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内涵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英语教育的本体价值内涵作者:秦晓燕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8期摘要:教育的本体价值是一种理论研究,主要表达的是在小学教育中体现其基本价值的一种内涵,这种内涵主要是决定有关小学英语教学方案的设计、最终教学的总体目标,以及如何跟进英语教学开展的教学方法等。
语言本体是一种构建文化特征的符号,因此在现代英语课程学习中融合教育本体,是共同组建当前小学英语本体价值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言本体教育本体本体价值内涵1小学英语教育的语言本体(1)语言沟通构建关系我国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时,主要是将英语课程的学习转化为对西方国家文化发展的了解。
学习英语课程,也是为了让我国青少年在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下能够进入世界舞台,从而加深国际语言交流,从流利的语言中构建新型的关系,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另外,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英语教师积极构建完善的英语课程体系,为后续不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要普及和优化外语教育发展机制,从多种层面开展语言的交流,从而实现跨文化经济、贸易等多方面共同发展,能够通过语言的交流,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2)语言隐射文化背景语言的发展隐射文化背景。
比如中国人说话含蓄、有理有据,凡事不喜欢全部表露出来,更多的是喜欢别人能够领会、意会,这与我国文化背景有很深的关系,儒雅含蓄,喜欢间接而不是直接表达。
掌握语言也是为了能够掌握文化符号,在文化符号的不断学习中认同和理解外来文化,同时要有批判精神,不能盲目偏听偏信。
所以在学习英语课程时,为了进一步学习西方文化,对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工作思维方式、说话方式进行深层次解读,了解这一民族的心理特征与哲学观念,理性地去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智力的双重发展,在日后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站在对方的文化角度上去思考和组织语言。
语言本体就是需要尊重他人文化,理解他人文化。
2小学英语教育的教育本体小学英语教育本体,主要是通过英语文化发展内容进行的,最终将教育目的作为总体目标去实现,进而成为教育内涵的本体。
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陕西省岚皋县城关小学方行艺725400【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与语音、语法、句型、课文相结合;并在听,说、读、写之中体现。
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丰富的词汇。
词汇教学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有效教学,即教师通过一定的经验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它重在学生的参与。
在音、形、义结合记单词的基础上加强在泛读中的词汇记忆,有助于大量增加词汇的习得,并促进词汇的长久记忆,这也是一个培养自主能力的过程,对提高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词汇教学有效教学模仿发音构词法记忆法归纳法重点词汇持之以恒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与语音、语法、句型、课文相结合;并在听、说、读、写之中体现。
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丰富的词汇。
因此词汇教学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
他们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难于集中注意力,容易产生厌倦感,以致影响教学效果。
所以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有效教学,即教师通过一定的经验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它重在学生的参与。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课堂词汇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环节的关键,只有把握住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抓住重点和要点。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
在小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中词汇反映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在训练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义。
一般而言,词汇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巧用实物及图片。
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摘要】词汇是语言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本文对此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语言要素;词汇教学;构词法;语音教学一、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音标知识,学生学习时有读不准、不会读的现象。
2.在拼写方面,学生把单词的音与形、单词的重音与识记重点脱离。
3.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
二、词汇教学的方法1.多种方式呈现单词。
①直观呈现法。
直观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词的音、义、形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
A.运用实物。
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教具,我们应充分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便于携带的实物。
B.运用简笔画。
简笔画可以形象、明了、直观地再现事物,同时又富有趣味性,因此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认知规律。
C.运用图片。
例如:教学颜色red、green、yellow等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卡纸介绍颜色,并用相应颜色的粉笔板书单词。
D.运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呈现法通过动作、表情、声音等呈现单词、表达单词的意思,有不言自明的功效,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简单明了。
②联想法。
教师应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如教学单词hear时,可将字母h联想成手机,手机是放在耳朵ear旁边“听”。
③猜谜法。
小学生富有极强的好奇心,利用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也能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印象。
④情景呈现法。
在实施词汇教学时,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交集,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不至于感到词汇学习单调而失去兴趣。
⑤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⑥解释法。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已从形象思维慢慢发展到抽象思维。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基础,探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1.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
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和沟通。
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词汇是语言能力的关键词汇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基础,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实践。
因此,词汇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
3.词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除了英语学科本身,词汇教学还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着积极的影响。
比如,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科技文献、跨学科知识等,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4.词汇是学习语言文化的桥梁通过学习词汇,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语言特点和习惯用法,从而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加对外语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二、运用学习活动促进英语词汇教学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各种学习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学习活动。
1.单词卡片游戏单词卡片游戏是一种常见的英语词汇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英语单词,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比如,教师口头念一个单词,学生需要快速找到对应的单词卡片,并举起来。
这样的游戏既可以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又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词汇记忆挑战赛词汇记忆挑战赛是一种通过比赛形式促进学生词汇记忆的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给每组出一些词汇进行记忆。
接着,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挑战,通过问答、接龙等方式进行词汇记忆的比拼。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首先,词汇是文化的载体。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而词汇则是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
例如,学习英语中的节日词汇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和感恩节,以及相关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这种文化内涵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其次,词汇的文化内涵对于语言的准确使用和交流也至关重要。
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含义、隐喻和象征,这些都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关。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帮助他们理解词汇的多重意义和用法。
例如,单词"apple"在英语中代表苹果,但在文化上也与知识、智慧和禁忌有关。
了解这种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解或冒犯。
此外,词汇的文化内涵也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时,学生需要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并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写作时,学生需要运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语境中传达文化内涵。
因此,通过词汇的文化内涵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英语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教授词汇的文化内涵。
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文化背景介绍、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引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并与词汇的学习相结合。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阅读英语原版书籍、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等,以加深对词汇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
通过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语言准确使用和交流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在小学英语中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石。
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英语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理性思维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如何针对这个特点进行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列举一些自己的经验,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1.用实物教单词在实物名称教学时,可视具体情况把实物带到课堂上,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动员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感知和认识客观现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
实物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还能把情境教学融入其中,达到词不离句、句不离应用。
比如在教postcard、ruler、pen、pencil、ball等单词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这些物品,在课堂上呈现实物,边板书,边说出单词,学生重复,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与单词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
然后教师将单词套进句型,引导学生练习。
掌握了单词和套用句型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展,如指出实物的位置、练习其他单词和句型。
再如,教apple一词时,先让学生跟读。
接着教师拿出一个苹果,问:“What?蒺s this in English?”学生就会脱口而出:“It?蒺s an apple.”此时,教师一边拿出不同数量的苹果,一边让学生分别说出two apples、three apples、four apples 等。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学会了新词apple,而且把数词也复习了一遍。
然后教师趁热打铁,启发学生把单词套进以前学过的句型中,例如The apple is small. The apple is red.I like apples.结合句意来呈现单词,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用法和搭配,强化记忆。
2.用图画教单词如果词汇表示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或面积、体积过大,或因其他原因不便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实物,还可以采用图画辅助教学法。
小学英语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小学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工具,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们在学习单词、语法和句子时,可能会机械地记忆和模仿,却不太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例如,“apple”这个单词,孩子们知道它是“苹果”的意思,但可能不知道在西方文化中,苹果常常与知识、诱惑等概念相关联。
又如,“Howare you?”这句常见的问候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回答的方式和含义也可能有所不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小学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和表达都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
以颜色词为例,“red”在中文中常代表喜庆、吉祥,但在英语中,“red”有时会与危险、愤怒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比如“see red”表示“发怒”。
再比如“white”,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常常与纯洁、神圣相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则多用于丧葬场合。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颜色的不同认知和象征意义。
在日常交际用语方面,小学英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Nice to meet you”,表达的是一种友好和礼貌。
而当别人赞扬自己时,他们通常会说“Thank you”来表示接受和感谢,而不是像中国人那样谦虚地否认。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于自我认同和人际交往方式的不同观念。
小学英语中的节日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圣诞节(Christmas)、万圣节(Halloween)等西方节日在英语教材中常常出现。
通过学习这些节日,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西方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和家庭价值观。
比如,圣诞节期间,人们会装饰圣诞树、互赠礼物、唱圣诞歌,这体现了西方人对家庭团聚和分享快乐的重视。
此外,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歌曲和诗歌等也承载着文化内涵。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作者:李世明来源:《家长·中》2022年第07期“德育教学+学科教学”已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向,教师正在积极落实德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并尝试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来加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发展。
本文先讨论了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教学问题,然后针对小学英语与德育的有机整合这一课题展开深入分析,以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随着德育教学力度的加大,小学英语教师时刻注重将德育教学落实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旨在发挥英语教学特有的德育功能,让学生不仅习得各种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各種英语学科的语言技能,还可在英语课堂的德育氛围下健康成长。
教师将德育这一核心的教学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活动后,更能突显英语教学的整体性。
教师如今需要不断加强的教学工作就是探寻更多样化的教育策略,协同实现英语课程的知识教学目标与德育教学目标。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教学问题(一)教师对教材中德育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若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意识不强,则往往会倾向于给学生讲述专业的英语知识。
这种做法在传统课堂中屡见不鲜,虽然新课改的实施,让教师逐渐提升了教学能力,但是在教材德育资源的开发这方面做得不到位,没能创设一个适合开展德育教学的英语教学环境,导致英语教学的德育教学实效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二)教师采取的德育引导方法缺乏科学性即便是教师将德育教学资源融入英语课堂,也仍然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教育作用,让学生能有意识地从德育的角度去理解英语知识,并且在锻炼英语语言表达技能的过程中,自觉地吸收德育知识,提升个人在语言交际中应有的德育素养。
然而有些教师运用的德育引导教育方法不够先进,没能起到科学的德育教学效果。
对这一问题,英语教师需在研究英语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针对性地探究英语课堂中的德育引导教育方法。
(三)英语课的德育缺乏实践教学平台有的小学生虽然从英语学习中汲取了德育知识,也适当地提升了自己的德育素养,但是其德育实践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运用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也应从感知新词开始,接受新的信息,通过对新词汇的理解、模仿其发音、记忆来实现对新信息的加工改造,最后由对新词汇的应用反映出创造表达这一环节。
(一)让学生感知新词。
根据需要理论,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
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
因此在教学单词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
1、多种方式呈现单词,让学生全方位感知新词。
A、用新奇、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
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烈的再现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在教new和old时,我拿了两张10元的纸币,一张很新,教授new,一张已经是非常得破烂,教授old。
T: Look, I have some money.(出示两张截然不同的10元)S: Money! Money! Ten yuan! This money is 旧的,that money is 新的。
(学生很兴奋地叫着,部分学生在下面兴奋地说着他们对两张10元的看法) T: It’s new.(出示新的一张,教授new)T: It’s old. (再出示旧的一张,教授old)学生学得非常开心,觉得非常意外,老师居然会把钱拿来做教具,看到了新旧对比的两张10元纸币,当然非常感兴趣想知道“新”、“旧”的英语怎么说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用新奇的方式呈现很好地呈现了单词。
B、调用各种感官呈现新词。
学生了解身边的事物,首先是用眼睛看得,根据词汇教学的直观性这一特点,在教授新单词时,教师可以充分调用学生的视觉感官。
让学生看所学单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
因为小学英语中,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很少。
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卡片或了了几笔的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调用以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一种直观感受。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篇一: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第一章小学英语教育的内涵:指向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具体内容: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基础性)2、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技能学习、素质培养等打基础,具有未来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性)4、面向全体学生。
(全体性)5、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小学英语教育的性质:既有英语教育学的性质,又有小学教育学的性质;既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学,又是英语学科的教育学。
1、是小学教育学与学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2、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3、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学科;4、是以小学英语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指导的学科;5、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与学理论的重要来源;6、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的学科。
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两级内容一级内容1、总体目标:听、说、玩、读、演2、具体内容: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口头表达能力3、内容分析:理解简单的活动指令、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唱简单的歌曲歌谣、听/读懂简单故事、正确书写单词字母、视听接触语音。
二级内容1、总体目标:语言技能、语音知识2、具体内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玩演视听);语音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基础学习策略、文化意识)3、内容分析: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整体性、多元性、灵活性实践要求:师范生应该能够较全面的理解具体内容与要求,并能够比较熟练地示范,如听录音后声情并茂地模仿,唱歌,说歌谣。
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要先做到。
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一:费时多,收效微。
问题二:教师工作量太大,顾此失彼。
问题三:学生怕苦,兴趣不持久。
问题四:交际练习没有信息差,交际活动在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
问题五:家长水平有限,课后无法辅导。
问题六:教材难度大,学生消化不良。
问题七:教师英语素质不理想。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1.培养语言基础: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学习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
一个健康的英语语言基础。
2.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掌握更多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运用英语,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3.培养阅读能力: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可以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阅读材料。
4.增强写作能力:丰富的词汇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更精准、更丰富的词汇,提高写作质量。
1.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歌曲、拼图等方式进行词汇教学,增加趣
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等,使词
汇教学更生动有趣。
3.分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词汇竞赛,增加学习动力,激发学
生的积极性。
4.多重重复:通过反复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词汇。
5.上下文理解:通过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使他们
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6.创造语境:通过创造真实的语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学的词汇,如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方式。
7.多种复习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如卡片游戏、填空练习、配对练习等,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记忆。
基于语篇情境下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摘要:英语学习中,词汇因为语篇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意义,而语篇必须通过词汇的组合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
基于语篇意识的词汇教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本文结合各类有关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文章或期刊,分析了词汇教学与语篇教学的联系,并提供如何在语篇情境下进行词汇教学的指导。
关键词:词汇教学语篇小学英语引言:自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由单一的语言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为语言知识与技能并重;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
这些变化对词汇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朝着有趣、多样、实效的方向发展。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也反映了上述变化,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1、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篇是指具有独立或完整情景的、表达完整意义且具有一定语义功能的篇章内容。
语篇在形式上可以是短文(包括小故事等),也可以是书信、连环画。
语篇既能体现语言功能, 又反映了语言技能的要求。
目前, 国内的一些小学英语教材往往采用语篇作为语言输人的主要形式。
语篇能够确定语言运用的场景和具体的语境,体现语言的表意功能,同时又反映了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可以作为词汇教学的背景。
如果割裂语篇与词汇教学之间的联系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教学片段〕热身活动之后授课教师出示快餐店的图片。
授课教师采用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让学生重复朗读上述词组8次,然后用同样方式教学其它词汇,如cold milk,hot soup等。
授课教师把食物卡片分给学生,并带领学生练习所学句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授课教师出示一幅以鸟巢为背景的奥运村餐厅的图片。
学生分成小组练习新学的单词和句型。
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摘要]语言学者对语言词汇的研究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这足以显示语言词汇的重要性。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定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就更谈不上如何使用语言。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汉英语言的词汇空缺、汉英词汇的不等值现象、由对词汇的体验性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联想及随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词汇等四个方面对词汇研究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让初学者对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词汇教学词汇空缺词汇不等值词汇联想词汇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
而词汇又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民族特性,语言的民族特性自然会由词汇反映表达出来,这就使得词汇具有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也就更谈不上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
很多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因为缺乏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的了解,或是受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的影响,所以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所学语言的词汇,影响了阅读效果。
由此及彼,语言学习者在写作和交际中所发生的词汇错用现象、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也可以归为这一原因。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语言教授的教师,在讲解所学语的词汇时,除了要讲解词的意义和用法外,更加要介绍词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篇小论文里,本文作者将就如何在词汇教学中挖掘、讲授词的文化内涵发表一点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语言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者些许帮助。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空缺介绍由于历史、地理、语言、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并不是完全对等的。
一种语言中所具有的某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并不存在。
比如在汉语中,我们有“干部”一词,然而在英语中从不用“cadre” 表示“干部”。
我们只能用“official administrator”或“functionary”来代替“干部”。
丰富肢体语言活跃英语教学作者:罗云云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4年第05期小学英语课堂倡导以学生为课堂参与主体,使其能与同伴积极合作互助,乐于表达,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注意倾听,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活跃英语教学,引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
运用肢体语言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互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进行的直观活动,以代替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包括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一些肢体动作及姿态等。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来表达之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表述,给学生以暗示,有时它完全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交流效果。
肢体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那么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如何合理运用肢体语言适当进行各种角色转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热身环节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英语课堂教学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热身环节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轻松愉悦地进入英语学习氛围,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刚开始上课的前几分钟,学生很难快速地从自由的课间活动中进入英语课堂学习状态。
这时教师需要耐心地运用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安静下来。
例如,教师可以说:“Hello!Every body.Look at me!I say one.You say two.”然后边打节奏边这样说,学生便会拍着手跟着节奏接。
“I say hello!You say hi!”“Hello!”“Hi!”“I sa y Lory .You say hi!”“Lory!” “Hi!”“I say...”师生边打招呼边相互挥手示意,并用夸张的面部表情,表现出非常开心的样子。
此时,学生的热情瞬间被点燃。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5篇)学校英语词汇教学(5篇)学校英语词汇教学范文第1篇【关键词】学校英语;词汇教学英语语言是英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扬英语文化的载体,而影响英语语言进展的三个要素则是:语音,发音精确,传递信息清晰,便于别人理解彼此的想法;语法。
句子通顺,话语流畅,便于沟通;词汇,构成词组、短语、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信息传递。
其中词汇是影响语言进展的核心要素,从理论上讲,假如一个人自身拥有的词汇量越大,那么他进行顺当交际的有效性就越高,所以广阔学校英语老师应加大对词汇教学策略性的重视。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状况中,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传统旧式英语教学模式影响,在词汇教学方面不注意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乏味,教学的教学缺乏新奇、系统性与科学性,同学全靠死记硬背识记单词,学习效率低下。
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词汇讲授,适量增加同学的词汇量,巩固同学学习英语的基础。
词汇学习贯穿于一门语言学习过程的始终,它是学校生学习英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顺应时代的进展要求和结合新课改的规定,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际教学阅历,提出一些见解,以期提高学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造良好的词汇学习情景,有挨次地进行渗透性教学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情景是同学猎取英语词汇学问的重要保障。
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转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地更新词汇教学理念,关心同学建立新奇的、优良的学习情景。
此外,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同学学习的实际状况,构建和谐的英语学习情景和引进敏捷有效的教学模式,变抽象的英语词汇为生动、详细的物体形象,让英语课堂布满乐趣,同学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我在向同学讲解学校英语三班级上册Unit1的单词时:pen[pen]钢笔,pencil['pensl]铅笔,pencil―case['penslkeis]铅笔盒,ruler['rule]尺子,eraser[i'reise]橡皮,sharpener,卷笔刀,我把教室当成一个文具店,我是文具店的老板。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以一节观摩课教学为例主题意义为词汇的呈现、内化与运用提供意义支撑。
词汇教学也只有融入一定的主题意义中,才能赋予其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也强调:“英语课程教学应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
”“要以主题意义的探究统领教学内容和活动,指向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
”但目前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对主题意义的设计与思考,孤立地教授词汇,致使学生缺乏真实感,影响了词汇理解的准确度与运用的熟练度。
教师在课堂上应坚持以主题意义引领,运用与文本主题相关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赋予词汇教学以实际意义,实现词汇教学从“碎片化”向“结构化”转变,加深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
下面以一节观摩课为例进行分析。
一、合理分层设计问题,凸显主题意义基于主题意义的词汇教学需要改变“抛出式”教学方式,而应根据学生主体地位引领他们自主探究主题意义。
问题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内涵分层设计问题,为学生词汇学习提供支持,并借助问题链凸显主题意义。
(一)梳理意义,凸显主题意义以主题意义为统摄,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进行深度解读,能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之间相互割裂的现状,使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板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梳理意义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视角,从课时教学、板块教学视野转向单元教学视野,从而更好地凸显词汇教学主题意义。
如围绕“Pedro's Amazing Timetable”教学主题,教材提供了与教学主题相匹配的素材,包括音频素材和图文素材,这就为整合教学内容提供了条件,通过对主题意义进行梳理,词汇教学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导入环节,教师借助Part A Let's Talk 板块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语料:Mike 与Pedro 谈话,询问他的作息时间。
通过询问,Mike 感觉到Pedro 的作息显得不正常。
语料中,“eat dinner”是新出现的一个词组。
揭秘丰富多彩的词汇教学法众所周知,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离开了词汇,也就成不了语言;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
所以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在学生看来,英语词汇量大,拼写形式又千变万化,是语言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然而对教师来说,必须对词汇进行潜心研究,寻求教学良策,即用心教词汇,用丰富多彩的词汇教学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化难为易,让学生快乐记单词。
我现将平时的词汇教学方法做一总结。
1、趣事法有趣的事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通过收集趣事的方式,我把它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笑声中记住这些单词。
趣事一:window and widow(窗户和寡妇)。
有一次老师叫学生用window造句,有一个学生这样表达:There is a window in the wall。
(墙上有个窗户)当老师叫学生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时,不小心把window写成了widow这句话就变成了:There is a widow in the wall。
(墙上有个寡妇)。
趣事二: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有一次该报报道了维多利亚女王为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桥剪彩,第二天人们发现文章把pass(走过)错写成piss(撒尿),结果由“女王从大桥上走过”变成了“女王在大桥上撒尿”。
趣事三:一位叫Smith的教授同学生下午到校上课,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句话:Professor Smith will meet his class in the afternoon。
不知谁把class 中的c擦了,句意就变为Smith下午要会他的情人(lass)教授下午见后,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lass中的l给擦了,句意又变成Smith教授下午要见他的蠢驴(ass)。
这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2、音形结合法所谓音就是读音,形就拼写形式,音形结合法就是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方法。
因此,学好音标,掌握读音规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有人把它们称为英语学习的拐杖,不无道理。
丰厚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内涵摘要: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句子,就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实行顺利的交流和沟通。
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和习惯用语。
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主要是由词汇构成的句子和话语实现的。
英语的词汇和汉语一样,它有特定的声音,特定的形式,每个词汇都有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含义,都受一定的语法限定。
音、形、义、用法缺一不可。
在词汇教学中要考虑到语言交流对词汇要求的这些特点,既教词汇发音,也教拼读书写,还要让学生明确词汇的含义,掌握使用的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词汇。
一、兴趣为首,消除词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心理因素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极大。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掌握不好英语词汇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理解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勤奋学习的性格品质以及学好词汇学好英语的毅力。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首先上好导言课,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英语,如:VCD,CD,Cute, Cool, hamburger, cartoon, TV,WC, E-mail, T-shirt, chocolate, KFC, M(Macdonald)...消除学习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心理障碍,并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二、语音为导,为词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26个英语字母对于在非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是一把非常有用的钥匙。
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教给学生各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并准确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尤为重要,更为学生日后拼读生词,记忆单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是有声的,语言教学首先是以语音形式体现的,掌握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前提。
教授英语词汇,首先要教会学生发音,让学生知道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掌握同一字母(组合)的不同发音以及不同字母(组合)的相同发音。
从语音角度上看,单词有同音词、字母(组合)的相同或不同发音、不发音字母等教授单词的读音。
能够采用单词部分注音法,即只注出单词核心部分(元音字母)或容易出错部分的读音,以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水平。
学好语音不但有利于准确地以声音的方式表达思想,而且对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大有协助。
教师应从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就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26个字母要求人人过关,为学习词汇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从而掌握准确的拼写形式。
在教学新词时可用音形结合的方式列出已学过的相似词,逐渐增强对所学新词的音形印象。
如教学March 时,可列出car,are,arm, art, far, farm, farmer, park, smart, post-card 等单词,实行音、形、义上的比较,记忆效果就更好。
音、形、义结合,过好单词拼写关。
新授单词时,教师应做到音、形、意结合,不能孤立地只教某一方面。
有实验表明,如果只靠耳听,3小时后保持70%,3日后保持10%若只靠眼看,3小时后保持72%,3日后保持20%;若眼耳结合,3小时后能保持85%,3日后能保持65%。
所以,要使词汇能保持较长时间记忆,识记单词时要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开口读,动手写,动脑想,即眼、耳、口、手、脑并用,将单词的音、形、义融为一体。
三、寓教于乐,全面提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在理解客观事物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成熟。
所以,他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需要教师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经验支持。
根据儿童的这个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实行词汇教学时,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理解,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在我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生活中很少有频繁广泛接触英语的机会,因而学习者就不可能像本族人那样自然习得英语词汇。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新词汇和巩固旧词汇的策略,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巩固英语词汇的机会。
1.巧用实物及图片,增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或动作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
例如,在教学PEP 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 1 Hello 单元的book, ruler, pen, pencil, pencil-case, bag, crayon, sharpener 等学习用品时,向学生展示一种物品说This is a...(It is a ...), 再出示同一类物品说This is a ...(It is a ...),too. 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条件下很容易将所学物品与其相对应英文单词的听、说、读、写对让号,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所熟悉物品英语文称呼的兴趣,也密切了单词与实物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强化记忆。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使用直观化教学,不但能够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而且能加深他们对词汇的感知和记忆。
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要形象直观地实行教,让学生在看物见景中学习词汇。
直观教学手段除了展示实物、图片,还能够使用简笔画、借助教师的表情、手势、动作等多种形式。
2.活用游戏、歌谣,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游戏化教学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单词,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
游戏,既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并使用新词汇,又可培养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例如,在词汇教学和巩固阶段,可设置“touch and guess”游戏。
课前向学生收集一些词汇的实物(或玩具)置于讲台上,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一位同学拿起一个实物(或玩具),让另一位用红领巾蒙住眼睛的同学摸实物(或玩具),并猜一猜这是什么。
给他三次机会并用句型“Is it a...?”实行猜测。
当他猜错时,全班同学齐说No;当他猜对时,全班同学齐说Yes并说出该单词。
这样的教学环节既能够让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又能够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巩固新学词汇。
游戏化教学,不但让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它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巧编歌谣,把新授词汇放在自编的歌谣中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唱过程中、在轻松的气氛中熟悉新词,同时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单元,学习新词季节和复习天气的表达时可用到如下歌谣:Spring, spring, spring. It's warm, warm, warm.Summer, summer, summer. It's hot, hot, hot.Fall, fall, fall. It's cool, cool, cool.Winter, winter, winter. It's cold, cold, cold.Season, season, season. There are four seasons.3. 妙用语境,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
词汇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要与课文对话联系在一起。
首先,要着眼课堂教学,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的同时巧设情境。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在实施词汇教学时,尽量把词汇置于能听、能看、可触摸、可感受的情境中去,使学生不至于感到词汇学习单调乏味而失却兴趣。
而在日常的单词教学中,学生对于某些一词多义的单词学得模糊、混乱,例如have这个单词,在PEP第一册中:I have a pencil. 和I have a rabbit. 学生知道它是“有”的意思,可在PEP第五册中,它又有了好几个意思: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指的是“有什么课程”。
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on Sundays? 这里的have 是指“吃”。
I like beef, but I'm heavy now. I have to eat vegetables.其中的have 是跟to 搭配,组成词组,意思是“必须”。
教师如果没有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实行有意义理解和意义识记,学生就很难理。
词汇教学不但仅单词教学,单词只有组成句子和话语之后,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
要确定词义和用法,必须有具体的情景和语境。
很多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第一语言学习者的词汇知识多数来自大量的阅读,可见,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是词汇自然习得的主要途径。
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推断词义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语境教授词汇的材料,并尽可能在语境中表现词汇,在语境中操练词汇。
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只停留在向学生持续输入新词汇和巩固已有词汇上,教师还要为学习者创造机会应用记忆库里的词汇,也就是让学生有语言输出的机会,即听、说、读、写中的说和写,语言输出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步骤,如果不能准确使用理解的词汇,那么,这些词汇只能是接收词汇,而不是输出词汇,也就不能说完全掌握了这些词汇。
情景化教学就是一种避免词汇教学的单调、枯燥,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语言情境、图片情境,仿佛置身于实际情景之中,从而密切单词与实物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强化记忆。
4. 以旧联新,形成网络式词汇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了一个新词汇时,往往想知道一些其它与其相关联的词,这给词汇的扩展提供了自然的良机。
学生学习了一些词汇之后,就能够将新学的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词汇教学的以旧引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从多方面实行,如同音词、形近词、字母组合的相同发音、同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等,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如教授fruit一词时,可引导学生联想与之相关的单词,如apple,pear,banana,peach,orange, watermelon,strawberry,grapes等。
称为联想词群。
又如教授动词read时,可将它与look,look at,see,watch等词或词组实行相关联的比较。
再如,利用联想规律由new 联想到old,old 到young, close 到open,sit 到stand,tall 到short 到long, on 到under 等实行对比联想教学。
由forest 联想到flower, grass, path, river, stream, mountain, lak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