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海 燕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9 海燕01 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A.蠢笨的企鹅,胆怯.(qiè)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B.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fěi)摔成尘雾和碎沫。
C.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yuān)里。
D.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wǎ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解析:D项“蜿”应读“wān”。
)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C.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炎,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D.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解析:C项中“炎”应为“焰”。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解析:“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广安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学校将全面整治并排查校园内各项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
B.姚明虽然离开了广安,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C.为了避免我国藏族同胞再受到尼泊尔地震的伤害,解放军战士带领他们连夜撤离了灾区。
D.端午节前夕,许多商家举行商品打折促销,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解析:A项语序不当,安全隐患应该先“排查”,才能“整治”,应改为“排查并整治”;B项搭配不当,回荡在耳畔的应该是听到的,而“笑貌”是无法听的,应删去“笑貌”;D项缺少宾语,“促销”后加上“的活动”。
), 02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带燕字的古诗词带燕字的古诗词如下: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唐·杜甫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唐·刘禹锡4、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苏溪亭》唐·戴叔伦5、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燕子楼三首》唐·白居易6、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即事》唐·杜甫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8、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唐·杜甫1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破阵子·春景》宋·晏殊11、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
——《宫词》唐·韩偓12、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十二月一日三首》唐·杜甫1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春思》唐·李白14、峨峨燕中台,悠悠易上水。
——《黄金台》宋·陈昌时15、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高阳台·残萼梅酸》宋·王沂孙16、怀哉燕昭王,招彼天下士。
——《黄金台》宋·陈昌时17、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野蔷薇》宋·杨万里18、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燕子来舟中作》唐·杜甫19、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燕诗示刘叟》唐·白居易20、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归燕诗》唐·张九龄。
燕子的古诗词关于燕子的古诗词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一属。
古时候人们把它叫做亥鸟。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燕子的古诗词,欢迎来参考!燕子的古诗词11、燕子归来依旧忙。
——谢克家《忆君王》2、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
——宴殊《破阵子》3、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陈与义《雨》4、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薛道衡《昔昔盐》5、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7、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采桑子》8、已过燕子穿帘後,又见鱼上市时。
——陆游《春日》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宴殊《破阵子》10、燕子初来语更新,一声声报内家春。
——王珪《宫词》11、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12、新绿阴中燕子飞,数家烟火自相依。
——陆游《初夏》13、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晏几道《谒金门》14、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杜甫《即事》15、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欧阳修《临江仙》16、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邵雍《梅花诗》17、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
——秦观《调笑令》18、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1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20、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21、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
——周德清《喜春来》22、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23、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张炎《高阳台》24、燕子犹知社後归。
君行无定期。
——刘克庄《长相思·朝有时》25、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
——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26、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
——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27、去年燕子天涯。
今年燕子谁家。
——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28、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海燕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 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 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2.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制造”“报答”“维护”“沸腾”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 “我的老师”“完全相信”“非常坚强”“多么可爱”这几个短语与“ 一位顾客”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C.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
D.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3.划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C. 某日的交通梗塞的长蛇阵不见了,红绿灯偃旗息鼓了……D.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4.下列关于《海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A. 《海燕》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的。
B. 这篇散文诗中的风、云、雷、电象征着轰轰烈烈的革命力量。
C. 诗中的海鸟以及狂风、巨浪等,都没有人格化。
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这句话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拟人、夸张B. 排比、拟人C. 拟人、比喻D. 反复、拟人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呻吟shén 胆怯què 火焰yànB. 蠢笨chǔn轰响hōng飞窜cuānC. 翡翠fěi飞沫mò 熄灭xīD. 蜿蜒yán 掠起luè 深渊yuān二、填空题7.高尔基(1868—1936),________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________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________。
海燕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感受“海燕”所体现的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一、字词积累1. 注音:给加点字注音呻吟()白沫()翡翠()掠起()深渊()蜿蜒()胆怯()号叫()2.解词胆怯:蜿蜒:高傲苍茫:二、文学常识1.作者:高尔基(1868—1936年),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1906年发表了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
高尔基自传性的三步曲有。
2.背景:十九世纪末叶,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中传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高尔基亲自参加了反对沙皇的火热的革命斗争。
他目睹反动军警殴打、屠杀学生的罪行,于是满腔义愤地写下了“幻想曲”《春天的旋律》。
这篇小说是高尔基根据自己与沙皇政权斗争的亲身经历,结合当时俄国革命斗争形势写成的。
由于革命观点鲜明,沙皇书报审查机关不准出版。
只有结尾部分才得以发表,这就是《海燕》。
它反映了当时革命群众在革命先驱者的激励下,对沙皇专政及其黑暗制度越来越愤激的斗争情绪,预言了沙皇黑暗统治的必将崩溃。
因此,它一发表,立即成为进行革命宣传斗争的有力武器。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索)1.感情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海燕的词语,并用﹏标注出来。
2.理清文章思路本文在内部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
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变化,可以分为三大场景,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有些什么样的表现?①②③我的疑问:探究案:(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索并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一:分析海燕形象1.通读课文,画出文中直接描写海燕的语句,体味其表达效果。
9.海燕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二、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发言提纲并在班上交流。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1、高尔基。
2、《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
3、关于高尔基《海燕》的其他资料。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了解基本常识,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
我们读了巴金《日》、《月》两篇短文,巴金通过写“日”、“月”表达了什么情感?(由“日”、“月”这寻常的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表达作者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情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诗),要“透过文学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今天,我们把视角投向高尔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历史时代的激情。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1、作者。
2、关于《海燕》的写作背景及其他资料。
3、教师归结,要求学生整理文学常识并作好笔记。
三、朗读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记准生字字形;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
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
(运用工具书查正字音词义;与同学初略探讨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
a.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掠起(1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b.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
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
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2、指名朗读。
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读,探讨重音、停顿、语速的处理。
3、听录音带朗读。
(1)静听感受;(2)随录音朗读;(3)模仿朗读。
方法:指名读一文段,同学评价后再听该段录音(放映相应画面),让学生在听读、模仿朗读,相互评价,观看画面过程中增强感受,正确朗读。
4、齐声朗读。
(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感情,读出散文诗之韵味。
)
四、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方框内提示的文字并思考:(1)作为一种海鸟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你是从方框提示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2、师生互动探讨:(1)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归结板书(字幕显示)
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
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联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鄙弃如海鸥、海鸭、企鹅般的怯懦自私者。
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五、练习与研讨
1、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
2、问题研讨
(1)课文标题是《海燕》,作品中为什么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
(2)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课文中其他事物也应该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请列出来与同学探讨。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象征、烘托、对批等表现手法,阅读理解精要文段。
一、上课时“问题研讨”交流。
(对学生交流发言不作定论,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序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在阅读探讨过程中欣赏作品,认识并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
)
二、朗读感受,思考探讨
1、朗读描写海燕的句段,观看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穿梭号叫的画面,加深对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义。
2、朗读描写其他海鸟的语段,观看投影画面(1)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教师小结板书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
海燕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
叫喊着革命先驱者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
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
海鸭:呻吟、吓坏了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与
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
企鹅:躲藏海燕的形象。
3、浏览阅读,探讨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师小结板书: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
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
暴风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4、作者把海燕摆到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烘托。
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结合本文作引导性阐述,从写作技巧方面引导学生欣赏)。
三、精要文段阅读理解。
1、朗读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的句段,具体说说你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试在课文中找出几例并分析说明(从表达方式、作品语言方面欣赏。
)
教师小结:
1、充满激情的描绘――间接抒情描写议论结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
2、饱含激情的议论――直接抒情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四、课文总结:
1、内容:略
2、艺术特色:略
五、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交流。
附:课后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设题意图是借助朗读,引导学生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二、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领会“海燕”这一形象的深广的政治意义和思想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除了海燕,课文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
请你想像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
设题意图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像,深入体味作品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海燕的心理活动应包括这样几点:1.欢乐,与其他海鸟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2.对暴风雨的热情和渴望;3.无畏和对战胜暴风雨的信心。
它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对话应该突出它们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形成对比和冲突,表现出海燕对怯懦者蔑视的情感态度。
具体表述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四、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
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呢?试就这个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