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开园工作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88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中心幼儿园秋季开园工作方案为落实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依据《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前有关工作的通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XX市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方案》《XX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区教育分局有关要求,切实做好幼儿园秋季开园疫情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此预案。
一、指导思想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思想认识,牢记初心使命,坚决贯彻领导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广泛动员、组织、凝聚群众,把各项防控措施覆盖到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师生员工。
二、组织领导根据上级部署,成立了潮水镇中心幼儿园秋季开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各班班主任工作职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开学工作要求,做好2020年秋季开学准备工作,保障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认真做好幼儿和教职工疫情监控和日常检查;组织开学各项工作安排等工作;全面做好消毒用具、体温检测等用具购置与准备,做好开学前园所清洁卫生、全面消毒等工作;收集汇总幼儿报到时和开学后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信息,根据安全预案做好紧急应对策略、措施;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作,掌握教职工及幼儿家长的舆情动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汇总疫情防控工作信息,每天按时向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三、具体工作安排(一)相关工作1.开展教职工、家长及幼儿再排查。
根据《幼儿园人员健康状况摸排方案》,做好信息跟踪工作,组织各班级深入排查师幼近14天活动及身体健康情况,特别是四类人员加强重点监控,建立明晰台账,做到动态管控,做好跟踪调查;各班级广泛发动,排查是否有重症地区返回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隐瞒不报的学生。
幼儿园2020春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防控工作指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幼儿园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后的重中之重,为指导幼儿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顺利开学,坚决防止疫情向幼儿园输入扩散,特制定本工作指南一、开学前工作(一)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1.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各县区教育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区域内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幼儿园要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园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园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2.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督办,明确防控工作分工和工作职责,全园教职工服从安排,人人有贵、人人负责、人人尽责。
3.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制定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岗位工作责任制度(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班级、各老师)、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报流程、家长沟通机制、应急预案、防控工作台账等,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4.做到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
各市(州)、县(市、区)可通过集团园、教研指导责任区,指导、督促区域内幼儿园药给家长选用,具体方案及用方可根据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下发的《关于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推广使用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通知》(黔中医药发〔2020J3号)要求在中医指导下使用。
三、疫情应急处置(一)启动应急预案幼儿园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预案开展防控工作,减轻或消除突发新冠肺炎的危害,保障教职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和园内稳定。
(二)落实工作职责各工作小组立即响应,落实教育宣传、物资保障、卫生防控、摸排登记、应急处置等相关职责。
(三)加强预警提示多渠道全面了解教职工、儿童、家长健康动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
2020年托幼机构开园防控工作方案一、托幼机构开园前1.制定本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岗位工作责任制度(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班级、各老师)、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报流程、家长沟通机制、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托幼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2.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
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知识和技能培训。
4.开园前对园区进行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5.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儿童,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入园。
6.做好防控工作的相关物资储备,准备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体温计、呕吐包、紫外线消毒灯等。
7.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情况时立即进行隔离使用。
二、托幼机构开园后8.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
9.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音乐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10.对园区进行日常消毒。
地面和公共区域设施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活动室等)每批学生进入之前都要进行一次消毒。
11.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
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床围栏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每日“三餐两点”前对儿童就餐桌面常规消毒。
1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消毒。
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2020托幼机构返校复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一、开园前(一)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
1.各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风险级别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情况作出科学开园的决定,周密准备、有序推进托幼机构开园。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扎实做好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安排。
2.落实主体责任,园长为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
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组织教职工进行培训、演练操作。
3.建立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
托幼机构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形成教育与卫生健康部门合力,建立托幼机构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
4.制定防控方案。
托幼机构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
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返园证明查验制度等。
5.保障物资储备。
做好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剂、婴幼儿口罩、手套、体温计、呕吐包、紫外线消毒灯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洗手处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
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托幼机构全面清洁消毒工作,包括清洁消毒用品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监督等。
(二)场所和人员要求。
1.开园前对托幼机构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如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音乐室、洗手间等)等所有场所开窗通风。
2.在托幼机构内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设立提醒标识,应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配备专人负责,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篇】【篇一】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防控工作体系1.成立星光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园长王海红任组长,朱茜茜任副组长,全体教职工及家委会人员为成员。
园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
2.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十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园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园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制度,幼儿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4.明确属地管理原则。
加强与崆峒区妇幼保健院、区教育局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5.建立疫情信息定期制度。
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各班主任负责收集登记各班幼儿每天健康状况并及时给园长报告,园长每天在崆峒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群及时报告。
二、防控工作措施(一)开学前1.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星光幼儿园家园共育微信群、星光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师生和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各项防控措施,引导幼儿和家长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等。
2.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
对本园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幼儿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开园工作方案一、防控目标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督促落实并完善幼儿园防控措施、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防止疫情在校园扩散蔓延。
二、防控组织机构组长:(园长)副组长:(主任)(主任)(保健医)(招生负责人)成员:各班班长、(厨师长)、(会计)、(保安)三、防控组织人员职责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按照教育局、集团指示,统一指挥、协调、管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发展,及时报告相关信息,汇报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园校做好职工及学生返校前的准备工作,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根据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定本校的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检查督促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开展对学校师生员工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明确学校疫情的报告人,按要求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卫生健康部门等上报疫情发生情况。
疫情发生时,学校根据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启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四、防控措施严格按照河教育厅印发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通知执行,具体工作要求如下:1.成立以园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园所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园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
2.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十五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园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园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幼儿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幼儿园开学开园复学前后师生返校疫情防控期工作实施方案幼儿园 2020 年开园复学前后师生返校疫情防控期工作方案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持学校正常、健康、有效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根据政府及市局、镇教管办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严密布控、科学处置、分时错峰”的原则,加强领导,周密组织,严格防控,夯实责任。
做好开园前环境卫生消杀、全园防控知识培训、开园前教职工与幼儿健康信息排查、家园互动沟通、开园后教职工与幼儿体温监测、全日观察、因病缺勤追踪管理、幼儿一日活动防控应对措施、疫情统计上报等,提高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疫情应对与处置能力,增强师生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在校园内的发生与蔓延,筑牢师幼安全防护网。
二、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一) **幼儿园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 1 (二)职责:1. 在上级正确领导下,强化领导责任制,制定防控应急方案,建立健全督查、倒查、追究机制,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把握防控工作重点节点,认真、迅速落实上级部门的部署,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班级和个人。
2. 督促各部门和班级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完善责任督查、查处、追究机制,确保认识到位,宣传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
3. 办公室需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健全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并开展疫情联防联控。
(三)工作分工 1. 办公室:***、 *** (工作职责:负责统筹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综合协调和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指导各班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2. 社会防控组:***、 ***(工作职责:负责指导校外社会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相关信息收集和上报。
) 3. 新闻宣传组:***、 ***(工作职责:负责在上级新闻宣传组的指导下,做好本校舆情引导、信息发布和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等工作。
幼儿园开园防疫防控工作方案一、总体原则和主要目标1. 总体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2. 主要目标建立健全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形成联防联动的应对处置机制,规范信息统计、报告,制定返校后防控工作流程和要求,认真落实幼儿园防控工作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
二、组织体系1.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分管副园长作为直接负责人,并担任常务副组长。
办公室及小班、中班、大班选派教师作为领导组成员。
多园区办学的幼儿园,每个园区成立相应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2. 成立防控专项工作组各幼儿园根据需要,协调多部门参与,成立领导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置组等。
3. 健全工作网络建立幼儿园—班级—家庭三级疫情防控工作网络,畅通信息,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4. 报告人与报告制度根据“责任到人”原则,明确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和报告程序。
(1)报告人:幼儿园专门指定疫情报告人,报告人可以是分管副园长,也可以是医务室园医、保健教师等。
(2)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制度内部报告保教人员向幼儿园报告人报告;幼儿统一由家长向老师报告。
外部报告幼儿园报告人分别向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实现“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报告内容见表1。
表1 幼儿园每日健康汇总表有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等疫情时,需2小时内报告。
具体报告程序如图1所示。
保教人员 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幼儿老师 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家长 老师 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图1 幼儿园冠肺炎疫情报告程序三、“两案”“八制”建设从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幼儿返园后的工作要求、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明确具体举措和操作规范。
见表2。
表2 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两案”“八制”清单各幼儿园“两案”“八制”应实事求是,突出各幼儿园特点。
其中,幼儿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效度制度制定参考《学校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相关内容;幼儿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参考《学校突发疫情应急管理指引》相关内容。
幼儿园2024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疫情防控成为全球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幼儿园作为儿童学习的重要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我园制定了2024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二、目的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防止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最大程度地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三、措施1. 入园前准备•家长填报健康申报表家长需提前填报幼儿的健康申报表,确保幼儿在入园前没有呼吸道症状等疫情相关症状。
•定期测温家长需要配合定期为幼儿测量体温,确保幼儿在入园前体温正常。
2. 入园后检查•测温筛查幼儿入园后将进行体温筛查,如发现体温异常,需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前来接回。
•消毒措施对教室、玩具等常接触物品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幼儿园环境清洁卫生。
3. 日常防护•佩戴口罩所有入园的师生需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飞沫传播。
•保持社交距离教室及活动场所设置合理间隔,保持师生之间的安全距离。
4. 健康管理•定期体温监测幼儿园将定期对师生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卫生宣教加强卫生常识宣传,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避免接触眼口鼻等良好卫生习惯。
四、紧急预案若发现有师生出现疑似症状,将立即隔离患者并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通知卫生部门进行相关处理。
五、总结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广大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以上就是2024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希望各位家长和师生一起共同努力,保障大家的健康。
2020年疫情防控幼儿园开园开学工作方案a.学校门口设置测温点,对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体温数据。
b.要求家长填写健康状况调查表,确认幼儿及家长无疫情接触史、无症状感染等情况。
c.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如发现有体温异常或症状,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2.开学仪式a.宣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让幼儿及家长了解防控措施和要求。
b.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幼儿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二)日常防控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2.实行分餐制,避免幼儿交叉感染。
3.加强幼儿晨午检工作,发现幼儿身体异常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4.加强幼儿健康管理工作,每日记录幼儿体温和健康状况,并及时向家长报告。
5.加强家园联系,向家长宣传防疫知识,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六、疫情应急处置1.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立即隔离,并按照相关程序报告上级部门。
2.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所在班级和接触人员进行排查和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
3.对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整改。
4.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是本园开园工作方案,请各位领导和同仁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和稳定。
1) 在员工和幼儿上下学的途中,建议幼儿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如果员工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
建议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在回家后消毒随身衣物。
2) 为了确保园所的安全,保安、保洁和后厨人员应在6:30到岗。
保安负责在入园前测量体温、手部消毒并登记。
门卫保安室处放置一套“额温枪和手消及75%酒精、后勤人员体温测量记录表”。
前期保安需要对“如何做好体温检测”和“外来人员入园消毒”进行培训。
保健医和行政人员应在6:50到岗,自测体温后准备晨检物品。
全体教师应在6:50到岗,在幼儿园大门外进行晨检、体温测量和手部消毒,并进行晨检登记。
2020 年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开园工作方案一、工作体系1. 严格落实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部署,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
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不开园,幼儿园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园,师生和幼儿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园。
2. 成立由园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和开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幼儿园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下设健康监测、教育教学、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工作机构。
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园疫情防控和开园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
多园区办园的幼儿园,各园区须指定疫情防控和开园工作责任人。
3. 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九制度”:开园准备工作方案、开园工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联防联控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师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返园证明查验制度,幼儿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二、工作措施(一)开园前1. 对本园全体教职员工(含自聘不在编教师和保安、食堂、保洁、维修、绿化等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和幼儿(简称师生,以下同)健康情况进行全覆盖排查,全面掌握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家庭成员、假期旅居史等情况,每日收集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症状等信息并做好记录。
实行“日报告、零报告” 制度,并按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幼儿园应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接受、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2. 开园前师生必须如实申报假期活动和健康状况,幼儿园必须对教职工和幼儿逐人排查有无感染、有无发热、有无密切接触等情况。
对排查出的发热者、密切接触者,务必压实责任,协调卫生健康部门逐一进行核酸检测,分类诊治。
3. 现在或近期去过湖北地区的、有发热等症状的、有与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人员接触史的等三类人员近期不得返回幼儿园,何时返园等待通知。
由外省返回和由省内乘公共交通工具返回的教职员工和幼儿,返回幼儿园住地后应当隔离 14 天后方可返园。
4.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形式,对全体教职员工、幼儿及家长进行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
教育师生及幼儿家长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换、处理。
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 4 小时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
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 15-30 秒 ; 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 20 秒。
教育师生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并尽快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 20 秒。
教育师生及幼儿家长居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5. 实行错时错峰开园,有序返园。
园领导、教职员工要抓紧到岗到位,做好开园准备工作。
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县(市、区)明确开园日期后,幼儿园按照大班、中班、小班的顺序依次有序开园。
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幼儿园结合各自实际做出分阶段、分年龄班错时开园安排。
人员返园基本顺序:园领导、教职员工、幼儿。
6. 开园前,教育行政部门要选派责任督学(驻园联络员)到幼儿园监督指导疫情防控和开园工作。
医疗卫生部门要选派专业人员到园,帮助和指导幼儿园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监督体温测试等防控措施落实,指导幼儿园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7.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清洁,对师生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保证满足需求。
在园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幼儿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加强园车安全卫生检查。
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8. 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备足红外体温测量仪、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控物资,通知幼儿家长提前备好口罩、体温计等个人必备防护物品并指导幼儿及家长科学准确使用。
具体参照标准如下:( 1)1000人以下的幼儿园至少配备 1 箱消毒液; 1000 人—3000 人的幼儿园至少配备 3 箱消毒液; 3000 人以上的幼儿园至少配备 5 箱消毒液。
(标准 84 消毒液每箱 30 瓶)。
(2)按照标准配齐配足口罩。
(3)每班配备 1 个红外体温检测仪, 2-3 支体温计。
9. 设立(临时)隔离室。
500人以下的幼儿园至少设立 1 个(临时)隔离室; 500-1000 人的幼儿园至少设立 2 个; 1000 人-1500 人以上的幼儿园至少设立 3 个; 1500-2000 人的幼儿园至少设立 4 个; 2000 人以上的幼儿园至少设立 5 个。
(临时)隔离室的基本要求是:(1)通风良好,位置相对独立,与教学区、生活区相隔离,用以暂时留观、转送身体不适的师生。
(2)进入(临时)隔离室应做好防护,佩戴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帽子、鞋套等防护用品。
( 3)不同宿舍或不同教室的多名发热幼儿要收入不同的(临时)隔离室。
(4)收入(临时)隔离室的教职工和幼儿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随意离开。
(5)加强(临时)隔离室消毒。
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要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其他生活垃圾要及时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可能的污染。
( 6)发热幼儿、教职工转出幼儿园或转入医院后,(临时)隔离室应当进行彻底消毒10. 开园前,要全面检查防疫工作到位情况,按开园方案和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培训、演练。
(二)开园当日1. 返园时间安排好要及时通知师生。
科学调整作息时间,不同年龄班返园、上课、就餐错时错峰错区域,减少交叉聚集。
2. 师生返园和开园后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当向幼儿园报告。
乘车时应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妥善保存乘车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3. 幼儿园要实行网格化、单元最小化精细管理。
行政部门以办公室为最小单元,教师以班级组、年龄班组、教研组为最小单元,幼儿以班级为最小单元,不同年龄班、不同班级各项活动相对独立。
幼儿园划区划片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都要明确专人负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4. 实行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制度。
对幼儿园实施封闭管理,引导家长及幼儿有序入园,原则上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班级至少一名教师在园内户外指定地点与家长完成与幼儿的早入园、晚离园的交接工作,避免人员聚集,保障幼儿安全到班。
严禁家长随意进入教学楼及活动室。
严格落实“六个一律”要求。
园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园,园内幼儿未经批准一律不准出园,园外幼儿未经批准一律不准提前返园,任何人进入园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在幼儿园门口一旦发现有发热症状人员,立即阻止进入,通知有关部门或由幼儿园安全护送到就近的发热门诊筛查诊疗。
5. 由主班教师或保育员负责对进入本班教室的幼儿再次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教室。
有可疑情况的,要用体温计再次精确检测。
有发烧咳嗽症状的,要立即报告幼儿园,由专人送(临时)隔离室。
6. 上好开园第一课。
重点宣传新冠肺炎防控形势,普及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示范幼儿正确的戴口罩和洗手方法,教育幼儿保持良好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 填发健康卡。
要为每位教职工和幼儿建立健康卡,登记基本情况,每日健康状况,加盖幼儿园公章,开园后发放给师生,同时作为出入园门证明材料。
8. 向幼儿及家长发放明白纸,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园后幼儿园教学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
(三)开园后1. 幼儿园应当密切监测师生的健康状态,每日晨午两次测量体温,填写健康卡,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按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2. 加强因病缺勤管理。
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幼儿及时追访和上报。
3. 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寝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功能室、办公室、备课室、盥洗室等)要加强通风换气。
每日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分钟。
课间尽量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开启新风系统。
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4. 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保持活动室、寝室、图书室、餐厅、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明确专人负责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
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电梯间、公共区域的玩教具、大型器械、寝具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妥善保管消毒用品,防止中毒和发生火灾。
5. 严格按照市场监管部门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加强幼儿园食堂和配送餐管理,倡导科学膳食和营养配餐。
强化幼儿园食堂采购、加工监管,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 ; 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6. 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 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 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7. 幼儿进餐前应分组错时如厕、盥洗,并使用自己的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手。
幼儿用餐时,可根据条件拉开幼儿就餐距离,避免人员聚集。
如需幼儿排队取餐,应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进食前摘掉口罩;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引导幼儿安静就餐,不与同伴交流;餐后及时洗手并用自己的口杯漱口。
8. 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9. 确保幼儿园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幼儿园原则上每 30—35 人设一个洗手盆或 0.6m 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幼儿手卫生措施。
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及幼儿园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 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
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0. 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定点暂放、及时清理。
保持垃圾暂存地周围清洁,可用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每日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