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和地图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61
地球仪和地图教案第一章:地球仪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地球仪1.2 教学内容地球仪的定义:地球仪是一种模拟地球表面形状的三维模型,用于表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信息。
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习工具。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形状和特点教师讲解地球仪的定义和作用,学生听讲并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地球仪,教师进行指导1.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回答地球仪的定义和作用学生能正确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观察和分析第二章:地图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阅读地图2.2 教学内容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一种用图形符号表示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图解,用于表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信息。
地图的作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特征,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习工具。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的符号和特点教师讲解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学生听讲并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阅读地图,教师进行指导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回答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学生能正确阅读地图并进行地理观察和分析第三章:地球仪和地图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地理观察和分析3.2 教学内容地球仪和地图的区别:地球仪是一种三维模型,地图是一种二维图形。
地球仪可以直观地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地形,地图则更注重表示地理现象和特征。
地球仪和地图的联系:地球仪和地图都是用于表示地理位置和地理信息的工具,可以相互补充和参考。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教师讲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学生听讲并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地理观察和分析,教师进行指导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回答地球仪和地图的区别和联系第四章:地球仪和地图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仪和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球仪和地图解决实际问题4.2 教学内容地球仪和地图的实际应用:地球仪和地图在交通、旅游、导航、地理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年级地球仪和地图知识点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它的面积广阔,地形多样,为了更好地观测和掌握地球的地形地势,使用地球仪和地图成为必须的工具。
那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七年级需要了解的地球仪和地图知识点。
一、地球仪
1.定位仪
地球仪作为地球的模型,具有指示地理位置的作用。
2.经纬度
经纬线是地球上的虚拟线,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附近的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向西走为经线,向北向南走为纬线。
3.时区
时区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按经度将地球划分的24个区域,每个时区都有一个标准时间。
二、地图
1.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是指代地图上各种自然地理现象、文化现象、道路、轨道交通等的图形、文字或者色块等。
2.比例尺
比例尺是指地图上表示地形地貌的真实比例与实际比例之间的比值关系,通常用数值表示。
比例尺是地图制作中使用的重要参数,可以帮助地图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比如
1:100000,表示地图上的一厘米等于实际地球表面上的100000厘米。
3.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是地图上反映地形起伏情况的一种方法。
在地图上表示的高度相同的点用等值线相连,相邻等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等高距。
4.区域分区法
区域分区法指根据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区域特征将地球表面分为若干个行政区、商业区或者生态环境区。
以上是七年级地球仪和地图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貌地势和人文环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节《地球仪和地图》。
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仪的构造与使用,地图的种类和用途,如何使用地图,以及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符号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各种地图、教学PPT。
2. 学具:学习地图、画图工具、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地球仪:介绍地球仪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2)地图:讲解地图的种类、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地图。
(3)实践操作:分发地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符号。
3. 例题讲解:结合地球仪和地图,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地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球仪的构造与使用2. 地图的种类和用途3. 地图的使用方法比例尺方向符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2)列举三种地图的种类及其用途。
A. 量出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B. 标出地图上的方向。
C. 解释地图上的符号。
2. 答案:(1)地球仪的构造:由球体、底座和支架组成。
作用: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形、气候等。
(2)地图的种类和用途:自然地图: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图、气候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反映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如人口分布图、交通图等。
专题地图:反映某一特定领域,如旅游图、教育资源图等。
(3)练习题答案见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