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衣技术.ppt
- 格式:ppt
- 大小:386.50 KB
- 文档页数:45
第四章种子处理和引发技术第一节种子处理和引发的目的与意义1、概念广义的种子处理就是从收获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
包括有清选、干燥、浸种催芽、消毒、春化以及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
狭义的种子处理仅仅指播种前的各项种子处理。
二、种子处理的目的意义:1、防止种子携带土壤中的病虫害,保护种子正常发芽和出苗成长2、提高种子对不利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抗逆能力。
3、提高种子的耐藏性4、改变种子大小和形状,便于机械播种5、增强种子活力,促进全苗、壮苗,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第二节普通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晒种•二、温汤浸种•三、药剂处理•四、生长调节剂处理•五、肥料浸拌种•六、微量元素处理•七、物理因素处理(一)、促进种子发芽的处理1、晒种2、浸种催芽3、植物生长调节剂4、物理处理(二)、种子消毒处理1.物理处理(1)种子的汰选(2)温汤浸种2.种子化学处理(1)药剂拌种(2)药剂浸种(3)药剂闷种(三)肥料浸种和拌种处理1.微肥处理2.肥料浸拌种3.菌肥处理(1)根瘤菌:根瘤菌直接拌种、根瘤菌剂接种(2)固氮菌:进行种子拌种或直接施入土壤(3)抗生菌:浸种、拌种、蘸根•一、晒种播前晒种,能促进种子的后熟,增加种子酶的活性,同时能降低水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还可以杀虫灭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其方法是选择晴天晒种2~3天即可。
晒种时注意不要在柏油路上翻晒,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降低发芽率。
在水泥场上晒种时,为防烫伤种子,要注意不要摊得过薄,一般5~10cm为宜,并要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
•二、温汤浸种温汤浸种是根据种子的耐热能力常比病菌耐热能力强的特点,用较高温度杀死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并兼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进行温汤浸种,应根据各种作物种子的生理特点,严格掌握浸种温度和时间。
•三、药剂处理–(一) 药剂浸(拌)种–(二) 棉籽的硫酸脱绒–棉籽硫酸脱绒有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和黄萎、枯萎病的作用,又便于播种,这是目前防止棉花种子带菌的有效方法。
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技术是将种子与特制的种衣剂按一定“药种比”充分搅拌混合,使每粒种子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药膜(不增加体积),形成包膜种子。
种子包衣技术的优点• ①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②省种省药,降低生产成本• ③利于保护环境• ④有利于提高种子商品性⑤对于籽粒小且不规则的种子,经丸化处理后,可使种子体积增大,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播种。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一、种子包衣的概念和作用种子包衣是指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含水药剂和促进生长物质的“外衣”,这层外衣物质称“种衣剂”。
种衣剂不同于以往的浸种和拌种药剂。
浸种和药剂拌种,种子表面上的药剂在播种入土后遇水会溶解,药效很快降低或很快消失。
而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形成固化的膜,种子入土后遇水膨胀而种衣不会被溶解,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种衣上的有效成份会逐步释放,并被根系吸收传导植株的各部位,延长了药剂的有效期。
种子包衣有综合防治农作物苗期病虫危害,抗旱,防寒作用,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促进作物生育,培育壮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用,一般可增产10%左右。
种子包衣还有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便于机械作业,省工省时,节约用种等作用。
二、种衣剂类型种衣剂按其中所含药剂的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剂型,即单含一种作用的药剂,比如有防病的杀菌种衣剂,防虫的杀虫种子剂,肥料种衣剂,除草种衣剂,有蓄水作用、提高抗旱能力的抗旱种衣剂,调节生长、用于调节杂交制种双亲花期的种衣剂等。
另一类是复合剂型,就是具有两种以上作用的药剂,即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起到防病治虫、抗旱、促进作物生长作用的种衣剂。
我国目前已研制出24种复合剂型。
可广泛应用于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西瓜、蔬菜、西洋参、当归、观赏植物、花卉等经济作物。
三、种子包衣办法种子包衣之前,必须经过精选,棉花种子要经过脱短绒处理,以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