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电网“十二五”规划原则及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494.92 KB
- 文档页数:7
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优先开发水电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年发电量为6.08万亿千瓦时,平均功率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2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2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
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西部多,东部少,相对集中于西南。
开发程度在地区间差异也很大,2009年底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为45.7%,其中东部地区水电基本开发完毕,中部地区开发程度达到73%,而西部地区开发程度较低,仅为23%,特别是西南地区仅为17%。
水电是供应安全、成本经济的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替代燃煤发电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都很高,需要放在优先开发的战略位臵。
其基本发展思路是:实行大中小开发相结合,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
加快水电流域规划和勘测设计,保证水电基地连续滚动开发。
继续加快开发十三个水电基地,重点开发四川、云南和青海境内的大型水电基地电站,积极开展西藏境内河流水电流域规划、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积极开发中小型水电站,促进能源供应结构优化,促进水电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臵。
促进绿色和谐开发。
在河流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建设和投产运行全过程落实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
结合区域、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移民实际,进一步优化调整河流开发规划方案,适度控制高坝大库容水电站布局。
成立国家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全国水电移民管理协调工作,负责装机容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基地、100万千瓦以上水电站以及跨省水电站移民的协调管理工作。
逐步推广移民先行政策,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地方经济和人民群众真正从水电开发中受益。
扩大资源配臵范围。
重视水电基地消纳市场研究,在满足本地区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地将水电输送到市场需求空间大、电价承受能力高的东中部地区消纳。
重视西南地区水电季节性电能消纳研究,依靠价格和市场机制,扩大消纳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弃水。
加强水电输电规划研究,加快输电通道建设,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不利影响,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8%,比2005年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16.2个百分点;5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公顷。
深入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总产迈过3000万吨台阶,2010年达到3080.5万吨,比2005年增加475.2万吨,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330.5万吨。
2010年,棉花、油料、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1.6万吨、227.6万吨、376.9万吨和193.3万吨,均位居全国前列。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
大力实施“121”强龙工程和“532”提升行动,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农产—1 —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15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32个,省级龙头企业685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46个、超5亿元的94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40个和74个。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687亿元,比2005年增加2787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由2005年的0.54∶1提高到1.2∶1。
(三)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小麦优质率达80%,水稻优质率达79%,“双低”油菜优质率达93%。
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5%,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及2011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1〕7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十二五”及2011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八月十四日安徽省“十二五”及2011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工作形势严峻。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约束性指标,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以节能增效为主线,强化目标约束,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倒逼机制;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发展节能产业、建设重点节能工程、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突破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的作用,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6%左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5亿吨标准煤左右。
2011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黄山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以上,其余各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
二、重点任务(一)强化节能目标责任。
1.科学分解节能目标。
强化能耗强度下降指标约束,采取因地制宜、分档安排的方式,将全省“十二五”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市、各有关部门。
各市、各有关部门要把节能目标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十二五”规划和年度计划,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落实。
2.强化节能目标监测预警调控。
加强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和用电量监测,完善节能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科学量化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业等重点领域能源统计制度,实施节能季度会商分析制度,发布半年、全年的全省及各地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制定“十二五”预警调控方案,适时启动分级预警调控响应。
安徽省电力公司农网完善工程技术导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 35千伏电网第三章 10千伏配电线路第四章 10千伏配电台区第五章低压配电线路第六章拉线、绝缘子和金具第七章接户线、进户线、户表装置第八章无功优化补偿1 总则1.1为做好农网完善工程建设与改造工作,适度提高农网的建设标准,保证农网的建设质量,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电能,依据相关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导则。
1.2农网完善工程应遵循“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满足《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要求,与主网规划有效衔接,实现高、中、低压电网协调发展。
1.3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安全可靠、减少维护、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推进资产全寿命管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4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总结经验,接受教训,适度加大导线线径(包括下户线),既要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又要防止建设标准过低造成的重复改造和维护工作量。
1.5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推荐的“四新”技术产品,不断提高农网科技含量,提升农电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和营销现代化水平。
1.6农网完善工程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公司有关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标准。
2 35千伏电网2.135千伏电网逐步建设成环网结构,满足供电安全N-1准则。
2.235千伏线路宜采用架空线路,导线截面应根据中长期预测负荷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架空导线宜采用钢芯铝绞线,导线截面不宜小于120 平方毫米。
2.335千伏线路供电半径不大于30千米。
在供电半径过长或负荷密度较大的区域宜增加变电站的布点,以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
2.435千伏架空线路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特殊地段可采用高强度电杆、角钢塔或钢管塔。
2.5县城区、集镇或变电站进出线宜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同杆架设,并适当提高安全系数。
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智能化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专项规划之四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二〇一〇年九月前言当前,以能源多元化、清洁化为方向,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战略转型为目标,以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全球范围推进。
智能电网在其中发挥着核心和引领作用,并已成为未来电网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我国的能源发展格局、电力供需状况、电力发展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电网除具备电能输送载体和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功能外,更有可能通过能源流与信息流的全面集成与融合,成为影响现代社会高效运转的“中枢系统”。
面对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核心技术取得全面突破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决策部署,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努力实现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积极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按照“统筹安排、统一规范、自上而下、同步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是《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专项规划报告之一。
编制以《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等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坚强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修订稿)、《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2009-2020)》(送审稿)、《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为基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家电网智能[2010]81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开展网省公司规划分报告的编制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形成《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并与主网架、配电网、通信网和技改、营销、信息化、调度运行等专项规划进行了衔接。
十二五规划全文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资料“十二五”规划预审稿征求发展大电网和配电网中国电力联合会权威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独家采访时表示,目前中电联正在制定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报告预审稿,目前已成稿,进入了向电力企业征求意见和讨论阶段,该稿件将为能源局在制定电力“十二五”规划时提供意见和参考。
据上述人士介绍,此次规划报告预审稿重点提到了“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的发展思路、电力供需形势预测、电力结构、节能减排措施及目标、所需政策支持等内容,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超过14亿千瓦。
其中,“十二五”期间,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是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思路,涉及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约束、能源革命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十二五”期间电力供需形势的判断,上述人士透露,在目前“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进行的形势下,预计“十二五”期间能源需求还将快速增长,但政策将大力引导能源节约,因此能源强度不会太高。
在“十二五”期间调整电力结构方面,上述人士表示,预计2015年之前,我国“以煤为主”的电力消费结构仍然很难改变,尽管煤炭消费量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会下降几个百分点,但“十二五”期间,逐年的煤电需求还会增长,但逐年常规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呈现环比持平或下降的态势。
农网改造有望纳入电网“十二五”规划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我国农网改造规划正在制定中,未来三年内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将在此规划基础上落实。
该规划还有望被纳入电网“十二五”规划中,与智能电网规划相对接。
国家能源局披露今年针对农网改造的资本金投入将达到120亿元,由此将带动电网投资总额增长。
专家预测,电网公司今年的投资额可能因此大幅扩容。
电网投资大幅扩容国家能源局披露农网改造今年将投入120亿元资本金。
分析人士表示,这部分资本金将按照比例分到两大电网以及部分地方电网手中,加上电网主体自有资金投资和银行贷款,共计将带动全年约600亿元的资金投入,国家电网的电网投资总额可能因此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