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练习《马钧传》
- 格式:pdf
- 大小:10.32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语文马钧传试题 2019.091,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②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人与自然是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范畴。
但中西哲学不论在自然的研究或人的研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别。
首先,在研究人的方面:应该肯定,西方哲学也是关心、重视研究“他人”的,不过在他们那里的“他人”,不是与自我具有同等独立地位异质于自我的他人,而是依附于自我的或者说是从自我的内心体验中推演出来的“他人”。
德国著名哲学家莱维纳斯称此为“同质于自我的他人”或“从属于自我的他人”、“他我”。
他指出:这种同质于自我的“他人”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巴门尼德的“同一哲学”中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他的“存在是一”,“一外无他”的理论,就是这种理论的开端。
后来笛卡尔的“自我”理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先验统觉”理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理论,无不是这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当今盛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则是这种理论的延续。
比如:尼采的意志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都常谈论“他人”或“他人的意志”,“他人的生命”,然而它们都不是独立“自我”之外的他人的意志、他人的生命,而只是“自我”、“自我意志”、“自我生命”的“扩大”或“膨胀”。
应该肯定,西方哲学中的许多流派是十分重视关于人与人关系的伦理学的。
但是,不论是边沁等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还是康德等的先验理性(良心)主义伦理学,它们都把人与人之问的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建立在个人的功利主义或自我的良心主义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哲学,是十分重视研究人的,但是它们研究的偏重点不是个人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仁”。
“仁学”是“人学”,是“人与人的关系”之学。
马钧传[基础巩固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 更:轮番 B .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发:发动 C .至.令木人击鼓吹箫 至:到 D .取人不以一揆.也 揆:准则,标准[解析] C 项,“至”是“甚至”的意思。
[答案] C2.下列选项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
A .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
B .天下之名巧.也。
C .子所长.者言也。
D .所短.者巧也。
[解析] B 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A 项,动词用作名词;C 、D 两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钧者器之模.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 B.⎩⎪⎨⎪⎧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有以言.取之者 C.⎩⎪⎨⎪⎧使首尾电至.秦军又至.D.⎩⎪⎨⎪⎧而试之易.知也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 [解析] A 项中两个“模”的意思分别是:名词,模型;动词,做出模型。
B 项中两个“言”的意思分别是:动词,说,谈;名词,口才。
C 项中两个“至”的意思都是到达。
D 项中两个“易”的意思分别是:形容词,容易;动词,改变。
[答案] C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夫同情..者相妒B.必以考试..为衡石C.圣人具体..备物D.不经时而是非..定[解析] A项,同情,古义:爱情同属一个人;今义: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B项,考试,古义:考察试验;今义: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
C项,具体,古义:在整个一身之内;今义: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
[答案] D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未之思耳B.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C.不自知其为巧也D.夫何远之有[解析] B项,为被动句,其余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 B[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选修《传记选读》马钧传测试题 2019.9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新一轮洪峰将至,大堤渗水严重,王县长见危授命,把加固大堤的任务交给了大李他们。
B.联谊会刚开始时大家有些拘束,但年轻人的热情很快消解了彼此的陌生感,充满趣味的游戏让学子们迅速打成一片。
C.为了提升地方文化形象,也为了开辟新的旅游景点,许多城市想方设法修缮并恢复当地的历史名人故居,这是无可厚非的。
D.我们要正告日本的某些当政者,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任期中虚高的“数字政绩”,为春风得意的王科长带来了不小的殊荣和经济效益。
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B.迁曹铁路是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融资建设的,它全长213公里,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
C.生物工程技术属于能与信息技术比肩的21世纪前沿科技领域,美日两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几乎呈白热化程度。
D.在“超级女声”创造收视奇迹之后,各种选秀节目遍地开花。
业内人士指出,大批量的模仿只会加速这类节目死亡。
3,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
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
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
有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
可是这种变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
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
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一,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
高考语文马钧传专题12020.0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沉缅倍加珍惜按图索骥出淤泥而不染B.蛰伏先礼后兵流光异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C.伸张势不两唉声叹气喜怒不形于色D.谙熟流芳百世额手称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咋呼/咋舌训诂/怙恶不悛所向披靡/靡不有初B.阑珊/蹒跚下载/一年半载退避三舍/魂不守舍C.挣扎/挣钱纰漏/蚍蜉撼树惟妙惟肖/唯唯诺诺D.河畔/绊脚捕捉/周公吐哺风尘仆仆/前仆后继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重在引领贵在自觉仲呈祥从去年开始,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被称为“三无”(无女角色、无婚外恋、无明星偶像)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火爆荧屏,并持续到了今年,引发了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电视台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到大学生论坛,从部队到工厂、机关和社会大众,人们都在议论“许三多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
一部文艺作品引发一种波及上亿观众主动参与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在当下并不多见、且值得珍视。
彪炳人类文艺史册的古希腊喜剧游乐活动,参与者不过数以万计,而今凭着现代传媒优势的电视剧艺术,得到了具有欣赏章回小说和连台本戏剧艺术传统的中国人的青睐。
究其原由是历史品位、美学品位使然。
这部作品最终社会效益的完美实现,不仅在于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自身的创造,有时也必须靠读者、观众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创造。
惟其如此,重视对一部文艺作品引发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正确引领,极为重要。
譬如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如何从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中获取精神营养?这里面有个“引领”课题。
我孤陋寡闻,也至少耳闻目睹了几种不同的声音--在一家省级卫视面向全国观众的谈话专栏节目中,年轻漂亮的主持人向在场的观众发出这样的提问:“诸位女嘉宾,你愿意嫁给许三多吗?”全场哗然,然后无人应答。
稍顷,一位勇敢的时髦女性站起来应对:“我愿意!”主持人追问其由。
再答:“第一,许三多憨,不怕苦,我可以叫他玩命挣钱,供我花;第二,许三多实,不怕累,我可以叫他全包家务活,我轻松。
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五十蹑.(niè)骁.骑(xiāo)自覆.(fù) 乐.舞(lè)B.连属.(zhǔ) 乃难.先生(nán)哂.之(shěn)不以一揆.(kuí)C.连弩.(nǔ) 舂磨.(mò)傅玄.(xuán)璞.玉(pú)D.墨翟.(dí)裴.松之(péi)中.之则堕(zhònɡ)受诏.(zhāo)【解析】A项,“乐”应读“yuè”;B项,“难”应读“nàn”;D项,“诏”应读“zhào”.【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均衡织绫机争辩丧功废日B.花纹公输般分辨其文异变C.百戏武安候收讫平心而论D.污陷座右铭幽深强弩之末【解析】A项,“废"应写作“费”,“浪费”的意思;C 项,“候”应写作“侯";D项,“污”应写作“诬"。
【答案】B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更:轮番B.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发:发动C.至.令木人击鼓吹箫至:到D.取人不以一揆.也揆:准则,标准【解析】C项,“至”是“甚至”的意思.【答案】C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者相妒A.夫同情..为衡石B.必以考试..备物C.圣人具体..定D.不经时而是非..【解析】A项,同情,古义:爱情同属一个人;今义: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B项,考试,古义:考察试验;今义: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
C项,具体,古义:在整个一身之内;今义:细节方面很明确、很抽象.【答案】D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未之思耳B.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C.不自知其为巧也D.夫何远之有【解析】B项,为被动句,其余都是宾语前置句.【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5 马钧传创新的根基就是做每个人都会做却又不屑于做的动作和事情。
这些事贯穿整个日常生活,甚至是你完成了的自己都不记得的一个动作。
创新的那一刻确实是质的飞跃,但是,之前不断的量的积累则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有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创新带来的成就与辉煌,却看不见背后的辛酸与努力,但是这一切是取得创新成果所不可避免的。
一、内容梳理《马钧传》⎩⎪⎪⎨⎪⎪⎧⎭⎪⎬⎪⎫名巧马钧⎩⎪⎨⎪⎧家贫位低乏辞令改造绫机造指南车军事机械⎩⎪⎨⎪⎧做翻车鱼龙百戏诸葛弩善于观察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勇于实践世人之见⎩⎪⎨⎪⎧⎭⎪⎬⎪⎫裴先生,哂之安乡侯,悟武安侯,忽之良可恨也二、把握主旨本文记载了一位古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反映了作者对善于创造发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对那些只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豪门贵族的批判。
三、艺术特色1.夹叙夹议。
有传主的创造记叙,又有作者发出的叹惜,使传主的形象具体感人。
2.类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孔子“七十贤人”中的颜渊、子贡等各有所长来类比,借以说明不能“以言抑人异能”。
1.由课文介绍看,马钧性格、家境如何?世人知其巧和服其巧的各是什么发明?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
少年游乐,未认识到自己的才华。
早年生活贫困,可是一向具有志气的马钧,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在工作中拓宽了知识领域。
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
对技术问题有自信心。
马钧对机械的研究是从改革织绫机开始的。
并因此而出名,令世人知其巧。
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
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从此,“天下服其巧也”。
傅玄《马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马钧传》阅读答案傅玄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
焉可以言知乎?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贺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日:“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
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团,患无水以溉。
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此二异也。
’ 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
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日:“可动。
”帝日:“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
”受诏作之。
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
此三异也。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
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傅子谓襞子日:“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装子同。
傅子日:“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
此犹以已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夫同情者相护,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故君子不以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堑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马钧传》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
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
傅子曰:“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
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
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
以事取之者,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然则试冉、季以政,试游、夏以学矣。
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何者?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
又马氏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
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
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裴子者,裴秀。
安乡侯者,曹羲也。
武乡侯者,曹爽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要:要害B.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微:小事C.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是:就是这样D.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果:果然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虽圣人之.明尽物B.而试之.易知也C.难试易验之.事 D.马先生之.巧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具体..备物B.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C.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D.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4.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这就是马氏做得不正确的地方。
传记选读《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练习题高中语文《传记选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项羽本纪>>练习题一、写出本课所学的成语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壮丁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2、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3、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词的用法并加以解释。
1、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3、梁以此奇籍。
4、壮丁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6、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7、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
()8、项王然其言。
乃赦外黄当坑者。
()9、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10、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1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2、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1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14、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5、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1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1、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五、写出下面多义词的意义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下梁地闻之皆争下项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徒以吾两人耳,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汉军乃觉之左,乃陷大泽中毋令得东而已东至睢阳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此天之亡我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举世闻名今独臣有船籍独不愧于心乎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六、特殊句式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王闻龙且军破项羽者,下相人也。
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使人辱之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两人尝有德于项梁《苏武传》一、通假字女为人臣子畔主背亲头县北阙与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法令亡常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前以降及物故二、词类活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其一人夜亡天雨雪宜皆降之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欲因此时降武•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空以身膏草野•杖汉节牧羊三、古今异义• 1、武等实在。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
南车,记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
可以言者也。
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
先生乃作翻车③,令童儿④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此二异也。
(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
注释:①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
②器之模:陶器的模型。
③翻车:龙骨水车。
④
童儿:年轻人。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记言之虚.(2)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3)二子哂.之曰(4)患.无水以溉
2.下列各项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功百倍于.常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B.夫何远之.有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患无水以.溉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先生乃.作翻车屠乃.奔倚其下(蒲松龄《狼》)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分)
(1)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2)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4.文中的马钧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1.(2分)(1)不真实的,假的(2)报告(3)嘲笑(4)担心
2.(2分)D(A项为“比”、“到”;B项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他”;C项为“来”、“因为”;D项同为“于是,就”)
3.(4分)(1)用空话争辩,还不如试一试容易见效。
(2分)
(2)从此之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明了。
(2分)
4.(3分)马钧是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富于创造力的人。
启示:想得再好,说得再动
听,不如付出实际行动,行动胜于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