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0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必修专业课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考试课学时数:100学分:与岗位的关系: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人员从事工程管理岗位起主要支撑作用2.其它相关信息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授课对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学期:教学环境要求:多媒体教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筑施工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建筑施工技术是学习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建筑装饰工程等分项工程施工技术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将学习过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课程知识与技能融于一体。
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工作三、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四、教学内容模块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教学目的]:1.掌握流砂的防治方法、轻型井点系统设计方法、影响填方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熟悉保持边坡稳定原理、井点种类及选择、集水井降水法(或明排水法)、轻型井点系统的构造、轻型井点管的埋设与使用技术、填土压实方法、推土机高效使用方法、挖土机工作特点、土方工程的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
了解土的可松性、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2.掌握局部地基处理的方法,熟悉砂石垫层、灰土垫层、灰土桩、夯实水泥桩的施工程序、熟悉地基处理的质量标准、安全技术。
3.掌握打桩顺序选择的原理、停锤标准、干作业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
熟悉预制桩制作、运输、堆放要求,打桩机械的选择方法,打桩记录内容、静力压桩的接桩与截桩技术、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静力压桩质量控制项目及内容、灌注桩施工的通用技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泥浆的作用及性能指标、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单打法、复打法和翻(反)插法,桩基工程的质量标准、安全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建筑施工技术》理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24大纲执笔人:何冬一、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定位:建筑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政策性强的特点,其研究对象是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
课程目标:并使学生掌控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并使学生具备化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非政府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为毕业后专门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土方工程(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土的可松性,轻型井点系统的设计,边坡塌方、流砂的原因及防治,填土压实的原理、方法及施工控制。
教学难点:轻型井点的排序,影响回填压实的因素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建议:(1)了解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土方量的计算、场地平整施工的竖向规划设计;(2)掌控基坑开凿施工中的减少地下水位方法,基坑边坡平衡及掘进结构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3)熟悉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和使用范围;(4)掌握填土压实的要求和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达至能够展开土方开凿方案(包含土方机械的挑选)、基坑开凿的降水方案、基坑边坡掘进方案、回填压实方案的制订,场地平坦施工的横向规划设计。
(二)桩基础工程(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打进桩和灌注桩施工。
教学难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灌注桩施工工艺、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处理。
教学内容和基本建议:(1)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起吊、运输及堆放方法;(2)掌握锤击法施工的全过程和施工要点(打桩设备、打桩顺序、方法和质量控制);(3)掌控泥浆护壁灌注桩和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施工要点;(4)掌控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掌控方法;(5)介绍钢箱梁施工的基本工序。
考核的主要科学知识技能:达到能制定锤击沉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施工方案,分析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处理;(三)砌筑工程(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砖砌体的质量建议;砖墙的砌筑方式、砌筑方法及砌筑工艺。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掌握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能够分析并解决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掌握施工安全规范;(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建筑施工安全意识的重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 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 施工安全规范和操作技能;4. 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5. 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1)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施工安全规范的掌握;(3)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常见技术和原理;(2)实践教学法:观察施工现场、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解决施工中的问题;(4)小组讨论法: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建筑施工图片、视频等;(2)模型或实物:展示建筑施工技术和工具;(3)施工现场参观:实地了解建筑施工过程。
五、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基本流程、技术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施工现场观察和实操,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实操,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兴趣、安全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学会分析和解构建筑施工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拟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施工技术;(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 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4.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5. 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常用技术和方法,以及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常用技术和方法等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施工中的问题;3. 模拟演示法:利用模型或视频,直观地展示施工技术;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建筑工地,加深对施工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 第二课时:讲解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 第三课时: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4. 第四课时:讨论建筑施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5. 第五课时:探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基本流程和技术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思维;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施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4.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学生对建筑工地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理解;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建筑施工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2. 掌握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和施工方法。
3. 熟悉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建筑施工的流程和主要环节。
3.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4.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施工现场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建筑施工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建筑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的实际应用。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建筑施工现场图片。
2. 建筑施工案例资料。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的理解。
《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章:建筑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质量要求。
3. 熟悉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
教学内容:1. 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质量要求。
3. 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引起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
2. 建筑材料实验设备。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常见建筑材料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材料质量要求的掌握。
《建筑施工技术》第三章:建筑施工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建筑施工工艺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建筑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
3. 熟悉建筑施工工艺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第一章:引言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建筑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二章: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施工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三章: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3. 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工艺和方法;4. 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施工设备与工具;5. 建筑施工中的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建筑工程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建筑施工技术。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考核为了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掌握情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课后作业等;2. 期中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应用。
第六章: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工作,本课程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施工技术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目;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等;3. 实验设备:建筑施工相关的实验设备;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建筑施工实践的了解。
第七章: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掌握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工艺和方法,并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3)熟悉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建筑施工工具和设备。
(2)能够熟练进行建筑施工的基本操作。
(3)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遵守纪律和规范操作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和流程:(1)建筑施工的定义和意义。
(2)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3)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参与方和职责。
2. 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1)土方工程:挖土、填土、排水等。
(2)结构工程:桩基、基础、柱梁等。
(3)建筑幕墙:幕墙的种类、安装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技能。
3. 实践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实操练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试:通过实际操作考试,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技能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操工具和设备:准备建筑施工中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实地考察,了解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
六、教学内容3.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和法规。
(3)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4. 建筑施工中的环保措施:(1)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建筑施工中的环保技术和方法。
(3)建筑施工中的垃圾分类和处理。
七、教学方法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建筑施工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课件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操作等内容。
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要点,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操作知识,能够合理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教学内容章节名称学时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4第二章建筑材料 6第三章渗透防水工程8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8第五章砌体结构工程8第六章建筑防火与隔热工程8第七章建筑装饰工程8第八章建筑机电工程8第九章工程测量及质量控制 6第十章施工安全及环保 4四、课程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同时还要对相关操作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章节都有一定的操作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并且逐渐形成技能和知识的协调发展。
五、课程教学要求1.学生课前要认真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2.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实践操作中加强能力的练习;3.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5.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六、课程评分标准1.平时表现(含课堂表现、练习情况等)占30%;2.作业占25%;3.实践操作占35%;4.考试占10%。
七、参考文献1.《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第三版),沈国钧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建筑工程概论》(第五版),张伯俊等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3.《建筑施工技术》(第五版),李建宏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以上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课件,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具备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资料编制与管理等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1. 建筑施工基本理论-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施工工艺-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2. 建筑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技术- 装饰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 机电安装施工技术3. 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4. 工程资料编制与管理- 施工图识读-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日志- 工程验收报告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20%)、作业完成情况(30%)、实验报告(20%)、实习实训(30%)。
2. 期末考试:笔试(60%)、实践操作(40%)。
五、课程资源1. 教材:《建筑施工技术》2. 辅助教材:《建筑施工手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3. 网络资源:中国知网、建筑工程教育网等六、课程实施计划1.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 实践教学: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实训。
3.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操作技能,具备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资料编制与管理等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
(2)掌握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熟悉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并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实际问题。
(2)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
2. 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常见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控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施工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施工技术及管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施工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直观了解施工过程和技术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
2. 课件:制作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建筑施工案例资料。
4. 实地考察:联系建筑工地,安排实地考察时间。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的全面掌握。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让学生熟悉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
2. 第3-4周:讲解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桩基施工、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等。
3. 第5-6周:重点介绍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让学生了解如何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
4. 第7-8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并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实际问题。
5. 第9-10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观了解建筑施工过程和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我国建筑施工发展概况,施工规范、规程和工法的基本知识。
壹、土方工程
(壹)教学内容
1.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工程性质及对施工的影响。
2.土方边坡和基坑支护
边坡坡度和边坡稳定,支护结构形式和施工。
支护布置实例。
3.施工排水和降水
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实例。
4.土方机械化施工
主要土方工程机械性能、适用范围。
挖土机和运土车辆配套计算,实例。
5.土方填筑
土料的选择,填筑要求、压实方法和检验。
重点:基坑支护、施工降水和土方填筑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土方工程中土的工程分类及和土方施工有关的土的性质(可松性、渗透性)。
2.掌握土方边坡坡度的确定方法。
熟悉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
3.掌握常用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适用范围。
4.掌握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组成、施工工艺、设计计算方法。
熟悉集水坑的设置方法及适用范围,井点降水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了解流砂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5.了解挖土机和运土机的配套计算方法。
了解常用土方工程机械(推土机、铲运机、单斗挖土机)的性能、施工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6.掌握对填土土料的要求、填筑方法、压实方法、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及质量的检查方法。
二.桩基础工程
(壹)教学内容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锤击沉桩,振动沉桩、静力压桩。
其它沉桩方法。
2.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
其它灌注桩。
重点:灌注桩成孔方法和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桩锤的选择、打桩顺序的确定。
打桩及质量控制。
了解打桩设备组成。
2.了解振动沉桩、静力压桩的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
3.掌握灌注桩的各种成孔方法及适用范围;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机械设备选择和施工工艺、质量要求。
了解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三、砌筑工程
(壹)教学内容
1.砌筑用脚手架及运输设备
外脚手架,里脚手架,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运输设备的种类和要求。
2.砖砌体施工
砂浆要求,砌筑工艺,砌筑质量要求。
3.中小型砌块施工
砌筑施工工艺,质量要求。
重点:砖砌体施工,影响砌体质量因素及保证砌体质量的技术措施。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垂直运输机械的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
2.掌握外脚手架(多立杆式、门式)的构造。
了解其它类型外脚手架、里脚手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了解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
3.掌握砖砌体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影响砌体质量因素及保证砌体质量的技术措施。
4.了解中小型砌块种类、规格和安装工艺,排列图实例。
四、钢筋混凝土工程
(壹)教学内容
1.钢筋工程
钢筋的验收,钢筋的连接(焊接、机械连接),钢筋的配料,工程实例,钢筋的代换,钢筋加工、绑扎和安装、钢筋的质量检查。
2.模板工程
模板材料、模板系统的基本要求。
现浇结构基本构件模板(基础、柱、墙、梁、板)的构造、设计、安装和拆除。
新型模板系统介绍。
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制备(配料、搅拌机选择、搅拌制度确定),工程实例,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浇筑(要求和方法、混凝土捣实),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养护(自然养护、蒸汽养护)、混凝土质量检验和评定。
重点:现浇结构基本构件模板的构造、安装和拆除。
钢筋连接,钢筋配料。
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现浇结构基本构件模板(基础、柱、墙、梁、板)的构造、安装和拆除;模板设计荷载取值及有关规定。
2.熟悉建筑用钢筋的种类及质量检验内容。
3.掌握各种钢筋连接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对焊和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及质量要求;钢筋的机械连接方法。
了解电阻点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和气压焊的施工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4.掌握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熟悉钢筋配料及量度差值的概念。
掌握绑扎和安装要求。
5.了解钢筋的代换原则;钢筋加工(调直、除锈、下料切断和弯曲成型)方法;钢筋工程的质量检验内容和方法。
6.掌握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搅拌机选择和搅拌制度确定。
7.了解对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及混凝土运输设备的种类和性能。
8.掌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
了解振捣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
9.掌握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方法。
10.了解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五、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壹)教学内容
1.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特点。
2.先张法
台座,夹具和张拉设备,先张法施工工艺。
3.后张法
预应力筋和锚具,张拉设备工作原理和检验设备,后张法施工工艺和预应力张拉计算,工程实例;安全技术。
4.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重点:锚具的选择,后张法施工工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台座、夹具和张拉设备的类型、作用及组成;先张法施工工艺(预应力筋张拉、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预应力筋放松)。
2.掌握后张法预应力筋和锚具、张拉设备的配套选择;各种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和预应力张拉力计算,后张法施工工艺(孔道留设、预应力筋的张拉、孔道灌浆)。
3.了解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六、结构安装工程
(壹)教学内容
1.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桅杆式起重机、自行杆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类型、性能及适用范围。
索具设备(钢丝绳、卷扬机、滑轮组和吊具)。
2.单层工业厂房混凝土结构安装
构件安装工艺(绑扎、吊升、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结构安装方案(起重机选择、吊装方法、构件平面布置),单厂工程实例。
3.多层房屋结构安装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安装(起重机选择,构件吊装,构件接头施工)。
4.钢结构安装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要求。
重点:单层工业厂房构件安装工艺,结构吊装方案。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履带起重机性能和选用。
索具设备种类、规格和选用。
熟悉其它类型起重机械的性能特点和选用。
2.掌握单层工业厂房构件安装工艺,结构安装方案的确定方法。
3.了解多层房屋结构的结构安装方案和构件节点的施工。
七、防水工程
(壹)教学内容
1.地下结构防水施工
防水混凝土(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卷材及涂膜防水施工。
2.屋面防水施工
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沥青基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涂膜防水屋面的施工,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细石混凝土)。
油膏嵌缝涂膜屋面防水施工。
重点:地下混凝土防水薄弱部位处理和施工要求,屋面防水卷材铺贴方向、顺序和搭接要求。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防水混凝土施工的材料及构造要求、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熟悉地下结构卷材防水施工方法。
2.熟悉卷材防水屋面施工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了解其它类型屋面防水施工特点。
八、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壹)教学内容
1.抹灰工程
抹灰层构造和要求,壹般抹灰施工,装饰抹灰施工。
2.饰面工程
饰面材料要求,饰面砖(瓷砖、陶瓷锦砖)镶贴,饰面板(大理石、花岗石)安装,金属饰面板安装,玻璃幕墙安装。
3.涂饰工程
施工程序和条件,基层处理,施工要求。
重点;壹般抹灰的施工。
(二)教学要求
1.熟悉壹般抹灰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了解装饰抹灰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2.了解饰面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熟悉涂饰的作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