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1-2.1人机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930.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2.1什么是人机关系教案学习目标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
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上行动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在人与某个产品构成的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
以开门为例,人走近门,便与门板构成人机关系;人要握住把手,便与门把手构成人机关系;人开门以后要通过门,便与门构成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如下图所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讨论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1、人与;2、人与;3、人与电梯厢体之间构成的人机关系;4、人与;------马上行动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1、手臂与椅子的扶手;2、背与;3、臀与;4、腿与;5、脚与;------小辞典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等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引言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人机关系(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简称HCI)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领域。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将人的需求与机器的功能有机结合,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本文将介绍高一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的过程和方法。
它涉及到人类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设计出一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计算机系统。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原则在设计中考虑良好的人机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原则:1. 易于学习和使用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易于学习和使用的。
用户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成本就能够迅速上手,并且能够通过自然的操作方式完成各项任务。
2. 一致性在设计中保持一致性非常重要。
用户在不同的界面和操作中能够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操作方式,能够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并且提高用户学习和使用的效率。
3. 反馈机制用户在与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反馈机制来确认他们的操作是否成功。
合适的反馈可以增加用户的信心,并且有助于用户了解当前的系统状态。
4. 可控性用户希望能够对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够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置。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提供灵活的设置选项。
5. 可靠性和容错性系统应该是可靠的,能够正常运行并且不容易出现故障。
在设计中考虑到意外情况的处理和容错机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6. 适应性一个好的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和背景。
在设计中考虑用户多样性,提供不同的操作方式和界面风格。
7. 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能够在后续需要的时候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实例下面我们以一个手机应用设计为例,来说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原则如何应用。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材分析】本节由三个知识点组成,分别是什么是设计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本节内容在上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人与机的关系展开,人机关系是进行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又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身起到由技术的性质到技术设计的过渡的作用。
这一节,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核心理念进行逐步分析,是学生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知道技术设计从何处着手,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才能实现技术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人机关系;(2)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知道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术实现为人服务这一目的呢?我们就要从研究人机关系入手。
用老师需要一个教鞭,后勤的老师就给我了一个这样的教鞭。
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人机关系”这一节的主题一、什么是人机关系?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呢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成为人机关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机→被使用的对象及人所处的环境技术的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我们设计的产品也都是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课本p28页,“马上行动”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来源:]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也就是物品的使用者和被使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答案分别是:1.教师与粉笔,教师与黑板2.农民与锄头,农民与地3.渔翁与钓鱼竿,渔翁与河面4.司机与方向盘5.妈妈与拖把,妈妈与地面课本p29页,“案例分析”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直接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知识点研究必备精品知识点通用技术复资料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衣、食、住、行——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建筑技术、车、船制造技术。
(2)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网络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身体器官。
如有了农业机械,参加劳动的人数缩减,劳动强度也的降低。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厚实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具体为:(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如流水线技术:XXXT 型车的生产流水线,提高了生产效率。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
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入渗出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天然要有合理的标准,要注意对天然的保护,不克不及忽视对天然的保护,不克不及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案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该节内容分为三部分“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是本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是全书的基础性知识,为学生学习“设计的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内容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如何把握好在教学过程中是本节关键的问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与身边的物品发生一定的联系,也就是我们这节要说的人机关系,所以他们应该很熟悉。
但学生对人机关系这个称呼是非常陌生的,特别是对人与某个产品存在的复杂的多方面的关系还不熟悉,所以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作用是教学中的重点。
同时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往往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不易领悟而容易被学生忽视,构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②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③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个堂教学中,通过一些案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亲身体验设计的乐趣,。
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课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为此,我拍了一些照片用于教学,效果很好。
在后面的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分析和技术语言等教学中,这些照片还可以使用。
现精选部分照片,并作简要说明,谨供老师们参考。
1、灯具开关和电风扇开关
人机关系:开关的安装高度便于正常人使用,指示灯便于人们在黑暗中找到开关,还能够知道电风扇的工作状态(电风扇转动时指示灯不亮)……
设计的一般原则:开关的制造和安装高度符合技术规范原则,电风扇开关符合创新原则和实用原则……
技术语言:电风扇旋钮上的强度和旋转方向关系的符号,指示灯的亮和暗,灯具按钮上的开和关标记(小红点和小突起)。
2、门锁和拉手
人机关系:门锁的安装高度便于正常人使用,拉手的安装高度和方向便于正常人使用,拉手的边缘光滑不伤手
3、办公桌
人机关系:办公桌较宽大,表面手感好,抽屉合适,这些符合人机关系。
但高度偏低,不能和一般的凳子相配合,大多数老师不适合。
4、安全出口指示牌
人机关系:安全出口指示牌安装高度有高有低,指示牌里面有灯光(有的和应急电源相连),便于不同远近的人看到。
两种语言(安全出口、EXIT)和符号便于不同的人理解。
技术语言:安全出口指示牌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语言。
5、楼梯扶手
人机关系:表面光滑(尤其是转弯处圆滑无棱角),手感好,坚固耐用,高度合适,赏心悦目
设计的一般原则:扶手材料、焊接工艺、安装高度等符合技术规范原则
6、楼梯踏步和防滑条
人机关系:楼梯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合适,防滑条起到防滑作用
设计的一般原则:大理石面和铜质防滑条符合实用原则、美观原则和技术规范原则等
7、综合楼的大厅
人机关系:大理石地面无防滑作用,冬天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常常结了一层薄冰,好几个人不慎滑倒,有的还较严重。
后来不得不加一路防滑垫。
8、消火栓
人机关系:消火栓安装高度合适,玻璃门不用锁锁死,便于打开(紧急时也可直接打碎
玻璃),水带和消防水龙头易于连接。
9、便携式灭火器
人机关系:便携式灭火器醒目,大小合适,便于操作,带有详细使用说明书
技术语言:说明书
10、自行车
人机关系:车篓,车铃,把手和刹车装置,坐垫,支撑,充气轮胎,后坐,车杠,挡泥板……
11、摩托车
人机关系:挡风玻璃(有机),后视镜,仪表盘……
12、头盔
人机关系:舒适、坚固耐用,安全可靠……
13、塑料灯罩
人机关系:教学楼走廊、楼梯等处的吸顶灯,以前是玻璃灯罩,曾发生过玻璃灯罩掉下伤人的事故。
现在全部改成塑料灯罩,轻便耐用,安全可靠。
14、公共汽车门和踏步
人机关系:公共汽车门上的把手便于乘客抓住,踏步便于乘客上下车。
踏步和内部地面有防滑作用。
15、公共汽车驾驶室、座位等内部设施
人机关系:驾驶室的方向盘、仪表指示、油门、刹车板等符合人机关系。
座位的形状、大小、高度、颜色、座位上部的扶手等符合人机关系。
汽车顶部的扶手便于站着的乘客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