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想要了解中国,必先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哲学则就是不可逾越的。自古至今,一国之文化涵养,必发端于其哲学思维,一国之哲学成就,必见诸于其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史,有着浩如烟海的历史表象,但就是,《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却能将其一一罗列开来,并从本源的角度解读中国文化。这就是我所读过的最系统、最有底蕴的一部书。

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书一出版便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这不仅就是因为它的系统性,更以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被誉为了解中国哲学最值得选择的入门书籍。认真读完之后,我对于中国哲学的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本书的系统之处也正在于以脉络究细节,以中国文化的主线来论述中国哲学的表现。

冯友兰先生写这部哲学史,就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所以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等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在这本书中都有涉及,下面就一一论述。

儒家思想历来被认为就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也被历代统治者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但我认为封建统治者在利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时,对儒家思想做了大量歪曲。统治者们大力宣传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汉朝的董仲舒把儒家思想归结为“三纲五常”,提出“君权神授”。宋朝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些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她们片面强调儒家

思想中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方面,而对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仁义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原则置之不顾。孔子就是一个道德完美的圣人,但她却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一生也没有找到实现政治抱负的地方,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她的理想与现实的不合拍。

孟子思想就是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孟子这里,儒墨两家的分歧出现了:儒家强调爱有区别,可以爱父母,爱众人,但爱父母与爱众人就是有差别的,墨子则坚持认为爱众人与爱父母没有差别。墨子提出兼爱、爱无等级、爱无差别,虽然有空想成分,但从中可以瞧出墨家代表的就是底层人民的利益。文化就是有阶级划分的,包括孔孟在内的主流学派所宣传的仁爱,成了统治者愚化百姓、达到统治目的的理论托词,而非真正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真正关心其生死。

孟子在儒家代表了理想主义的一派,荀子则代表了现实主义的一派。荀子提出人性恶,并不代表荀子对人性失望,她只就是强调人应该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来达到至善的境界。从这一角度来瞧,荀子就是孔孟思想的又一大发展,就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将孔孟的思想与现实接轨,更多的考虑了人性恶的一面,认识到了后天修养的重要性。只不过荀子的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提议,就是以人的自觉本性为前提的,并没有外在的物质约束,讲究的仍然就是修身,在这一点上就显示出了与法家的不同。法家针对人性恶的一面,提出的对策就是依靠严苛的法制来达到约束的目的,而不就是仅仅寄希望与人自身的修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也有了不断的互相吸引,融合,特别就

是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使各家都出现了折中的格局,儒家也不例外,汉代的董仲舒已经大量吸收了法家的思想,把儒家的伦理思想归结为“三纲五常”。其教育思想与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从此儒学开始成为了中国的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从源头上来瞧,道家与儒家似乎就是思想主张相反的两个流派。书中提到:“孔子重名教,老庄贵自然”,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瞧起来相反,实则相反相成,从她们以后的发展来瞧,都从对方的思想中吸收了养分。但我个人还就是比较崇尚道家的思想,因为它于豁达率真中蕴含着大智慧。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倡无为,这与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正相反,但老子提倡的无为并不就是什么都不做,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就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就是事情做得太多。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与顺乎自然的范围内,即做事要顺应事物的本性,不强行要求。与“无为”必然联系的另一种思想就就是寡欲,老子认为,人们之所以去做很多本不应该做的事,就就是由于欲望太多。这对我们的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警示意义,目前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匮乏等就就是由于人的欲望引起的,不顾一切的追求财富、贪图享受,最终毁灭的就是人类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反观老子的思想,不得不赞叹其中着实蕴含着大智慧。

我认为道家思想中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反者道之动”,也可

以换一种说法叫做物极必反,这种哲学已经普及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谚语几乎人人皆知,懂得了这些道理,高兴时我们不会过度狂喜,悲痛时也不至于过分伤心,因而可以时时刻刻保持理性、淡然的心态,这真就是老庄对中国乃至世界思想界做出的大贡献。

我推崇老庄思想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人们活的够快乐、够洒脱。庄子《逍遥游》中提出,人们所得到的的快乐只就是相对的快乐,因为人要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为了达到至乐,人就要摆脱外物的束缚,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超越“我”与“无我”的界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在魏晋时期那些风流名士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刘伶、嵇康、阮籍等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引来后世无数文人的钦羡,因为她们活得率真、活得洒脱、活得自由、活得快乐、活出了人的真性情。

不过,道家或儒家何者在士子心中占据主要地位,关键并不在于其思想的内容如何,很多时候与当时的局势有着很深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与道家就是相对影响较大的,但就是,这两家在现实中却都并未有大的成就:孔夫子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却止不住兵戈,老庄瞧破时局,一心梦蝶,却不能救黎民于水火。反倒就是后期,法家思想成为帝王牧民之道,终成秦始皇大一统的格局,入世或出世,只存乎于时局之间,这也成为后世圣哲选择的依据。而在此时,另一家学派独树一帜,可谓集文治武功于一体,这就就是墨家。

从流传时间及影响力上瞧,墨家远远不如儒家与道家,但我认为墨

家的很多思想主张就是非常可贵的。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及其追随者都来自社会的底层,她们提出“兼爱、非攻”,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兼爱”这一点在前面讲儒家时已经提到,虽然有空想的成分,但反应出的就是一种众生平等的思想,非常可贵。“非攻”可以说就是墨家的政治理想,从书中我们可以瞧出,墨家就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军事组织,她们能制作出先进的作战武器,但就是她们并不因为武器的先进而去侵略别国,而就是反对一切侵略战争。这固然就是由于她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从古以来,普通百姓就就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但这也同时反映出了她们的崇尚与平的思想。墨家与儒道的最大不同在于她们入世却不止于奔走呼号,她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组织,并帮助宋国抵御侵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非攻的理想。她们心系天下黎民,反对孔子提出的等级差别,提倡兼爱的思想。另外墨家不同于儒道两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干与创新精神,儒道两家思考的就是关于宇宙与人生的大问题,为中国的思想史谱下了辉煌的一页;墨家则以其创新与实干的精神为中国科技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墨家创始人墨翟发明的防御武器,到后期墨家在光学方面的研究与发现,都足以表明实干与创新精神一直贯穿于墨家的思想中。将思想与器物相结合,就是墨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做出的莫大贡献,她们这种追求实际的思想,正就是其务实的一面。然而可惜的就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及儒家思想大一统格局的出现,使得务虚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闪耀的一面,历代先贤圣哲,言必及孔孟,行必法老庄,使得中国思想的正统成为了重理论而轻实干、重功名而轻实利。其思想在魏晋官场更就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