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变化的世界》
- 格式:docx
- 大小:21.91 KB
- 文档页数:3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变化的世界》教学设计辛集市辛集镇第十小学付蕾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种物体变化的方法。
4、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
5、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
6、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7、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8、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建立变化的概念系统,并学习记录物体变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变化的概念系统。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变化的教学课件、记录表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小结:起风、下雨、草绿、蝌蚪变青蛙等,他们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谈话:你还看到过哪些变化?指名学生回答。
把你喜欢的变化写或画在下面的表格中。
(二)学习新课:1、变化的定义及分类(1)出示幻灯片,展示各类变化。
(2)变化的定义。
(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
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板书(3)给变化分类。
(幻灯片展示)2、汇报交流自己知道的变化。
要求:把你知道变化和同学分享一下,并看看属于哪一类变化。
(1)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结果。
3、记录物体的变化。
(1)师:你还记得在科学课上我们使用过的记录表吗?(图片展示)(2)除了我们刚才所看到的统计图、统计表以外,还有图画、日记、照片、录像等等,都可以记录事物的变化,要根据所观察的不同变化,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3)你认为你所喜欢的变化用什么方式记录比较合适?(4)小组内交流讨论。
(5)汇报结果。
4、实践作业:把你喜欢的变化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1变化的世界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
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变化的世界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觉察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种物体变化的方法。
2.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
3.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变化;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4.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材料准备:各种各样变化的图片、录像资料、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教学过程:一、我知道的变化活动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
4.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变化的含义,并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1.此活动分成四步进行:列举变化的事实、分析各种变化的异同、概括变化的类型和总结变化的规律。
教学中把握好这四步的关系:列举变化的事实,是后面三步的基础,在有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找出各种变化的异同。
2.列举变化事实的教学,采用个人思考、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
活动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寻找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②描述变化的过程。
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变化现象。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各组向全班汇报。
3.分析各种变化异同的教学是由小鼠标的问话引出的。
这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寻找各种变化的异同,为归总分类做好准备。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各组找到的异同进行交流,完善小组的讨论结果。
4.概括变化类别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建立自己认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分类的标准,按自己制定的标准对各种变化现象进行分类。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活动时间,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将自己知道的变化进行分类。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 变化的世界课题1.变化的世界类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用各种感观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2.能从物体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物体变化的方法。
情感目标1.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现象。
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变化的奇妙。
2.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用两种以上的方式记录下来。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2.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3.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目标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教学方法复习巩固√现代教学自主探究√记录汇报√创设情景√引导观察√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启发引导√激发质疑√师生互动√表扬鼓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师有感情朗读引言):过年了,鞭炮爆了,烟花开了,灯笼亮了,同学们的脸被灯光照红了,露出甜甜的笑容,开心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探究活动一、活动:“我知道的变化”1.生看图体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2.说说我们知道的变化。
3.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
4.小组交流我们的记录。
5.给这些变化分分类二、观察各种的变化1.师示范一些化学变化。
2.生观察(提出质疑)3.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变化。
拓展一、活动“寻找我们身边的变化?”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周围物体的各种变化。
(第二课时)引入相互交流说说我们找到的生活中的物体变化。
探究活动一、讨论“解释什么叫变化”1.请生根据自己找到的各种物质变化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
2.讨论: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二、活动:“记录物体的变化”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2.分析我们对一种植物的长期观察的方法。
3.分组设计一种记录方式。
拓展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板书设计1.变化的世界我们知道的变化:火山爆发、铁钉生锈、四季变化、天气变化…按大小分类:按时间长短分类:教学反思。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变化的世界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觉察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种物体变化的方法。
2.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
3.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变化;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4.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材料准备:各种各样变化的图片、录像资料、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教学过程:一、我知道的变化活动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
4.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变化的含义,并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1.此活动分成四步进行:列举变化的事实、分析各种变化的异同、概括变化的类型和总结变化的规律。
教学中把握好这四步的关系:列举变化的事实,是后面三步的基础,在有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找出各种变化的异同。
2.列举变化事实的教学,采用个人思考、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
活动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寻找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②描述变化的过程。
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变化现象。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各组向全班汇报。
3.分析各种变化异同的教学是由小鼠标的问话引出的。
这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寻找各种变化的异同,为归总分类做好准备。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各组找到的异同进行交流,完善小组的讨论结果。
4.概括变化类别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建立自己认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分类的标准,按自己制定的标准对各种变化现象进行分类。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活动时间,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将自己知道的变化进行分类。
1.变化的世界教材分析:本册是本课书的起始课,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身边变化的世界每天都有感受,但是缺乏对这种变化的探究及思考,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引导他们关注身边变化的世界。
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观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2、能从物体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物体变化的方法。
4、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现象。
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变化的奇妙。
5、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女诫国用两种以上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1、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2、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3、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2、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3、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教具准备:变化中的植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师有感情朗读引言):过年了,鞭炮爆了,烟花开了,灯笼亮了,同学们的脸被灯光照红了,露出甜甜的笑容,开心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一、活动:“我知道的变化”1.生看图体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2.说说我们知道的变化。
3.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
4.小组交流我们的记录。
5.给这些变化分分类二、观察各种的变化1.师示范一些化学变化。
2.生观察(提出质疑)3.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变化。
拓展活动“寻找我们身边的变化?”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周围物体的各种变化。
相互交流说说我们找到的生活中的物体变化。
讨论“解释什么叫变化”1.请生根据自己找到的各种物质变化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
2.讨论: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活动:“记录物体的变化”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2.分析我们对一种植物的长期观察的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变化的世界》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变化的世界》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变化的世界》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变化的世界》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1 变化的世界教学课题变化的世界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种物体谣变化的方法。
4、愿意近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琴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
秦 5、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粉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绰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勋方法记录下来。
6、能举例袖或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捡变化。
7、能根据自定汾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缓分类。
8、开始意识到自然睁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乙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建浚立变化的概念系统,并学习赎记录物体变化的基本方法。
峻教学难点建立变化的概念系丘统。
1 / 4教学准备各种各样脱变化的教学课件、记录表图蛊片。
教学染过程授课变更导入莱新课:师:你看到了什么?学谈话:你还看到过哪些变化习?小结:起风、下雨、育草绿、蝌蚪变青蛙等,他们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我们生溢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久。
学习新课:1、活动 1:丑我知道的变化。
师:你私能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疗来吗?活动前注意要求:① 色寻找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② 留描述变化的过程。
③用简单悬的文字记录变化现象。
学生疗活动,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奸小组讨论:你喜欢观察笼身边发生的变化吗?这些变慷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小组晒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变化的世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身边发生的变化现象。
2.明确记录物体变化的意义,并能设计具体的记录方法。
3.能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定分类标准,对变化进行分类。
2.设计记录物体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等科学探究必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身边的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认识到世界是变化的。
2.明确正确的记录有助于活动的进行,对于科学探究非常重要。
3.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记录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身边的世界是变化的。
记录物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制定标准,对变化进行分类。
涉及记录方案。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变化和周围世界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讨论变化的分类和如何记录物体的变化,并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和变化过程进行探究。
课前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引言:“过年了,鞭炮爆了,烟花开了,灯笼亮了,同学们的脸被灯光照红了,露出甜甜的笑容,开心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变化。
”二、新课研究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想到的变化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变化之间的区别,让他们自己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
目的是培养学生喜欢集体讨论、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学会提取有用指标进行研究的惯,加深对科学过程的认识。
在比较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办法:书写、画表、绘图等。
展示与评价:学生小组说说自己的结果(如果必要,可以使用投影仪等电化设备)。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注意进行积极的评价,对于不太正确的说法,可以通过让同学补充的方法进行改正。
承接,我们虽然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变化,也知道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再变化,但是,我们却不可能完全凭大脑记忆,即使现在能记住的,以后也许就会忘记。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变化的世界》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身边发生的变化现象。
2.明白记录物体变化的意义,并能设计具体的记录。
3.能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定分类标准,对变化进行分类。
2.设计记录物体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等科学探究必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知道身边的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认识到世界是变化的。
2.明白正确的记录有助于活动的进行,对于科学探究非常重要。
3.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记录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身边的世界是变化的。
记录物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制定标准,对变化分类。
涉及记录方案。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变化和周围世界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讨论变化的分类和如何记录物体的变化,并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和变化过程进行探究。
课前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师有感情朗读引言):过年了,鞭炮爆了,烟花开了,灯笼亮了,同学们的脸被灯光照红了,露出甜甜的笑容,开心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什么?。
生: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变化。
二、新课学习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想到)。
生:我知道我每天都在长大。
生:我知道太阳东升西落。
生:我知道花、草、树在生长。
生:我知道衣服与桌子摩擦会越来越薄。
生:我知道四季在变化。
生:我知道炒菜时,菜在锅里会变熟。
……活动: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变化吗?让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看看这些变化之间有什么区别?你们能不能自己讨论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
目的是培养学生喜欢集体讨论、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学会提取有用指标进行学习的习惯,加深对科学过程的认识。
在比较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办法:书写、画表、绘图等。
展示与评价:学生小组说说自己的结果(如果必要,可以使用投影仪等电化设备)。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注意进行积极的评价,对于不太正确的说法,可以通过让同学补充的方法进行改正。
《1. 变化的世界》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种物体变化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
2、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3、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
2、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建立变化的概念系统,并学习记录物体变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变化的概念系统。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变化的教学课件、记录表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谈话:你还看到过哪些变化?小结:起风、下雨、草绿、蝌蚪变青蛙等,他们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二)学习新课:1、活动1:我知道的变化。
(1)师: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吗?活动前注意要求:①寻找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②描述变化的过程。
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变化现象。
(2)学生活动,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3)小组讨论:你喜欢观察身边发生的变化吗?这些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4)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5)师:你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变化现象进行分类吗?(6)讨论、汇报。
(7)师:你能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8)教师小结: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2、活动2:记录物体的变化。
(1)师:你还记得在科学课上我们使用过的记录表吗?(图片展示)(2)师:在观察家里种植的花的生长时,你是怎样记录的?小组讨论后汇报。
(3)讲述: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变化时段包括: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记录。
②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变化现象、变化的数量。
教学内容:变化的世界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
4、能举例或用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教学重点: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教学难点: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
教学材料准备:蝌蚪变青蛙、花开、各种天气变化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课件(师有感情朗读引言):过年了,鞭炮爆了,烟花开了,灯笼亮了,同学们的脸被灯光照红了,露出甜甜的笑容,开心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什么?生: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变化。
(课件显示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变化。
)二、活动一:“我知道的变化”1.师: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课前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变化的图片,接下来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变化。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想到)生:我知道我每天都在长大。
生:我知道太阳东升西落。
生:我知道花、草、树在生长。
生:我知道衣服与桌子摩擦会越来越薄。
生:我知道四季在变化。
生:我知道炒菜时,菜在锅里会变熟。
……3.师:我知道同学们一定还能说出更多的变化,时间关系我们先说到这,把自己知道的和同学刚才说过的变化记录下来。
4.师:小组内交流我们的记录看一看这些变化之间有什么异同。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组中指导学生能找出:有些变化缓慢,如大山的变化;有些变化激烈,如火山爆发;有些变化小,如工具的磨损;有些变化大,如夏天和冬天的变化;有些变化时间长,如生物的进化;有些变化时间短,如闪电的发生;有些变化有周期性,如昼夜、四季;有些变化是由生到死的变化,如动物、植物、人一生的变化;有些变化能使物体耗尽,如燃烧现象。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寻找各种变化的异同,为归总分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