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患者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3.84 KB
- 文档页数:3
2024老年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展焦虑和抑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两种心理疾病,焦虑通常表现为持续的担忧和不安,而抑郁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悲伤感和幸福感的丧失。
糖尿病伴有焦虑抑郁常与不良结局有关。
焦虑和抑郁在疾病遗传学、神经生理基础、情绪特征、治疗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共性,常同时存在,需以整体的视角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此,将焦虑和抑郁在老年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情况一项横断面研究对325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中13%的参与者患抑郁,这些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长、低血糖事件更频繁,血糖控制达标的比例更低。
调查结果显示,34%的老年T2DM患者存在抑郁,与吸烟、心理疾病史、缺乏休闲活动、糖尿病病程等因素有关。
印度一项对32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9.4%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这些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千7.0%。
彭森等对医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43.3%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焦虑,48.2%老年糖尿病患者患抑郁。
另外一项研究调查了3751例我国社区老年T2DM患者,5.1%的患者存在焦虑。
由千各项研究中使用的焦虑抑郁量表不同参与人员文化水平不同及场所差异等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差异较大。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病机制1.大脑功能结构的异常:持续高血糖和间歇阳立重低血糖均可导致大脑的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涉及认知、焦虑和抑郁等区域出现损伤。
糖尿病患者灰质体积与焦虑和抑郁评分呈负相关,而灰质改变则在多个区域出现,包括前额皮质、海马、海马旁、杏仁核、岛叶、扣带回、尾状核、丘脑和小脑。
一项包含8个临床试验的圣萃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可导致微小的白质结构异常,而这种异常改变可能与认知功能和犀者症状的变化有关。
杏仁核渭绪加工回路是大脑中的一个神经回路,包括杏仁核、下丘脑和前额叶皮层等区域,主要参与清绪的处理、调节和表达。
胰岛素流程宣教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胰岛素流程宣教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胰岛素流程宣教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胰岛素流程宣教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全面:目前胰岛素流程宣教内容往往只注重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和剂量调整,而对于胰岛素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等信息的介绍不够全面。
成人T2DM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调查分析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是指在心理压力下,胰岛素的作用受到抑制,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现象。
对于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来说,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本文对成人T2DM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调查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已被诊断为T2DM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研究内容包括患者心理状态、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是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
研究对象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
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岁。
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患者表示在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其中40%的患者心理压力较大。
有70%的患者存在睡眠质量不佳的问题,这与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其次是患者的生活方式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患者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这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关联。
调查还发现,90%的患者在生活中有情绪波动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也是导致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是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有50%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其中40%的患者抱有依赖药物会导致身体依赖心理的观念。
有30%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表示不满意,这也可能导致其心理状态的不稳定,从而加剧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最后是血糖控制水平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患者存在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这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有40%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较差,从而导致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
本研究通过对成人T2DM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调查分析,发现心理压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水平都与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关联。
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联性研究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旨在综述现有的研究,探讨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潜在的机制。
除了概述糖尿病和焦虑抑郁的概念、流行病学数据和病理生理基础外,本文还研究了与两者之间关联的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最后,我们讨论了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如何应对焦虑抑郁症状,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
引言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了4.25亿,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病程中常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等。
而除了身体上的问题,糖尿病患者也经常面临精神健康问题,其中焦虑和抑郁症状最为常见。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问题,患者往往感到不安和担忧。
抑郁是一个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患者常常经历情绪低落、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和自我价值感下降等症状。
这两种精神健康问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也比一般人群高。
研究显示,焦虑抑郁症状不仅会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他们的自我管理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方法本综述文章使用了系统回顾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筛选和数据分析。
我们检索了主要的学术数据库,包括PubMed和Web of Science,并使用关键词“糖尿病”、“焦虑”和“抑郁”来筛选相关的研究。
最终,我们选择了50篇与糖尿病和焦虑抑郁症状关联的研究进行综述。
结果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多个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相比于非糖尿病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一项国家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另外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3.7%和37.8%。
胰岛素抵抗论文糖尿病论文: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原因分析与对策[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 心理性胰岛素抵杭; 原因分析; 对策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初诊2型糖(t2dm)患者平均b细胞功能已丧50%左右。
对于新诊断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空腹血糖较高,有主张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减轻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毒性作用[1]。
祝方、纪力农[2]等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延长t2dm自然病史的早期阶段。
赵树玉[3]等研究表明通过对尽早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那些“休眠”的胰岛b细胞功能被“唤醒”,进而可部分改善或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糖尿病治疗焦点不再仅仅集中在降糖或胰岛素抵抗,逆转胰岛b 细胞功能不全已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目标。
但无论是医生或是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都十分勉强,这种尽量延迟胰岛素治疗时间的心理障碍被定义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ir)。
本文就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1 产生pir的原因1.1患者方面的因素1.1.1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赵真[4]研究结果表明t2dm合并心理障碍者病程明显延长,病情明显加重。
大多初诊t2dm的患者表现为以下几种不良心理特征。
①震惊②疑问③烦恼恐惧心理:有调查显示初诊糖尿病人,均显现烦恼恐惧心理[5]。
④绝望悲观:由于治愈的可能性小,因此对治疗丧失了信心。
5焦虑紧张心理:当患者第一次听到自己将用胰素治疗时 72.3%以上的人心理反应是负面的表现为焦虑紧张甚至痛苦或恐慌[6]。
1.1.2担心成瘾成瘾是初诊糖尿病患者拒绝或擅自终止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原因。
1.1.3 担心低血糖由于用药过程中易伴发低血糖,因此,患者对使用胰岛素具有恐惧心理。
1.1.4 担心注射不便和注射错误初诊患者由于胰岛素注射知识缺乏,对胰岛素的剂量、剂型、抽取刻度和次序容易混淆,怕用错、过量或不足。
范紫香、陆泽元等人针对有胰岛素治疗适应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提问,58%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63.8%的人担心注射及携带不便影响生活质量[7]。
糖尿病患者心理胰岛素抵抗调查【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糖尿病患者心理胰岛素抵抗情况。
通过对病人进行调查和心理胰岛素抵抗评估,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患者心理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进一步分析讨论了影响心理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
研究意义在于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胰岛素抵抗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强调了对心理胰岛素抵抗的重视和管理的必要性。
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心理胰岛素抵抗,调查,胰岛素抵抗评估,数据分析,影响因素,建议措施,研究意义,未来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通过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来控制血糖。
有研究表明,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心理胰岛素抵抗现象,即他们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疗效不佳或血糖控制困难。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胰岛素抵抗程度及影响因素对于改善他们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调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胰岛素抵抗情况,评估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建议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胰岛素进行治疗。
有研究表明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胰岛素抵抗现象,即患者对自身注射的胰岛素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和担忧心理。
为了更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胰岛素抵抗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其心理胰岛素抵抗水平,并探讨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建议措施,以帮助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糖尿病患者心理胰岛素抵抗的参考,同时也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探讨提供有益的借鉴。
1.3 方法论方法论是研究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不良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不良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4月-2021年11月接收86例需接受胰岛素治疗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以此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策,对比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性。
结果:护理后患者SLC-90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
结论:针对需接受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及时对其进行心理问题了解、分析,并以此指定相应心理护理对策效果显著。
因此,在对需接受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还需加强对其心理状态、情绪表现重视度,并及时对其进行有效调节、改善。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心理问题;护理对策;用药依从性;SLC-90评分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use of insulin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Qionglai Medical Center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Li Jinli 611530【A 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insulin application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Method:Taking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November 2021 to receive 86 elderly patients who need insulin treat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all patients, and formulat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Post-patient psychological state differences.Result:The SLC-90 score of the patients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 and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 P<0.05.conclusion:For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who need to receive insulin treatment, it is eff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ime, and then designat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Therefor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ho need insulin treatmen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emotional performance, and to effectively adjust and improve them in time.【Key words】diabetes;insulin;psychological problems;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dication compliance;SCL-90 Score糖尿病是老年群体较为常见病症,对患者日常生活、身体健康、身体活动、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胰岛素是治疗此病症较为有效方式,但通常由于患者对此病症及胰岛素治疗缺乏全面了解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