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主《漫游歇后语王国》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走进歇后语王国”活动课教案一、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歇后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协作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歇后语。
2、写有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卡片若干。
3、录音机、16面小红旗、千纸鹤若干。
4、在黑板上画四座山,山顶上写着过关的要求。
三、活动过程(一)揭题导入,激趣生情。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歇后语王国”去游玩,大家想去吗?(想)可是,通往“歇后语王国”的道路充满了荆棘。
同学们要翻山越岭闯过四道关,你们有胆量、有信心吗?(有)那好,下面老师就带你们走向“歇后语王国”。
(二)开展竞赛,活跃思维师:好,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关。
师揭开黑板上写好的闯关要求。
第一关,听故事,说出故事中的歇后语。
1、讲一个关于“歇后语王国”的故事: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歇后语王国,那里住着许多居民,他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天过着“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平静日子。
有一天,来了两个外地人,见这里环境幽雅,人们悠闲自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东看看,西看看,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于是,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老人说:“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来者道:我可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哟,你不说便罢,别赖好人,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比你这儿强百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老者回答: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2、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发生在歇后语王国的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听到了哪些歇后语,请举手。
学生回答完毕后,师激励学生:同学们,我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请你们每组回答得最好的同学把自己组的红旗插上山顶。
第二关,歇后语大连环。
要求:老师给每组出10道题,老师说歇前部分,学生开火车说歇后部分,前面的同学答不出,后面的同学可接上。
第一组:①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②马尾巴串豆腐——别提了;③火烧眉毛——先顾眼前;④水仙不开花——装蒜;⑤老牛拉破车——慢吞吞;⑥耗子啃书——咬文嚼字;⑦九曲桥上散步——尽走弯路;⑧乌龟碰石头——硬碰硬;⑨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⑩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遨游歇后语王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积累歇后语。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感受歇后语的特点,丰富歇后语的积累,并强化运用歇后语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激发运用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自我感悟、自我积累、主动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歇后语,积累歇后语、运用歇后语。
三、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在歇后语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积累、拓展,并实际运用。
让学生真正明白歇后语从生活中的一个事物揭示一个道理,歇后语来自于生活,生活孕育了歇后语,歇后语又丰富滋养了语文。
四、教学准备:1.布臵学生搜集歇后语。
2.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点燃激情。
(课件)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歇后语王国,那里住着许多居民,他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有一天,来了两个外地人,见这里环境幽雅,人们悠闲自得,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东看看,西看看,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于是,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老人说:“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来者道:“我可是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哟,你不说便罢,别赖好人,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比你这儿强十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老者回答:“你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教学设计意图:在这节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巧设情境,声情并茂讲述了一个故事,很快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增长知识。
)1、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那谁听出来了我讲的这个故事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了吗?对,我讲的这个故事是用来许多洗后用串联起来的,你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啊?2、哦,原来用上这些有趣的歇后语,能让语言更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走进歇后语王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歇后语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2. 通过学习歇后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歇后语的定义:歇后语是一种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后缀,两者之间用“——”隔开。
2. 歇后语的特点: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幽默感和形象性。
3. 歇后语的分类:动物类、植物类、人物类、事物类等。
4. 学习一些典型的歇后语,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歇后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歇后语的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歇后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歇后语的意义和用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歇后语的学习心得和运用技巧。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歇后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歇后语的起源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歇后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分析典型歇后语的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歇后语的内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歇后语的学习心得和运用技巧。
5.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猜歇后语”、“用歇后语造句”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歇后语。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歇后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评价学生对歇后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回答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歇后语定义、特点和分类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歇后语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漫游成语王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3、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积累交流成语。
2、尝试运用成语。
3、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上网搜集、筛选、整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并提炼出来,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与交流自己的成果。
教学方法:网络互动教学,通过因特网进行学习与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全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自主——发展”教学模式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设计分析:新课标提出要锤炼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
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
因此我运用网页制作的形式,融入大量的信息资源。
让学生利用网络,浏览记忆自己感兴趣的成语类别。
如:数字成语,军事成语,动物成语等,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本节课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探究学习为基点,以培养语文能力为目标,将新课程理念融于学生探究学习之中。
更为广泛深入的学习语文学习,使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有机结合,提高学习能力。
这节语文课从教学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网络的特点出发,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学习与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遇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全新的学习方式。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互,机与机之间的互访等。
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歇后语王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是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的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它幽默、风趣、形象、生动,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让人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事的立身之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歇后语,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以结合四年级生本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班级开展了一次《走进歇后语王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本班的孩子,在四年的生本实验过程中,已经诵记了《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增广贤文》以及一些经典的小古文、儿歌、童谣等。
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传统文化积淀,孩子们极具好奇心、求知欲,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自我表现欲和分享欲强烈。
基于学生活泼向学的天性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实际,本次开展的《走进歇后语王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活了思维,有效地把零散储备的知识梳理成了体系。
教学目标:1.了解歇后语的构成特点及历史渊源,感悟歇后语中蕴含的智慧,体会歇后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2.用讲故事、说相声、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巩固并拓展对歇后语的认识。
3.充分发挥想像,用多种形式展现在歇后语学习方面的收获,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歇后语的常识,积累一定量的歇后语,初步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用多种形式表现在歇后语学习方面的收获,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孩子们回忆已经积累的歇后语,通过多种方式再搜集一些歇后语。
2. 教师制作可配合sct白板使用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点燃激情。
小学语文《走进歇后语王国》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点燃激情。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领导来看我们上课,高兴吗?还有点紧张吧!那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听完故事看看还紧张不紧张。
话说从前,有一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
这一天他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
发现这里人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天过着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平静日子。
环境幽雅,人们悠然自得。
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于是,东看看,西看看,可仍然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只好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
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老人说:我们这里那是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百灵戏牡丹----鸟语花香!来者道:你可别包子咧嘴----美出了馅。
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比你这里强百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老者呵呵一笑说:“那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同学们,还紧张吗?()那你们听出我讲的这个故事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了吗?()对,我讲的这个故事是用了许多歇后语串联起来的。
你听了这样一个用歇后语串联起来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呀?()同学们还想更深的去了解歇后语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歇后语王国吧!点课件二、展示搜集,做好准备。
要了解歇后语王国的奥秘,那可是一口吃成大胖子----谈何容易呀。
我们要过关斩将,可谓是困难重重呀!为了在歇后语王国里玩的尽兴,我们先到准备室做好充分的准备好吗?()准备室里有几条老师搜集的歇后语,我们一起读一读、记一记吧。
点课件生读。
最近老师也让你们搜集歇后语了,你们搜集了吗?()老师知道有的同学搜集了很多有的多达几十条。
想不想在这里把你的搜集成果给大家展示展示?()可时间有限,每人只能说一条,我们开火车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歇后语好吗?不过老师可有个要求:别人说过的你就不能重复说了。
那我们开火车说起来吧!刚才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的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
歇后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幽默有趣,是我们语言宝库中闪闪发光的明珠。
艺术乐园歇后语1、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学习目标:1、掌握歇后语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和用法。
3、掌握歇后语的特点和用法,学会使用歇后语。
学习重难点掌握并应用歇后语特点进行练习。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导学法、讨论法一、故事导入,点燃激情。
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想听吗?话说从前,有一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
这一天他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
发现这里人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环境幽雅,人们悠然自得。
他想到桃花源去看一看,可又找不着路。
只好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
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老人却滔滔不绝起来,说我们这里那是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百灵戏牡丹----鸟语花香!来者道:你可别包子咧嘴----美出了馅。
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比你这里强百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老者呵呵一笑说:“那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师:听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与以往有何不同?(运用了歇后语)(板书:歇后语)入: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神奇而有趣的歇后语王国,二、展示搜集,做好准备。
课前,你们搜集了很多的歇后语,下面咱们开火车,每人说一条自己喜欢的歇后语,看那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歇后语是常用的、有趣的,不重复的。
而且火车不出故障。
(OK)师:刚才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表演节目同学们表现得如此棒,老师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大家,请听相声《趣味歇后语》有请崔晨宇、王晨好。
师:咱班同学真是城楼上的哨兵——高手。
不说得好,而且演得好。
四、师生猜“谜语”导入:刚才的段子里提到,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像什么,后半部分像什么,同学们真会听。
那为什么叫歇后语呢,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师:既然歇后语的前半句,像谜面,后半句象谜底。
那我们师生就来猜一猜。
我说前半句,你来猜后半句。
姜太公钓鱼——十五个吊桶打水——张飞绣花——黄鼠狼给鸡拜年——孔明张嘴——泥菩萨过江——肉包子打狗——猪八戒照镜子——评价:你们真是锥子上加钢针——好厉害哟。
新课标小学语文主《漫游歇后语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歇后语。
2、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感受歇后语的特点,丰富歇后语的积累,并强化运用歇后语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自我感悟、自我积累、主动运用语言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歇后语,读歇后语故事。
2、关注歇后语在生活中的运用。
3、制作教学课件。
4、让学生准备水彩笔、画纸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播放课件:由歇后语组成的一个小故事)
2、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
3、原来是故事中那些有趣的歇后语吸引了你,看来恰当地运用歇后语,能让语言变得更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游歇后语王国,感受歇后语的独特魅力。
二、认识歇后语
1、(课件出示刚才故事中的歇后语)请同学们读一读刚才故事中的歇后语,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认识歇后语: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
前一部分就像谜语的谜面,是形象的比喻;而后一部分就像谜底,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只说出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3、其实我们平常说话时就经常用到歇后语。
比如有的同学非常聪明,经常为班级活动出金点子,我们常这样称赞他:“你真是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还有老师经常这样教育同学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像在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
4、同学们也一定积累了不少歇后语,谁来说一说你喜欢的歇后语?
三、闯关竞赛
1、同学们都这么喜欢歇后语,不如我们来个小组竞赛好不好?
2、老师来给同学们分组(分四个小组)。
下面的竞赛,我们每个小组将要闯五道关,采用积分制决定胜负,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希望同学们团结协作,畅所欲言,把自己积累的歇后语“竹筒倒豆子——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一)第一关看谁接得对(必答题)
1、首先咱们进入第一关,请每个小组开火车说出所给歇后语的
后半部分,每说出一个得10分。
(课件出示题)
2、从第一组开始答题,教师适时评价并给每组在竞赛成绩表内赋分。
(二)第二关看谁说得多(必答题)
1、接下来,咱们进入第二关,请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根据所选题目要求说歇后语,看看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说得多。
在规定时间内,本组同学也可补充,但不能重复。
每说出一个歇后语得10分。
(课件出示A、B、C、D四组题,小组代表选择哪一组就回答相对应的问题,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回答计分)
A:请说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歇后语。
B:请说出带有植物名称的歇后语。
C:请说出带有数字的歇后语。
D:请说出带有人物的歇后语。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真是“孙悟空闹龙宫——大显身手”,接下来进入第三关,看谁猜得快。
(三)第三关看谁猜得快(抢答题)
1、请同学们根据图画猜歇后语,猜对一个得10分。
(课件出示画面,学生抢答。
)
2、同学们还想不想猜?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请每个小组用简笔画表示歇后语的意思,让其他小组猜。
老师只给你们5分钟准备时间,每组最多出两道题。
快做准备吧!
3、学生画歇后语,师巡视指导。
4、每组选出两幅画交给老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由其他组同学抢答,得分计入小组成绩。
(四)第四关看谁演得好
1、这里有一组歇后语,请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歇后语发挥想象,表演一个小品。
根据表演质量赋分,表演出色可得50分。
2、课件出示六个歇后语: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竹篮打水——一场空
猫哭耗子——假慈悲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3、小组讨论选择,并自己编排歇后语小品。
4、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组上台表演歇后语小品,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并给小组赋分。
6、同学们的表演可谓是“刷子掉了毛——有板有眼”,那么今天的冠军“半天云里抛绣球——终究落入谁手”呢?咱们最后一关定胜负。
(五)第五关看谁用得棒
1、请每个小组结合生活实际,选择歇后语说一句或一段话,每用一个歇后语就能得10分,但是语句不通顺,运用不恰当不得分。
快快做准备吧。
2、学生自由发挥选择歇后语写一段话,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自己所写的片段,教师适时评价。
4、根据每组汇报情况给小组加分。
四、拓展延伸
1、根据各小组最后得分情况,确定今天闯关竞赛的冠军,教师予以表扬,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多积累和恰当运用歇后语,为我们的语言增光添彩。
2、课下,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歇后语整理成《歇后语集》,和同学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