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县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及质量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68.28 KB
- 文档页数:3
精品文档实验题目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与污染评价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中重金属Cu对生物的危害及其迁移影响因素。
2、了解 Cu, Pb, Cr, Cd, Zn,Tl污染的GB标准。
3、掌握土壤消解及其前处理技术和原子吸收分析土壤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4、掌握土壤中 Cu 的污染评价方法。
掌握土壤中其它重金属的污染评价方法。
二、实验方案1、实验原理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使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同时所有的 Cu都被氧化。
在消解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消除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后定容,喷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化器的富燃性空气-乙炔火焰中进行原子化,产生的铜基态原子蒸汽对铜和铅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波长进行选择性吸收,测定其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2、实验试剂。
大学城各采样点土壤、盐酸GR、硝酸 GR、氢氟酸 GR、高氯酸 GR、蒸馏水、(1+5)HNO32、实验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烧杯 50mL(聚四氟乙烯)、移液管(1,2,5,10mL),滴管、 50ml 比色管,量筒及实验室常用仪器等。
3、实验步骤(土壤样品已经制备好,直接用就可以了)。
(1)土壤样品的消解。
分别称取 0.5g 左右的三种土壤样品与 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 2mL的水湿润,加入 10mL的盐酸,在电热板上加热到溶液接近干燥,然后加入 10 mL硝酸,继续加热到溶解物近干,用滴管加入 5mL 氢氟酸并加热分解去除硅化物,接近干后加入5mL高氯酸加热至消解物不再冒白烟时,取下冷却。
(2)冷却完毕后,将残留物洗至50mL比色管,后加入 2mL浓硝酸,并定容至标线,摇匀 , 静置 .(3) 由于溶液比较浑浊,干过滤后所得清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其Cu的浓度。
(Cu标准曲线的配制:实验室已配置好,直接测量)( 4)样品测定①(开机过程):开风机 ----压缩机----电脑----气瓶----电源主机;②通过电脑打开桌面上的WFX210控制软件,进入方法编辑- 创建新的方法;③修改参数(仪器条件,测量条件,工作曲线参数,火焰条件)仪器条件和参数波长324.7 毫微米光谱带宽0.4纳米灯电流 3.0毫安燃烧器高度 6 毫米空气压力0.3兆帕乙炔压力0.09 兆帕空气流量7.0升 / 分乙炔流量 1.0升 / 分火焰类型氧化性兰色焰④样品清单的设定和输入----仪器自动波长---点火(准备过程)⑤先用空白调节吸光度为 0,然后从浓度低到高依次测定标准系列。
土壤中重金属Cu、Pb的污染分析评价1、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重金属Cu、Pb对生物的危害。
(2)了解土壤中Cu、Pb的污染及其迁移影响因素。
(3)掌握土壤消解Cu、Pb及其前处理技术。
(4)掌握原子吸收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方法。
(5)掌握土壤中Cu、Pb污染评价方法。
2、实验方案2.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1.1土壤样品的采集为保证此次实验的严谨性和代表性,本次实验采集了7个区域的土壤样品,土壤样品均来自广工周边的区域,共99个样品,这些区域分别是①教学区②生活区③运动场周边④行政楼假山⑤公路周边⑥中心湖⑦建筑翻土。
为了解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在了解污染源、污染方式以及污染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地形、植被和农作物等情况后布设采样点。
采样点的布设方式有对角线法、梅花形法、棋盘式法和蛇形法等。
2.1.2土壤样品的制备从所研究的区域采集土壤,倒在塑料薄膜上,晒至半干状态,将土块压碎,除去杂质残梗,铺成薄层,在阴凉处慢慢风干。
风干土壤用有机玻璃或者木棒压碎后,过2mm尼龙筛,去掉2mm以上的沙砾和植物残体。
将上述风干细土反复按照四分法齐取,最后留下100g的土壤,再进一步磨细,通过100目筛,装入瓶中。
取20-30g土壤,装入瓶中,在103-105摄氏度条件下烘干4-5h,恒重。
2.2土壤样品的消解与测定2.21消解过程流程图0.5g土壤样品加到PVC烧杯→加2mlH2O,搅拌→加入10mL浓HCl在电热板上加热→(快干时)加入15mL浓HNO3加热→(快干时)加入5mL浓HF加热→(快干时)加入5mLHClO4加热→(快干时)取下冷却→加入1mL浓HNO3.→移入50mL比色管并定容。
2.22样品的测定样品需静置15min,然后将测定样品的装置插入到比色管中,中途不能摇晃样品,否则会出现测试误差,记录电脑得出的数据。
3、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3.1实验结果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科一科二组别样品重量(g)Cu浓度(μg/L)Pb浓度(μg/L)样品重量(gCu浓度(μg/L)Pb浓度(μg/L)第一组广工站0.53 100.98 856.39 实(1-2)-30.53 11599.9865.98实(2-3)-40.57 163.81 1190.76 实(1-2)-50.50 3471.23 1058.56 农田1 0.50 253.87 769.18 外环7 0.58 3645.02 299.17第二组实(1-2)-50.57 322.07 5501.01 J(1-2)-40.51 2913.97 573.88东8 0.55 367.57 475.41 J(1-2)-20.55 4405.08 750.60 中南2 0.50 169.92 219.92 公11 0.55 922.88 798.37第三组农田3 0.50 672.40 648.80 中南1 0.53 658.56 379.63 中心湖2 0.56 352.29 633.90 东4 0.53 813.94 811.76 教6 0.59 1972.60 218.46 南商3 0.52 543.99 510.98第四组图2 0.57 1377.15 486.19 行山2 0.51 5736.15 503.60 实(2-3)-30.64 986.08 532.10 工(1-2)-10.52 3362.87 566.63公13 0.50 609.13 335.02 中南4 0.51 98.04 238.57第五组实(2-3)-10.50 96.03 133.70 农田2 0.50 98.04 238.57教2 0.51 525.82 115.62 南商1 0.50 222.95 192.60东2 0.51 797.15 199.74 外环4 0.50 192.60 1078.50第六组教师公寓0.51 141.06 597.70 外环6 0.55 168.98 664.28 体育1 0.51 115.62 525.82 东14 0.57 81.52 368.59 实(1-2)-20.51 199.74 797.15 体4 0.53 188.57 537.07第七组图1 0.54 135.76 282.25 公10 0.51 103.11 91.60 公4 0.53 223.69 517.39 外环2 0.50 181.46 688.68 中心湖1 0.51 36.59 590.17 行山5 0.54 200.26 442.46第八组东1 0.50 85.36 511.40 教5 0.50 131.22 263.50 二饭0.53 124.55 654.67 教1 0.52 169.56 433.45 实(1-2)-40.51 171.02 536.05 公14 0.50 188.47 378.903.2数据处理表3 不同小组Pb、Cu含量处理表科一科二组别样品Cu含量(mg/kg)Pb含量(mg/kg)样品Cu含量(mg/kg)Pb含量(mg/kg)第一组广工站9.53 80.79 实(1-2)-31094.33 81.7实(2-3)-4 14.37 104.45 实(1-2)-5347.12 105.86 农田1 25.39 76.92 外环7 314.23 25.79第二组实(1-2)-5 28.25 48.25 J(1-2)-4 285.68 56.26 东8 33.42 43.22 J(1-2)-2 400.46 68.24 中南2 16.99 21.99 公11 83.90 72.58第三组农田3 67.24 64.88 中南1 62.13 35.81 中心湖2 31.45 56.60 东4 76.79 76.58 教6 167.17 18.51 南商3 52.31 49.13第四组图2 120.80 42.65 行山2 279.57 58.33 实(2-3)-3 77.04 41.57 工(1-2)-1552.51 48.51 公13 60.91 33.50 中南4 328.28 55.31第五组实(2-3)-1 9.60 13.37 农田2 9.80 23.86 教2 22.86 16.35 南商1 22.30 36.29 东2 12.20 9.92 外环4 19.26 107.85第六组教师公寓13.83 58.60 外环6 15.36 60.39 体育1 11.34 51.55 东14 7.15 32.33 实(1-2)-2 19.58 78.15 体4 17.79 50.67第七组图1 12.57 26.13 公10 10.11 8.98 公4 21.10 48.81 外环2 18.15 68.87 中心湖1 3.59 57.86 行山5 18.54 40.97第八组东1 8.54 51.14 教5 13.12 26.35 二饭11.75 61.76 教1 16.30 41.68 实(1-2)-4 16.77 52.55 公14 18.85 37.89表4 不同区域Cu、Pb含量统计表科一科二第一批区域Cu含量(mg/kg)Pb含量(mg/kg)区域Cu含量(mg/kg)Pb含量(mg/kg)公4 21.10 48.81 教1 13.12 26.35 公13 60.91 33.50 公11 83.90 72.58公10 17.79 50.67公14 18.85 37.89第二批广工站9.53 80.79 教5 13.12 26.35 农田1 25.39 76.92教6 167.17 18.51图2 120.80 42.65教2 22.86 16.35教师公寓13.83 58.60二饭11.75 61.76第三批中南2 16.99 21.99 中南1 62.13 35.81 农田3 67.24 64.88 南商3 52.31 49.13 体育1 11.34 51.55 中南4 328.28 55.31农田2 9.80 23.86南商1 22.30 36.09体4 17.79 50.67第四批东8 33.42 43.22 行山5 18.54 40.97 东2 12.20 9.92 东4 7.15 32.33 东1 8.54 51.14 行山2 279.57 58.33东14 15.36 60.39外环2 18.15 68.87第五批实(2-3)-4 14.37 104.45 外环4 19.26 107.85 实(1-2)-5 28.25 48.25 外环7 314.23 25.79 实(2-3)-1 9.60 13.37 实(1-2)-31094.33 81.70实(2-3)-3 77.04 41.57 实(1-2)-5347.12 105.86 实(1-2)-2 19.58 78.15 外环6 15.36 60.39 实(1-2)-4 16.77 52.55第六批工(1-2)-4285.68 56.26工(1-2)-2400.46 68.24工(1-2)-1552.51 48.513.3第一批区域土壤中Cu、Pb含量大学城广工第一批区域包括中环西路公路(沿公路采样)和教学1号楼周边土壤中Cu、Pb的平均含量见图1。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5期大同市土壤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王学军(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同市分校,山西大同 037008)摘要:近年来,由于大同市城市建设改造和工业用地的增加,以及自然气候等因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土壤污染、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不高、土壤有机质下降、肥料施用比例失调、肥料报酬递减明显等情况。
分析了大同市土壤生态环境现状,提出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耕地土壤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土壤生态;现状;对策0 引言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的主要供应者,而且还是物质能量利用与转换的物质基础。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地无序利用和开发,工农业的污染等决定了大同市的土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1 基本情况大同市地处晋北半干旱地区,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中温带半干旱气候亚带,年平均气温3.6~7.5℃。
昼夜温差大,平均日较差12.6~14.4℃。
日照时数长,大于等于10℃积温为 2 774.4~3 011.3℃,年日照时数最长为3 012 h。
无霜期100~150天,年降水量360~450 mm。
地型地貌分为丘陵地区和冲积平原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占78.6%的地面物质的组成以粘粒为主,粒径小于0.05 mm的土壤颗粒占90%。
大同市土壤属于褐土向栗钙土过渡带。
褐土、栗褐土等地带性土壤交错分布,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壤特色。
2 大同市土壤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2.1 人均耕地减少,土地用养失调大同市9个农业县区,总人口316万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各项建设占地及用地存在着不少损失和浪费,导致实有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据统计2015年耕地面积为443.4万hm2,到2018年降到381.4万hm2,全市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2015年为 0.15 km2/人,2018年减少到人均耕地面积为0.12 km2/人。
山西大同地区土壤肥力动态分析殷海平(山西省大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大同 037000)摘 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的发展,为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县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以及为今后农业的宏观调控措施和各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文章根据大同县3个土类连续5年的监测资料,结合第2次土普结果分析了近年来大同县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土壤肥力 有机质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大同县3类主要农业耕作土壤,栗钙土、草甸土、盐碱土。
栗钙土面积最大,设立了150个监测点;草甸土次之,设立了140个监测点;盐碱土位居第3,设立了110个监测点。
1.2 样本分析方法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硫酸—硫酸钾—硫酸铜消煮,蒸馏滴定法;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碳酸氢铵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1.3 采样时间所有土样均在10月中、下旬采集。
2 土壤肥力变化状况2.1 全县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全县土壤养分总的变化状况呈上升趋势。
有机质含量从2012~2016年略有波动外,基本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全氮含量年度间起伏较多,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有效磷含量呈稳定增长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
2012~2016年5年与土普时相比,有机质含量增加33.7%,全氮含量增加34.6%,有效磷含量增加277.6%,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降低8.4%。
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有效磷,其次是全氮、有机质,变化幅度最小的是速效钾(表1)。
2.2 全县三大土类土壤养分变化情况5年的土壤肥力定点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全县三大类土壤肥力状况明显改善,现将全县的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分述如下(表2)。
2.2.1 有机质含量变化从表2看,土普到2012年期间,3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呈增长趋势,栗钙土、草甸土、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2012年比土普分别增长1.5 g/kg、1.3 g/kg、1.6 g/kg;在2012~2016年期间,除盐碱土基本保持稳定外,栗钙土、草甸土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比2012分别增长1.2 g/kg、1.8 g/kg,变异系数最高的是栗钙土2012年的39.8%,变异系数最低的是盐碱土2014年的23.9%。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同市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6.06•【字号】同政办发〔2018〕98号•【施行日期】2018.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同政办发〔2018〕9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6月6日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持续推进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实现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阶段性工作目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完成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我市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调查,并完成基础信息采集、污染地块风险筛查分级。
建设市级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与省和国家平台实现对接。
对我市一般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开展筛查,对云冈区污灌区进行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制定《大同市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增加,云州区和天镇县盐碱地改良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实施,灵丘县、云冈区、天镇县三县区农用地土壤污染超标区域治理修复工作启动,推动开源一号(原大同市煤气厂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分区分批开展治理修复。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1、有序推进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有序推进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我市一般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开展筛查。
山西省各地市、县、区土壤质量评估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山西省不同地市、县、区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土壤质量,我们可以了解各地土壤的肥力水平、污染情况以及适宜的农作物种植情况,从而为相关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土壤质量评估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指标:
- 土壤肥力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等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参数。
- 土壤污染指标:通过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物质的含量,评估土壤的污染程度。
- 土壤适宜性指标:根据土壤的酸碱性、盐碱度等特征,判断土壤的适宜用途和农作物种植情况。
结果
通过对山西省各地市、县、区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地区的土壤肥力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土壤肥力较高,适宜发展农业生产,而另一些地区的土壤肥力相对较低,需要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 部分地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和农业面积较大的地区。
有必要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 不同地区的土壤适宜性也存在差异,需根据土壤特征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避免土壤退化和农作物减产。
总结
山西省各地市、县、区土壤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了土壤肥力、污染和适宜性的差异性。
基于评估结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促进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污染治理和合理的土地利用,以支持农业生产和保护环境。
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检测与修复一、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农村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工业废弃物、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农村地区。
这些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
例如,一些小型的冶炼厂、电镀厂周围的农村土壤往往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农业生产活动自身也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
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特别是一些含重金属的劣质化肥,会使土壤中的重金属逐渐累积。
还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污水灌溉的情况,这些污水中可能携带各种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后难以降解,进而影响土壤的质量。
从地域分布来看,靠近矿区的农村土壤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矿石的开采、加工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周边的农村土壤。
而且,这种污染往往具有隐蔽性,在初期可能不会被农民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农作物生长、农产品质量以及农村居民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二、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方法(一)传统化学分析方法这是检测土壤重金属最基础的方法。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消解处理,使土壤中的重金属转化为离子状态,然后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仪器进行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检测铅、镉等重金属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精确地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则在汞、砷等元素的检测方面表现出色。
这些方法虽然准确,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并且检测周期较长。
(二)便携式仪器检测法为了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便携式仪器检测法应运而生。
例如,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它可以直接在田间对土壤进行检测,无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
操作人员只需将仪器的探头对准土壤,就能够快速得到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大致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适合大面积的初步筛查。
不过,它的检测精度相对传统化学分析方法要低一些。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7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同市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05•【字号】同政办发[2017]71号•【施行日期】2017.05.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7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同政办发[2017]7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5月5日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2017年是全面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启动之年。
为有序推进大同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确保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书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土壤污染详查等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增加,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二、主要任务(一)扎实开展土壤污染详查1、根据国家和山西省的统一部署,成立大同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全市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市环保局牵头,市农委、市国土资源局等参加,各级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落实,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级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落实,不再一一列出)2、开展并完成全市范围内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配合省政府建立山西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做好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相关工作。
(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住建委、市卫计委、市林业局等参加)(二)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1、大同县、阳高县、天镇县以及南郊区等产粮(油)大县、蔬菜产业重点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以及大同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所在县(区)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并实施《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年第5期项目pH 值镉汞砷铬铅平均值—0.230.010238.3355.3538.02范围—0~0.7990~0.05170~20.450~1250~120.54二级标准>7.50.6 1.025250150三级标准>7.51.01.530400500表1大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结果/mg ·kg -1大同县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及质量评价杨蕊梅1,于天富2(1.大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山西大同037004;2.大同市园艺果树工作站,山西大同037004)摘要:大同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东北缘,全县耕地面积4.65万hm 2。
2009年,在完成大同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的工作中,系统地对大同县耕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质量评价。
关键词: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质量评价文章编号:1005-4944(2010)05-0092-031大田耕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总况本次耕地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采集大田面源污染点位34个,采集点源污染样品12个。
布点的原则是根据污染源的分布、方向,按照棋盘式或者S 型走向随机取样。
监测方法是镉、铅、铬的监测用原子吸收法,而汞、砷的监测用原子荧光法。
根据34个大田面源污染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看,砷的平均值为8.33mg ·kg -1,最大值20.45mg ·kg -1;汞的平均值为0.01023mg ·kg -1,最大值0.0517mg ·kg -1;铬的平均值为55.35mg ·kg -1,最大值125mg ·kg -1;铅的平均值为38.02mg ·kg -1,最大值120.54mg ·kg -1。
以上4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T 18407.1—2001中pH >7.5)的含量限值,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镉的平均值为0.23mg ·kg -1,最大值为0.799mg·kg -1,有部分采样点的测定值超过了国家土壤质量的二级标准,属轻度污染土壤,可能由局部污染造成,见表1。
2几种重金属的含量状况2.1镉全县大田土壤镉的平均含量0.230mg ·kg -1,变幅自未检出到0.799mg·kg -1之间,除几个点位测定值高于《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1)0.6mg ·kg -1,其余点位均低于此值。
不同地貌类型土壤镉的平均含量:丘陵区0.25mg ·kg -1,平原区0.23mg ·kg -1,中山区0.07mg ·kg -1,河流阶地0.055mg·kg -1,见表2。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镉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黄土状栗钙土>黄土质栗钙土性土>洪积栗钙土>盐化草甸土>草甸栗钙土>灌淤栗钙土,见表3。
2.2汞全县大田土壤汞的含量在0~0.0517mg ·kg -1之间,其平均值为0.01023mg ·kg -1,所有点位汞的含量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19—2000)0.35mg ·kg -1的含量限值。
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汞的平均含量为:平原区0.0138mg ·kg -1,丘陵区0.0075mg ·kg -1,河流阶地0.0057mg ·kg -1,中山区0.0015mg ·kg -1,见表2。
各主要土壤类型汞的平均含量依次为:洪积栗钙土0.0150mg·kg -1,黄土状栗钙土0.0142mg ·kg -1,灌淤栗钙土0.0082mg ·kg -1,草甸栗钙土0.0079mg ·kg -1,黄土质栗钙土性土0.0077mg·kg -1,盐化草甸土0.006mg ·kg -1,见表3。
2.3砷全县大田土壤砷含量在0~20.45mg ·kg -1之间,平均值为8.33mg ·kg -1,所有点位土壤砷的含量均低于《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1)2592地貌类型镉汞砷铬铅中山区平均值0.070.0015 3.6575.251.26范围值—————丘陵区平均值0.250.00758.0048.548.32范围值0~0.440.003~0.0189 3.6~13.813.98~102.5413.98~102.54平原区平均值0.230.01388.5647.7338.02范围值0~0.790~0.05170~20.450~125.00~120.54河流阶地平均值0.0550.00577.8748.8536.14范围值—————表2大田不同地貌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mg·kg-1注:0表示未检出(下同)。
mg·kg-1的限值(pH>7.5)。
不同地貌类型土壤砷的平均含量:平原区8.56 mg·kg-1,丘陵区8.00mg·kg-1,河流阶地7.87mg·kg-1,中山区3.65mg·kg-1,见表2。
主要土壤类型砷的平均含量:盐化草甸土10.36 mg·kg-1,黄土状栗钙土8.03mg·kg-1,洪积栗钙土7.95 mg·kg-1,草甸栗钙土7.79mg·kg-1,黄土质栗钙土性土7.44mg·kg-1,灌淤栗钙土7.07mg·kg-1,见表3。
2.4铬全县大田土壤铬的含量在0~125mg·kg-1之间,平均值为55.35mg·kg-1,所有点位土壤铬的含量均低于《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250mg·kg-1的限值。
不同地貌类型土壤铬的平均含量:平原区47.73 mg·kg-1,丘陵区48.5mg·kg-1,河流阶地48.85mg·kg-1,中山区75.2mg·kg-1,见表2。
主要土壤类型铬的平均含量:盐化草甸土68.87 mg·kg-1,黄土状栗钙土50.58mg·kg-1,洪积栗钙土55.36 mg·kg-1,草甸栗钙土61.54mg·kg-1,黄土质栗钙土性土45.16mg·kg-1,灌淤栗钙土56.42mg·kg-1,见表3。
2.5铅全县大田土壤铅含量在0~120.54mg·kg-1之间,其平均含量为38.02mg·kg-1,所有点位测定值均低于《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GB/T1804—2001)150 mg·kg-1的含量限值。
不同地貌类型土壤铅的平均含量为:平原区38.02 mg·kg-1,丘陵区48.32mg·kg-1,河流阶地36.14mg·kg-1,中山区51.26mg·kg-1,见表2。
主要土壤类型铅的平均含量:盐化草甸土36.5 mg·kg-1,黄土状栗钙土32.25mg·kg-1,洪积栗钙土20.97 mg·kg-1,草甸栗钙土30.13mg·kg-1,黄土质栗钙土性土42.856mg·kg-1,灌淤栗钙土43.92mg·kg-1,见表3。
土壤类型砷铅铬镉汞洪积栗钙土平均值7.9520.9755.360.240.0150范围值 5.48~9.92 4.66~46.60~1000.07~0.450~0.0576黄土状栗钙土平均值8.0332.2550.580.2760.0142范围值 4.27~12.680~79.2225.2~87.50~0.790.0007~0.0517灌淤栗钙土平均值7.0743.9256.240.160.0082范围值0~9.7213.98~74.5624.9~87.60.07~0.250.0042~0.0125盐化草甸土平均值10.3636.568.870.190.006范围值 6.92~16.323.3~60.5850~1250.07~0.520.0016~0.0167草甸栗钙土平均值7.7930.1361.540.1640.0079范围值 6.72~8.92 4.66~74.5624.9~75.20.07~0.310.0007~0.0223黄土质栗钙土性土平均值7.4442.85645.160.2660.0077范围值 5.6~8.1313.98~97.860~87.40.1~0.440.003~0.0189表3大田主要土壤类型重金属含量/mg·kg-193Agro-Environment&Development3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大同县大田耕地土壤中,只有极个别点位的砷、镉超绿色食品环境标准(一级),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标准,属二级土壤。
其他点位的测定值小于绿色食品环境标准的限值,属一级土壤,符合我国绿色食品环境的标准,见表5。
参考文献:[1]大同县土壤[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2.[2]雁北土种志[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2.[3]张登继编著.大同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杨蕊梅(1959—),女,长期从事土壤肥力动态监测及化验工作。
基金项目:山西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收稿日期:2010-08-25等级水旱田pH铅镉铬砷汞一级旱田pH>7.5500.40120200.35二级不分pH>7.51500.6025025 1.0表5农田土壤单项指标评价标准/mg·kg-1网络版摘要·白洋淀夏季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田在锋1,陈新永1,胡晓波1,赵智亮1,边蔚1,王平1,祝欢1,杨媚1,肖国华2(1.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51;2.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河北秦皇岛066002)采用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白洋淀水产养殖区水质监测数据,研究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夏季水体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
研究表明,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DO、COD、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NH+4-N、NO-3-N呈负相关,与NO-2-N无明显相关,与TN无显著正相关;而叶绿素a与TP呈一定的正相关,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可能是磷限制性湖泊。
关键词:白洋淀;草型湖泊;叶绿素a;环境因子;相关性湖南永州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何宝生,周良发(湖南省永州市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湖南永州425000)阐述了永州市农业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污染源”即化肥农药施用与流失、农膜使用与回收、秸秆产生与利用现状,分析了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并提出了遏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