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断面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4
排洪沟编号集雨面积(km 2)(河长)沟长(km)平均坡降(‰)洪峰流量(m 3/s)1#0.0130.2231.80.0982#0.0060.1643.80.048R—水力半径;χ—排水沟断面湿周;C—谢才系数;排洪沟断面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谢才公式计算:R=A/χC=R 1/6/n式中: 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A—排水沟断面面积; =85mm,Cv6=0.50=140mm,Cv 24=0.45 根据项目区1:10000地形图量测区内各溪流集雨面积、河道长、坡降,其它参数参照当地水文部门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两条排洪沟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详见表5-5。
表5-5 项目区排洪沟设计洪水社硎排水沟是如何计算(3)排洪沟水力计算 社硎村兰前后山经常由于暴雨产生漫流,损毁房屋基础以及农田,项目设置两条排洪沟,汇集山坡漫流,直排入河。
因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推理公式由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暴雨参数由《福建省暴雨等值线图》查得: =48mm,Cv1=0.45hH 1h H 6h H 24RiC A Q105260min420.5 3.569.7283.58101.646h1000.5 3.516619927724h 1200.6 3.5213.6264290.4下面这个表我是从其他《水土保持方案》复制过来的,他们是从那里查来的?是不是其他项目也可以用?根据《福建省暴雨等值线图》和《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集》,项目区暴雨特征值见表4-1。
表4-1 项目区暴雨特值设计频率暴雨值(mm,P= %)设计频率暴雨值(mm,P= %)中的(P= %)表示什么意思?暴雨历时均值(mm)变差系数Cv Cs/Cv n—沟渠的糙率,浆砌石明沟取0.025;i—沟道比降。
经计算,设计排洪沟断面能满足洪水过流要求。
是不是表示1小时的平均降水量48mm? 是不是表示6小时的平均降水量85mm? 是不是表示24小时的平均降水量140mm?A—(是不是表示要求得排水沟的断面面积?)式中R(从那里来?)R是不是水力半径R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从那里来?)R—水力半径;(从那里来?)C—谢才系数;(从那里来?)χ—排水沟断面湿周;(从那里来?)Cv6=0.50是表示什么意思?Cv24=0.45是表示什么意思?Cv1=0.45是表示什么意思?hH 1hH 6hH 24n—沟渠的糙率,(从那里来?)浆砌石明沟取0.025;(从那里来?)i—沟道比降。
排洪沟编号集雨面积(km 2)(河长)沟长(km)平均坡降(‰)洪峰流量(m 3/s)1#0.0130.2231.80.0982#0.0060.1643.80.048R—水力半径;χ—排水沟断面湿周;C—谢才系数;排洪沟断面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谢才公式计算:R=A/χC=R 1/6/n式中: 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A—排水沟断面面积; =85mm,Cv6=0.50=140mm,Cv 24=0.45 根据项目区1:10000地形图量测区内各溪流集雨面积、河道长、坡降,其它参数参照当地水文部门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两条排洪沟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详见表5-5。
表5-5 项目区排洪沟设计洪水社硎排水沟是如何计算(3)排洪沟水力计算 社硎村兰前后山经常由于暴雨产生漫流,损毁房屋基础以及农田,项目设置两条排洪沟,汇集山坡漫流,直排入河。
因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推理公式由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暴雨参数由《福建省暴雨等值线图》查得: =48mm,Cv1=0.45hH 1h H 6h H 24h H 1h H 6hH 24RiC A Qn—沟渠的糙率,浆砌石明沟取0.025;i—沟道比降。
经计算,设计排洪沟断面能满足洪水过流要求。
下面这个表我是从其他《水土保持方案》复制过来的,他们是从那里查来的?是不是其他项目也可以用?根据《福建省暴雨等值线图》和《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集》,项目区暴雨特征值见表4-1。
设计频率暴雨值(mm,P= %)中的(P= %)表示什么意思? 是不是表示1小时的平均降水量48mm? 是不是表示6小时的平均降水量85mm? 是不是表示24小时的平均降水量140mm?A—(是不是表示要求得排水沟的断面面积?)式中R(从那里来?)R是不是水力半径R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从那里来?)R—水力半径;(从那里来?)C—谢才系数;(从那里来?)χ—排水沟断面湿周;(从那里来?)Cv6=0.50是表示什么意思?Cv24=0.45是表示什么意思?Cv1=0.45是表示什么意思?hH 1hH 6hH 24n—沟渠的糙率,(从那里来?)浆砌石明沟取0.025;(从那里来?)i—沟道比降。
排洪沟编号集雨面积(km 2)(河长)沟长(km)平均坡降(‰)洪峰流量(m 3/s)1#0.0130.2231.80.0982#0.0060.1643.80.048R—水力半径;χ—排水沟断面湿周;排洪沟断面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谢才公式计算: R=A/χC=R 1/6/n式中: 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A—排水沟断面面积; =85mm,Cv6=0.50=140mm,Cv 24=0.45 根据项目区1:10000地形图量测区内各溪流集雨面积、河道长、坡降,其它参数参照当地水文部门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两条排洪沟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详见表5-5。
表5-5 项目区排洪沟设计洪水社硎排水沟是如何计算(3)排洪沟水力计算 社硎村兰前后山经常由于暴雨产生漫流,损毁房屋基础以及农田,项目设置两条排洪沟,汇集山坡漫流,直排入河。
因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推理公式由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暴雨参数由《福建省暴雨等值线图》查得: =48mm,Cv1=0.45hH 1h H 6h H 24h H 1h H 6hH 24RiC A QC—谢才系数;n—沟渠的糙率,浆砌石明沟取0.025;i—沟道比降。
经计算,设计排洪沟断面能满足洪水过流要求。
下面这个表我是从其他《水土保持方案》复制过来的,他们是从那里查来的?是不是其他项目也可以用?根据《福建省暴雨等值线图》和《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集》,项目区暴雨特征值见表4-1。
设计频率暴雨值(mm,P= %)中的(P= %)表示什么意思? 是不是表示1小时的平均降水量48mm? 是不是表示6小时的平均降水量85mm? 是不是表示24小时的平均降水量140mm?A—(是不是表示要求得排水沟的断面面积?)式中R(从那里来?)R是不是水力半径R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从那里来?)R—水力半径;(从那里来?)C—谢才系数;(从那里来?)Cv6=0.50是表示什么意思?Cv24=0.45是表示什么意思?Cv1=0.45是表示什么意思?hH 1hH 6hH 24χ—排水沟断面湿周;(从那里来?)n—沟渠的糙率,(从那里来?)浆砌石明沟取0.025;(从那里来?)i—沟道比降。
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GB/T ─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是GB/T ,包括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和引洪漫地工程三篇内容。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苏仲仁、宁堆虎、徐传早、佟伟力、鲁胜力。
第一篇坡面小型蓄排工程1 范围本篇规定了防治坡面水土流失的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篇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
北方部分雨量较多、坡面径流较大的土石山区和丘陵区,也可参照使用。
2 基本规定坡面小型蓄水工程,应与坡耕地治理中的梯田、保水保土耕作等措施、荒地治理中造林育林、种草育草等措施紧密结合,配套实施。
在坡耕地治理的规划中,应将坡面小型蓄排工程与梯田、保水保土耕作法等措施统一规划,同步施工,达到出现设计暴雨时能保护梯田区和保土耕作区的安全。
5.3.3排水沟道排水沟采用梯形土沟,边坡1:0.5,沟底纵坡与地面坡度保持一致,且不小于2‰,共布置排水沟948m 。
a )坡面洪水计算暴雨强度采用下式计算() s,t ,p hm s ,l q 600—10—/—2汇流时间年暴雨重现期暴雨强度⋅设计流量采用下式计算 F q Q ⨯=设 ()2—,hm F 汇水面积汇水面积10.33hm 2,经计算设计流量为0.26m 3/s ,加大流量按设计流量的1.3倍计算为0.34 m 3/s 。
b )排水沟断面尺寸渠顶安全超高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选择0.2m ,排水沟尺寸拟定通过试算确定,计算过程如下:----------------------------------------------------------------------[ 渠道断面简图 ]--------------------------------------------------------------------------------------------------------------------------------------------[ 计算条件 ]596.0)lg 75.01(670tP q +=----------------------------------------------------------------------[基本参数]渠道类型: 清水渠道水流运动状态:均匀流计算目标: 计算底宽和深度断面类型: 梯形断面渠道的等值粗糙高度:1.800(mm)水的运动粘滞系数: 1.011×10^-6(m2/s)计算谢才系数公式采用manning公式是否验算不冲不淤流速:验算渠道的不冲流速Vc:5.000(m/s)渠道的不淤流速Vy:2.000(m/s)渠道流量: 0.340(m3/s)渠道底坡: 0.005[几何参数]渠道宽深比(b/H):1.000渠道边坡系数m1:0.500渠道边坡系数m2:0.500渠道堤顶超高: 0.200(m)[糙率参数]渠道边坡的糙率n: 0.02500渠道边坡的糙率n1:0.02500渠道边坡的糙率n2:0.02500----------------------------------------------------------------------[ 计算过程 ]----------------------------------------------------------------------一、假定水流处于:水力粗糙区。
一、降雨强度计算已知:上海;设计重现期P=2年;设计降雨历时t=5分钟;径流系数=0.9 计算:设计降雨强度q=((17.812+14.668×Lg(2))/((5+10.472)0.796))×1000/6=418.66升/秒•公顷。
二、FX100排水沟水力计算1、已知:水深=0.12米;沟宽=0.1米;粗糙系数n=0.001 ;2、计算:计算时将U形排水沟分为上部矩形和下部半圆形计算。
矩形部分:水深70mm ,底宽:100mm;计算过程:湿周=2×0.07+0.1=0.24m ;过流面积=0.1×0.07=0.007平米;水力半径=0.007/0.24=0.0292m ;流速v=((0.02922/3)×(0.0010.5))/0.001=3m/s ;矩形天沟排水量Q=3×0.007×1000=21L/s。
半圆形部分:半径为50mm;计算过程:湿周=3.14×0.05=0.157m ;过流面积=0.5×3.14×0.05×0.05=0.0039平米;水力半径=0.0039/0.157=0.0248m ;流速v=((0.02482/3)×(0.0010.5))/0.001=2.69m/s ;半圆形天沟排水量Q=2.69×0.0039×1000=10.49L/s 。
3、FX100排水沟排水能力=21+10.49=31.49L/s4、FX100排水沟基本资料:三、FX150排水沟水力计算1、已知:水深=0.21米;沟宽=0.15米;粗糙系数n=0.001 ;2、计算:计算时将U形排水沟分为上部矩形和下部半圆形计算。
矩形部分:水深135mm ,底宽:150mm;计算过程:湿周=2×0.135+0.15=0.42m ;过流面积=0.15×0.135=0.0203平米;水力半径=0.0203/0.42=0.0483m ;流速v=((0.04832/3)×(0.0010.5))/0.001=4.19m/s ;矩形天沟排水量Q=4.19×0.0203×1000=85.06L/s 。
路基排水计算书计算:复核:2010年04月15日路基排水水文、水力计算本着高速公路路侧景观美化的原则,排水沟尺寸不宜过大,本地区降雨较少,路基排水沟采用0.4m×0.4m的梯形断面,沟底最小排水纵坡采用6‰进行计算,排水沟预留安全高度10cm。
1.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路面单侧排水宽度13.0m,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表3.0.8,沥青混凝土路面径流系数可取为ψ1=。
路基以平均高度4m计算,路基边坡为1∶,路基护坡道宽度取1.0m,路基边坡的径流系数可取为ψ2=。
假设最大排水沟长度为L=500m,该长度范围内的汇水面积计算如下:半幅路面汇水面积:A1=13L㎡边坡及护坡道汇水面积:A2=(4×+)L=7L㎡总汇水面积为:F= A1+ A2=20×500=10000㎡汇水区的径流系数为:ψ= =(12L×+7L×)/21L=2.汇流历时计算① 路面及边坡汇流历时计算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式3.0.4,坡面汇流历时t=(m1L s/I s 1/2)式中:m1—地表粗度系数,由表3.0.4得知,沥青路面粗度系数为m1=,砼预制块拱形骨架防护设置流水槽,路面水在边坡上集中排除,因此边坡粗度系数取m1=。
L s—坡面汇流长度,路基平均高度以4m计,路基边坡为1∶,那么坡面流长度L s=4×2+1=8.21m;半幅路面汇流长度L s =13.0m。
I s—坡面流的坡度。
路面横坡I s =,路基边坡I s =1/=。
路面汇流历时t1=××/2)= min路基边坡汇流历时t2=××/2)=② 路基排水沟汇流历时计算假定排水沟底宽为0.40m、深0.40m、两侧坡率为1∶1,排水沟水面距顶面的安全高度为10cm,那么过水断面面积A=+/2×=0.21m2湿周P=××2+=1.25m水力半径R= 0.168 mC20混凝土预制块排水沟的粗糙系数n=假定排水沟长度L=500m,沟底最小纵坡I=6‰,那么排水沟的平均流速为V=1/nR2/3I1/2=×2=(m/s)沟内汇流历时为:t3=L/V= 500/=254s=③ 汇流总历时计算t= t1+ t2+ t3=++=(min)3. 降雨强度计算高速公路界内排水设计重现期取P=15年=2.3 mm/min 查图3.0.7-1 该区5年重现期10min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强q5,10由表3.0.7-1 该区15年重现期的重现期转换系数为C p=查图3.0.7-2 得该区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C60=由表3.0.7-2 可查得降雨历时t =的转换系数为C t=按式3.0.7,15年重现期降雨历时t =的降雨强度为:q15,t=C p×C t×q5,10=××=(mm/min)4.设计径流量计算Q S=ψqF=×××10000×10-6= ( m³/s)5. 排水沟的泄水能力计算Q C=V×A=×=(m3/s)6. 结果校核:由于Q C =0.413m3/s<Q S=0.484m3/s,所以初步拟定的最小排水纵坡不合适,需要调整。
一、灌溉与排水工程(一)输配水工程1、明渠(1)渠道断面计算灌溉渠道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设计一系列断面尺寸,分别计算渠道通过设计流量下的各水力要素,从中选择满足过水流量的断面尺寸。
明渠均匀流公式:(2)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设计灌溉渠道时,要使渠道断面能够通过设计流量和保持渠床稳定,并保证其水位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
渠道的水位控制,密切结合沿渠地形条件及灌溉田块参考点高程进行。
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流灌溉,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
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有下式自上而下逐级推算出。
(3)渠道用材的选择参考当地材料价格和来源对浆砌石渠道(M5)、现浇混凝土(C15)渠道、U 型槽渠的进行比较。
浆砌石(M5)渠道不仅造价贵,而且项目所在区域砌石工较少,石料匮乏。
U 型渠道和现浇混凝土(C15)渠道则比较经济也比较容易施工,但U 型渠结构单薄,较容易被破坏。
经综合考虑并征求业主和群众意见,新建渠道选择现浇混凝土渠道;其中为确保现浇混凝土渠道的安全稳定,现浇混凝土渠采用整体式结构,并在施工时沿渠线长度方向设置伸缩缝,原则上控制每12m 设置一道(当地质软弱或施工有其他要求时缝距可作适当调整),缝宽20mm,内嵌沥青板方材。
渠道跌差在50cm 以上的(包括50cm)采用跌水联接上、下渠段进行消能。
(4)流量设计设计流量计算公式:(5)渠道设计新建渠道采用现浇砼结构,现浇砼渠道每隔12 米设置一处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内埋置沥青板枋材,板宽为12cm,板厚20mm。
(二)排水工程1、排涝模数计算根据《湖北省短历时暴雨等值线图》本项目区年最大24h 暴雨均值H=120mm,CV =0.4,CS=3.5CV,求得p=20%暴雨值为148.1mm。
排涝模数按水田与旱作物分别计算。
(1)水田排涝模数计算公式为:(2)旱作物排涝模数计算公式为:2、排水沟流量计算3、排水沟断面计算排水沟断面设计主要任务是确定排水沟纵横断面尺寸和水位衔接条件,校核排水沟排涝能力和不冲不淤条件。
路基排水计算书计算:复核:2010年04月15日路基排水水文、水力计算本着高速公路路侧景观美化的原则,排水沟尺寸不宜过大,本地区降雨较少,路基排水沟采用0.4m×0.4m的梯形断面,沟底最小排水纵坡采用6‰进行计算,排水沟预留安全高度10cm。
1.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路面单侧排水宽度13.0m,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表3.0.8,沥青混凝土路面径流系数可取为ψ1=0.95。
路基以平均高度4m计算,路基边坡为1∶1.5,路基护坡道宽度取1.0m,路基边坡的径流系数可取为ψ2=0.5。
假设最大排水沟长度为L=500m,该长度范围内的汇水面积计算如下:半幅路面汇水面积:A1=13L㎡边坡及护坡道汇水面积:A2=(4×1.5+1.0)L=7L㎡总汇水面积为:F= A1+ A2=20×500=10000㎡汇水区的径流系数为:ψ= =(12L×0.95+7L×0.5)/21L=0.792.汇流历时计算①路面及边坡汇流历时计算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式3.0.4,坡面汇流历时t=1.445(m1L s/I s 1/2)0.467式中:m1—地表粗度系数,由表3.0.4得知,沥青路面粗度系数为m1=0.013,砼预制块拱形骨架防护设置流水槽,路面水在边坡上集中排除,因此边坡粗度系数取m1=0.025。
L s—坡面汇流长度,路基平均高度以4m计,路基边坡为1∶1.5,那么坡面流长度L s=4×3.251/2+1=8.21m;半幅路面汇流长度L s =13.0m。
I s—坡面流的坡度。
路面横坡I s =0.02,路基边坡I s =1/1.5=0.667。
路面汇流历时t1=1.445×(0.013×13.0/0.021/2)0.467= 1.57 min路基边坡汇流历时t2=1.445×(0.025×8.21/0.6671/2)0.467=0.76min②路基排水沟汇流历时计算假定排水沟底宽为0.40m、深0.40m、两侧坡率为1∶1,排水沟水面距顶面的安全高度为10cm,那么过水断面面积A=(1.0+0.4)/2×0.3=0.21m2湿周P=0.3×20.5×2+0.4=1.25m水力半径R= 0.168 mC20混凝土预制块排水沟的粗糙系数n=0.012假定排水沟长度L=500m,沟底最小纵坡I=6‰,那么排水沟的平均流速为V=1/nR2/3I1/2=25.372×0.0061/2=1.965(m/s)沟内汇流历时为:t3=L/V= 500/1.965=254s=4.24min③汇流总历时计算t= t1+ t2+ t3=1.57+0.76+4.24=6.57(min)3. 降雨强度计算高速公路界内排水设计重现期取P=15年=2.3 mm/min 查图3.0.7-1 该区5年重现期10min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强q5,10由表3.0.7-1 该区15年重现期的重现期转换系数为C p=1.36查图3.0.7-2 得该区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C60=0.40由表3.0.7-2 可查得降雨历时t =16.65min的转换系数为C t=1.172按式3.0.7,15年重现期降雨历时t =16.65min的降雨强度为:q15,t=C p×C t×q5,10=1.36×1.172×2.3=3.67(mm/min)4.设计径流量计算Q S=16.67ψqF=16.67×0.79×3.67×10000×10-6=0.484 ( m³/s)5. 排水沟的泄水能力计算Q C=V×A=1.965×0.21=0.413(m3/s)6. 结果校核:由于Q C =0.413m3/s<Q S=0.484m3/s,所以初步拟定的最小排水纵坡不合适,需要调整。
一、降雨强度计算已知:上海;设计重现期P=2年;设计降雨历时t=5分钟;径流系数=0.9 计算:设计降雨强度q=((17.812+14.668×Lg(2))/((5+10.472)0.796))×1000/6=418.66升/秒•公顷。
二、FX100排水沟水力计算1、已知:水深=0.12米;沟宽=0.1米;粗糙系数n=0.001 ;2、计算:计算时将U形排水沟分为上部矩形和下部半圆形计算。
矩形部分:水深70mm ,底宽:100mm;计算过程:湿周=2×0.07+0.1=0.24m ;过流面积=0.1×0.07=0.007平米;水力半径=0.007/0.24=0.0292m ;流速v=((0.02922/3)×(0.0010.5))/0.001=3m/s ;矩形天沟排水量Q=3×0.007×1000=21L/s。
半圆形部分:半径为50mm;计算过程:湿周=3.14×0.05=0.157m ;过流面积=0.5×3.14×0.05×0.05=0.0039平米;水力半径=0.0039/0.157=0.0248m ;流速v=((0.02482/3)×(0.0010.5))/0.001=2.69m/s ;半圆形天沟排水量Q=2.69×0.0039×1000=10.49L/s 。
3、FX100排水沟排水能力=21+10.49=31.49L/s4、FX100排水沟基本资料:三、FX150排水沟水力计算1、已知:水深=0.21米;沟宽=0.15米;粗糙系数n=0.001 ;2、计算:计算时将U形排水沟分为上部矩形和下部半圆形计算。
矩形部分:水深135mm ,底宽:150mm;计算过程:湿周=2×0.135+0.15=0.42m ;过流面积=0.15×0.135=0.0203平米;水力半径=0.0203/0.42=0.0483m ;流速v=((0.04832/3)×(0.0010.5))/0.001=4.19m/s ;矩形天沟排水量Q=4.19×0.0203×1000=85.06L/s 。
GB/T 16453.4─1996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GB/T 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5─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是GB/T 16453.4,包括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和引洪漫地工程三篇内容。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苏仲仁、宁堆虎、徐传早、佟伟力、鲁胜力。
第一篇坡面小型蓄排工程1 范围本篇规定了防治坡面水土流失的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篇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
北方部分雨量较多、坡面径流较大的土石山区和丘陵区,也可参照使用。
2 基本规定2.1 坡面小型蓄水工程,应与坡耕地治理中的梯田、保水保土耕作等措施、荒地治理中造林育林、种草育草等措施紧密结合,配套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