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张謇创办的“有用事业”是( D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大生纱厂
2、小红在历史课上搜集了如下史料“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推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B )
A.洋务企业的产生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一五计划的成就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3、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D )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居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C.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4、以往人们穿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子,相互交谈和通信多称呼对方大人、老爷。
易服装、剪发辫、改称呼等礼节出现在( C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戊戌变法期间
5、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D )
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
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7、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A )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8、1912至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D )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9、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
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10、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C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合理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