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格式及编码格式
- 格式:docx
- 大小:49.06 KB
- 文档页数:15
目前网上的各种视频格式可以说就是泛滥成灾,加上各个PMP(Portable Media Player,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生产厂家的对自己产品在功能方面的炒作,使得很多人对视频格式的名称都就是一头的雾水。
经常有些童鞋问我类似下面的问题。
A问我说:“我的MP4分明写着能播放AVI不?为什么这一个AVI文件就播放不了?”B问:“我的MP4支持Mpeg-4啊,为什么Mp4文件不能播放呢?”好的,下面我从最基本的概念给大家解释一下,顺便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大家要清楚两个概念,视频文件格式与视频编码方式。
视频文件格式一般情况下从视频文件的后缀名就能瞧出来,比如AVI,Mp4,3gp,mov,rmvb 等等。
这些格式又叫做容器格式(container format),顾名思义就就是用来装东西的,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便当盒,或者野餐篮(兄弟,您没吃早饭吧)。
通常我们从网上下载的电影都就是有声音的(废话,难道您只瞧默片!众人扔香蕉皮),所以容器格式中一般至少包含有两个数据流(stream),一个视频流,一个音频流,就好比就是一个便当盒里装着的配菜与米饭。
视频编码方式则就是指容器格式中视频流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例如Mpeg-4,H、264,H、263,等等。
而视频数据采用了何种编码方式就是无法单单从文件格式的后缀上瞧出来的。
就就是说您无法从一个盖着盖子的便当盒外面瞧出里面装了什么配菜。
如果您想播放一个视频文件,第一步您的播放器(不论就是软件的还就是硬件的)要能够解析相应的容器格式,这一步也叫做解复用(demux),第二步您的播放器要能够解码其中所包含视频流与音频流。
这样影片才能播放出来。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播放器好比您雇用的一个试菜员,由她来品尝便当(视频文件),然后告诉您便当里装了什么东西。
(没天理阿!我想自己吃,好的当然可以,0x00 00 01 B6 05 FF 36 1A 50 …… ……, 俄~)所以试菜员首先要懂得如何打开便当盒,还要知道吃的出来便当盒里装了什么配菜,这样您才能获得您想要的信息。
视频制作标准视频是在线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视频文件和字幕文件组成。
视频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研究体验,因此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视频格式:采用MP4格式,视频压缩采用H.264编码方式,封装格式也采用H.264.2.视频编码方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1920×1080像素,16:9),帧率为25 fps或29.97 fps,扫描方式为逐行扫描,码率不低于8Mbps。
3.图像效果:图像不过亮、过暗,人和物移动时无拖影、耀光现象,无其他图像质量问题。
4.音频格式:采用线性高级音频编码格式Linear AAC,采样率不低于48kHz,16位采样,码率不低于1.4Mbps,应采用双声道,做混音处理,信噪比大于50dB。
5.唇音同步:课程视频的唇音同步时间应不少于65毫秒。
6.剪辑:剪辑衔接自然,无空白帧。
7.后期制作:后期制作的动画、显示的文字(非字幕文件)不能出现错误,同一门课程中字体风格一致。
8.字幕要求:中文授课视频提供中文字幕,英文授课视频提供英文字幕,字幕不能固定加在视频上,必须提供独立的SRT格式的字幕文件。
9.字幕编码:中文字幕必须采用UTF-8编码。
10.字幕时间轴:时间轴准确,字幕出现时间与视频声音一致,每屏只有一行字幕,画幅比为16:9的,每行不超过20个字。
11.字幕文字内容:字幕文字错误率不能超过1%。
12.片头:时长应不超过10秒,应使用体现课程所属院校、机构特色的素材。
正确格式的文章如下:为了确保课程视频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视频开头应包括校名及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这些信息的呈现应该简洁明了,方便学生快速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
2.视频片尾应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上鸣谢单位或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的呈现应该与开头的信息一样清晰明了,方便学生了解视频的来源和制作情况。
TCC8900 VPU分析——常见视频编解码格式及RGB和YUV存储格式预研一、常见视频编解码格式1视频文件类别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视频文件也不例外,细细算起来,视频文件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影像文件,比如说常见的VCD便是一例。
其二是流式视频文件,这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的后起视频之秀,比如说在线实况转播,就是构架在流式视频技术之上的。
1.1影像格式 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VCD、多媒体CD光盘中的动画……这些都是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不仅包含了大量图像信息,同时还容纳大量音频信息。
所以,影像文件的“身材”往往不可小觑。
1)AVI格式2)MOV格式3)MPEG/MPG/DAT格式1.2流式视频格式 目前,很多视频数据要求通过Internet来进行实时传输,前面我们曾提及到,视频文件的体积往往比较大,而现有的网络带宽却往往比较“狭窄”,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客观因素限制了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实时播放,于是一种新型的流式视频(Streaming Video)格式应运而生了。
这种流式视频采用一种“边传边播”的方法,即先从服务器上下载一部分视频文件,形成视频流缓冲区后实时播放,同时继续下载,为接下来的播放做好准备。
这种“边传边播”的方法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从Internet上全部下载完毕才能观看的缺点。
到目前为止,Internet上使用较多的流式视频格式主要是以下三种:1)RM(Real Media)格式 RM格式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视频文件格式,它麾下共有三员大将:RealAudio、RealVideo和RealFlash。
RealAudio用来传输接近CD音质的音频数据,RealVideo用来传输连续视频数据,而RealFlash则是RealNetworks公司与Macromedia公司新近合作推出的一种高压缩比的动画格式。
RealMedia可以根据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广域网上进行影像数据的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
大家平时在网上看到很多格式的影片,象AVI、MPG、WMV、MKV、RMVB、RM等,今天我们就围绕AVI,MKV,RMVB来讨论一下。
首先说说视频编码是什么。
拿最简单的RM/RMVB来讲,他们的编码格式是REAL,现在已经发展到V10了(现在应该还是10吧,不过我比较喜欢用REAL9),没记错应该就只有REAL这种编码而已。
现在网上下载的影片大多是REAL格式的,优点是体积小,画质较好、音质在码率(下面会说到)较低的情况下也不会严重失真。
而且作为网络流媒体的佼佼者,在在线观看这一领域里是无可比拟的(这里不跟FLV、SWF那些去比较,也不具有可比性)。
上面提到了码率这一词,码率单位是Kbps(K bit per second),从单位就可以知道码率是每秒的容量。
通常REAL格式的文件是500Kbps左右,当然要求画质或动作场面多的可以更高,反之较小。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知道REAL是为了体积小而存在,因此清晰度也会有极限,码率即使再高,也不可能达到高清。
所以对于要求清晰度的人来讲一般会去找AVI等格式。
这里顺便说说RM和RMVB的区别,RM是固定码率(或叫静态码率),RMVB是动态码率。
固定码率就是说没一秒都是那么多Kb的容量,因此在动作量大的地方就会“卡”,因为帧数不够嘛,反之动态码率就会根据这个来调节,动作幅度少或完全静止的地方码率适当降低,动作大的时候码率适当提高,这样可以保证影片流畅度,但会降低画质。
相反固定码率的画质就相对清晰。
这个相信不难理解。
再随便说说文件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最优前提下,一个24分钟,码率500Kbps的RM文件的大小=24X60X500/8/1024MB=87.89MB(错了就无视吧)最后说说处理RMVB的软件,REAL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播放器REAL PLAYER,也推出了压缩REAL格式的工具Helix Producer(MS是官方的)。
但喜欢视频编辑的人应该都会发现那些编辑软件一般都是不支持REAL文件,这是因为REAL公司没有公开REAL源码(几年前是这样,现在我没留意了),所以其他软件就不能较好的支持REAL编码,不过也有象MPC这类播放软件支持REAL,但压缩处理的很少了。
常见视频格式MPEG / MPG / DAT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
这类格式包括了MPEG-1,MPEG-2和MPEG-4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
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其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在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大部分的VCD 都是用MPEG1 格式压缩的( 刻录软件自动将MPEG1转换为DA T格式) ,使用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 GB 左右大小。
MPEG-2 则是应用在DVD 的制作,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多的应用。
使用MPEG-2 的压缩算法压缩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可以压缩到5-8 GB 的大小(MPEG2的图像质量是MPEG-1 无法比拟的)。
MPEG系列标准已成为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多媒体技术标准,其中MPEG-1和MPEG-2是采用相同原理为基础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及运动补偿等第一代数据压缩编码技术;MPEG-4(ISO/IEC 14496)则是基于第二代压缩编码技术制定的国际标准,它以视听媒体对象为基本单元,采用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以实现数字视音频、图形合成应用及交互式多媒体的集成。
MPEG系列标准对VCD、DVD等视听消费电子及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DTV&&HDTV)、多媒体通信等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A VIA VI,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的英文缩写。
A VI这个由微软公司发表的视频格式,在视频领域可以说是最悠久的格式之一。
A VI格式调用方便、图像质量好,压缩标准可任意选择,是应用最广泛、也是应用时间最长的格式之一。
MOV使用过Mac机的朋友应该多少接触过QuickTime。
QuickTime原本是Apple公司用于Mac计算机上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软件。
视频格式要求
一、审看用格式
(一)视频
1. 视频封装格式:MP4
2. 视频压缩编码:H.264/AVC
3. 视频码率:恒定1.5M
4. 帧率:25 帧/秒
5. 视频分辨率:标清720X576 高清1024X576
6. 画面宽高比:标清4:3 高清16:9
7. 视频扫描方式:逐行扫描
8. 标清视频制式:PAL
(二)音频
1. 音频编码:AAC
2. 音频码率128K
3. 音频采样4
4.1KHZ
4. 声道:双声道立体声
二、出版用视频文件
(一)视频
1. 视频编码MPEG-2
2. 视频分辨率全部为720X576 (高清拍摄的可以转为标清遮幅
式)
3. 视频码率6M(恒定)
4. 帧率:25 帧/秒
5. 画面宽高比:4:3
6. 扫描方式:隔行扫描
7. 视频制式:PAL (二)音频
1. 音频格式:MPEG
2. 音频码率:384Kb
3. 音频采样率:4
4.1KHZ
4. 声道数:双声道立体声。
高清视频的编码格式有五种,即H.264、MPEG-4、MPEG-2、WMA-HD以及VC-1。
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高清视频主要以两类文件的方式存在:一类是经过MPEG-2标准压缩,以tp和ts为后缀的视频流文件;一类是经过WMV-HD(Windows Media Video High Definition)标准压缩过的wmv文件,还有少数文件后缀为avi或mpg,其性质与wmv是一样的。
真正效果好的高清视频更多地以H.264与VC-1这两种主流的编码格式流传。
H.264编码H.264编码高清视频H.264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制定的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格式。
H.264最具价值的部分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的图像质量,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 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
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在 MPEG-2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H.264只需要1Mbps~2Mbps 的传输速率,目前H.264已经获得DVD Forum与Blu-ray Disc Association采纳,成为新一代HD DVD的标准,不过H.264解码算法更复杂,计算要求比WMA-HD 还要高。
从ATI的Radeon X1000系列显卡、NVIDIA的GeForce 6/7系列显卡开始,它们均加入对H.264硬解码的支持。
与MPEG-4一样,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文件一般也是采用avi 作为其后缀名,同样不容易辨认,只能通过解码器来自己识别。
总的来说,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的特点是能够以更低的码率得到更高的画质,相同效果的MPEG2与H.264影片做比较,后者在容量上仅需前者的一半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H.264不仅能够节省HDTV的存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在手机等带宽较窄的网络上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可以说应用前途一片光明。
视频格式有哪些视频格式是指用于存储和传输视频数据的文件格式或编码格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格式也逐渐多样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视频格式。
1.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AVI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视频格式,它可以支持多种编码方式和音频格式。
由于其广泛的兼容性,AVI是最为常用的视频格式之一。
2.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是一系列视频压缩标准的集合,例如MPEG-1、MPEG-2和MPEG-4等。
MPEG-1主要用于磁带录制和传播,MPEG-2适用于数字电视和DVD等广播领域,而MPEG-4则可实现更高效的视频压缩,适用于互联网传输和流媒体等应用。
3. WMV(Windows Media Video):WMV是由微软开发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用于Windows平台上的视频播放。
WMV格式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较好的图像质量,适合在较低带宽下进行视频传输和流媒体播放。
4. MOV(QuickTime Movie):MOV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多媒体容器格式。
它支持多种视频压缩算法,如MPEG-4和H.264,并且可以包含多个音轨和字幕等元数据。
MOV格式常用于Mac系统中的视频编辑和播放。
5. MP4(MPEG-4 Part 14):MP4是一种通用的多媒体容器格式,可用于存储视频、音频、字幕和静态图像等内容。
MP4格式采用H.264编码,具有极高的压缩比和出色的图像质量,在各种设备上广泛应用。
6. FLV(Flash Video):FLV是一种由Adobe公司开发的视频格式,主要用于在Web上进行流媒体传输。
FLV格式通常与Flash技术一同使用,具有较高的压缩性能和较低的加载延迟,适合在线视频播放和网络直播。
7. 3G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是一种专门为移动设备设计的视频格式,常用于手机视频的存储和传输。
视频格式是指视频文件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视频封装格式,不同封装格式对视频文件大小基本没有影响,但不同视频播放器对视频格式支持是不同的。
原始视频文件都很大,要想在网络上传输就必须要进行压缩,所谓视频编码就是指视频文件压缩过程中的运算方法,视频编码对视频文件大小影响甚大。
般卫星节目源和广电节目源在输入IPTV系统时最好是进行H.264转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视频流的传输压力,秒开网络的IPTV系统如直播系统、酒店互动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都提供在线H.264转码功能,边接收,边转码、边分发,十分方便高效。
1.CAM(枪版)——珍爱生命,远离枪版CAM通常是用数码摄像机从电影院盗录。
有时会使用小三角架,但大多数时候不可能使用,所以摄像机会抖动。
因此我们看到画面通常偏暗人物常常会失真,下方的字幕时常会出现倾斜。
由于声音是从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所以经常会录到观众的笑声等声音。
因为这些因素,图象和声音质量通常都很差。
举例说明:Journey.To.The.Center.Of.The.Earth.CAM.XViD-CAMERA(地心游记3D枪版)2.TS——只比枪版好一点TS与CAM版的标准是相同的。
但它使用的是外置音源(一般是影院座椅上为听力不好的人设的耳机孔)这个音源不能保证是好的音源,因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扰。
TS是在空的影院或是用专业摄像机在投影室录制,所以图象质量可能比CAM好。
但画面的起伏很大。
常出现的有一般TS版和经过修复清晰TS版。
举例说明:Iron.Man.PROPER.TS.XviD-iLG(钢铁侠TS版)3.TC——基本也可以忽略TC使用电视电影机从胶片直接数字拷贝。
画面质量还不错,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
很多时候制作TC使用的音源来自TS,因此音质很差,但画面质量远好过TS。
如果不是太讲究的话TC 版还是不错的选择。
举例说明:Madagascar.2005.TC.XviD.AC3.avi(马达加斯加TC版)4.DVDSCR——最差也要看这个预览版的或者是测试版的DVD,非正式出版的版本。
从预览版DVD 中获取,通过mpeg-4技术进行高质量压缩的视频格式。
能比DVDRip早发布,但画质稍差。
(经常有一些不在黑边里在屏幕下方滚动的消息,包含版权和反盗版电话号码,会影响观看。
)如果没有严格的划分它的画质应与TC版差不多。
举例说明:Quantum.of.Solace.REPACK.DVDSCR.XviD-COALiTiON.avi(007大破量子危机DVDSCR版)5.DVDRIP——比较理想的版本DVDRIP:是从最终版的DVD转制。
高清视频得编码格式有五种,即H、264、MPEG-4、MPEG-2、WMA-HD以及VC-1。
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得高清视频主要以两类文件得方式存在:一类就是经过MPEG-2标准压缩,以tp与ts为后缀得视频流文件;一类就是经过WMV-HD(Windows Media Video High Definition)标准压缩过得wmv文件,还有少数文件后缀为avi或mpg,其性质与wmv就是一样得。
真正效果好得高清视频更多地以H、264与VC-1这两种主流得编码格式流传。
H、264编码ﻫH、264编码高清视频H、264就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制定得新一代得视频压缩格式。
H、264最具价值得部分就是更高得数据压缩比,在同等得图像质量,H、264得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得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
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得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得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在MPEG-2需要6Mbps得传输速率匹配时,H、264只需要1M bps~2Mbps得传输速率,目前H、264已经获得DVD Forum与Blu-ray Disc Association采纳,成为新一代HD DVD得标准,不过H、264解码算法更复杂,计算要求比WMA-HD还要高。
从ATI得Radeon X1000系列显卡、NVIDIA得GeForce 6/7系列显卡开始,它们均加入对H、264硬解码得支持。
与MPEG-4一样,经过H、264压缩得视频文件一般也就是采用avi 作为其后缀名,同样不容易辨认,只能通过解码器来自己识别。
总得来说,常见得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得特点就是能够以更低得码率得到更高得画质,相同效果得MPEG2与H、264影片做比较,后者在容量上仅需前者得一半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H、264不仅能够节省HDTV得存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在手机等带宽较窄得网络上传输高质量得视频,可以说应用前途一片光明。
视频编码格式比较视频编码格式的选择在数字视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编码格式可以影响视频的质量、存储需求和传输效率。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H.264H.264,也被称为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视频编码格式。
它采用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持较高视频质量的同时,实现相对较低的比特率。
H.264广泛应用于数字广播、视频会议、在线视频和蓝光光盘等领域。
优点:1. 高压缩性能:H.264能够将视频压缩至较低的码率,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2. 高画质:H.264采用了一系列高级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提供清晰、细腻的图像质量。
3. 广泛支持:H.264得到了各大设备和平台的广泛支持,包括大多数网络浏览器、移动设备和视频播放器。
缺点:1. 复杂的编码算法:H.264的编码算法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
2. 潜在的专利费用:H.264的标准涉及了一些专利技术,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支付专利费用。
二、H.265H.265,亦称为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H.264的继任者。
它在继承H.264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视频的压缩性能。
H.265广泛应用于网络流媒体、4K和8K超高清视频等领域。
优点:1. 更高的压缩率:H.265相较于H.264可以在相同画质下实现更高的压缩比,降低了存储和传输成本。
2. 较好的视频质量:H.265在更低的比特率下可以提供较好的视频质量,细节保留更好。
3. 较好的兼容性:H.265视频可以在H.264支持的大多数设备上进行播放。
缺点:1. 高编码复杂度:H.265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相较于H.264编码时间更长且对处理器性能要求更高。
2. 版权费用:H.265同样涉及了一些专利技术,使用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支付相关费用。
三、VP9VP9是Google推出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应用于网络视频的传输和存储。
在高清视频编码格式方面,我们可以经常会见到以下这几个命名:MPEG-2 TS、Divx、Xvid、H.264、WMV-HD和VC-1。
目前发展过程中,MPEG-2、H.264、VC-1是其中最为关注的。
由于在高清视频格式后来发展过程中,由于两家公司,东芝与sony的竞争中,就是HD-DVD 与蓝光的较量中,虽然最后HD-DVD退出了竞争,以蓝光的胜利结束,但是他们都选择支持这三种编码格式,也说明了他们的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也是后来被关注最多的格式。
各种格式的发展历程■ MPEG编码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MPEG。
MPEG是英文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简称,翻译过来也就是运动图像专家组。
该专家组建于1988年,可以说很早,他们专门负责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而成员都是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
简单讲就是个行业里的组织,专门对数字内容做出业界规范的组织。
MPEG大家现时泛指的MPEG-X版本,就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所制定而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ISO是国际标准制定组织,我们喝的牛奶或者用的什么产品上经常看的的ISO9000之类的就是一个意思。
MPEG发展的很早,目前也分类很多,了解了他对大家帮助很大。
● MPEG1:MPEG1是最早出现的,这时候我们就广泛认识到这个组织和他们的标准了。
还记得VCD吗?VCD 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
VCD这个具体的格式是从日本而来的,并遵守MPEG1规格。
● MPEG2:其代表是DVD。
一般为480P(640*480)。
DVD当时都符合这个标准。
● MPEG4:Xvid 和H.264(下文重点提到)同属于MPEG4格式,是高于MPEG1、2的新一代数字媒体格式。
●MPEG-2是由MPEG和ITU-T双方合作开发的。
因此MPEG-2在ITU-T的命名规范中被称之为H.262。
视频格式转换与视频编码视频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媒体形式,不同的设备和平台对视频格式和编码的要求各不相同。
因此,视频格式转换和视频编码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技术。
本文将探讨视频格式转换和视频编码的概念、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
一、视频格式转换1. 定义视频格式转换是指将一个视频文件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的过程。
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有不同的文件扩展名(如.avi、.mp4、.mkv 等),以及编码和压缩方式。
2. 应用视频格式转换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例如:- 在电影制作中,将原始的高清视频转换为适用于在线传输的压缩格式;- 在移动设备上,将已有的视频文件转换为与设备兼容的格式;- 在视频编辑软件中,将视频文件转换为特定格式以便进行后期编辑等。
3. 技术视频格式转换的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视频编解码器的选择:不同的视频格式使用不同的编解码器进行压缩和解压缩,选择合适的编解码器可以确保最佳的视频质量和文件大小。
- 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的调整:转换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设备和平台。
- 音频转换:还需要考虑视频中的音频部分,将原始的音频转换为目标格式所需的音频编码方式。
二、视频编码1. 定义视频编码是将原始视频文件压缩成更小、更适合传输和存储的格式的过程。
视频编码可以通过去除冗余信息和减少数据量来实现高效的压缩。
2. 应用视频编码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在线视频传输:为了更快地加载和传输视频内容,需要将视频文件进行编码,以减小文件大小。
- 视频会议和实时流媒体:视频编码可以确保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保证实时视频传输的质量。
- 视频存储:编码后的视频文件可以更节省存储空间。
3. 技术视频编码的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压缩算法:常见的视频压缩算法包括H.264、H.265等。
这些算法通过去除冗余信息、利用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来实现高效的压缩比。
- 损失性压缩与无损压缩:不同的视频编码算法可实现不同的压缩效果,有的允许一定程度的信息丢失,而有些则追求无损压缩,保留所有原始数据。
视频音频格式介绍一、视频格式1. MP4(MPEG-4 Part 14)MP4是一种最常见的视频格式,它使用H.264(或MPEG-4AVC)编码技术,具有高压缩比和良好的图像质量。
MP4格式适用于各种设备和平台,包括电视、计算机、移动设备等。
2.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AVI是一种早期的视频格式,它使用非压缩或有损压缩技术,支持多种编码(如XviD、DivX等)。
AVI格式适用于Windows平台,但在其他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较差。
3. MOV(QuickTime Movie)MOV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视频格式,支持多种编码(如H.264、MPEG-4等)。
MOV格式适用于Mac平台,也可以在Windows和其他操作系统上播放。
4. WMV(Windows Media Video)WMV是由微软开发的视频格式,它使用Windows Media Video编码技术,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较低的文件大小。
WMV格式适用于Windows平台,并且与Windows Media Player兼容。
二、音频格式1. MP3(MPEG-1 Audio Layer 3)MP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音频格式,它使用有损压缩技术,可以在减小文件大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音质。
MP3格式适用于音乐、广播和其他音频应用。
2. WAV(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WAV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它以原始音频数据的形式存储,不经过任何压缩。
WAV格式提供了高音质的音频文件,适用于音乐制作和专业录音。
3.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FLAC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它以较高的压缩比保持音频的原始质量。
FLAC格式适用于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频制作人员。
4.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格式,它比MP3具有更好的音质和更高的压缩效率。
视频编码格式的选择与配置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视频产业的发展,视频编码技术日益成熟。
在视频制作和传输中,正确选择和配置适合的视频编码格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视频编码格式的选择与配置,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各种视频编码格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常见视频编码格式1. H.264/AVCH.264/AVC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视频编码格式之一。
它具有出色的压缩性能和较高的视频质量,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互联网视频传输、数字电视、蓝光光盘等。
在配置H.264/AVC编码格式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参数,如码率、分辨率、帧率等。
2. HEVC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H.264/AVC的继任者,也被称为H.265。
相较于H.264/AVC,HEVC在相同的视频质量下可以实现更高的压缩比,减小网络传输带宽。
然而,HEVC编码格式对硬件解码器要求较高,部分设备可能不支持。
在选择HEVC编码格式时,需权衡压缩比和兼容性。
3. VP9VP9是由Google开发的开源视频编码格式,旨在提供更高效的视频压缩性能。
VP9适用于互联网视频服务,如YouTube等。
与H.264/AVC和HEVC相比,VP9在视频质量和压缩比方面表现出色,但仍然存在设备兼容性的问题。
在选择使用VP9编码格式时,需考虑设备支持情况。
4. AV1AV1是由Alliance for Open Media(AOMedia)开发的开源视频编码格式,旨在提供更高质量和更高压缩比的视频编码方案。
AV1在多种应用场景下表现出色,但由于其较新的发布时间,设备支持情况相对较少。
在选择AV1编码格式时,需权衡其优势和设备适配性。
三、选择与配置视频编码格式的要点1. 视频质量需求在选择视频编码格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视频质量需求。
不同编码格式对视频质量的表现有所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编码格式。
同时,在配置编码格式时,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平衡视频质量和压缩性能。
主流的编解码格式包括MPEG-2、MPEG-4、H.262、H.263等。
1. MPEG-2:也被称为ITU-TH.262,是目前消费类电子视频设备中是最广泛的视频编码标准。
MPEG-2视频常用于广播信号(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的视频和音频编码,经过后期不断修改,不仅成为DVD 的核心技术,还应用于HDTV高清电视传输。
2. MPEG-4:于1998年11月公布,原预计1999年1月投入使用的国际标准。
它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
3. H.262:也被称为MPEG2Video,常用于数字电视广播,包括陆地、海底电缆和直接卫星广播。
此外,它也是DVD-V中必需的编解码器。
4. H.263:最初设计为基于H.324的系统进行传输(即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和其他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进行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
后来发现H.263也可以成功的应用于H.323(基于RTP/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H.320(基于综合业务数字网的视频会议系统),RTSP (流媒体传输系统)和SIP(基于因特网的视频会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一、常见的编码格式
1、无声时代的FLC
256
2、载歌载舞的AVI
1992
3、容量与质量兼顾的MPEG系列编码
1 1991
3 1
25 30
261 1 120
1 1
486
486 486
1
1 1
21994
1
2
1 2
22 2
323
4 1998 2 4
4
4 120 4
4800 4
4、属于网络的流媒体
4
二、编码方式
1、CBR(固定比特率)
2、VBR(动态比特率)
24
三、常见的视频编码与文件格式的对应关系及其常用用途
1、Audodesk FLC
FLC FLI256
256 256
2、Microsoft RLE
AVI
12 6 4
256
256
3、Microsoft Video1
AVI
4、Indeo video R3.2
AVI
5、Indeo video 5.10
AVI
5.10
6、None
AVI
7、MPEG1
MPG MPEG DAT
8、MPEG2
DVD SVCD
VOB MPG
9、MPEG-4 (重要)
9.1 MPEG-4(编码为微软MS MPEG4V1、MS MPEG4V2、MS MPEG4V3)
ASF asf
9.2 MPEG-4(编码为DivX3、DivX4、DivX5)
2
AVI DivX
4
300
4
9.3 MPEG-4(编码为XVID)
4 4
avi
25
9.4 MPEG-4(QuickTime Movie开发)
1998 2 11
4
mov
9.5 ffdshow
353
1
9.6 AVC H264
4
10
2
4
2003
10、PICVideo MJPEG
AVI
11、RealNetworks RealVideo
RA RAM
12、RMVB
13、Windows Media video
WMV
ASF WMV 14、Quicktime
4
15、MKV
16
四、各种主流音频编码的介绍
·音频中,比特率与赫兹的关系
2425
30
16
24
716
3000 721000CD是每秒44100次取样,两个声道,每个取样是13位PCM编码,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3=1146600,也就是说CD每秒的数据量大约是144KB,而一张CD的容量是74分等于4440秒,就是639360KB=640MB。
1、PCM编码
72
2、WAVE
3、MP3 编码
4、OGG编码
90
2
5、MPC 编码
6、mp3PRO 编码
2001 6 14
6 14
7、WMA
8、RA
9、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