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5.76 MB
- 文档页数:49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6(029)004【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4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
结果研究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 NYHA 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优于常规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总页数】2页(P143-144)【作者】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作者单位】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魏县 056800;青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北青县062650;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魏县 056800;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魏县 056800;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魏县 05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J], 马朝霞2.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观察 [J], 陈永明;秦牧;曹向前3.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J], 贾鹏4.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朱扬进; 马亮; 余燕岚; 吴欣蔚; 陈亚然; 陈斌5.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丽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辛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1引言冠心病是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最重要的一项危险因素。
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异常,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且对于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the 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rival study,4S)首次证实,辛伐他汀减低总死亡率危险性达30%,冠心病死亡危险性达42%,及经医院证实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达37%,减少心肌血管再通术的危险性达37%(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脏保护研究(HPS)结果也表明,辛伐他汀治疗使LDL-C平均降低37%,并使冠心病事件降低24%,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降低27%,总死亡率降低12%[1]。
但与此同时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如何充分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减少其副作用,从而达到保护患者的目的,成为医学的一个重点。
因此我们查阅了大量的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方案,以期较为客观地把握辛伐他汀的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为大家的临床诊疗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2辛伐他汀不同剂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2.1调脂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调脂治疗理念也在不断转变,在血脂控制程度上先后提出过“越低越好”、“低一点好”等观点。
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亚洲人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更敏感的印象,国内多主张应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就此做过较多的临床试验对比研究。
然而,2004年1月15日在亚太心脏会议上公布的GOALLS和STATT两项设计相似的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亚洲和非亚洲患者对辛伐他汀(舒降之)20~80 mg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蒙应东[2]将65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治疗组(n=37)和高剂量治疗组(n=28),低剂量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20 mg/d,高剂量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40 mg/d;疗程均为6周。
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和药物选择引言:冠心病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病症,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预防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原理、常用药物以及药物选择的相关因素。
一、抗血小板治疗的原理抗血小板治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活化,减少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等。
这些药物作用于不同的血小板功能靶点,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
二、常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产生TXA2为主要作用机制。
它通过不可逆性地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酶,阻断TXA2生成的关键酶,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凝集功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与其受体P2Y12的结合,阻断ADP信号转导通路,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聚集,从而达到抗血小板的效果。
3. 波立维:波立维是一种磷酸二酯酶-3抑制剂,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的cAMP水解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凝集功能。
三、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因素1. 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是首选;而对于非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常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或波立维。
2. 防止再发心肌梗死:对于冠心病患者伴随有高度或中度冠状动脉狭窄、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高血压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通常会更加积极,如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注重对患者进行血压和血糖的综合管理。
3. 个体化治疗:选择抗血小板药物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胃肠道道病变史、药物过敏史等因素。
例如,老年患者应慎用氯吡格雷和波立维,因为他们更容易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肾功能受损患者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积聚。
四、抗血小板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出血风险: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导致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特别是伴有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冠心病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而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指南。
以下是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的简要介绍。
冠心病的分级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划分的,一般分为四个级别:0级、I级、II级和III级。
0级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清晰,没有明显的异常。
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运动,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I级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存在轻度狭窄或阻塞,但没有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风险因素,包括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以及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II级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有中度狭窄或阻塞,患者会出现劳力性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的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考虑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通手术(CABG)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缺血症状。
III级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狭窄或完全阻塞,患者会出现持续性胸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肌缺血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常规的药物治疗往往无法缓解症状,因此需要考虑行PCI或CABG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缺血的症状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除了上述的级别划分,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和控制其他慢性病等;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等;以及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总结起来,冠心病的分级诊疗指南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引起的症状严重程度来划分的。
根据分级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以改善血流供应和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需要强调的是,冠心病的治疗除了医疗干预外,患者还需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积极参与治疗,以便更好地防治疾病。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心脏血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2024年版的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冠心病可分为无症状、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为不同阶段提供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无症状阶段是指患者没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但仍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
此时可通过常规体检或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冠状动脉CTA等)发现心脏病变。
对于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首要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同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
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在体力或情绪激动等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
诊断稳定性心绞痛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治疗方面,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肌梗死。
对于高危患者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包括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包括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指标等。
治疗方面,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肝素等进行急性期管理,同时尽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以恢复血流通畅。
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等。
此外,心脏康复程序也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监测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心理支持和教育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综上所述,2024年版的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针对不同阶段的冠心病提供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手段,达到减轻症状、防止心脏事件和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
冠脉介入手术分级
冠脉介入手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常见方法,其分为不同的级别,以
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以下是冠脉介入手术分
级的详细介绍。
一、一级手术
一级手术是指冠脉介入手术中最简单的一种,通常用于治疗单一的冠
状动脉狭窄。
这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风险较小,患者通常可以在手
术后很快恢复。
一级手术通常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较短,通常只需要30分钟左右。
二、二级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冠脉介入手术中较为复杂的一种,通常用于治疗多个冠
状动脉狭窄或者狭窄较为严重的病例。
这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但是
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
二级手术通常需要在全身麻
醉下进行,手术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2个小时。
三、三级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冠脉介入手术中最为复杂的一种,通常用于治疗多个冠状动脉狭窄或者狭窄较为严重的病例,并且需要进行血管成形术或者支架植入术。
这种手术的成功率较低,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非常谨慎地进行。
三级手术通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较长,通常需要2-3个小时。
总的来说,冠脉介入手术分级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以便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选择手术时,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手术的风险,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便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手术后,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便更好地恢复健康。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和细胞坏死,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因之一。
针对不同的病情,冠心病的诊疗应有不同的分级。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一、冠心病分级1.稳定性心绞痛(1)I级:心绞痛频率少,发作较轻,耐受性较好;(2)Ⅱ级: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需要药物治疗;(3)Ⅲ级: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Ⅳ级:基本无休息缓解,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精神状态。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I级:心肌酶学标志物轻度升高,无临床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2)Ⅱ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3)Ⅲ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4)Ⅳ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I级:ST段抬高少于2mm,心肌酶学标志物轻度升高,无临床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2)Ⅱ级:ST段抬高2-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3)Ⅲ级:ST段抬高多于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4)Ⅳ级:ST段抬高多于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二、冠心病治疗1.稳定性心绞痛(1)控制风险因素:戒烟、控制饮食和体重、控制高血压、治疗血脂异常、控制血糖等;(2)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3)介入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严重者可考虑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等;(2)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2)介入治疗:心肌梗死部位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冠心病吃什么中药效果好?*导读:冠心病吃什么中药效果好?不同体质的患者使用的中药不一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冠心病患者都会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吃什么药效果比较好。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患者是属于心阳亏体质的话可以使用以下中药进行治疗。
心阳不足是心气不足的重要表现,通常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脉瘀阻现象的,因此患者可以多使用三七、藏红花、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此外,冠心病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痰液比较浑浊导致阻滞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使用芳香化浊、温化痰饮的法半夏、陈皮、天南星、蔻仁、春砂仁等中药。
如果是属于蕴久化热的患者就应该使用一些温化的药物,可以防止热伤阴。
针对于心阴虚损导致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药物进行调理。
首先,冠心病通常都会出现在老人身上,老人一般都是属于素体阴虚体质。
患者在病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阴虚现象,特别是肾阴虚的现象,长时间下来会出现阴损气伤。
此外,气虚津液生成不足也可以能会导致气阴两虚的现象。
这种患者建议可以通过益气养阴的方法进行治疗冠心病。
通常使用的药物有:五味子、太子参、灵芝、石斛、龟板、鳖甲等,都有利于益气养阴。
虽然药味比较少,不过都具有补气、清热、滋阴、敛阳等四种功效。
如果是已经确定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就必须要正确使用以下几种药物,比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安定,还有一些中药像益安宁等。
通常在冠心病发作的时候,患者自己都会先出现一些特殊的的感觉,比如,心前区闷痛、绞窄感、恐惧感等,这个时候患者其实是可以按照自己之前的经验自己来服用一些服药的,在原地进行休息,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进行吸氧,都可以有效的治疗冠心病,不用非要等医生来治疗,避免病情发展的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