可以发现渐变的多元的灰,雅致协调。四合院统一厚重的灰色系烘托了故宫的气魄,()。
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形式,色彩艺术方面,四合院不是与自然色彩争艳丽,而是与自然色彩求融合。利用门(特别是垂花门)、窗、柱子,以及院内绿化植物等点缀色彩进行,不同彩度间的绝妙平衡形成了四合院的独特色彩景观。
在老四合院色彩改造中,不是随意变更老建筑原有的色彩体系,色彩关系要处理得融洽、和谐、统一,更是原有色调限定因素的有机更新。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描摹照搬,要结合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规划具有独特民族地域美学特色的建筑色彩新形象。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演绎磨炼恢宏协调 B.推演磨炼辉煌调和
C.演绎洗礼恢宏调和D.推演洗礼辉煌协调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把四合院比作文人墨客笔下的水墨写意画,故宫就是一幅精致的工笔画
B.故宫被比作是一幅精致的工笔画,四合院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水墨写意画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B.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语言表达
2.阅读下面的漫画《“满格”出发》,完成下面小题。
【注】漫画中对联的上联为“金虎笑迎丰收景”,下联为“喜鹊欢唱幸福春”,横批为“万象更新”。
社区要将这幅漫画做成海报,张贴到宣传栏,现就海报解说词向社区居民征稿,要求揭示漫画的内涵;表达得体,语意连贯;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0个字左右。请你写一段解说词投稿。 3.请描述下面的中国民间剪纸画(不超过50个字),并说明其寓意(不超过40个字)。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4.“戊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处斩,行刑现场老百姓有的向他们丢菜叶,骂他们是反贼;有的甚至发出笑声;更多的是以看热闹的心态来评头论足。请结合以上背景,观察下面的漫画并回答:
(1)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2)说说你对漫画中现象的思考。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6.榫,常用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请根据下面的图示,给“榫”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7.欣赏下面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
8.在4月2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正式公布。请认真观察图形,指出其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9.请简要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句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见仁见智
10.根据图片和文字,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为主语写一个单句,要求概括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结构,不超过35个字。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其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的顶部,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
巩固复习06:对联、标语、图文转换
1.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致敬英烈,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四副对联,其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隔断旧乾坤
B.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C.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
D.对联四:静隐深山无俗虑 幽居仙境乐天真
【答案】D
【解析】考查对对联内容的理解。
A.对联一用“斧头”“镰刀”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原是理发店挂的一幅对联,对联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是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两位英雄,凸显了他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对联四则出自《西游记》第十七回,是黑熊怪说自己居住在深山无忧无虑,赛过活神仙,不符合致敬英烈的主题;
故选D。
2.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品百家文墨, ① ,笔端可见风景
下联:读万卷诗书,修身启智,阁中自有 ①
A.①诗情画意 ①天地 B.①诗情画意 ①乾坤
C.①斟字酌句 ①乾坤 D.①斟字酌句 ①天地
【答案】C
【解析】考查拟写对联。
第一空:与下联中的“修身启智”相对。“修身”与“启智”是动宾式的动词,故应对:斟字酌句。“诗情画意”中的“诗情”与“画意”是偏正式结构名词。
第二空:下联末字应为一声或二声。故应对:乾坤。“天地”的“地”是四声。
故选C。
3.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一项补全下面对联中横线上的字( )
岁月如歌,莫让韶华付流水;
青春似火,宜_____壮志凌九霄
A.将 B.为 C.用 D.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对联应满足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语义相关、仄起平落、平仄相合的要求。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手法类)十年真题含答案
【2023年】
(2023年新课标一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2.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答案】
22.①“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的意思是互联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像……似的”表示看似是,但其实不是,总体上表示否定。②“像洗冷水澡似的”是打比方,表示“凉风飕进他的袖口”的感觉就如同“洗冷水澡”一样,“像……似的”表示“与……相似”。
【解析】
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分析两处“像……似的”的含义﹐需先结合画波浪线句的前后句分析其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对比品味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根据“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可知,互联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故此处的“像……似的”具有否定意味,表示我们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互联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此处的“像……似的”表示看似是,但其实不是。
第 1 页 共 8 页 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
讲义
一、考点落实
【考向讲解】
本考点为全国卷必考内容,一般穿插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仿用句式等题型中考查,2020新高考山东卷则专门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考查“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可见其在新高考中受重视的程度。根据相关文件,“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共9种,备考中对这些内容要重点掌握。
【重点知识】
根据修辞效果的不同,我们将上述9种修辞手法分为“生动形象类”和“增强语气类”两大类。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在某些特定语境下,一些修辞手法可能兼有上述两种表达效果。
(一)生动形象类
所谓“生动形象”,是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得被描述事物的的某一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1.比喻
定义: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分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增强文采。
2.比拟
定义: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分类:
①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② 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作用:
① 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
② 使语言风趣幽默。
③ 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3.借代
定义: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
分类: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以结果代原因,形象代本体。
1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习题技巧及格式参考
(3)注意字数限制,进行加工整理。
习题中对字数的要求不可违背。但这种限制也是对表述内容容量的一种暗示,例如有“不超过50字”的限制,答习题时只用了30个字恐怕就不行,那容易漏掉必要的内容,最低也得用40个字以上才能表述恰当的内容。
据此对主要信息进行提炼、合并,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如原因、论据、过程等。或归纳或概述,连缀成句,不出语病。
图表习题与对联习题
图文转换:
★表(格)文(字)转换习题:基本流程规范:图表(源信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图文转换习题:无论是徽标类还是漫画类,答习题流程规范是:审读画面,观察要素-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分析寓意,文字表达。
注意“三看一联系”读图表要仔细全面,看要求要明确具体,表达要合乎术语和规范。
对联要形式上一致,内容符合相关要求。
改错习题
这一类习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习题意,然后按 2 要求完成。
这一部分往往集中体现试习题的创新,涉及或出现过的习题型还有:图文转换、写广告语、颁奖词或串场词、对对联、手机短信、新闻短评等,但无外乎都是围绕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连贯、生动、鲜明、形象。
★手机短信:
答习题技巧:
(1)突出主习题。
(2)语言要简明、得体。简明主要是注意字数的限制。得体指用语要适合场合、对象的特点。
(3)注意情境,讲究文采。
★公益广告:
答习题技巧:
注意字数不宜多,一般10—3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习题意。
2023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项:语言文字运用之补写、对联训练
1.学校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1).学习了课文《邓稼先》和《说和做》,同学们深深地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补写上联,请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出合适的词组成上联。
词语:创奇迹 赤子情 隐姓埋名 两弹一星 鞠躬尽瘁 两弹元勋
上联:邓稼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闻一多呕心沥血唐诗杂论凝硕果
2).根据例句结合所学课文进行仿写。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热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
1)示例一:读陆定一的《老山界》, 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乐观昂扬的斗志。示例二: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豪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联拟写。注意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此题既要掌握对联的要求,又要结合人物的事迹和特点。
“呕心沥血”是闻一多写作时的认真,“隐姓埋名”是邓稼先工作时的状态,且两词均为并列短语;因此,这里可用“隐姓埋名”对应“呕心沥血”;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的成果,“两弹一星”是邓稼先的贡献,因此这里可用“两弹一星”对应“唐诗杂论”;
“凝硕果”是个动宾短语,因此可用“创奇迹”对应;
故上联拟写为:邓稼先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要仔细揣摩例句,做到句式相同,内容相关,语句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