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因工程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598.83 KB
- 文档页数:17
基因工程:称基因操作、重组DNA。
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遗传学理论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 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 分子,然后导人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或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穿梭载体:含有细菌质粒和克隆的真核生物DNA片段的杂种质粒,有两个复制起点和既能在细菌又能在真核细胞中进行选择的选择标记,所以,很容易从一宿主转到另一个宿主乙。
穿梭质粒:指一类由人工构建的具有两种不同复制起点以及相应的选择标记基因,因而可在两种不同种属的受体细胞中复制和检测的质粒载体。
同裂酶:不同来源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具有相同的识别序列,产生完全相同的黏性末端。
重组率:在连接反应结束后,含有外源DNA片段的重组分子数与所投入的载体分子数之比。
cDNA文库:由cDNA法构建的基因文库,只含有某一生物体的所有蛋白质编码序列,一般不含有DNA调控序列。
基因组文库:由鸟枪法构建的基因文库,含有某一生物染色体的所有DNA片段,包括基因编码区和间隔区DNA。
感受态:受体细胞最易接收外源DNA片段而实现转化的一种特殊生理状态。
同尾酶:一些来源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靶序列各不相同,但都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这类酶称为同尾酶。
接头:是一段含有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的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通常是八聚体和十聚体。
转化:将质粒DNA 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质粒导入细菌中的过程称为转化。
星号活性:Ⅱ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虽然具有特异性的识别序列和切割的位点,但是当酶解条件发生变化时,酶切反应的专一性可能会降低,导致同种酶识别多种序列,这种现象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星号活性。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能够分泌乳汁的转基因动物生产其他来源的基因产品,并通过乳腺分泌出来。
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细菌中有作用于同一DNA 的两种酶,即分解DNA 的限制酶和改变DNA 碱基结构使其免遭限制酶分解的修饰酶。
食品分子生物学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翻译的过程中,肽链的合成方向是从C端到N端。
参考答案:错误2.RNAi是一种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参考答案:错误3.在PCR后的电泳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核酸物质()。
参考答案:目的DNA_引物二聚体_非特异性扩增序列4.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 DNA 分子多为正超螺旋参考答案:错误5.PCR反应通过温度来控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
参考答案:正确6.在翻译过程中,氨酰tRNA插入A位点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参考答案:错误7.核酶的作用方式包括剪切和剪接两种。
参考答案:正确8.DNA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升高,有助于提高DNA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正确9.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基因包含以下哪几个()。
参考答案:Y基因_A基因_Z基因10.影响DNA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简写Tm)的因素包括()参考答案:G-C含量_变性剂_溶液的离子强度_溶液的pH11.细胞自然常见的2种干扰RNA为()。
参考答案:siRNA_miRNA12.t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包含哪些方式()?参考答案:稀有碱基修饰_3'-末端添加CCA尾巴_tRNA前体被切成一定大小的tRNA分子13.DNA复制过程中涉及到哪些酶类()参考答案:引物酶_各种DNA聚合酶_解旋酶_拓扑异构酶14.核糖体上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位点有()。
参考答案:mRNA结合位点_A位点_E位点_P位点15.下列哪些描述符合DNA聚合酶的性质()参考答案:有些DNA聚合酶还具备外切酶活性_以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为前体催化合成DNA_需要模板,才能起始合成新的DNA链16.中心法则包含下列哪种遗传信息的传递()参考答案:DNA————RNA_RNA————蛋白质_RNA————DNA17.分子生物学的三大支持学科是()参考答案:生物化学_分子细胞学_分子遗传学18.限制性内切酶剪切核酸之后,只会得到粘性末端。
1. 基因工程概念:基因工程是一门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技术方法为手段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诞生于1973年,其发展十分迅速,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带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它为人类创造新生物开辟了新天地。
2. 基因工程的定义:基因工程是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照工程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表达的操作。
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
3. 基因工程的特点及实施条件:基因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细胞水平上的表达。
其实施包括四个必要条件:工具酶、基因、载体和受体细胞。
4.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1)分离制取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DNA片段和载体DNA 在体外连接;(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并扩增繁殖;(4)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重组DNA分子的重组体克隆;(5)外源基因的表达和产物的分离纯化。
5. DNA复制的特点:(1)DNA的复制是从特定的复制起始点开始并按5’-3’的方向进行;(2)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3)DNA分子的半不连续复制;(4)DNA分子复制是通过DNA聚合酶及各种相关酶蛋白、蛋白因子的协同有序的工作完成的;(5)DNA分子复制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6. DNA的变性、复性与杂交:在高温、强碱及某些试剂存在的条件下,双链DNA分子氢键断裂,两条链完全分离,形成单链DNA分子,这种情况称为DNA变性。
DNA的复性是指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逆转过程。
热变性DNA一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火”。
杂交的基本原理是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含答案)基因工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0~20%)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的Star活性PCR引物PCR扩增平台期DNA芯片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转化限制与修饰系统原位杂交:将细胞或组织的核酸固定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然后用探针与之杂交的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该方法可较好地反映目的基因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
粘性末端:双链DNA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两条链错开几个碱基,而不是平齐的末端。
Northern印迹杂交:将RNA进行变性电泳后,再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与探针杂交的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
转位:一个或一组基因片段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
基因工程:在体外,用酶学方法将各种来源的DNA与载体DNA 连接成为重组DNA,继而通过转化和筛选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宿主细胞,最后进行扩增得到大量相同重组DNA分子的过程称为基因工程,又称基因克隆、DNA克隆和重组DNA等。
目的基因:基因工程中,那些被感兴趣的、被选作研究对象的基因就叫作目的基因。
连接器:人工合成的一段含有某些酶切位点寡核苷酸片段,连接到目的基因的两端,便于基因重组中的切割和连接。
转化:受体细胞被导入外源DNA并使其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停滞效应:PCR中后期,随着目的DNA扩展产物逐渐积累,酶的催化反应趋于饱和,DNA 扩增产物的增加减慢,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即为停滞效应,又称平台期。
逆转录PCR:以mRNA为原始模板进行的PCR反应。
PCR: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模板,引物,4种dNTP和耐热DNA 聚合酶存在的条件下,特异性地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地酶促合成反应。
α-互补(α-complementation):指在M13噬菌体DNA或PUC 质粒序列中,插入了lac启动子-操纵子基因序列以及编码β-半乳糖苷酶N-端145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又称α-肽),该序列不能产生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
基因工程第三版复习资料基因工程第三版复习资料基因工程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科学,它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
本文将从基因工程的定义、历史、技术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习基因工程的知识。
一、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历史基因工程,也称为基因组工程或遗传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来实现特定目的的技术。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菌中,并使其表达出特定的蛋白质。
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开启了基因工程的时代。
二、基因工程的技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包括基因克隆、DNA测序、基因组编辑和基因表达调控等。
基因克隆是指将感兴趣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剪切出来,并将其插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
DNA测序则是用来确定基因序列的技术,它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基因的功能。
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直接编辑生物体的基因组,实现对基因的精确修改。
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则可以控制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特征的调控。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涵盖了医学、农业、环境保护和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
在医学领域,基因工程技术被应用于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通过基因诊断技术,医生可以检测出某些遗传疾病的基因突变,为病人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基因治疗则是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修复或替代病变基因,以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
在农业领域,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生产。
转基因作物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其具有抗虫、抗病、耐旱等特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环境保护方面,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生物修复和生物降解等领域,通过改变微生物的基因组,使其能够分解有害物质,从而实现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被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通过转基因微生物或哺乳动物细胞来生产重要的蛋白质药物,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基础生物化学考研重点范围及专项复习题蛋白质考点及复习题重点考点:(一)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均为α-氨基酸。
每个氨基酸的α-碳上连接一个羧基,一个氨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R基团。
20种氨基酸结构的差别就在于它们的R基团结构的不同。
根据20种氨基酸侧链R基团的极性,可将其分为四大类:非极性R基氨基酸(8种)丙、亮、异亮、缬、甲硫、苯丙、色、脯;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7种)丝、苏、酪、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甘;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2种)谷氨酸、天冬氨酸;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3种)赖、精、组。
(二)氨基酸的性质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由于氨基酸含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所以既是酸又是碱,是两性电解质。
有些氨基酸的侧链还含有可解离的基团,其带电状况取决于它们的pK值。
由于不同氨基酸所带的可解离基团不同,所以等电点不同。
除甘氨酸外,其它都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具有D-型和L-型2种构型,具有旋光性,天然蛋白质中存在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
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较重要的化学反应有:(1)茚三酮反应,除脯氨酸外,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脯氨酸与茚三酮生成黄色化合物。
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肽,由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二肽,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三肽,少于10个氨基酸肽称为寡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
(三)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般将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称为三维构象或高级结构。
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肽键是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即由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之间脱去一分子水相互连接。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所以整个肽单位是一个刚性的平面结构。
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述第一节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基因操作(gene manipulation):指对基因进行分离、分析、改造、检测、表达、重组和转移等操作的总称。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通过工具酶,在体外将目的基因、基因片段或其它DNA元件进行切割,与适当的载体进行连接和重组,导入相应受体细胞,并使外源基因进行复制和表达,定向改造受体生物性状或获得表达产物。
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的关系:基因操作的核心是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技术,基因工程是基因操作、基因重组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的。
基因工程的遗传学效果:受体生物发生遗传信息或遗传性状的变化并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
第二节基因工程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一、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物质基础遗传因子、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从物质结构上看,基因是染色体组核酸分子。
基因(gene)是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分子上的一段片段并具有遗传学功能,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可以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可存在于染色体之外(如质粒、噬菌体等)。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⑴. 明确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基因的载体是DNA,明确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⑵.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模型得以阐明,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传递问题。
⑶. 中心法则、操纵子学说的提出以及遗传密码子的破译,解决了遗传信息的流向和表达问题。
(4). 遗传物质基础和中心法则的通用性决定了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在生物界普遍适用,尤其是可以实现跨越任何物种界限的遗传成分转移。
自此,从理论上讲,基因工程已有可能成为现实基因工程的技术基础:⑴. DNA体外切割和连接技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的发现与应用,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
⑵. 克隆载体的发展与应用。
⑶. 大肠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⑷. 琼脂糖电泳技术的应用。
⑸.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
⑹. 核酸杂交技术的应用。
大二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大二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一、基因与基因组
基因是DNA序列,基因组是一个生物所有DNA的总和。
基因的组成成分包括启动子、编码区和终止子。
基因间的间隔区域被称为内含子。
二、DNA复制与转录
DNA复制是利用DNA依靠互补的碱基配对进行的,转录是DNA的基因区被RNA聚合酶复制成RNA。
三、RNA的转录和翻译
RNA复制过程中,DNA的编码区被RNA聚合酶复制成RNA 序列。
RNA的编码区包含起始密码子、编码区和终止密码子,翻译时tRNA将氨基酸对应到特定的密码子上。
四、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内基因的构造和修饰能力,对基因进行进一步的人工干预和调控。
包括基因克隆、转录、转化、瞬时表达等技术。
五、基础实验技能
基础实验技能是基因工程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
包括蛋白质表达、分离纯化、PCR扩增等技术。
六、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正确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用来修复患者缺陷基因的治疗方法。
包括基因替代、基因靶向、基因编辑等方法。
七、生物伦理
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生物伦理问题。
包括个人隐私、安全性问题等。
八、基因工程现状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包括食品领域、医学领域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工程》【考点梳理.逐个击破】一、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作用: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开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DNA 连接酶3.载体(1)作用:携带外源DNA 片段进入受体细胞。
(2)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3)条件⎩⎪⎨⎪⎧能自我复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获取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 技术扩增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①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②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等。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微生物细胞感受态细胞法(Ca2+处理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检测方法判断标准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转基因生物的DNA DNA分子杂交技术是否出现杂交带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分子杂交技术是否出现杂交带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是否出现杂交带个体水平的检测如抗虫、抗病的接种实验是否表现出相应的特性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及蛋白质工程1.基因工程的应用(1)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等。
(2)植物基因工程: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如抗虫棉)、抗病转基因植物(如转基因烟草)和抗逆转基因植物(如抗寒番茄);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如新花色矮牵牛)。
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
基因⼯程复习资料-精⼼整理第⼀章绪论1.基因⼯程的定义:在体外对不同⽣物的遗传物质(基因)进⾏剪切、重组、连接,然后插⼊到载体分⼦中(细菌质粒、病毒或噬菌体DNA),转⼊微⽣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内进⾏⽆性繁殖,并表达出基因产物。
2.基因⼯程理论上的三⼤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发现3.基因⼯程的基本步骤(1)⽬的基因的获取:从复杂的⽣物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的基因的DNA⽚断。
(2)重组体的制备:将⽬的基因的DNA⽚断插⼊到能⾃我复制并带有选择性标记(抗菌素抗性)的载体分⼦上。
(3)重组体的转化:将重组体(载体)转⼊适当的受体细胞中。
(4)克隆鉴定:挑选转化成功的细胞克隆(含有⽬的基因)。
(5)⽬的基因表达:使导⼊寄主细胞的⽬的基因表达出我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4.基因⼯程的意义(1)基因⼯程在农业⽣产中的应⽤:提⾼植物的光合作⽤率;提⾼⾖科植物的固氮效率;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
(2)基因⼯程在⼯业中的应⽤:1)纤维素的开发利⽤:克隆各种参与纤维素降解的酶的基因,导⼊酿酒酵母,就可能利⽤廉价的纤维素来⽣产葡萄糖,发酵成酒。
2)酿酒⼯业:⽤外源基因改造酿酒酵母,产⽣优质的啤酒。
或⽤酿酒酵母⽣产蛋⽩质等。
(3)基因⼯程在医药上的应⽤:⽤微⽣物⽣产药物;⽤转基因植物或动物⽣产药物;设计⾼效⾼特异性的⽣物制剂--疫苗;制造新型疫苗;基因诊断;法医鉴定;基因治疗。
(4)基因⼯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1)检测⽔污染:⽤重组细菌或转基因鱼等检测⽔污染2)⽣物降解:⽤带有重组质粒的“超级菌”分解油(烷烃类)、有机农药污染。
(5)基因⼯程商业化的发展第⼆章基因⼯程主要技术原理1.质粒和基因组DNA的提取⽅法与纯化步骤,主要试剂是什么质粒的提取和纯化⽅法最常⽤的为碱抽提法:原理:闭合环状的质粒DNA,在变性后不会分离,复性快。
染⾊体线性DNA和或有缺⼝的质粒DNA变性后双链分离,难以复性⽽形成缠绕的结构,与蛋⽩质-SDS复合物结合在⼀起,在离⼼的时候沉淀下去。
题型一:英文符号中文名称YAC (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BAC (Bacteria Artificial Chromosome )(细菌人工染色体载体) PAC (P1 Artificial Chromosome )(P1人工染色体载体)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 )(表达序列标签)常用的报告基因:gus (β-葡萄糖甘酸酶基因)cat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luc (荧光素酶基因)gfp (绿色荧光蛋白(GFP )基因)MCS (multiple cloning site )(多克隆位点)IPTG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X-gal (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ori (复制起点)常见选择标记基因:amp r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cm r (氯霉素抗性基因)tet r (四环素抗性基因)kan r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eo r (新霉素抗性基因)supF (琥珀突变抑制基因)phagemid (噬菌粒)TEL (telomeric repeat )(端粒重复序列)CEN (centromere )(着丝粒)ARS (autonomously replication sequences )自主复制序列cosmid (黏粒)RBS (ribosome binding site )(核糖体结合位点)SD (Shine-Dalgarno 序列)erm r (红霉素抗性基因)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dNTP (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 )(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cDNA 末端的快速扩增)GSP (gene specific primers )(基因特异性引物)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反转录PCR )DD-PCR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差异显示PCR )TAIL-PCR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 )(热不对称交错PCR )DDRT-PCR (Differential Display of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CR )(差异显示反转录PCR )T-DNA (Transfer DNA )(转移DNA )GUS (β-glucuronidase )(β-葡萄糖苷酸酶)X-gluc (5-溴-4-氯-3-吲哚-β-D-葡萄糖醛酸)((GUS)基因检测的显色底物)GFP (绿色荧光蛋白)G418(Geneticin )(遗传霉素)(neo r 可以抵抗)L Z Wtk (胸苷激酶基因)Cre (cyclizationrecombination )(环化重组酶)(引发loxP 位点的DNA 重组) Tris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BSA (牛血清白蛋白)DTT (二硫苏糖醇)DMSO (二甲基亚砜)DAM methylase (DNA 腺嘌呤甲基转移酶)Dam 甲基化酶可将GATC 序列中的腺嘌呤N6位点进行甲基化修饰DCM methylase (DNA 胞嘧啶甲基转移酶)Dcm 甲基化酶可将CCAGG 和CCTGG 序列中胞嘧啶C5位点进行甲基化修饰 IGR (IG region ,intergenic region )(基因间隔区)EK (enterokinase ,肠激酶)DEPC (焦碳酸二乙酯)(RNA 酶活性抑制剂)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核酸制备中常用的去垢剂)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除去DNA 提取过程中的多糖)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GPC (酚-异硫氰酸胍抽提法)(TRIZOL 试剂)EMSA (凝胶阻滞实验)RNAi (RNA 干扰)RISC (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NA 诱导沉默复合体)PEG (聚乙二醇)Ti 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 )(致瘤质粒)NLS (nuclear localizing signal )(核定位信号)PPT (膦丝菌素)ESCs (胚胎干细胞)NTS (非转录区)LEU2 (β-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HIS4 (组氨醇脱氢酶)URA3 (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P ADH1 (乙醇脱氢酶启动子)P GAL (半乳糖诱导型启动子)P GAL1 (β-半乳糖激酶启动子)AOX (alcohol oxidase )(乙醇氧化酶)P GAP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LacI q (lacI 表达,强启动子)Thrombin (凝血酶)常用标签蛋白/多肽(Tag )GST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谷胱甘肽S 转移酶)polyHis-6(六聚组氨酸肽)proteinA (蛋白质A )CBD (纤维素结合域)L Z W题型二:比对概念[1] 限制性内切酶,甲基化酶相同点:识别序列相同不同点:限制内切酶——降解进入原核细胞的外源DNA ;甲基化酶——对自身的DNA 进行甲基化,保护自身的DNA 不被降解。
[2] 整合型载体,附加型载体相同点:都含有用于酵母转化的选择元件;原核生物部分的复制起始序列;某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不同点:a) 整合型载体:拷贝数低;整合酵母染色体基因组DNA ,稳定性高;不含酵母的复制起始区,含与受体菌株基因组有某种程度同源性的一段DNA 序列,发生同源重组。
b) 附加型载体:拷贝数高;传代过程中易丢失,稳定性低;含有酿酒酵母2μori 复制起点,转化效率很高;酵母基因组DNA 的自主复制序列,能在酵母染色体外自主复制。
[3] 一元载体,二元载体相同点:都是农杆菌转化系统;T-DNA 区都经过卸甲处理;不同点:a) 一元载体(顺式载体):[中间表达载体与改造后的卸甲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所产生的一种复合型载体]T-DNA 与Vir 区通过体内同源重组位于一个质粒上。
需要体内共整合过程,系统中两个载体应含有同源序列,操作步骤麻烦,转化效率低。
一但转化成功,稳定性较好。
b) 二元载体(反式载体):[由两个分别含T-DNA 和Vir 区的相容性质粒构成的(Mini-Ti 质粒和Helper-Ti 质粒)系统]T-DNA 与Vir 区在两个独立的质粒上。
不需要体内共整合过程,系统中两个载体不必含有同源序列,使用广泛寄主范围质粒的复制起点(oriV )代替同源区,操作过程简单,转化效率高。
但微型质粒稳定性较差,容易丢失。
L Z W[4] 基因敲除,基因敲入(都是基因打靶技术)相同点:转基因细胞系的筛选原理和过程相同,都使用了同源重组的原理。
不同点:基因敲除:利用同源重组原理用目的基因替换基因组上的特定基因。
破坏靶细胞中特定基因表达结构,使其不能表达。
基因敲入: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将外源基因插入到染色体的特定位点上。
或用外源基因替换并失活靶基因或在不影响靶基因功能的前提下插入新的基因或在染色体上特定位点插入新的外源基因从而实现基因转移并使外源基因高效表达。
[5] 报告基因,选择标记基因相同点:都是判断外源基因是否成功的导入受体细胞(器官或者组织)不同点:选择标记基因:与外界存在的筛选压力和抗生素相互作用。
在检验重组DNA 载体转化成功与否的同时可以检测目的基因在组织/细胞中的定位。
常用的为抗生素抗性基因。
报告基因:不依赖于外界选择压力的存在。
在检验重组DNA 载体转化成功与否的同时可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检测启动子活性等。
常用的如gfp ,luc ,cat ,gus 等。
可以同时作为转基因鉴定和筛选的方法。
[6] 反向PCR ,反转录PCR相同点:都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 聚合酶。
都是建立在PCR 技术基础上。
不同点:反向PCR (inverse PCR ):第一步扩增底物为DNA ;目的是扩增未知序列,扩增出的DNA 有内含子。
在引物外侧合成DNA 。
反转录PCR :第一步扩增底物为mRNA ;目的是扩增出cDNA ,扩增出的DNA 无内含子。
使用反转录酶。
在引物之间合成DNA 。
L Z W[7] T4 DNA 连接酶,E.coli 连接酶相同点:连接平末端效率都低,催化DNA 5′-磷酸基与3′-OH 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连接反应需要供给能量。
底物都可以是双链DNA 中的单链切口不同点:T4 DNA 连接酶:来源T4噬菌体;需要ATP 供能;在RNA-DNA 杂和体,连接RNA 链切口。
E.coli 连接酶:来源大肠杆菌;需要NAD +供能;不会将DNA 连接到RNA ,不连接RNA 切口。
[8] 同裂酶,同尾酶相同点:限制性内切酶的集合不同点:同裂酶:识别相同序列的限制酶,但切割位点可能不同。
同尾酶:限制酶切割DNA 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9] Dam 甲基化酶,Dcm 甲基化酶相同点: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用于保护宿主DNA 不被相应的限制酶所切割。
不同点:Dam 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 GATC 序列中的腺嘌呤 N6 位点上。
Dcm 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CCAGG 和CCTGG 序列中的胞嘧啶C5位点上。
[10] lacZ△M15和lacZ′相同点:都是LacZ 基因的一部分,产物都无酶学活性不同点:lacZ△M15:位于F 质粒,随宿主传代lacZ′:位于载体上,作为筛选标记[11] 插入型载体,置换型载体相同点:都通过了对裂解生长的非必须DNA 片段进行改造。
敲除有关溶原生长的基因。
不同点:插入型载体:单一酶切位点,供外源DNA 的插入。
承载片段较小(6~11kb )。
c Ⅰ基因进行筛选。
置换型载体:基因组中有成对的酶切位点,两个酶切位点之间的DNA 片段(与裂解生长无关的区段)可切除后被外源DNA 片段置换,承载片段较答(9~23 kb )。
使用Spi 筛选。
L Z W[12] 凝胶阻滞,DNA 酶1足迹法相同点:DNA 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
不同点:EMSA :检测DNA 与特异蛋白是否相互结合。
DNase Ⅰ foot printing:检测DNA 中与蛋白质结合的部位。
[13] 质粒(plasmid );噬菌粒(phagemid );黏粒(cosmid )相同点:都可具有ColE1复制起点。
都具有质粒的拷贝特征。
不同点:质粒:细菌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cccDNA 分子。
克隆15kb 。
噬菌粒:带有丝状噬菌体大间隔区的质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