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的填写(doc 10页)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调查小区或自然村内的全部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
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人,(1)户口在本户的人;(2)户口不在本户,但调查时点前一晚(2007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0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8日。
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
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本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项目。
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
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
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
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
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四、《调查表》指标解释(一)按户填报的项目按户填报的项目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1、与人口变动调查省级样本重复的小区,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
R2.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调查员根据申报人的回答据情圈填。
申报人不是户主的,注意在圈填时,不要将某人与申报人的关系,错填为与户主的关系。
本项目设有十个标准答案:0.户主。
按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户主。
o .. .. 3 .............................................................................................................................................................................................经国务院批准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 号:表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仅供汇总使用 公民应履行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义务国家 统 计 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普查区 制 表 机 关:号: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文国统字()号本户地址: 普查小区 建筑物编号H3.本 户 应 登 记 人 数H6.本户住房间数_____ 平方米(不包括厨房、过道、厅)间数:人人 人人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 前出生)的人填报每个 人 都 填 报R12.受教育程 度 R3.性 R8.离开户口登 R9.离开户口登 R10.户口 R11.是否 记地时间 记地原因 性质 识字 R4.出生年月 R5.民族R6.普查时点居住地R7.户口登记地关 系别 1. 本普查小区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5.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6.港澳台或国外1.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1. 没有离开户口0. 务工经商1.未上过学2.小学3. 初中 1. 男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4.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5.户口待定→R111. 工作调动2. 学习培训3. 随迁家属4. 投亲靠友5. 出差 1.农 业 2.非农业4. 高中2. 女6. 拆迁搬家7. 寄挂户口8. 婚姻嫁娶9. 其他族省(区、市)地(市)县(市、区)1.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1. 没有离开户口0. 务工经商 1.未上过学 2.小学 3. 初中出生于: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5.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6.港澳台或国外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4.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5.户口待定→R111. 工作调动2. 学习培训3. 随迁家属4. 投亲靠友5. 出差6. 拆迁搬家7. 寄挂户口8. 婚姻嫁娶9. 其他______年族县(市、区)o .. .. 3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本户地址和地址码:县( 市、区)乡(镇、街道)普查区普查小区建筑物编号H1.户编号H2.户别H3.本户应登记人数H4.2009.11.1-2010.10.31 H5.本户住房H6.本户住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建筑面积间数1. 家庭户2010 年 10 月 31 日晚户居口住在本户,2010 年 10 月31 日晚未住2. 集体户户的人数:本户的人数:男人女人男人女人_____ 平方米 _____ 间号人人每个人都填报6周岁及以上 (2004 年11月以前出生 ) 的人填报R2.与户主R3. 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R9. 离开户口R10.户口R11.是否R12.受教育R1.姓名R4.出生年月R5.民族R6. 调查时点居住地R7. 户口登记地R .关系性别间登记地原因性质识字程度0. 户主 1. 本普查小区 1. 本村(居)委会 1. 没有离开户口 1. 务工经商 1. 未上过学1. 配偶 1. 男出生于: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2.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登记地→ R10 2. 工作调动 1. 农业 1. 是 2. 小学2. 子女3.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 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2. 半年以下 3. 学习培训 3. 初中3. 父母______ 年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3. 半年至一年 4. 随迁家属 2. 非农业 2. 否 4. 高中4. 岳父母 2. 女5.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 户口待定→ R11 4. 一年至二年 5. 投亲靠友 5. 大学专科或公婆______ 月 6. 港澳台或国外 5. 二年至三年 6. 拆迁搬家 6. 大学本科5. 祖父母6. 三年至四年7. 寄挂户口7. 研究生6. 媳婿族7. 四年至五年8. 婚姻嫁娶7. 孙子女省(区、市)8. 五年至六年9. 其他8. 兄弟姐妹9. 六年以上9. 其他地(市)县(市、区)1. 本普查小区 1. 本村(居)委会 1. 没有离开户口 1. 务工经商 1. 未上过学1. 配偶 1. 男出生于: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2.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登记地→ R10 2. 工作调动 1. 农业 1. 是 2. 小学2. 子女3.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 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2. 半年以下 3. 学习培训 3. 初中3. 父母______ 年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3. 半年至一年 4. 随迁家属 2. 非农业 2. 否 4. 高中4. 岳父母 2. 女5.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 户口待定→ R11 4. 一年至二年 5. 投亲靠友 5. 大学专科或公婆______ 月 6. 港澳台或国外 5. 二年至三年 6. 拆迁搬家 6. 大学本科5. 祖父母6. 三年至四年7. 寄挂户口7. 研究生6. 媳婿族7. 四年至五年8. 婚姻嫁娶7. 孙子女省(区、市)8. 五年至六年9. 其他8. 兄弟姐妹9. 六年以上9. 其他地(市)县(市、区)(超过五人的户,从第2张普查表起,户记录只填写“H1. 户编号”)R1.姓名R2.与户主R3.R4.出生年月R5.民族关系性别1.配偶 1.男出生于:2.子女3.父母______年4.岳父母2. 女或公婆______月5.祖父母6.媳婿族7.孙子女8.兄弟姐妹9.其他1.配偶 1.男出生于:2.子女3.父母______年4.岳父母2. 女或公婆______月5.祖父母6.媳婿族7.孙子女8.兄弟姐妹9.其他1.配偶 1.男出生于:2.子女3.父母______年4.岳父母2. 女或公婆______月5.祖父母6.媳婿族7.孙子女8.兄弟姐妹9.其他每个人都填报6周岁及以上 (2004 年11月以前出生 ) 的人填报R6. 调查时点居住地R7. 户口登记地R8. 离开户口登记地时R9. 离开户口R10.户口R11.是否R12.受教育间登记地原因性质识字程度1. 本普查小区 1. 本村(居)委会 1. 没有离开户口 1. 务工经商 1. 未上过学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2.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登记地→ R10 2. 工作调动 1. 农业 1. 是 2. 小学3.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 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2. 半年以下 3. 学习培训 3. 初中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3. 半年至一年 4. 随迁家属 2. 非农业 2. 否 4. 高中5.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 户口待定→ R11 4. 一年至二年 5. 投亲靠友 5. 大学专科6. 港澳台或国外 5. 二年至三年 6. 拆迁搬家 6. 大学本科6. 三年至四年7. 寄挂户口7. 研究生7. 四年至五年8. 婚姻嫁娶省(区、市)8. 五年至六年9. 其他9. 六年以上地(市)县(市、区)1. 本普查小区 1. 本村(居)委会 1. 没有离开户口 1. 务工经商 1. 未上过学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2.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登记地→ R10 2. 工作调动 1. 农业 1. 是 2. 小学3.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 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2. 半年以下 3. 学习培训 3. 初中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3. 半年至一年 4. 随迁家属 2. 非农业 2. 否 4. 高中5.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 户口待定→ R11 4. 一年至二年 5. 投亲靠友 5. 大学专科6. 港澳台或国外 5. 二年至三年 6. 拆迁搬家 6. 大学本科6. 三年至四年7. 寄挂户口7. 研究生7. 四年至五年8. 婚姻嫁娶省(区、市)8. 五年至六年9. 其他9. 六年以上地(市)县(市、区)1. 本普查小区 1. 本村(居)委会 1. 没有离开户口 1. 务工经商 1. 未上过学2. 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2.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登记地→ R10 2. 工作调动 1. 农业 1. 是 2. 小学3. 本乡 ( 镇 ) 其他村(居)委会 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2. 半年以下 3. 学习培训 3. 初中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3. 半年至一年 4. 随迁家属 2. 非农业 2. 否 4. 高中5. 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 户口待定→ R11 4. 一年至二年 5. 投亲靠友 5. 大学专科6. 港澳台或国外 5. 二年至三年 6. 拆迁搬家 6. 大学本科6. 三年至四年7. 寄挂户口7. 研究生7. 四年至五年8. 婚姻嫁娶省(区、市)8. 五年至六年9. 其他9. 六年以上地(市)县(市、区)户编号:号本户共_____ 张,本张是第____ 张申报人( 签字 ) :普查员( 签字 ) :填报日期:11 月日。
人口普查工作填表要求注:户主底册的示例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手册》( 小白皮书)P66 页、 P74 页;机读卡 ( 包含短表、长表、 ) 不可以使用铅笔、橡皮,只好使用黑色署名笔。
不可以折、不可以损坏。
短表每页不得超出 5 处变动,长表每页不可以超出 10 处变动。
笔迹规范 ( 计算机能认识 ) 。
横向摆列的如改正,框外双删除线,在上方写正确的,纵向摆列的如改正,框外双删除线。
框内汉字四横四竖,数字三横两竖,在下方写正确的。
没处该的不再改。
工作流程:1、填写《户主姓名底册》,抽取长表户参加长表普查 ( 其余参加短表户普查 ) ;10 月 27 日上午 10 时交学校办公室;2、普查 ( 填写长、短表、港澳台及外籍表、死亡表 ) ,11 月 10 日前达成, 1 月 25 日前交街道;境表面 11 月 10 日前交校办,由校办一致交街道。
3、填写快录汇总表 ( 过录表 ) ,11 月 10 日交校办,由校办汇总后交街道 (86513511 肖) 。
一、户主姓名底册 ( 一式四份,可复印,交三份自己留一份 )(数量为 0 的一律不填,只填非 0 项)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丁字沽校区 ) 填写:红桥区、丁字沽街、河北工业大学虚构普查区、小区编号小区编号 (21 个) :单位普查小区数普查小区理学学院1001机械学院2002、003能环学院1004电气学院1005化工学院2006、007土木学院2008、009管理学院2010、011资料学院1012信息学院2013、014文法学院1015计软学院1016外学院1017建学院1018控制学院1019国沟通学院1021教工、工等1020合19河北工大学 ( 北辰校区 ) 填写:北辰区双口河北工大学普区气学院 001 普小区小区号 (30 个) :位普小区数普小区气学院2001002机械学院2003004化工学院2005006资料学院2007008学院2009010管理学院2011012外学院2013014信息学院2015016建学院2017018土木学院2019020理学院2021022文法学院2023024能学院2025026控制学院2027028国沟通学院1029教工、工等1030合30合行不填主信息,用于数据,每一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的填写完整(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调查小区或自然村内的全部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
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人,(1)户口在本户的人;(2)户口不在本户,但调查时点前一晚(2007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0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8日。
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
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本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项目。
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
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
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
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
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四、《调查表》指标解释(一)按户填报的项目按户填报的项目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1、与人口变动调查省级样本重复的小区,使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已编制好的《户主姓名底册》和《户主姓名底册》的“户编号”。
2、其它调查小区,使用村里提供的花名册或户口底册重新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并对《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顺序进行编号,这个号即“户编号”。
注意,如果一户有两个户口本的,只能作为一户进行登记。
在登记时如果发现某户为空户,即调查标准时间前一天晚上没有人居住在本户,而且也没有户口挂在本户,该户“户编号”作废,本调查小区的其他住户不得再使用这个“户编号”。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金盆岭校区居住的学生)
请注意:请在填表时,一定在公共部分上方空白处写上寝室长的联系电话,以及寝室所在公寓楼栋及寝室编号。
注:划“○”(如②)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圈填正确项;“√”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内容的项目;“╳”表示不由个人填写;椭圆表示根据实情圈填其中一项;“0”则表示因无内容,填“0”。
一、公共部分:
二、户记录部分(H1-H6):
三、人记录部分
(R1-R12):
第二栏及以下
各栏填写的同
室学生,圈“9” 第一个填写的学生为户主,圈“0” 每方框一个字,
竖填姓名 R3、R4、R5,R10、R11、R12:按实情圈填和填写
R6:在校学生均属于居住在本普查小区,故均圈填“1.本普查小区”。
户口迁入学校的学生(大一、研一新生除外),属户口登记地在本居委会,即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R7圈填“1.”;R8圈填“1.”;R9不填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派出所,但不在学校内(赤岭路9号或45号)的,R7圈填“2.”;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但不在金盆岭派出所的,R7圈填“3.”;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
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外地,即长沙市天心区以外的,包括长沙市“芙、开、雨、岳”4区和“长、望、浏、宁”4县均属“其他县(市、区)”,R7圈填“4.”,并在下栏据实填写户口所在的XX 省(区、市)、XX 地(市)、XXX 县(市、区);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户口已迁入学校的大一、研一新生,因还未正式统一上户,属“户口待定”。
R7圈填“5.”,并直接跳填R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