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腔积液很有效的方子外敷药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膝关节积液特效验方•膝关节肿大积水方:生黄芪240 牛膝90 远志90石斛120,放一千五百毫升水煎至三百毫升,放金银花三十克煎至一百伍十毫升,一般一至二次可完全消除,|临床无不应验。
四神煎临床运用四神煎出自《医书效方》。
方由生黄芪400克、川牛膝200克、远志肉(去净心)200克,石斛200克、金银花50克组成。
用水5000毫升,先箭前四味,煎至1000毫升,加入金银花,再煎至500毫升时,去渣取液,临睡前空腹顿服。
全身大汉,听其自止,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汗,揉搓全身。
功能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
本方主治因三阴立损,风寒湿邪侵入而致膝肿粗大,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证。
当属现代医学所称关节结核病。
笔者引申运用临床治疗膝关节滑囊炎,损伤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亦颇效验。
兹举验案如下,并以次磋商于同道。
病案举例病例一:于宏洋,男35岁,职员,2001年9月15日就诊。
患者近三年来每年至九月份膝关节肿大而痛,难以屈伸。
经某医院确诊为滑囊炎,每次发作均需用中西药调治二个来月方愈。
留下右膝关节肿大如仙鹤之膝头,活动受限,难以屈伸,动辙疼痛难忍。
膝部皮肤略红,压痛明显。
体温37℃,右膝关节周径比左膝长1.5厘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辨证为风寒湿邪内侵,瘀而化热,气阴两亏。
用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
如法服四神煎一剂,药后一时许全身大汗淋漓,二时许而自止。
次日晨起下床自如,患者自为梦中,故连服数次,果然不痛,步履自如,局部肿消七、八。
但行动久则膝关节轻微疼痛,故又进两剂,药尽肿消痛止。
随访三年未复发。
病例二:张力军,男,51岁,工人,2002年6月1日来诊,该患者于半年前右膝部外伤后,右膝关节肿大而疼痛,经某医院确诊为损伤性关节炎,用中西药调治至今无效,今邀诊治。
诊见患者步态蹒跚,右膝关节肿大,局部压痛明显。
右腿屈伸不直,活动受限,膝周径较健侧长1、5厘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滑膜炎积液的克星,只需两剂偏⽅,每⽇敷⼀敷,⼀剂见效!滑膜炎是⼀种顽固性关节疾病,通常是因为长期运动⽅式不当或者是损伤所致,好发于膝盖、⼿腕、脚裸等关节部位,滑膜炎⼀旦出现,就会导致肿胀、疼痛,甚⾄关节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活和⼯作。
⽬前治疗滑膜炎的⽅法有很多种,药物、封闭针、微创、⼿术等等,除了这些西医⼿段,还可以通过中药外敷排除积液,治疗滑膜炎。
这⾥有⼏种中药外敷偏⽅,希望给患者带来⼀定帮助。
1、排积液偏⽅:川穹、麝⾹、红花、⽜膝、冰⽪、桑寄⽣、⾎竭、樟脑、制草乌、马钱⼦、蜈蚣、威灵仙、独活、乳⾹、没药等中草药晒⼲后,再⽤⾹油煎后加⼊松⾹。
铅丹制成黒膏状,再将其外敷于患处。
2、排积液偏⽅:取适量仙⼈掌,将其两⾯的⽑刺刮去,再剖成两半,将剖开的⼀⾯外敷于滑膜炎疼痛处,之后再外⽤纱布进⾏固定,隔⼀段时间换⼀次。
次⽅可以消肿,排积液,改善肿胀。
以上偏⽅搜集整理于民间,在这⾥温馨提⽰:出现轻微的滑膜炎症状时,可考虑尝试以上偏⽅,如严重滑膜炎问题,切勿病急乱⽤偏⽅,此时更应该对症治疗。
那么预防膝关节滑膜炎的⽅法有哪些呢?1.保暖很重要:⼤家别看夏天温度⾼,其实也要注意关节保暖。
尤其是空调温度不要太低,这样很容易导致关节收到冷空⽓的刺激,从⽽导致滑膜炎的发⽣。
2.温⽔泡脚:晚上临睡前泡脚,可⽤红花泡脚,红花15克坚持泡脚30分钟,效果还不错。
3.活动关节:注意做⼀些活动,这样能保证各关节的灵活性,但是膝部有积液的患者不能过量的活动。
4.注意饮⾷:⼤家都爱吃⽕锅,但是记住不要喝汤,⽕锅中的海鲜、动物内脏、蘑菇等含有⼤量的嘌呤类物质,书上说这些嘌呤能够充分溶解到汤中,容易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更加危害患者的健康。
膝关节积液外敷方法有哪些膝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关节,如果这里出问题了那么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衣食住行都会有少不了的麻烦。
有时候就会出现膝关节积液这种情况也是非常让病人疼痛难忍!治疗膝关节积液的方法是有多种多样的哪一种都会药到病除,那么关于膝关节积液外敷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
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活血舒筋膏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
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
膝盖积水是滑膜炎。
属膝关节滑膜炎。
滑膜炎是多种疾病(如创伤,骨质增生、结核、关节退变、风湿病疾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手术等)在滑膜组织方面的某些特定表现。
这些疾病可以使的滑膜受到机械、生物、化学等刺激,引起滑膜组织充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高,滑液过度分泌,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关节肿胀,痛疼,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
如不及时治疗。
则关节滑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反应,逐渐增厚。
且有纤维机化,引起粘连,影响关节正常活动。
因此滑膜炎不是一种病,是许多病的共同表现。
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面积最广、最复杂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并位于肢体表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因此,临床上滑膜炎多表现在膝关节滑膜炎。
滑膜炎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主要为肝肾不足、筋骨不坚: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络脉不畅,痰淤内阻,而外伤或为跌打损伤,或为风寒外袭,或为日久劳损,或为邪毒感染。
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致使水湿滞于筋骨关节,络脉不通,筋肉骨节失养,从而产生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
有病就要早日去治疗更不要有拖延之症,否则就会更加的延误治疗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尤其是对于关节之类的病情就必须要及时治疗这样才可以早日康复。
李可老中医的经方之路,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李可老先生治疗膝关节积液的四则医案,可以从中学到李可先生治疗此病的可贵经验。
正如作者所说“余治上症,不下200例。
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4类,皆从调整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治法一县党校老乔之妻,60岁,1987年6月7日诊。
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年不愈。
股胫变细,状如鹤膝。
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次/分。
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
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
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尘芪45克,熟地30克,麻黄3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30克,油桂、姜炭各5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生苡仁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草10克。
上方连服5剂而愈,追访l年未发。
治法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岁,1988年2月3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3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惞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2月。
今日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90,继发感染,积液。
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
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忍冬藤120克,生苡仁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30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30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10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10分钟,2次分服,3剂。
•外敷:白芷240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2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月6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
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
毕竟年过6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
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生芪45克,防己12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克,木瓜30克,肾四味各18克,白芷10克,外敷同上,3剂。
一个膝关节外敷方,活血通络、驱寒除湿7天见效!
◆ ◆ ◆
今天分享一个膝关节外敷的小方子
我们用到中药粉,白芷打成粉用半斤,白芷有很好的驱寒除湿、活血通络的效果。
打成粉之后用半斤放在锅上,加适量的白酒熬成糊,白酒不要加特别多只要不粘锅,糊状之后关掉火冷却。
冷却到一个适合温度,摊到膝关节周围,尤其是膝盖上方膝眼穴、血海穴这些地方,摊个硬币厚用保鲜膜缠起来,包个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之内。
每天可以在午休或者是晚上睡觉时候敷一敷,每天一次不要太多了,坚持一周感觉下肢慢慢的伸展着走路不那么疼了,这就是起效果了,坚持着先用一个星期,如果一个星期感觉有效了再坚持几天。
如果一周感觉效果还不是很明显,看下白酒尽量用65度以上的,
效果应该是很不错因为很多朋友都试过,这也是一个经验的小方子。
有问题请咨询闲云谈健康李老师。
膝关节肿痛积液,可用桂枝汤加庆苓白术附子...
膝关节肿痛积液,可用桂枝汤加庆苓白术附子。
卯某,男,58岁,诊诉: 右膝关节肿痛两月,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积液。
刻诊:晨起口干口苦,舌胖大齿印苔白腻,脉沉弦尺弱。
辨证:少阴少阳合病。
治法:育阴利水,温肾壮督。
方药:龙胆草,猪苓,泽泻,泽兰,麻黄,白芥子,炮姜,肉桂,……10 剂。
单包白芷打粉后,放入微波炉蒸热外敷。
二诊:膝关节肿痛明显好转,仍口苦,舌苔渐退,上方加柴胡、牡蛎,泽泻,泽兰,麻黄,白芥子,等等等等。
三诊:膝关节轻微疼痛,活动欠利,继以上方巩固治疗。
膝关节积水阳虚为本,湿热为标,此例以阳和汤固本,佐以龙胆草治标,故取效。
膝盖积液、肿胀,白酒生草乌敷膝盖,坚持敷十次消除积液!想要了解滑膜炎,首先,我们应当知道,膝盖积液是什么,关节腔本身是充满了关节滑液的,关节滑液由关节滑膜分泌产生,并不断被吸收代谢,从而保持关节滑液不至于太多,也不至于太少,关节滑液是关节润滑和关节软骨营养的重要来源,当滑液分泌不足时,就会导致关节润滑不足,关节软骨磨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膝痛患者需要注射玻璃酸钠(一种人造的关节滑液)的原因。
膝盖积液不是一种具体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许多膝伤,如半月板损伤、膝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内存在游离体、髌骨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等都有可能引发膝盖积液。
但可以肯定的是,膝盖有积液一般提示或多或少存在膝关节滑膜炎,因为滑膜受到刺激是导致关节滑液大量分泌,引发膝盖积液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多种多样的膝伤激惹了关节滑膜,导致膝关节滑膜炎,并引起膝盖积液。
膝盖积液的症状除了疼痛外,其他表现可能就不那么典型了,对于轻度的膝盖积液往往跑友自己是觉察不出来的,只有通过核磁共振等检查才能明确。
对于较严重的膝盖积液,膝盖外观表现为明显肿胀,膝关节轮廓不清楚,有时有膝关节发红、发热的表现,表现为非常明显的炎症反应,手放在膝关节上,甚至能感觉到咯吱咯吱液体流动的声响。
膝盖积液的诱因很多,但直接原因就是膝关节滑膜炎。
膝盖滑膜炎的危害1、青壮年人多因急性膝关节外伤史,伤过的膝关节开始发生轻度水肿、疼痛、活动受限及跛行。
通常出现滑膜积液,下蹲困难并伴有疼痛,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关节周围可有局限性压疼点。
2、常见的治疗滑膜炎的方法是抽液,过多的抽水注射会刺激滑膜下结缔组织组纤维增生,以及滑膜组织老化等,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
3、慢性损伤性滑膜。
滑膜在炎症的刺激下,会破坏关节液的动态平衡,造成关节积液。
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发软及活动受限、肿胀持续不退、不敢下蹲。
久病者,滑膜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充血肿胀、疼痛、渗出增多、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功能受限等,最终损害骨骼。
证候诊断1. 肝肾亏虚证:关节疼痛、肿胀、时轻时重、曲伸不利,或伴关节弹响,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屈伸运动时疼痛加剧;或伴关节变形,筋肉萎缩,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午后潮热。
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细涩。
2. 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酸痛,或关节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痛增,活动时疼痛加重;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或纳食欠佳,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
3. 湿热阻络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拒按,局部触之灼热。
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大便干结,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证:曾有外伤史,或痹痛日久,关节刺痛、掣痛,或疼痛较剧,入夜尤甚,痛有定处;或伴肢体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可见瘀色。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
5.气血两虚证:关节酸沉,隐隐作痛,曲伸不利,肢体麻木、四肢乏力;或伴形体虚弱,面色无华,汗出畏寒,时感心悸,纳呆,尿多便溏。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虚而缓。
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 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党参、秦艽、川芎、桂枝、细辛、狗脊、鸡血藤、骨碎补、淫羊藿、生姜、大枣、甘草。
中成药:金乌骨通胶囊、天麻祛风补片、益肾蠲痹丸、壮骨关节丸、尪痹胶囊(片、颗粒)、金天格胶囊、仙灵骨葆片、独活寄生合剂等。
2. 寒湿痹阻证治法:散寒除湿,温经活络。
推荐方药: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加减,附子、黄芪、桂枝、白芍、细辛、川芎、炙麻黄、羌活、秦艽、白术、独活、怀牛膝、生姜、大枣、甘草。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附桂骨痛胶囊、通痹片、骨龙胶囊、寒湿痹颗粒(胶囊、片)、疏风活络胶囊、草乌甲素片、祖师麻片、独一味片、盘龙七片等。
3. 湿热阻络证治法:清热除湿,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