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物流基本活动——运输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72
《跨境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跨境供应链管理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分:3 学时:48学时先修课程: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面向专业(方向):跨境电子商务承担单位:一、课程定位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完整地、系统地学习跨境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方法,掌握跨境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作业流程及管理方法,从而更加形象地理解跨境电商物流特征以及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跨境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意识,并且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对跨境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和管理。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跨境供应链岗位的需要,在广泛调研和对跨境供应链业务操作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梳理相应的教育项目、学习方法和项目任务仿真情境中,学生熟练掌握跨境供应链基本概念、熟悉常用跨境供应链基本概念及方式,掌握跨境电供应链人员的职责;跨境供应链模式及其网络构成、邮政物流模式、商业快递物流模式、专线物流模式、海外仓物流模式、跨境电商仓储系统规划、跨境仓储作业管理、跨境运输的方式及其选择、我国跨境物流运输口岸、跨境物流配送作业管理、跨境物流配送业务模式、常见跨境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跨境物流通关、海外仓的分类与发展现状、海外仓仓储作业管理、海外仓库存管理及优化方法、跨境供应链采购管理、跨境供应链库存管理。
学会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树立基本的现代跨境供应链管理理念,以便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以培养学生不仅具有适应岗位能力,还具有设计和创新岗位的能力。
本课程创新点在于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
试图使得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及相关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利用跨境供应链基本原理及策略技巧,进行跨境供应链的实际操作。
项目一物流基础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美国是最早研究物流的国家。
因此,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 × )2.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
( √ )3.物流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活动。
( √ )4.企业物流包括生产物流和流通物流。
( √ )5.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看出,物流活动是最近才出现的。
( × )二、单选题1.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 D )、时间效用和形态效用。
A.规模效益B.使用价值C.价值D.空间效用2.( A )属于宏观物流。
A.社会物流B.企业物流C.行业物流D.供应物流3.从( C )角度出发,物流涵盖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不同的范畴。
A.物流系统的性质B.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C. 物流的作用D.物流运输方式4.以下属于物流的对象是( D )A. 建筑物B. 未砍伐的森林C.矿山D. 煤炭5.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将农产品从产地运往销地是哪种物流效用的反映。
( B )A.形式效用B.空间效用C.时间效用D.占有效用三、多选题1.物流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为( B C D )。
A.行业物流B.地区物流C.国际物流D.国内物流2.物流创造的基本效用包括( B C D )。
A.经济效用B.时间效用C.空间效用D.形质效用3.物流的特点包括( A B C D )。
A.物流是创造价值的活动B.物流活动具有服务性C.物流活动涉及的范围广泛D.物流的整体性、综合性要求高4.现代物流的基本构成有( A B D ) A.装卸搬运、包装B.流通加工、信息处理C.储存、交接验收D.运输、储存、配送5.物流对企业的作用包括( A B C D )。
A.物流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前提条件B.物流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C.物流能增强企业竞争力D.物流为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四、简答题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物流概念的理解。
项目(实训)指导书项目(实训)名称: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系别:管理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制订人:于燕萍审核人:制订时间: 2010—9-16概述使用专业:09级物流管理专业《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实训分15次进行,每次实训学时可按推荐学时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课程》实训课的总学时不得少于36学时.每次实训的内容级推荐学时如下:项目(实训)指导书项目(实训)名称:物流运输概述系别: 管理系专业: 物流管理课程: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实务制订人:于燕萍审核人:制订时间: 2010—9-16实训项目一物流运输概述一、项目(实训)名称物流运输概述二、项目(实训)学时数2课时三、项目(实训)目标1、熟悉运输的含义,理解运输的功能。
2、掌握根据不同货物选择应该采用的运输方式的技能。
四、项目(实训)中的具体任务1、按技能训练目标的要求收集准备资料。
2、整理相关资料:(1)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2)运输在物流中作用。
3、通过对下列问题的讨论,检测对运输基本知识的掌握(1)海南,山清水秀,自然风光秀美。
自古以来寓意天之边缘,海之尽头,素有天涯海角之称。
11月中旬,当北方已是冰天雪地,海南三亚却依然艳阳高照。
海南的气候可以使农作物保持“稻可三熟,菜满四季”的有利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今天,无论在什么季节,黑龙江的哈尔滨,新疆的乌鲁木齐都可以吃到海南的新鲜蔬菜。
什么是运输?运输的功能是什么?(2)浙江杭州某丝绸厂向法国里昂市出口一批丝绸衣物。
用哪些运输方式可以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3)克拉玛依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油田,被誉为准噶尔盆地的明珠,自它在亘古荒原建立那天起,就与荣誉与神秘相伴,它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使中国走出了贫油论的阴影;它是一个常被风沙包裹的经济结构单一的工业化城市,周边自然条件恶劣。
原油运输的方式是什么?五、教师知识和能力要求1、理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的特点;2、理解物流运输方式选择的考虑因素。
运输的履行过程运输是指将物品或人员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运输是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货物还是人员,运输的履行过程都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环节和步骤。
本文将探讨运输的履行过程,并介绍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运输需求确定运输的履行过程首先需要确定运输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运输的货物或人员的种类、数量、起点和终点等。
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如陆运、铁运、空运或水运等。
同时,需要考虑货物或人员的特殊需求,如保鲜、安全、速度等。
二、运输计划制定在确定了运输需求后,需要制定运输计划。
运输计划包括确定运输的时间、路线、运力和运输工具等。
运输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运输的效率和成本,以及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
运输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对运输环境的了解,以确保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运输准备工作在实际进行运输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货物或人员的包装、装载和标识等。
包装作为保护货物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式。
装载是指将货物或人员安全地装上运输工具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货物或人员的尺寸、重量和结构等因素。
标识是为了方便运输中的识别和管理,可以采用标签、标志、箱体编号等方式。
四、运输过程运输过程是指实际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阶段。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货物或人员的安全和顺利运达。
这包括运输工具的驾驶和操作、安全检查和监控等。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的部门或人员进行配合和沟通,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运输过程中,应当遵守交通规则和运输法律法规,确保运输的安全和合法性。
五、运输完成和确认当货物或人员到达目的地时,需要进行运输完成的确认工作。
这包括货物或人员的卸载、核对数量和质量,以及签署相关的运输文件和交接单。
同时,还可以进行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和反馈,以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和改进运输流程。
综上所述,运输的履行过程包括运输需求确定、运输计划制定、运输准备工作、运输过程和运输完成和确认等环节。
物流项目的服务内容
1. 运输服务,物流项目的核心是提供货物的运输服务,这包括陆运、海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物流公司会负责货物的装载、运输和卸载,并且通常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以确保货物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
2. 仓储服务,物流项目通常也包括仓储服务,物流公司会提供仓储设施,负责货物的存储、管理和分拣。
这些仓储设施通常配备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以确保货物能够高效地存储和分拣。
3. 包装服务,物流项目通常也包括包装服务,物流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为货物进行包装,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4. 供应链管理,物流项目还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物流公司会协助客户进行供应链规划、优化和执行,以确保货物能够以最佳的方式从生产地到消费地。
5. 物流咨询,物流项目通常也包括物流咨询服务,物流公司会为客户提供物流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帮助客户优化其物流流程和降低物流成本。
总的来说,物流项目的服务内容涵盖了运输、仓储、包装、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咨询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项目三:水路货物运输实务单元一:水路运输概述[教学目的]通过该项目的学习,掌握水路运输的特点、基本条件;了解水路运载工具及货物。
[教学重点]水路运输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船舶航线、航次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主要内容采用课堂讲授;重点内容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内容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课堂导言]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等水运工具,在江、河、湖、海及人工运河等水道运输旅客、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新课内容:单元一:水路运输概述知识点1:水路运输的特点[了解内容](一)运输量大随着造船技术的日益发展,船舶都朝着大型化发展。
巨型客轮已超过8万吨,巨型油轮超过60万吨。
就是一般的杂货轮也多在五、六万吨以上。
[了解内容](二)通过能力强[了解内容](三)运费低廉一方面,海上运输所通过的航道均系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修建,不像公路或铁路运输那样需大量投资用于修筑公路或铁路;另一方面,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海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
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运费的1/10,航空运费的1/30。
[了解内容](四)速度较低货船体积大,水流阻力高,风力影响大,因此速度较低,一般多在每小时10-20海里之间,最新的集装箱每小时35海里。
[了解内容](五)风险较大船舶航行海上,进行货物运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遇险的可能性也大。
每年全世界遇险的船舶约300艘。
知识点2:水路运输基本条件水路运输的基础条件是从船、港、货、线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
[了解内容](一)水上航道现代的水上航道已不仅是指天然航道,而且应包括人工航道、进出港航道以及保证航行安全的航行导标系统和现代通讯导航系统在内的工程综合体。
1.海上航道海上航道属自然水道,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但是,随着船舶吨位的增加,有些海峡或狭窄水道会对通航船舶产生一定的限制。
例如,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为确保航行安全、防止海域污染,三国限定通过海峡的油船吨位不超过22万吨,龙骨下水深必须保持3.35m。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现代物流基础》是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介绍物流的概念、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历程、物流活动的内容、物流服务的性质和特点、物流管理涉及的方面和内容、物流标准化活动的意义以及物流发展的新动态。
《现代物流基础》是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应掌握的知识点(1)物流的概念;物流与运输、物流与流通的关系;(2)物流系统的特性,物流系统的意义;(3)物流活动的内容,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具体内容;(4)物流服务的含义及分类;(5)物流管理涉及的内容: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物流战略管理;(6)物流标准、物流标准化的含义及内容。
2.应达到的技能点(1)能识别常用的物流设施设备的名称及使用功能;(2)能识别、分析物流数据;(3)初步具备物流基础作业的技能。
3.课程的后续基础应用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仓储实务、配送实务、运输实务、物流系统管理等课程以及参加专业实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提要、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项目一认知物流及物流系统任务一了解物流活动的起源和类型通过回顾物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物流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悠久历史;掌握现代物流的概念,掌握物流的分类;理解物流的经典理论。
任务二认知物流系统的概念和要素通过认知系统、物流系统,使学生理解现代物流与传统仓储、运输等活动的区别,从而理解物流系统的意义;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项目二认知物流活动任务一对物流活动进行分类通过认知物流园区、活动主体等,使学生能够对物流活动进行分类,可分为基本物流活动和增值性的物流活动两大类;理解这两大类物流活动的区别。
任务二掌握基本物流活动的内容掌握运输的方式、运输作业的内容;掌握仓储的相关概念、仓储作业的内容;认知包装的分类和常用包装技术;认知装卸搬运的作用和分类;认知配送的概念和作用;认知流通加工的内容;理解物流信息的特点和物流信息系统的意义。
物流的基本职能: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运输的地位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构成集装化系统集装化(单元化)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一定数量的零散货物组合到一起,从始发地到目的地的物流过程中,始终作为一个集装单元进行装卸和运输的作业方式。
集装化运输的对象是散杂货或者说件装货货物的集装化通常是通过使用托盘和集装箱进行包装来实现的集装化系统给物流合理化带来的益处单个物品包装变得简单,有利于节约包装费用可以在很大程上防止装卸搬运过程中对物品的损伤、污损以及丢夫等现象发生;利用机械作业,实现装卸作业的效率化和省力化;物品装卸搬运活性指数提高,便于货物移动;由于装卸的效率化,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时间,从而使运输时间得到节约,提高运输的迅速性;以集装箱或托盘为单位,便于实现装卸的标准化;利用托盘或集装箱可以实现货物的高层堆码;有利于实现门到门连贯运输开展集装化装卸和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用托盘和集装箱需要较多的费用;托盘和集装箱的回收管理难度较大;需要机械配合装卸,要求有较大的装卸空间和搬运通道;需要配置集装箱和托盘堆放场等集装箱运输的优点提高货运速度,加快运输工具及货物资金的周转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简化货物包装,节约货物包装费用,减少运杂费用车船周转加快,装卸费减少,劳动条件改善,运输成本降低不受气候影响,实现了定点、定期运输及装卸作业物流术语物流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运输transportation: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储存storing :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装卸loading and unloading: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实施垂直位移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