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同步练习3
- 格式:doc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4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十三章“旋转”23. 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内容包括: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组合设计图案.2.内容解析本节课我们学习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这些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图案设计,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间运动变化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组合设计图案.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学会利用旋转、轴对称或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2)了解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灵活运用平移与旋转组合的方式进行一些图案设计.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进行图案设计时,能选取简单的基本图形,通过几种不同的变换组合构造出美丽的图案.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欣赏生活的美丽图案,并分析它的形成.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组合设计图案.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组合设计图案并不难,但要设计出丰富的图案,就需要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多观察多思考,感受生活中数学的美.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组合设计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提问1】简述平移、轴对称、旋转的概念?【提问2】平移、轴对称变换、旋转有什么共同特征?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先回顾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学生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和设计图案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问题1]生活中有很多由几何图形组成的优美图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问题2]生活中有很多由几何图形组成的优美图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问题3]观察下面的图案,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哪些变换得到的?[问题4]观察下面的图案,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哪些变换得到的?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展示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图形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让学生在组合图案中辨析出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图形变换,再现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感受图形变换的奇妙、美丽、生动与灵活,调动学生创造的热情.教学时,应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基本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简单的基本图形如何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变成丰富多彩的图案.[问题5]简述分析图案形成过程的方法?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归纳:1)找出组成原图案最基本的图形;2)说明将该基本图形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的哪些图形变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原图案.【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分析图案形成过程的方法.(三)典例分析和针对训练例1 分析下列图案的形成过程.【针对训练】1.下面四个图案中,不能由基本图案旋转得到的是( )2.如图,将甲图经图形变换变到乙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通过旋转和平移实现B .可以通过旋转和轴对称实现C .必须通过旋转才能实现D .不必通过旋转就能实现3.下列对下图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它可以看作是一只小狗绕图案的中心位置旋转90∘,180∘,270∘形成的B .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只小狗绕图案的中心位置旋转180∘形成的C .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只小狗绕图案的某条对称轴翻折而成的D .它可以看作是左侧和上方的小狗分别向右侧和下方平移得到的A .B .C .D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分析图案形成过程.(四)探究新知【小组讨论】请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有意义的一些图形,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如下图就是符合要求的图形,你能构思其它图形吗?比一比,看谁想得多,看谁想得妙!(图形不限定大小,线段不限定长短,每小组至少给出5个答案,比一比哪个小组画的最漂亮)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给出答案.[问题]简述设计图案的方法?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归纳:图案的设计通常是利用基本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旋转这三种基本形式变换来进行的,三种基本变换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它们都属于全等变换。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单元第二十三章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能力目标经历搜集、欣赏、分析、设计和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1)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
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
学法观察探究、合作交流教法启发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趣味导入:播放课件,演示图片: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下列图案各有何特点?观看屏幕图片,回答问题.凭借自己已有经验,可以考虑到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通过美丽的图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新课程中来。
讲授新课一、新知讲解活动1:1.观察下面的图案,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哪些变换得到的?用ppt演绎基本图形经过三种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1)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逆时针旋转90°三次,作出图1.(2)以L为对称轴作出图2。
平移图2就可以作出图中的图案。
思考: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学生观察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之后小组汇报思路,教师可提示该图案的基本图形。
教师用ppt演绎基本图形经过三种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
学生观察ppt演示,对比自己的思路。
学生思通过精美的图案设计,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唯美。
从而思考该图案是怎么来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小组交流得到启发,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迁移运用,将问题引导到过程吗?ppt演绎每个图形由基本图形经过三种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 考后,结合已学知识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运用,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的教学内容,图形变换知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本节课通过对典型图案的欣赏、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手段进行图案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课程相比,该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学生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掌握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资源搜集能力,对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兴趣很高,并对计算机操作有一定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2、过程与方法经历搜集、欣赏、分析、设计和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教学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设计思想】1、教学理念本课是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南、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分析】(一)媒体及技术类型:PPT课件、VCM白板、几何画板、电子表决器等.(二)教学作用、使用方式:1、PPT课件——知识展现和进行图案辨析;2、VCM白板——辨析基本图形;3、几何画板——观察变换,归纳共性和动手创作的主要工具;4、电子表决器——在作品展示中进行民主评价.【教学过程】附表:学生作品评价量表。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一、教材题目:P77 T8
8.如图,(1)中的梯形符合什么条件时,可以经过旋转和轴对称形成(2)中的图案?
二、补充题目:部分题目来源于《典中点》
4.(2015·枣庄)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第4题)
5.观察如图所示的图案,分析它们分别是将哪个基本图形经过哪些变换后得到的?
(第5题)
9.(改编·烟台)一个由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则断去部分的小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可能是( )
(第9题)
A.3 B.4 C.5 D.6
10.(中考·遵义)如图,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再按图③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则展开后的图形是( )
(第10题)
11.如图,为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决定在一块正方形的空地上种植花草,现向学生征集设计图案.图案要求只能用圆弧在正方形内加以设计,使正方形和所画的圆弧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种植花草部分用阴影表示.请你在图③④⑤中画出三种不同的设计图案.(图①与图②属于同一种图案)
(第11题)
12.如图所示的图案是由7个正六边形组成的,下面是三名同学对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的不同见解.
甲:该图案可看成是由其中一个正六边形经过6次平移而形成的.
乙:该图案可看成是由其图案的一半经过轴对称变换而形成的.
丙:该图案可看成是由图案的一半经过中心对称变换而形成的.
你认为上述观点都正确吗?
(第12题)
13.利用1个等腰三角形、2个长方形、3个圆,可以构造出许多独特且有意义的轴对称图形,如图已给出四幅图,你能再构思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吗(画出3个即可)?别忘了加一两
句贴切、有创意的解说词.
(第13题)
答案
教材
8.解:当题图(1)中的梯形是有一个底角为60°,且上底长等于一腰长的等腰梯形时满足题意.
点拨:仔细观察题图(2)中图案的组成情况即可解答本题.
典中点
4.C
5.略.
9.C 10.C
11.解:如图所示.
(第11题)
点拨:答案不唯一.
12.思路导引:解决有关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的问题时,首先应选准基本图案,其次可以从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等角度进行分析.
解:甲从平移的角度,以一个正六边形为基本图案进行分析;乙从轴对称的角度,以图案的一半为基本图案进行分析;丙从中心对称的角度,以图案的一半为基本图案进行分析.虽然各自分析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方法总结: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步:①确定图案中的基本图案;②分析变换方法.例如本题中的基本图案如果看成是其中的任意一个正六边形,那么变换方法既可以是平移,也可以是旋转.
13.解:如图所示.
点拨: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