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极性元件如何识别
- 格式:pdf
- 大小:71.82 KB
- 文档页数:2
电解电容的极性判别(正负极)电解电容在所有元器件当中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在整个电路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使用电解电容时判断好它的极性即正负极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那么如何判断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呢有没有什么简单而又快捷的方法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方便又快捷的办法:
1、全新的电解电容判断方法很简单,一般电解电容的胶管上面都有一排连贯的———显而易见此处为负极、反之则为正极。
此方法牛角电解电容也同样可以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一些的牛角电解电容会有4个脚例如康富松电解电容就是,正负极除外还有两个角是固定脚要区别好、以在百度上面浏览的经验得出的判断分好负极之后与负极对称的那个脚就是正极、而正极两侧的两个脚为固定脚。
本图片来源康富松电解电容官网
2、两个脚不一样长的是脚长的是正极,短的那个则是负极。
(有些回答短脚的是正极、长脚的是负极是错误的)
3、还有一些电解电容放的时间比较久,而电容表面的那一层胶管已经脱落脚长也是一样的这种怎么判断呢!这种就要用到我们常用的神器万用表了,根据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电阻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点来判别定正负极。
将万用表拨到R×1k档,用交换表笔的办法分别测正、反向漏电阻。
最后以漏电电阻较大的一次为准,此时黑表笔接的是电解电容器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SMT贴片元器件极性的识别指导只有少数元件没有极性特性(比如电阻,片式电容,电感),通常元件的电路连接都具有极性要求。
具有极性的元件不可反向接入电路,否则电路不通。
极性识别就是通过辨别元件本体色带或者异形边角来确定元件的“正/负极”或者“pin1(脚1)”。
1.正极/负极具有极性的2引脚的SMT元件通常为钽电容、铝电解电容,二极管。
如下表所示:注:正极也称为阳极,负极也称为阴极。
2.Pin1(脚1)对于电路而言,元件的每个引脚均有唯一编号,其计数方向为逆时针,如下图:厂家会在元件本体上注明PIN1标记,通常为圆点,凹点或者色带。
如果出现多个圆点标记,可通过字符方向,颜色,模具注胶孔来判断。
不易判断时以厂家的元件白皮书为准。
同样,为了保证电路中各个元件引脚的正确接入,PCB中的元件焊盘引脚也有唯一编号,其方向也为逆时针,焊盘引脚的pin1也会做上标记,如下图:其中有极性要求的元件的Pin1均通过圆点,斜边,粗边或者凹边进行标记。
只有元件引脚与焊盘引脚一一对应,电路才会导通工作。
通过识别元件和焊盘两者的Pin1引脚位置可判断对应是否正确。
连接器是一种比较特殊元件,元件本体通过标记或者特殊外形来确定方向,装配时连接方向方法为:⏹通过连接器底部的定位针来保证方向(防呆设计)⏹保证连接器开口朝PCB板外方向(需要实料判断)⏹通过对应元件本体特征和丝印图特征来保证(大BGA座子)3.SMT元件极性图索引类型封装元件图丝印图元件识别钽电容MLD模制本体颜色标记为正电解电容CAE铝电解电容黑色标记为负斜边标记为正二极管Melf玻璃二极管黑色标记为负(色带)SOD模制本体颜色标记为负LED长方形表面:绿色为负背面:三角左边为负LED正方形缺角为负芯片SOIC(SOP)左下角圆形处为Pin1左边缺孔下方为Pin1PLCC(SOCKET)元件缺脚上方三角为pin1QFP字符左下圆点标记为pin1BGA字符左下圆点标记或色带标记为pin1方向。
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是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两种元件类型,它们在电路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还是在维修和维护中,正确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极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在面向大众的电子产品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如何正确地插入贴片和插针元器件,以确保其正负极的正确连接。
贴片元器件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元件,通常以平面方式安装在电路板上。
插针元器件则具有突出的金属引脚,可以直接插入电路板上的插座。
通过正确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我们可以避免短路、损坏元器件以及降低电子产品的性能。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的识别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安装和连接这些元器件。
首先,我们将重点介绍贴片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元器件的外观和查看元器件的标记,我们可以确定贴片元器件的正负极。
接下来,我们将专注于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插针的形状和查看插针的标记,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
最后,本文将总结正负极识别方法的要点,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
正确定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将有助于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无论是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还是在维修和维护中,这些识别方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贴片和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正确识别元器件正负极的重要性,以确保电子产品的良好运行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详细介绍贴片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
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章节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贴片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2.1.1 观察元器件外观2.1.2 查看元器件标记2.2 插针元器件正负极的识别方法2.2.1 查看插针形状2.2.2 查看插针标记3. 结论3.1 总结正负极识别方法3.2 重要性和应用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将要介绍的内容是如何识别贴片和插针元器件的正负极,并指出了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元件的正负分辨方法
辨别电子元件正负极的常用方法有:
1. 观察元件本身的极性标识,如二极管上的正负极标识。
2. 查阅元件数据手册,识别引脚极性。
3. 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压降。
正向压降小,反向压降大。
4. 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测试功能,可以显示正反向。
5. 在电路中交换元件的连接极性,观察电路特性的变化。
6. 根据电路原理分析元件的导通方向。
如放大电路中的偏置电路。
7. 查看印刷电路板上的极性标示或丝印信æ,辨别引脚。
8. 比较同类型的相似电路,根据对称特点判断极性。
9. 查阅类似电路的设计参考,对比极性连接。
10. 实际通电测试,确定哪种连接使电路正常工作。
综合使用上述方法,可以正确判断元件的极性,使电路连接正确。
常见SMT 极性元器件识别方法
前言
smt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子
器件的总称。
SMT 常见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排阻、排容、电感、二极管、三
极管、IC 脚座、保险丝。
常见SMT 极性元器件识别方法:
极性元件在整个PCBA 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方向性的元件错
误会导致批量性事故和整块PCBA 板的失效,因此工程及生产人员了解SMT
极性元件极为重要。
一、极性定义
极性是指元器件的正负极或第一引脚与PCB(印刷电路板)上的正负极或
第一引脚在同一个方向,如果元器件与PCB 上的方向不匹配时,称为反向不良。
二、极性识别方法
1、片式电阻(Resistor)无极性
2、电容(Capacitor)
2.1 陶瓷电容无极性
2.2 钽电容有极性。
PCB 板和器件正极标示:1)色带标示;2)“+”号标示;3) 斜角标示。
常用有极性元件方向确认规则一、电容极性1. 插装铝电解电容极性:有两种辨别方法:a)长引线端为正极。
b)壳体包装上白色的一端为负极。
2 . 表贴铝电解电容极性:有两种辨别方法:a)金属壳体顶部有黑色或蓝色标识的一端为负极。
3. 钽电容极性:有白色或黄色横条的一端为正极。
二、插装排阻方向元件体上有圆点或竖条标记的一端为第一脚。
三、晶振方向1. 插装晶振方向元件壳体的四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或与其它三个角外形不一样,所对应的引脚为第1脚。
2. 表贴晶振方向a)若元件体上有一个标识点则该点所对应的引脚为第1脚。
b)若元件体上无标识点,有一个角为斜角时,所对应的引脚为第1脚。
c)若元件体上既无标点也无斜角,则看元件体底部焊盘,与其它三个焊盘外形不一样的引脚为第1脚。
四、二极管可以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试。
1. 插装发光二极管极性:长引线一端为正极。
2. 玻璃体二极管,有一条黑色或绿色环的一端为负极。
注:若有多条色环需要测试。
3. 塑封二极管,有横条的一端为负极。
五、集成电路(芯片、IC)方向1. 两边有引线的芯片方向a)正看芯片上的字,左下为第一脚。
b)标识点对应处为第一脚。
c)标识端对应处,左下为第一脚。
2. 四边有引线且引线为鸥翼形的芯片(QFP)方向a)元件体上只有一个标识点则该点所在的角为1角。
b)元件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标识点且有一个小而深的标识点,则该点所在的角为1角。
c)元件体上有两个标识点,且两个标识很相似,则请顾客确认。
3. 四边有引线且引线为J形的芯片(PLCC)方向a)若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有斜角,则对应为极性方向。
b)若四个角全为直角,则标识点左边的引脚为第一脚。
六、BGA方向a)若元件体上无标识点,四个角的其中一个角处有金色箭头,则对应引脚为第一脚。
b)元件体上只有一个标识点则该点所对应的引脚为第一脚。
c)元件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标识点且有一个小而深的标识点,则该点所对应的引脚为第一脚。
d)元件体上有两个标识点,且两个标识很相似,则请顾客确认。
有极性元件如何识别
低于1μF的低值电容大多数是无极性之分的,但是具有1μF或更大电容值的电容几乎都是有正负极之分的。
至今为止,最常用有极性电容就是电解电容,钽电容也是有极性电容。
安装在印制板上的电容,在其外壳上接近引线之处以符号”+”和”-”标出其极性,实际上,大多数新型电容只有”-”号。
这些标志并不是必须的,因为极性电容的正引线总会长一些。
即使是标志磨损或者被完全抹去,立刻就能够辨认出极性。
接错了有极性的电容在有些场合可能使它损坏。
还值得指出,即使较小的反向电压和电流也可能损害某些有极性的电容。
这样的有极性电容并没有任何外部损坏的迹象,但如果这时正确地把它用在电路中却会表现出低于标准的性能。
钽电容和一些高级电解电容在反向电压下损坏率较大。
另一种常用的双引线极性元件就是二极管。
二极管只容许电流沿一个方向流过。
如果把二极管方向接错了,那么本来应该让电流流过的,它却会阻挡电流流过;应该挡住电流的,它却让电流流过。
如果二极管用于小信号电路,通常接错尚不能造成其它元件损坏,如果是功率二极管(如整流二极管)接错极性,那么会导致一些元器件损坏的可能性极高。
大多数二极管负极(K)的引出线一端有色带指出其极性。
几年前,有些二极管有几条色带是相当常见的,这样就必须仔细检查元件以便找出负极引出线。
色带的含义是根据电阻色码的颜色编码系统指出二极管的型号。
这种方法采用三条或四条色带而不是一条。
目前二极管都有一条色带,而且利用文字符号标明型号。
由于新式二极管体积小,可能需要放大镜读出型号。
颜色编码系统使人容易读出型号,但容易使人接错。
近年来,多条色带的二极管在最接近负极引线的色带比其它两或三条色带粗一些,以此来表示极性。
可惜宽度的差别往往不明显,所以必须仔细观察这些二极管然后把它们装在电路板上。
发光二极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