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零触发交流稳压电源电路

过零触发交流稳压电源电路

过零触发交流稳压电源电路
过零触发交流稳压电源电路

目录

1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 (1)

1.1过零触发电路基本原理 (1)

1.2过零触发电路的结构形式 (3)

2 交流稳压电源电路 (5)

2.1交流稳压电源的介绍 (5)

2.2交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结构 (5)

3 过零触发交流稳压电源电路总体设计 (7)

3.1原理分析 (7)

3.2电气原理图 (8)

结论 (9)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1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

1.1过零触发电路基本原理

过零触发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t1的导通时间和t2的关断时间来改变可控硅的通断时间比η,使信号整周波导通与整周波关断。

控制电路把负载与电源u = U ?t 0 2 sinω在周期c T 时间内接通1 t 秒(通n 个周波),然后再断开2 t 秒(断m 个周波),则负载阻抗Z上的交流电压有效值为:

图1中:TC为控制信号的周期,t1为导通时间,t2的关断时间。

其中U 、M I 、M P 分别为可控硅连续导通时负载获得的最大电压、电流和功率。在本系统

中我们是通过改变η来进行调压,从而改变电镦机中的加热电流。

在电压过零时给晶闸管以触发脉冲,使晶闸管工作状态始终处于全导通或全阻断,这种工作方式称为过零触发。交流过零触发开关电路就是利用过零触发方式来控制晶闸管导通与关断。它被用来实现在设定的周期范围内,将电路接通几个周波,然后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晶闸管在设定周期内通断时间的比例,达到调节负载两端交流电压,即负载功率的目的。

既能实现调压,又能保持输出正弦波波形的完整,这是过零触发电路的最初思路。实现方法:

①触发脉冲总是在电网过零点附近送出,使晶闸管在电网过零后即行输出,在整个电网周波内“完全开通”,电路输出为完整的正弦波形。

②用门限控制信号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即控制流过晶闸管周波数的多少,当使控制信号高、低电平时间比T1:T2=1:1时,晶闸管一半时间处于关断,一半时间处于开通,电源中的完整周波有一半为晶闸管所输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也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③过零电路的触发脉冲,是由同步脉冲,不经移相,即直接触发晶闸管的,但取得的同步脉冲往往较“窄”,需要展宽处理,才能可靠触发晶闸管。

过零触发电路,晶闸管输出波形为完整的正弦波,晶闸管从过零点开始导通,然后在过零点自生关断,晶闸管承受的电流、电压冲击较小,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少,不污染电网和造成干扰,这是其优点。这种控制方式可称之为“通、断控制”,输出为全压→输出电压为0→输出为全压→输出电压为0→……,输出电压(电流)的连续性很差,电源的通断频率,取决于门限控制信号的变化,因而适用范围更窄,仅适用于阻性负载,如电阻加热恒温控制等,不宜用于控制电力拖动系统。

1.2 过零触发电路的结构形式

在一些需要频繁起停或工作场所特殊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产生接触器开断时的火花,常采用晶闸管功率器件,来代替接触器,用作电机起停控制,这种电路被称作无触点开关,在控制上非常简单。用继电器KA 控制晶闸管的开、断,KA 触点闭合时,产生由晶闸管阳极经D 、R 限流和限向元件,流入晶闸管栅、阴极的触发电流回路,晶闸管开通,KA 触点断开,晶闸管截止。假设能精确地控制KA 在电网电压过零时接通,则晶

图1-2无触点交流开关的主要形式

图1-3 过零电路的基本电路构成

图1-3过零电路的基本电路构成

闸管开通时冲击电流最小,即成为过零触发控制电路。实际电路中,因继电器KA 的滞后动作(电磁/机械转换动作过程),对其闭合时间,很难进行精准的控制,若换用电子器件代替KA ,控制电路能在适当时刻发送触发脉冲,即能实现真正的过零触发控制。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主要由同步信号电路、门限控制信号电路、触发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同步信号电路用于采样电网过零信号,形成电网过零脉冲信号,有些电路是直接将同步脉冲用于触发脉冲,有些电路是经展宽处理,变为触发脉冲;门限控制信号电路,是触发脉冲的“可控通道”,控制流通脉冲数,也即时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脉波数,达到过零调压控制的目的。另外,故障发生时,保护电路应送出一个“触发脉冲封锁”信号,使主电路晶闸管全部关断。

通断输出

输入交流电

输入交流电

调压输出

图1-4过零触发电路

2 交流稳压电源电路

2.1 交流稳压电源的介绍

能为负载提供稳定交流电源的电子装置。又称交流稳压器。由于市电供电压因各种原因而不稳定,特别是有些供电场所电压波动幅度很大,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还可能造成用电设备损坏,而交流稳压器是一种能够使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基本稳定的稳压设备。

在一些小功率的单相用电设备中,往往要求供电电压稳定才能很好地工作,但往往市电电压都存在着10%的波动,有时还超过此波动值。为此就需要一个交流稳压器对这些设备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

按电源使用环境不同分类可分为两类 ,单相交流稳压器 ,三相交流稳压器 ,按调压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三类 ,电子感应式油式稳压器 ,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直接调压稳压器和补偿式调压稳压器) ,干式无触点调压式稳压器(一般是带补偿的稳压器)。

2.2 交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结构

交流稳压器种类固然很多,主回路工作原理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交流参数稳压器例外)基本都是输入开关取样电路,控制电路,电压调节装置,输出保护装置,驱动装置,显示器及及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框图如下:

图2-1交流稳压器框图

①、输入开关:作为稳压器输入工作开关,一般都采用有限流保护的空气开关式小型断路开关,它能对稳压器和用电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②、电压调节装置:是一种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装置,它能将输出电压升高或降低是稳压器最主要的部件。

③、取样电路:它对稳压器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将输出电压变化的情况给传送给控制电路。

④、驱动装置:由于控制电路的控制电信号较弱,所以需要用驱动装置来进行功率放大和转换。

⑤、驱动保护装置:一种连通和断开稳压器的输出的装置,一般常用继电器或接触器或保险器等。

⑥、控制电路:它将取样的电路检测型号进行分析,当输出电压偏高时,则向驱动装置发送将电压降低的控制信号,则驱动装置将驱动电压调节装置将输出电压调低,当输出电压偏低时,则向驱动装置发送将电压升高的控制信号,则驱动装置将驱动电压调节装置将输出电压调高,而使输出电压稳定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交流稳压电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成套设备、数控机床、轻纺、医疗、宾馆、广播电视、通讯设备等各种需要电压稳定的场合。以上使用场合如配接计算机远程通讯接口,还可实现远端对电源稳压器的遥控、遥信和遥测。

3 过零触发交流稳压电源电路总体设计

3.1 原理分析

为了提高电子交流稳压管的效率和功率,提出了可控硅过零触发交流稳压管。性能:电网电压在165V到240V之间变化时,输出电压可在195V到230V之间变化。

原理:如图3-1,电网电压经变压器B2隔离降压后,有二极管VD1~VD4组成的桥式整流器整流后分成三路。第一路供给三极管V2 和 V5的基极作零触发分配器的过零同步信号。第二路经过二极管VD5和电容C1,稳压管DW1、DW2和电位器W1,并在电位器上去的反映电网电压变化的取样电压 E ,由 E去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信号的分配电路。第三路经过二极管VD9和电容C2滤波后,经电阻R1和稳压管DW4稳压,供给稳压的直流电压。选用较高的整流电压和较大的限流降压电阻R1,可以使电网电压降到最低值时还能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

同步的 100Hz信号经过电阻R4、R5和 R9、R10分压供给三极管V2和V5基极电压。由于分压电阻的阻值很小,电压有较高,所以V2和V1及V4 和V5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饱和导通的,只有在信号电压为零的瞬间不导通,或V1和V4 输出触发信号就是和电源同步的过零触发信号, V3 、V6是控制V1、V4的零触发信号不能同时输出的分配器。否则就会使两个双向可控硅VT1和VT2同时导通而短路,造成损坏。V6的导通与否决定于V7和V8组成的电路。该电路的工作状态决定于电位器W1上的电压E ,而 E又决定于电网电压。当电网电压又最低值向上升高时,取样电压 E 也逐渐上升,当 E升高到大于稳压管DW3的击穿电压时,V8由截止变为导通,V7由导通变为截止,使V6导通。由于V6的导通,一方面V3截止,VD6 正向导通而关闭V1的零触发信号。另一方面又使VD8由正向导通变为承受反向电压而打开V4和V5的零触发信号输出,是输出电压由自耦电压器升压状态转换成自由电网电压直接输出状态。当电网电压由最高向下降低时,其过程则相反,输出电压在某值时将突然由电网直接供电状态转变为由自耦变压器升压供电。这种切换过程在半个周波内即可完成。

3.2 电气原理图

1K R 2

5.1K R 35.1K R 45.1K R 61K R 75.1K R 85.1R 95.1K R 115.1K R 125.1

R 13R 1R 1422K R 1522K R 161K

R 10

1K R 5

2C W 22J

D W 42C W 1D W 2V 8V 7V 6V 5V 4V 3V 2V I D W 1V D 9

V D 8V D 7V D 6V D 5

V T 1

V T 2

500u F

C 3500u F C 210u F C 1B 2

B 1

S ?

S ?

S ?

S ?接电网输入

接稳压输出

2D W 12E

3D G 4

D W 32C W 153D G 43D G 43D G 4

3D G 12

3D G 43D G 43D G 12E

W 1

V D 1~V D 4

图3-1 电气原理图

结论

通过近期的研究设计,最终使本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起来,并且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现将设计过程总结如下:

1、系统设计前的前期工作,该部分工作包括对过零触发、稳压电源发展现状的了解,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结合网络,图书馆搜集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取舍,对整体电路的各部分功能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2、完成了系统的总体方案的研制,并清楚给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任务、总体结构、工作流程以及完成系统所需要的相关硬件。

3、熟悉了过零触发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完成了系统的开发,成功实现了过零触发技术在交流稳压电源上的应用。

心得体会

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积累了不少经验,锻炼了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学会了如何综合设计一个电力电子系统在此,我也十分感谢参加评阅本设计的老师,请多提出宝贵意义和建议,以使本人水平有进一步提高。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有了一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它培养了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上网检索信息的能力。其实学到的知识其实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探索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一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它将影响着我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上海海燕半导体器件厂技术应用部.可控硅应用线路123例[N].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120-122.

[2] 黄永定.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A].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0-85.

[3] 王延才.电力电子技[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2-130.

[4] 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版[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38.

[5] 黄艳丽.小家电使用与维修[A].金盾出版社,1999,262-266.

[6] 王文郁,石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67-170.

过零检测电路

过零检测电路如下,光耦我用的pc817 检测过零点,然后输入单片机INT0 ,过零后单片机中断延时,来控制可控硅光耦MOC3061导通时间,隔离后控制双向可控硅,负载用的是交流单相电机。但是调节到一定速度(低速时)电机会出现抖动,这是 什么原因?电路与下图相似 单片机程序如下: #include unsigned char time;

sbit bb1=P2^0; sbit key1 = P2^4; sbit key2 = P2^5; sbit key3 = P2^6; sbit key4 = P2^7; unsigned char k;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 // 延时子程序,入口参数ms,延迟时间=t*1ms,t=0~65535 { unsigned char j; //j=0~255 while(t--) //t的值等于while()下面{}的语句执行的次数 { for(j = 0; j < 30; j++);//j进行的内部循环,j=j+1,每执行一次加1,大约消耗单片机处理时间//8us,那么执行一次for(),注意for()后面加了分号。大约消耗CPU 8us*125=1000us=1ms } } void int0() interrupt 0 { TR0=1; } void PWM (void) { if(key1==0) //按下相应的按键 { k=0; } else if (key2==0) //按下相应的按键 { k=10; } else if (key3==0) //按下相应的按键 { k=15; } else if (key4 ==0) //按下相应的按键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晶闸管TSC的触发电路 1. 介绍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原理和快速过零触发要求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关键技术是必须做到电流无冲击。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机理如图一所示,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当电路的谐振次数n为2、3时,其值很大。 式(2)的第三项给出当触发角偏离最佳点时的振荡电流的幅值;式(2)中的第二项给出当偏离最佳予充电值时振荡电流的幅值。若使电容器电流ic=C*du/dt=0,则du/dt=0,即晶闸管必须在电源电压的正或负峰值触发导通投切电容器组,电容器预充电到峰值电压。 触发电路的功能是:电流无冲击触发;快速投切,20ms的动作。这个20ms不是得到投切命令到产生动作的时间,而是从停止到再投入动作的时间为20ms。快速反应时,在平衡补偿电路,不能出现不平衡动作,即有的相有电流,有的没有。

1. 两类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从同步信号的采集上,有两类晶闸管触发电路。一类为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一类为从晶闸管两端取得同步信号。 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电路框图如图二:信息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417933551.html, 电路中包括同步变压器、同步信号处理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脉冲变压器隔离电路等。当得到触发命令后,在投切点产生触发脉冲列,经过脉冲变压器的隔离,推动晶闸管。同步信号处理电路有滤波处理功能,可以是CMOS等的电子电路组成,也可以是单片机、GAL电路等。电路中包括相序错判断功能。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优点为在主回路没有送电时,给触发命令,可以测量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幅度和相位,在主回路得电后,给触发命令,可以放心, TSC为正确的投入工作。对于TSC电路中的两只晶闸管+一只二极管的“2+1”电路、两只晶闸管+两只二极管的“2+2”电路、三只晶闸管+三只二极管的“3+3”电路,电容器有二极管预充电, 电容器上一直存在直流电压,晶闸管的交直流电压不变,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触发适合。缺点为电路复杂,对于400V小容量的TSC电路造价高。如果TSC全部采用晶闸管不用二极管,由于晶闸管两端的电压随着电容器放电电压的减少逐渐小,意味着触发点在变动,上述电路不能跟随变化触发点,所以不适应了。信 图二: 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触发电路 从晶闸管两端取得过零信号比较困难,过零触发要求电压高时截止,电压最低低时导通触发。几乎找不出什么元件是这种特性.如稳压管,电压低截止,电压高维持电压不变.不满足要求。 目前,从晶闸管两端取得过零信号的典型触发电路是MOC3083,它的框图如图三:信 图三:MOC3083电路图 MOC3083芯片内部有过零触发判断电路,它是为220V电网电压设计的,芯片的双向可控硅耐压800V,在4、6两端电压低于12V时如果有输入触发电流,内部的双向可控硅就导通。 用在380V电网的TSC电路上要串联几只3083。在2控3的TSC电路应用如图四:

中弘稳压器SVC三相高精度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中弘稳压器一、SVC三相高精度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二、TSD伺服式(壁挂式)系列单相多功能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三、TM(SVR)继电器式系列单相多功能超低压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四、SBW系列三相全自动补偿式电力稳压器 五、DBW系列单相全自动补偿式电力稳压器 Svc稳压器 输入电压227-430v,输出电压为380v,精准度:220v+(-)3% SVC系列全自动交流稳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波形失真小和使用稳定、可靠等优点。可广泛使用任何用电场所,是一种理想的稳压器。使用场合:计算机、电视机、空调设备、彩色冲晒系统、立体音响系统、照明系统、用电设备、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

SVC系列单、三相 高精度全自动交流稳压器(稳压电源),由接触式自耦高压器、伺服式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等组成,当电网电压不稳定或负载变化时,自动采样稳压器控制电路发出信号驱动伺服电机,调整稳压器自耦调压器碳刷的位置,使稳压器输出电压调整到额定值并达到稳定状态。 本系列稳压器为普通型,有市电直通功能。该系列稳压器产品品种多,规格全,外观美等优点。具有波形不失真,效率高,性能可靠,可长期运行等特点,本稳压器设有短延时、过压等保护功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可增设长延时与欠压保护功能。本稳压器可广泛应用于任何用电场所,是一种理想的稳压电源(稳压器),确保您的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单相,三相型号如下: TSD的资料 1.本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SB/T10266-1996标准; 2.可不间断工作,调压过程平稳,无瞬时失电现象,能确保有记忆功能的各类高档电器及家用电脑 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功能齐全,具有过压、欠压、指示及保护、长延时、短延时功能; 4.采用DZ47高分断小型断路器,对于电路的过载或短路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5.有市电/稳压切换功能,当用户需要时可直接接市电供电; 6.额定输出电压有220v和110v二路; 7.具有输入和输出二种电压指示。 输入电压相电压150V-250V线电压270V-430V环境温度5℃~+40℃ 输出电压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相对湿度<90% 稳压精度220V±3%或380V±3%温升小于60℃ 频率50Hz波形失真无附加波形失真 调整时间 输入电 压 单相160v-250v 环境温度-10℃-+40℃ 输出电 压 单相220与110V 相对湿度<95% 稳压精 度 220V±3%与110±6%温升<60℃ 频率50Hz/60Hz 波形失真无附加波形失真 调整时间<1秒(输入电压变化10% 时) 负载功率因 素 0.8 效率>90% 抗电强度1500V/min 过压保 护 246V±4V绝缘电阻>5MΩ 欠压保 护 184V±4V延时时间长5分±2分,短5秒±2秒 <1秒(输入电压变化10%时)绝缘电阻>5M 效率>90%

基于单片机的过零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过零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如下图所示为按上述思想设计的电压正向过零检测电路。220V的交流电首先经过电阻分压,然后进行光电耦合,假设输入的是A相电压,则在A相电压由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时,图中三极管导通并工作在饱和状态,会产生一个下降沿脉冲送入ADμC812的INT0引脚使系统进入中断程序。微机系统进入中断程序后,发出采样命令并从采样保持器读取无功电流值Iqm,这个无功电流即为A相的无功电流,经过1/4个周期电压达到最大值,此时对电压进行采样,得到UM,由UM=1.414U可以得到电压有效值U。 过零检测及单片机调压 首先用PWM(脉宽调制)方法用于可控硅控制是有条件的,即调制频率不能大于市电频率(50Hz),也就是周期

不能小于20mS,否则就不能达到调制作用,调制频率超过市电频率时,可控硅即处于连续导通状态而不能达到调压目的。只有调制频率低于市电频率才能起到调压目的,即限制市电的周波通过可控硅的数量而起到调压的目的。因此用该种方法调制的电压周波数一定是小于50HZ,超过了人眼视觉暂留效应,此就是用于调光产生闪烁的原因。该调压方法用在调功或对脉动电压不敏感的用途上尚可。如果采用可控硅调压用在调光上,须采用移相的调制方法,可使光连续可调。采用移相方法就需过零检测作为移相基点。过零检测其实并不难,如果要求调压比不是很高采用简单的方法即可奏效;用一只三极管即可。用单片机进行移相调压控制可以做得很精。/********************************************************************************/ #i nclude __CONFIG (CPD&PROTECT&BOREN&MCLRDIS&PWRTEN&WDTEN&INTIO); /********************************************************************************/ // void init (void); /********************************************************************************/ // bit fg_pw,fg_vs,fg_zq; volatile unsigned char fg_count; volatile unsigned int time1_temp,buff; /********************************************************************************/ #define powon GPIO|=0B00110000 #define powoff GPIO&=0B00001111 #define vpp GPIO2 #define feedback GPIO0 /********************************************************************************/ void init (void) { CLRWDT(); TRISIO=0B11001111; WPU=1; IOCB=4; //使能过零信号中断 VRCON=0;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

精心整理 TSC 的触发电路 1.介绍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原理和快速过零触发要求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关键技术是必须做到电流无冲击。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机理如图一所示,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当电路的谐振次数n 为2、3时,其值很大。 式(2)的第三项给出当触发角偏离最佳点时的振荡电流的幅值;式(2)中的第二项给出当偏离最佳予充电值时振荡电流的幅值。若使电容器电流ic=C*du/dt=0,则du/dt=0,即晶闸管必须在电源电压的正或负峰值触发导通投切电容器组,电容器预充电到峰值电压。 1. 当得到TSC 电管+高。如果 MOC3083芯片内部有过零触发判断电路,它是为220V 电网电压设计的,芯片的双向可控硅耐压800V ,在4、6两端电压低于12V 时如果有输入触发电流,内部的双向可控硅就导通。 用在380V 电网的TSC 电路上要串联几只3083。在2控3的TSC 电路应用如图四: 图四2控3的TSC 电路 用2对晶闸管开关控制3相电路,电路简单了,控制机理复杂了。这种触发电路随机给触发命令要出现下面的许多麻烦问题。 快速动作时,有触发命令,一对晶闸管导通另一对晶闸管不通电压反而升高了,限于篇幅和重点,本文不分析为什么电压反而高了,只是从测量的2控3电路中看到了确实存在电压升高的现象和危险,这种现象如同倍压整流电路直流电压升高了一样。图五测量不正常工作的两对晶闸管的电压波形。此试验晶闸管存在高压击穿的可能,所以用调压器将电网电压调低。晶闸管导通时两端电压

为零,不导通,晶闸管有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和电网的交流电压。测量C相停止时峰峰值电压为540V,其有效值=,图中C相升高的电压峰值为810V,升高电压约为电网电压有效值的倍数:。推算,400V 电压下工作,晶闸管有可能承受的电压,400V电网的TSC电路多数是采用模块式的晶闸管,模块的耐压不高,常规为1800V,升高的管压降很容易击穿晶闸管元件。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图五不正常的两对晶闸管的电压波形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在晶闸管电压波形过零点,串联的MOC3083由于分压不均匀,使得3083有的导通有的停止。电网电压升高时,原先导通的依然导通,不同的要承受更高的电压,3083有可能击穿。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在初次投切时有一定的冲击。下面是国外着名产品的首次投切的电流波形。 图六:国外公司产品的第一次触发冲击波形 记录C相晶闸管两端电压,A相电流。电流投切冲击很大,使得电网电压都产生了变形。信息来自: * * * * 3. 努力, 源: 切停止后,电容器上有电网峰值电压,晶闸管在电网电压和电容器直流电压的合成下,存在着过零电压,在过零点触发晶闸管是理想状态,应该没有冲击电流。 新触发电路达到了快速20ms动作,两路晶闸管都动作,无电流冲击,晶闸管在停止时的承受电压低,最大为3倍的有效值电压。 用双踪示波器测试波形.一只表笔测量晶闸管两端的电压和另一只测量晶闸管的电流波形,这样,可以看出晶闸管是否在过零点投入,又可以看出投入时的电流冲击。由于使用两个开关控制三相电路,用双踪示波器分别测量两路的电压电流,就可以完整的观察到触发器运行的效果。A探头为电压,B探头为电流。 图十二为:连续投切的A相晶闸管电压和C相电流的动作波形。 横轴为时间200ms/格,纵轴电压500V/格,电流20A/格。可控硅工作时两端的电压零,线路中有电流,停止时可控硅两端有电压,电流为零。在连续动作中,电流没有冲击。

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张晋远要点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电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 姓名张晋远学号1533101200119 指导教师李亚峰 学校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日期2017 年 4 月20 摘要 晶闸管是一种开关元件,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为了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必须在控制级至阴极之间加上适当的触发信号(电压及电流),完成此任务的就是触发电路。本课题针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触发电路,交流电路,同步电路等电路环节组成。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触发电路、集成

UAA4002、KJ006触发电路。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过程以及针对相关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晶闸管;触发电路;脉冲;KJ006; abstract Thyristor is a kind of switch components, can work under high voltage, high current conditions, in order to control thyristor conduction, must be between control level to the cathode with appropriate trigger signal (voltage and current), complete the task is to trigger circuit. This topic in view of the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design, the main part of the circuit by the trigger circuit, communication circuit, synchronous circuit and other circuit link. There is a blocking phase bridge trigger circuit, the sine wave synchronous trigger circuit, the single crystal trigger circuit, the integrated UAA4002, the KJ006 trigger circuit. This includ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circuit and the circuit working procedur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Keywords: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Pulse; KJ00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背景与意义…………………………………… 1.2 晶闸管的现实应用……………………………………

7805稳压电源电路图

7805稳压电源电路图: 7805管脚图 7805典型应用电路图:

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IC采用集成稳压器7805,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当输出电较大时,7805应配上散热板。

下图为提高输出电压的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78XX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输出电压Uo为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压二极管VC1稳压值之和。VD2是输出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出电压低于VD1稳压值时,VD2导通,将输出电流旁路,保护7800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下图为输出电压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应用电路。由于R1、RP电阻网络的作用,使得输出电压被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RP与R1的比值。调节电位器RP,即可一定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当RP=0时,输出电压Uo等于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当RP逐步增大时,Uo也随之逐步提高。

下图为扩大输出电流的应用电路。VT2为外接扩流率管,VT1为推动管,二者为达林顿连接。R1为偏置电阻。该电路最大输出电流取决于VT2的参数。 下图为提高输入电压的应用电路。78XX稳压器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5V (7824为40V),当输入电压高于此值时,可采用下图所示的电路。VT、R1和VD组成一个预稳压电路,使得加在7800稳压器输入端的

电压恒定在VD的稳压值上(忽略VT的b-e结压降)。Ui端的最大输入电压仅取决于VT的耐压。 集成稳压器还可以用作恒流源。下图为78XX稳压器构成的恒流源电路,其恒定电流Io等于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R1的比值。 79XX系列集成压器是常用的固定负输出电压的三端集成稳压器,除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为负值外,其他参数和特点与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相同。79XX系列集成稳压的三个引脚为:1脚为接地端,2脚为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 79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应用电路也很简单。下图所示为输出-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IC采用集成稳压器7905,输出电流较大时应配上散热板。

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说明书

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说明书 一.技术指标 效率≥93% 负载功率因素0.8 附加波形失真≤8% 负载效应±1.5% 响应时间0.15S 输入电压单相175~260V 三相310~450V 输出电压单相220V/三相380V±1% 尖端抑制3μS尖峰脉冲输入衰减量32dB 输出相电压保护值245±5V 工作方式长期连续 工作环境温度:0℃~40℃湿度:〈80% (40℃时) 抗电强度1500V/1min 绝缘电阻≥2M 海拔高度≤2000m 净化交流稳压电源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高精确过压、欠压保护 2.集成电路性能可靠 3.多功能缺相保护 4.防雷装置(如装备) 5.市电稳压可手动切换(如装备) 大型医疗设备专用型净化交流稳压电源可根据设备要求装备所有可用功能。

注意: ●“KV A”为额定功率“KW”为有效功率,例如额定功率为1KV A稳压电源,有效功率为0.8KW左右。 ●如果您对所适用产品上标志(识)有不理解请来电询问阳环公司工程师,以 避免因使用不当给您造成损失。 ●因接错连线或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不在保修范围内。 二、安装 1、开启包装箱后请先检查外壳、电压表(电流表)、开关、指示灯、数字显示屏(如装备)连线端子(如装备)等有无损坏,无损坏才能使用。 2、按照选用的稳压电源功率配合合适的软导线作为连接导线,并按稳压电源后面的标识连接。 3、某些功率小的机型已装备了从稳压电源到电源的连线,但您仍需要提供由负载到本机的连接线。 4、必须连接好保护地线,地线的颜色为黄绿相间,其允许通过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倍;测试接地电阻为5Ω以下。 5.在开机调试前请确定所负载功率必须低于稳压电源功率(KV A×80%)并应该留有20%的余量,以免因电压低造成稳压电源损坏或报警。 6.开机后稳压电源电压表指示在220V(输出电压),此时可接通所负载的设备电源,开始工作,如出现电压抖动或报警时,请不要接通所负载的设备电源。 注意: ●铜导线截面积每平方毫米允许通过的电流不大于5安培。 ●接线要接牢压紧,以防松动打火或因接触电阻太大发热而造成接点氧化,造 成稳压电源报警或工作不正常。 ●地线和零线不得反接或接在一起,否则,有可能造成机身带点或不能工作。 ●相线和零线不得接反,三相产品接反会造成严重短路而损害产品。 ●外壳有挤压变形情况,请立即与销售商联系更换。 ●包装箱或包装塑料袋不能给小于12周岁的儿童玩耍。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 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 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

推荐电路: 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晶闸管触发电路设计

摘要 为了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必须在控制级至阴极之间加上适当的触发信号(电压及电

流),完成此任务的就是触发电路。 本课题针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触发电路,交流电路,同步电路等电路环节组成。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触发电路、集成UAA4002、KJ004触发电路。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过程以及针对相关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晶闸管;触发电路;脉冲;KJ004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1) 2.1 概述 (1) 2.2 系统组成整体结构 (2) 2.3 设计方案 (2) 第3章电路设计 (4) 3.1 UAA4002集成芯片构成的触发器 (4) 3.2 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 (5) 3.3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 (6) 3.4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8) 3.5集成KJ004触发电路 (9) 第4章课程设计总结 (12) 参考文献 (14)

绪论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为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在电力二极管开始得到应用后不久,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闸管,到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只晶闸管产品,并在1958年达到商业化。由于其开通时刻可以控制,而且各方面性能均明显胜过以前的汞弧整流器,因而立即受到普遍欢迎,从此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其标志就是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有人称之为继晶体管发明和应用之后的又一次电子技术革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晶闸管的地位开始被各种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取代,但是由于其所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仍然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而且工作可靠,因此在大容量的应用场合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代高频化、全控型、采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电力电子器件,从而将电力电子技术又带入一个崭新时代。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电力晶体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就是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典型代表。晶闸管的种类较多,有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直流开关晶闸管(即门级可关断晶闸管)、寄生晶闸管(即功率场效应管IGBT)、无控制极晶闸管等。 晶闸管在电力电子技术上有很广泛的应用,整流电路(交流变直流)、逆变电路(直流变交流)、交频电路(交流变交流)、斩波电路(直流变直流),此外,还可用作无触点开关。 又晶闸管是半控型器件,因此在控制极和阴极间的触发信号是必不可少的。而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级触发脉冲,保证在需要是晶闸管立即由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广义上讲,触发电路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环节、放大和输出环节。而触发电路的形成又有许多种形式。 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是基于螺旋式晶闸管KP50的触发电路。 课程设计的方案 概述要使晶闸管开始导通,必须施加触发脉冲,在晶闸管触发电路中必须有触 发电路,触发电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晶闸管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也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正确设计触发电路是晶闸管电路应用的重要环节。

稳压电源电路图

压电源电路分为线性稳压电源,集成稳压电源,晶体管稳压电源,交流稳压电源 一:由7805,7905,7812组成的特殊的线性稳压电源 如图所示为一种特殊的电源电路。该电路虽然简单,但可以从两个相同的次级绕组中产生出三组直流电压:+5V、-5V和+12V。其特点是:D2、D3跨接在E2、E3这两组交流电源之间,起着全波整流的作用。 二。利用TL431作大功率可调稳压电源 精密电压基准ICTL431是T0—92封装如图1所示。其性能是输出压连续可调达36V,工作电流范围宽达0.1。100mA,动态电阻典型值为0.22欧,输出杂波低。图2是TL431的典型应用,其中③、②脚两端输出电压V=2.5(R2十R3)V/R3。如果改变R2的阻值大小,就可以改变输出基准电压大小。图3是利用它作电压基准和驱动外加场效应管K790作调整管构成的输出电流大(约6A)、电路简单、安全的稳压电源。 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220v电压经变压器B降压、D1-D4整流、C1滤波。此外D5、D6、C2、C3组成倍压电路(使得Vdc=60V),Rw、R3组成分压 电路,T1431、R1组成取样放大电路,9013、R2组成限流保护电路,场效应管K790作调整管(可直接并联使用)以及C5是输出滤波器电路等。稳

压过程是:当输出电压降低时,f点电位降低,经T1431内部放大使e点电压增高,经K790调整后,b点电位升高;反之,当输出电压增高时,f点电位升高,e点电位降低,经K790调整后,b点电位降低。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当输出电流大于6A 时,三极管9013处于截止,使输出电流被限制在6A以内,从而达到限流的目的。本电路除电阻R1选用2W、R2选用5W外,其它元件无特殊要求,其元件参数如图3所示。 三。具有过电流保护的晶体管稳压电路

过零检测电路的研究

过零检测电路的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引言. (1) 1.过零检测电路设计的必要性 (2) 2.DC-DC电路的原理 (3) 2.1 DC-DC变换器的前景 (3) 2.2 降压型DC-DC变换器 (3) 2.3 同步BUCK型DC-DC的工作原理 (4) https://www.doczj.com/doc/5417933551.html,M和DCM状态下的电感电流 (5) 4.电路模块简要分析 (6) 4.1电流镜的原理 (6) 4.2差动放大电路的分析 (7) 5.过零检测电路的分析 (8) 5.1 设计思路 (8) 5.2 失调电阻的引入 (8) 5.3 电路设计及深入分析 (9) 6实验仿真结果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 DC-DC转换器为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电压转换器。DC-DC转换器分为三类:升压型DC-DC 转换器、降压型DC-DC 转换器以及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根据需求可采用三类控制。目前DC-DC 转换器广泛应用于手机、MP3、数码相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产品中。同步整流降压型DC-DC工作在不连续电感电流模式(D CM) 下会出现的电感电流倒灌现象,这种情况会使得整个系统处于一种超过放状态,从而使系统的效率大幅度地下降。对电感电流进行过零检测,根据负载的大小,系统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CCM)或不连续导通模式(DCM)。在日益普及的便携电子产品中,大都采用电池供电,有限的电池容量和产品功能的迅速扩展给电源管理的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集成同步BUCK型DC-DC变换器在很宽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内都可以保持很高的效率,使得它在很多场合成为首选的电源管理器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实现了一款电感电流过零检测电路达到快速关断同步管的目的,有效降低电流倒灌。该电路利用失调电阻抵消同步管关断延迟,达到了快速关断同步管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电流倒灌。且 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的静态电流为5μA,其面积仅有0.1005mm2。 关键词:同步;DC-DC转换器;降压型;过零检测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修订稿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TSC的触发电路 1. 介绍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原理和快速过零触发要求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关键技术是必须做到电流无冲击。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机理如图一所示,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当电路的谐振次数n为2、3时,其值很大。 式(2)的第三项给出当触发角偏离最佳点时的振荡电流的幅值;式(2)中的第二项给出当偏离最佳予充电值时振荡电流的幅值。若使电容器电流ic=C*du/dt=0,则du/dt=0,即晶闸管必须在电源电压的正或负峰值触发导通投切电容器组,电容器预充电到峰值电压。 触发电路的功能是:电流无冲击触发;快速投切,20ms的动作。这个20ms不是得到投切命令到产生动作的时间,而是从停止到再投入动作的时间为20ms。快速反应时,在平衡补偿电路,不能出现不平衡动作,即有的相有电流,有的没有。 1. 两类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从同步信号的采集上,有两类晶闸管触发电路。一类为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一类为从晶闸管两端取得同步信号。 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电路框图如图二:信息来源 电路中包括同步变压器、同步信号处理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脉冲变压器隔离电路等。当得到触发命令后,在投切点产生触发脉冲列,经过脉冲变压器的隔离,推动晶闸管。同步信号处理电路有滤波处理功能,可以是CMOS等的电子电路组成,也可以是单片机、GAL电路等。电路中包括相序错判断功能。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优点为在主回路没有送电时,给触发命令,可以测量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幅度和相位,在主回路得电后,给触发命令,可以放心, TSC为正确的投入工作。对于TSC电路中的两只晶闸管+一只二极管的“2+1”电路、两只晶闸管+两只二极管的“2+2”电路、三只晶闸管+三只二极管的“3+3”电路,电容器有二极管预充电, 电容器上一直存在直流电压,晶闸管的交直流电压不变,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触发适合。缺点为电路复杂,对于400V小容量的TSC电路造价高。如果TSC全部采用晶闸管不用二极管,由于晶闸管两端的电压随着电容器放电电压的减少逐渐小,意味着触发点在变动,上述电路不能跟随变化触发点,所以不适应了。信 图二: 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触发电路 从晶闸管两端取得过零信号比较困难,过零触发要求电压高时截止,电压最低低时导通触发。几乎找不出什么元件是这种特性.如稳压管,电压低截止,电压高维持电压不变.不满足要求。 目前,从晶闸管两端取得过零信号的典型触发电路是MOC3083,它的框图如图三:信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分析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六祖故乡人汇编2013年9月8日) 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LM317是可调稳压电源中觉的一种稳压器件,使用也非常方便。LM317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很早以前我国和世界各大集成电路生产商就有同类产品可供选用,是使用极为广泛的一类串连集成稳压器。LM317 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5V —37V(本套件设计输出电压范围是 1.25V—12V),负载电流最大为 1.5A。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率和负载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 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应小于240欧姆。改变RP阻值稳压电压值。D5,D6用于保护LM317。 输出电压计算公式:Uo=(1+RP/R)*1.25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的元器件清单: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三端集成稳压可调电源电路设计: 如图所示,此电路的核心器件是W7805。W7805将调整器,取样放大器等环节集于一体,内部包含限流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可以防止过载。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可靠性。W7805属串联型集成稳压器。其输出电压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固定电压输出,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如果将W7805的公共端即3脚与地断开,通过一只电位器接到-5V左右的电源上,就可以在改变电位器阻值的同时,使集成稳压器的取样电压及输出电压都随之改变。图中RP1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只要负电压的大小取得合适便能使输出电压从0V起连续可调,输出电压的最大值由W7805的输入电压决定,本稳压器0V-12V可调。VD3整流,C2滤波,VD4稳压后提供5V负电压。 元件选择:变压器应选用5V A,输出为双14V;二极管VD1-VD4选用1N4001;VDW 选用稳压值为5-6V的2CW型稳压管;RP1用普通电位器;RP2为微调电阻。IC用7805;其它元件参数图中已注明,无特殊要求。 电路调试:元件焊接无误后可通电调试,首先测b点对地电压,空载时应在18V左右;d点电压大约为-5.5V--6V,如不正常,可重点检查VD3,C2,R1,VDW,RP2等元件,然后再测量输出电压,旋动RP1,万用表指针应能在较大范围变动,说明稳压器工作正常;最后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与应用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电源技术尤其是数控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电力电子技术是电能的最佳应用技术之一。当今电源技术融合了电气、电子、系统集成、控制理论、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控电源在电子装置中的普遍使用,普通电源在工作时产生的误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精确度。电源在使用时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世界各国纷纷对电源产品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精度标准。只有满足产品标准,才能够进入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满足国际标准的产品才能获得进出的通行证。数控电源是从80年代才真正的发展起来的,期间系统的电力电子理论开始建立。这些理论为其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数控电源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产品存在数控程度达不到要求、分辨率不高、功率密度比较低、可靠性较差的缺点。因此数控电源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针对上述缺点不断加以改善。单片机技术及电压转换模块的出现为精确数控电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的变换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研制应用,到90年代,己出现了数控精度达到0.05V的数控电源,功率密度达到每立方英寸50W的数控电源。从组成上,数控电源可分成器件、主电路与控制等三部分。目前在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几乎都为旋纽开关调节电压,调节精度不高,而且经常跳变,使用麻烦。利用数控电源,可以达到每步0.1V的精度,输出电压范围0~9.9V,电流可以达到500mA。数控技术方面的发展是以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单元电路的拓扑和软开关技术等电子技术的完善为主要标志。数字化则应属于控制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将对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数控电源目前的发展,主要朝着更高的数控精度和分辨率及更好的动态特性;更好的环保性能;智能化

晶闸管的触发方式有移相触发和过零触发两种

过零触发双硅输出光耦-MOC3061的应用 晶闸管的触发方式有移相触发和过零触发两种。常用的触发电路与主回路之间由于有电的联系,易受电网电压的波动和电源波形畸变的影响,为解决同步问题,往往又使电路较为复杂。MOTOROLA 公司生产的MOC3021-3081器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器件用于触发晶闸管,具有价格低廉、触发电路简单可靠的特点。下面以MOC3061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内部结构及主要性能参数 MOC3061的内部结构及管脚排列见图1,它采用 双列直插6脚封装。主要性能参数:可靠触发电流 Ift5-15mA ;保持Ih 100μA ;超阻断电压600V ;重 复冲击电流峰值1A ;关断状态额定电压上升率dV/dt 100V/μs 。 MOC3061的管脚排列如下:1、2脚为输入 端;4、6为输出端;3、5脚悬空,详见图1 。 图1 图2、图3分别为MOC3061用于触发双向晶闸管和反并联单向晶闸管的基本 电路。 图2 图3 二、应用电路 图4是一个可简单编程的四路彩灯控制电路。电路中采用一块时基电路产生一脉冲,74LS194产是通过控制P0、P1、P2、P3的电平高低来实现的。采用MOC3061触发晶闸管,强、弱的电之间在电靠地触发50A 或更大的功率的晶闸管。

图4

5是一 个采用 MOC3061 过零触 发晶闸 管构成 的炉温 控制系 统。一 方法都 采用移 相触发 晶闸 管,控 制晶闸 管的导 通角来 控制输 出功 率。触 发电路 要求一 定幅值 且相位 能改变 的脉 冲,而 且还需 图5 要解决 与主回 路电压 同步的 问题, 使电路 较复 杂;采 用移相 触发晶

稳压电源发展史

稳压电源的发展历史 2010-07-20 17:00:12| 分类:电源基础知识| 标签:led电源led恒流电源led开关电源led驱动电源led射灯电源|字号订阅 稳压电源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就曾考虑过稳压器,到二十世纪初,就有铁磁稳压器以及相应的技术文献,电子管问世不久,就有人设计了电子管直流稳压器。在四十年代后期,电子器件与磁饱和元件相结合,构成了电子控制的磁饱和交流稳压器。五十年代晶体管的诞生使晶体管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成了直流稳压电源的中心。六十年代后期,科研人员对稳压电源技术做了新的总结,使开关电源,可控硅电源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集成稳压器也不断发展。 直至今日,在直流稳压电源领域,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要求供电电压低,电流大的电源大都由开关电源担任,要求供电电压高,电流大的设备的电源由可控硅电源代之,小电流、低电压电源都采用集成稳压器。 在交流稳压电源领域,铁磁谐振式和电子反馈调控式这两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铁磁谐振式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磁饱和稳压器→六、七十年代:磁泄放式恒压变压器(CVT)→八十年代中期:运用磁补偿形式的第1代参数稳压器→九十年代中期:第2代参数稳压器→二十世纪初:第3代参数稳压器。电子反馈调控式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子管调控磁放大式(614)型交流稳压器→六、七十年代:电子调控自耦滑动式(SVC)交流稳压器,自动感应式调节稳压器→八十年代中期:电子调控的有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正弦能量分配器式净化电源→九十年代中期:数控有级的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改进型的第2、3代净化电源→二十一世纪初:利用逆变器作补偿的无级、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新型的净化电源。

+-12V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12V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一、摘要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当电网电压波动或温度、负载改变时,能保持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变的电源。其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环节。设计中要用的元件有变压器、稳压器、整流二极管、电解电容等。实测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全部功能,实现了题目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直流、整流、稳压、滤波、电源 二、设计目的 1.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直流稳压线性电源,输入220V,50Hz的正弦交流信号,输出±12V对称稳压直流电。 四、遇到问题 因为是模拟电路所以误差会比较大,电路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整个电路的线路连接及器件,一旦某条线路出现问题则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某个器件因为电压过大而烧坏则此电路失败。要注意输入电压的器件如稳压管,一旦输入过大电压那么它绝对会烧坏,只

能换新的来替代。 五、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方框图 1.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下面将就直流稳压电源各部分的作用作简单陈述。 (1)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2)整流滤波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把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3)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六、电路图和各部分波形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