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形成权有哪些本文主要介绍了形成权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形成权的行使原则。
通过了解形成权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行使和法律效果。
一、形成权包括哪些类型一、形成权包括哪些类型形成权包括的类型如下:1.债权性形成权,包括追认权、买回权、选择权、解除权、撤回权、抛弃权、撤销权、免除权等;2.物权性形成权,包括物权的抛弃、典物的回赎权等。
纯粹身份法上的形成权,包括婚姻撤销权、请求离婚权、监护资格辞去权、遗嘱撤销权等。
3.身份财产上的形成权,包括继承人/受遗赠人对继承权/受遗赠权的抛弃等。
以是否需要经过法律程序确认为标准,可以将形成权分为单纯形成权和形成诉权。
二、形成权有没有诉讼时效三、抗辩权是形成权吗?抗辩权不是形成权,抗辩权有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等,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之间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同时履行,一方没有按时履行的,另一方可以拒绝履行。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二、形成权是什么意思法律常识:形成权,是指依照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如法定代理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行为能力与他人订立的合同加以承认,这个合同就从效力待定变为有效了,这叫追认权;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由于出现法定情形一方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合同关系即告消灭,这叫解除权。
这些权利均属于形成权。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及分类(一)人身权、财产权与综合性权利所谓综合性权利是指由财产权与人身权结合所产生的一类权利,其内容既包括财产利益也包括人身利益,专属性也不十分强烈。
这类权利有三个: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双重性质)、继承权(就其内容属财产权,但通常基于身份关系而取得)和社员权(如公司股东的股东权、合作社的社员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业主权等)。
(二)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以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以及权利的特点所作的分类。
绝对权是指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并可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如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由于绝对权的义务主体不特定,故又称对世权。
相对权是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并只能对抗特定人的权利,最典型者为债权。
由于相对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故又称对人权。
(三)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以是否已经取得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既得权是指权利人已经取得且可以实现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将来有取得与实现的可能性的权利。
一般的民事权利都是既得权。
(四)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是从权利的基础与前提,从权利依附于主权利而存在。
所以,从权利随主权利成立而成立、生效而生效、变更而变更、转让而转让、消灭而消灭。
权利人不能在转让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保留从权利,也不能在抛弃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享有从权利。
(五)专属权与非专属权(六)原权利(合法事实引起的权利)与救济权(责任请求权)(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1.支配权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物、人身利益与智力成果)并实现其利益的权利,典型者如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其特点是:(1)客体是特定的;(2)权利主体是特定的;(3)义务主体是不侍定的;(4)实现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作为;(5)具有排他效力。
2.请求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其特点是:(1)具有相对性;(2)具有非公示性;(3)大多表现为实体权利。
请求权作为独立的实体权利,连接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权利,因为民事诉讼可以分为三种,即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这三种诉讼中给付之诉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给付之诉的基础就是请求权。
民事权利的分类
(1)根据有无财产内容,分财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继承权等。
人身权是指以人身所体现的利益为内容的、与权利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分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
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如撤销权、抵销权等。
(3)根据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务人的范围,分绝对权和相对权
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不需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如所有权、人身权。
相对权是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如债权。
(4)根据民事权利彼此间互相联系的方面,分主权利和从权利
主权利是指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可以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是指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其存在的前提的权利。
(5)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分既得权与期待权
既得权是指成立要件已全部实现的权利,一般的权利都是既得权。
期待权是指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又可能实现的权利
第 1 页共1 页。
2015年司考民法知识点——民事权利1.民事权利的类型(1)财产权、人身权、综合性权利(2)形成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3)绝对权、相对权(4)主权利、从权利(5)既得权、期待权(6)原权利、救济权(7)专属权、非专属权其中重点为依作用进行的权利分类:形成权、支配权、抗辩权、请求权(这一分类不仅是民事权利最基本的分类,其各自的体系汇总起来也支撑起整个民法的框架体系,因为民法本身就是一部权利法)(一)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消灭的权利。
形成权必须通过行使才能产生效力,否则,权利人虽享有该权利但不行使,不会影响现存的法律关系。
①、形成权属于一方说了算的权利(形成权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到达对方或者为对方了解时生效)例如:法定抵销权、法定解除权、债务免除、撤销权等。
②、形成权无对应的义务即效力的产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种辅助行为或者共同的行为。
③、形成权必须在除斥期间内行使,除斥期间届满,形成权消灭④、形成权的行使方式通常表现为单方明示行为,即通知的形式;但也可以以推定形式或者默示形式行使。
⑤、合同保全中的债权人撤销权和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对人的催告权不是形成权(二)支配权:对权利的客体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①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是支配权②原则上均具有排他性,故又称绝对权③实现权利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作为,义务人只负担消极不作为义务④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故又称对世权(三)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例如:先诉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等。
①抗辩权的行使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②抗辩权与否认权:抗辩权虽认可对方的请求权存在,但阻碍请求权的行使;否认权是直接否认对方的请求权(四)请求权: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①具有相对性(权利人与义务人都是特定的,效力仅仅及于当事人之间)②不具有排他性③最具司考价值的请求权: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2.民事权利的行使和救济(1)行使:既可以实施某种事实行为来行使权利,也可以实施某种民事行为来行使;既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授权他人行使。
什么是民事权利包括哪几种类型(民事权利概念和种类)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中山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根据民事权利橡培神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梁亏利。
根据相互间是否具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与救济权。
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公民的民事权利包括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公民的民事权利包括:(1)人身权: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可以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种: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一种民事权利。
这种权利为民事主体人身所固有并为法律所承认。
主要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
生命权是自然人维持生命和维护生命安全利益的权利。
健康权是自然人保持身体机能正常和维护健康利益的权利。
生命健康权是自然人人身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姓名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和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名称权是指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等依法享有的使用、转让自己名称的权利。
法律赋予自然人有姓名权,法人等有名称权,一方面是确认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独有的权利主体名义,另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民事权利义务的归属者。
肖像权。
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制作和使用自己肖像的权利。
《民法通则》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本人的肖像。
名誉权。
它是指自然人、法人依法享有的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自然人、法人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说毁他人的名誉,否则,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隐私权。
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中一特定的身份而产生的权利。
主要包括:荣誉权、署名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以及公民在家庭中的身份权。
第三章:民事权利通论第一节:民事权利概述一、民事权利的概念及意义民事权利是权利的下位阶概念,是指权利主体以实现其正当利益为目的而自由行使意志的范围。
*民事权利的意义在于:1.权利是私法秩序维持的手段。
2.权利是个人人格发展的自由空间。
(权利为人的自由意志划定了范围,也就为个人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二、权利的对应物——利益(一)义务的意义义务是权利的对应物,一方权利的实现是依靠另一方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意义在于保障权利的实现,所以,义务的内容就表现为不利已,不履行就有责任课定。
(二)义务的分类1.作为的义务与不作为的义务。
2.真正义务与不真正义务。
第二节:民事权利的分类一、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以权利所及的人的范围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一)绝对权如果一项权利相对于所有的人产生效力,即可以对抗所有人的权利,就是绝对权。
典型的绝对权是所有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这种权利,否则就要负赔偿责任。
(二)相对权如果一项权利仅仅对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这种权利就是相对权。
债权是典型的相对权。
(三)说明1.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从学理上掌握权利的性质和适用的规则。
2.相对权例外地具有绝对权的特点,主要的例外表现在(1)债权的不可侵犯性。
债权的不可侵犯性无论是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只是作为相对性的例外。
(2)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有权以债权对抗任何人。
二、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以权利的作用与功能对权利进行的划分。
(一)支配权支配权是指排除他人干涉而权利人仅凭自己的意志对标的物进行处分的权利。
这种权利的利益实现不需要他人的积极协助(二)请求权请求权是要求他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权利。
至于要求什么样的作为与不作为,则由法律行为或者法律予以具体规定。
(三)形成权形成权是仅凭当事人一方的意志就能够使权利形成、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
(四)抗辩权抗辩权是组织请求权的权利,也就是说,义务人对权利人提出的权利请求可以予以有理由的拒绝,以阻止权利人实现权利。
第一节民事权利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事权利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根据自己的意愿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
1、财产权与人身权
财产权: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某种经济利益的权利。
人身权:指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与权利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
支配权:指权利主体可以直接支配权利标的物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
请求权: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形成权:指以权利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抗辩权:指对抗相对人的请求的权利。
3、绝对权与相对权
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指权利效力所及为不特定人的权利。
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指权利效力所及为特定人的权利。
4、主权利与从权利
主权利: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必须以其他民事权利的存在为前提的
5、原权利与救济权
原权利:指原有民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的权利。
救济权:指基于原权利而派生的权利,是在原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受到侵害的危险时而产生的权利。
6、既得权与期待权
既得权:权利人已经取得而可以实现的权利。
期待权:将来可能取得的权利。
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民事权利,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
其中,民法中所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是人们关注的。
下面由店铺为你介绍民事权利的相关法律知识。
民事权利的种类(一)人身权、财产权与综合性权利所谓综合性权利是指由财产权与人身权结合所产生的一类权利,其内容既包括财产利益也包括人身利益,专属性也不十分强烈。
这类权利有三个: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双重性质)、继承权(就其内容属财产权,但通常基于身份关系而取得)和社员权(如公司股东的股东权、合作社的社员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业主权等)。
(二)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以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以及权利的特点所作的分类。
绝对权是指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并可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如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由于绝对权的义务主体不特定,故又称对世权。
相对权是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实现并只能对抗特定人的权利,最典型者莫过于债权。
由于相对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故又称对人权。
(三)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以是否已经取得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既得权是指权利人已经取得且可以实现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将来有取得与实现的可能性的权利。
一般的民事权利都是既得权。
(四)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是从权利的基础与前提,从权利依附于主权利而存在。
所以,从权利随主权利成立而成立、生效而生效、变更而变更、转让而转让、消灭而消灭(可参见《担保法》第52、73、88条)。
权利人不能在转让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保留从权利,也不能在抛弃主权利的情况下而单独享有从权利。
(五)专属权与非专属权(六)原权利(合法事实引起的权利)与救济权(责任请求权)原权利是民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的权利。
救济权是在原权利受到侵害或有受到侵害的现实危险时的权利。
救济权是基于原权利而派生出的权利,其目的在于救济被侵害的原权利。
(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P121.支配权―――是典型的绝对权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物、人身利益与智力成果)并实现其利益的权利,典型者如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民事法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民事权利的分类: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根据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益。
根据权利的内容和性质,民事权利主要可以分为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两大类。
一、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民事主体对财产所享有的权益。
财产权利可以表现为拥有、支配、使用和处分财产的能力。
常见的财产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
所有权是指对其中一种财产拥有最终和绝对的权力,可以对财产进行支配和处分。
使用权是指对其中一种财产的使用和占有权,但不包括支配和处分权。
收益权是指对其中一种财产所产生的利益享有的权利,如土地的出租收益等。
处分权是指对财产进行支配和处分的权利,如出售、转让、赠与等。
二、非财产权利:非财产权利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财产无关的权益。
非财产权利主要包括人格权、知识产权、人身权利和合同权利等。
人格权是指个人在人身尊严、姓名、外貌和隐私等方面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发明、商标和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权利。
人身权利是指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名誉和尊严等方面的权利。
合同权利是指民事主体在合同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如履行合同、解除合同和违约责任等。
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形成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据法律规定,经一定条件和程序取得民事权利的能力。
形成权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的先决条件。
常见的形成权种类包括以下几种:一、法定形成权:法定形成权是由法律直接赋予的权利。
例如,基于国家法律规定的请求权就是法定形成权的一种,即根据法律规定,个人可以依法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契约形成权:契约形成权是由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达成合法协议而获得的权利。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可以依法行使契约形成权,达成合法的协议,并享有相应的权益。
三、继承形成权:继承形成权是指个人依照继承法规定,在合法的继承顺序内,获得对被继承人财产的合法继承权。
个人可以依法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并享有相应的权益。
四、请求权:请求权是指个人依据法律规定,对具体的事实提出具体的请求,并享有相应的权益。
民事权利的分类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民事权利的分类(一)绝对权与相对权1.绝对权:又称“对世权”,可以对抗一切人的权利,权利人以外的人都是义务人,包括: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2.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对抗特定人的权利,即请求特定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包括:各类请求权。
判断:绝对权不存在相对应的义务人和义务。
【答案】错(二)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1.支配权与请求权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的区别【例题·多选题】小贝购得一只世界杯指定用球后兴奋不已,一脚踢出,恰好落入邻居老马家门前的水井中,正在井边清洗花瓶的老马受到惊吓,手中花瓶落地摔碎。
老马从井中捞出足球后,小贝央求老马归还,老马则要求小贝赔偿花瓶损失。
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3-54)A.小贝对老马享有物权请求权B.老马对小贝享有物权请求权C.老马对小贝享有债权请求权D.如小贝拒绝赔偿,老马可对足球行使留置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留置权。
选项A正确。
小贝的足球在老马手里,小贝要求其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是物权请求权。
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小贝将老马花瓶打碎,老马要求小贝赔偿的请求权是债权请求权,不是物权请求权。
选项D错误。
自然人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小贝对老马享有物权请求权,老马对小贝享有债权请求权,两者不是同一法律关系,老马不能对足球进行留置。
【例题·单选题】甲被乙家的狗咬伤,要求乙赔偿医药费,乙认为甲被狗咬与自己无关拒绝赔偿。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3-1)A.甲乙之间的赔偿关系属于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B.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属于绝对权C.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适用诉讼时效D.乙拒绝赔偿是行使抗辩权[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权利的类型和诉讼时效。
选项A错误。
因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关系是财产关系,不是人身关系。
什么是民事权利包括哪几种类型民事权利是指个人在民事关系中享有的权益和利益,包括财产权、人身权、人格权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种类。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法律上的权益和利益。
它是法律赋予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安全的保护,是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对象,它以个人权益为基础,与人们的法定人格和法定财产有关,是人们在平等交往中所享有的许多权益。
二、民事权利的种类1.财产权财产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权力,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
所有权是指个人对其中一财产物品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可以自由支配、占有、使用和收益物品。
使用权是指个人对他人的财产物品在法律上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的权利。
收益权是指个人享有他人财产所产生利益的权利。
处分权是指个人可以决定自己财产如何处置的权利,包括出售、赠与、抵押、租赁等。
2.人身权人身权是指个人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享有的对自身身体和精神自由、权益的保护和支配权。
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生命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生存的权利,包括生命不受侵犯权、生存权、生活权等。
健康权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权利,包括对生命、身体和健康的保护权。
身体自由权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自由的权利,包括人身不受侵犯权、人身保护权、人身安全权等。
姓名权是指个人对自己姓名的自主选择、使用和保护的权利。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的自主选择、使用和保护的权利。
3.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个人基于法律规定的人格需要和认知权益而享有的权利,包括人格尊严权、名誉权、荣誉权、知识权等。
人格尊严权是指个人对自身人格尊严的保护权,包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重等。
名誉权是指个人对自己名誉和社会声誉的保护权,包括荣誉、信誉、声望等。
荣誉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荣誉和光荣感的保护权,包括成就、荣耀、尊重等。
知识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
第1篇一、引言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仅凭自己的意思表示,即可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在我国,形成权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民事交易的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形成权的概念、种类、法律依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对中国形成权的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形成权的概念与种类(一)形成权的概念形成权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单方意思表示,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形成权具有以下特征:1. 单方性:形成权仅需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无需相对人的同意。
2. 法律性:形成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3. 效力性:形成权一经行使,即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二)形成权的种类1. 约束性形成权:是指权利人有权要求相对人履行一定义务的权利,如债权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2. 解除性形成权:是指权利人有权解除与相对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如合同解除权、赠与撤销权等。
3. 归属性形成权:是指权利人有权将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请求他人承担权利的权利,如债权转让权、债务承担权等。
4. 约束性形成权:是指权利人有权要求相对人不得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相邻权、知识产权等。
三、形成权的法律依据(一)宪法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形成权作为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宪法层面上得到了确认。
(二)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形成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在《民法通则》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三)合同法《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合同法中对形成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等方面。
(四)物权法《物权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物权法中对形成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等方面。
民事法: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民事法: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1.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识记目标] 小结:
(1)民事权利的分类(以权利的作用为依据):支配权、形成权、请求权、抗辩权。
(2)形成权的概念:形成权是指民事主体一方可以以自己的单方行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3)形成权常见种类:撤消权(转变为“小”—同音)(不包括合同中债权人的'撤消权)、抵消权(转变为“小”—同音)、追认权、解除权(转变为“姐”—同音)等。
(4)请求权和形成权相对应。
(5)请求权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只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记忆方法] 连接信息字成压韵口诀:支配形成请抗辩
形单小小追姐权
请求形成相对应
请求时效除期间
[想象] (前两句)“支配”和“形成”请求去抗辩,因为自己形单影只,所以“小小”追上了他的“姐姐”,一同去行使权利,[应用实例] (2000年试卷三第34题,多选)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
A.被代理人对越权代理进行追认
B.监护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合同进行追认
C.受遗赠人于知道受赠的期限内未作受赠的意思表示
D.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解析] 答案为A、C、D,对于A项,是常见的形成权;对于B项,不需要追认就可发生法律效力,与监护人的意志无关,根据形成权的定义,可以知道不当选。
对于C项“未作受赠的表示”,是默示方式
的追认(即放弃的表示),是追认的特殊方式,当选。
D项是比较典型的形成权。
民事法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民事法指的是在民事关系中,为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确立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和制度。
在民事法中,权利的分类是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身的权益。
同时,形成权作为权利产生的前提条件,对于权利的确立和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以及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首先,根据权利的性质和内容,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经济生活中享有的权益,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
非财产权是指个人或团体在人身、人格、名誉、健康、尊严等方面享有的权益,包括人身权、人格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权利等。
其次,形成权指的是权利产生的合法前提条件,也是权利形成的依据和保障。
形成权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实际掌握和行使权利的能力,即权利主体的主动行动能力;二是指权利主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所需要的概念要件和程序,即依法行使权利的合法性。
常见的形成权种类有以下几种:一、承诺权:承诺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表示自己意愿的行为,承诺权是指权利主体行使自己的承诺权利的能力和权力。
承诺权的形成依据是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通过一方当事人的承诺,使自己具备相应的权能和权益。
例如,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通过达成约定并表示意愿,形成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二、请求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主体依法请求法院、仲裁机构或其他行政机关进行裁决、判决或做出决定的权利。
请求权的形成依据是依法提起诉讼、申请仲裁或呈请行政机关等法律程序的规定。
例如,当一方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法院进行司法保护。
三、转让权:转让权是指权利主体依法将自己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权利。
转让权的形成依据是根据民法通则对转让权的规定。
例如,当产权所有人依法将自己的财产转让给他人时,形成了转让权。
四、使用权:使用权是指权利主体对其中一特定物件进行使用的权利。
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体系民法大帅思维导图之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体系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概念:权利人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排他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特征其权利客体是特定的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但是其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其义务主体承担的是不作为义务其具有排他性,典型表现形式是一物一所有权其为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的对象,当其受到侵害时会产生给付之诉概念:权利人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特征类型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其客体是行为,而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其具有相对性,其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其义务人承担的是作为义务或不作为义务其具有非公示性其表现为实体权利,是给付之诉的对象类型物权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债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停止侵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停止侵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合同履行请求权、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缔约过失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概念:权利主体对抗、阻止、阻却请求权行使的权利特征类型其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没有请求权的行使,即无抗辩权行使之必要其为私权利,行使与否由权利人自主决定永久性抗辩权,如诉讼时效抗辩权一时性抗辩权,又称延期性抗辩权双务合同三大履行抗辩权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又称先或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概念:依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权利特征类型其可通过明示方式或默示方式行使其行使不得附任何条件或期限其一经行使,不得撤销,但可依法撤回其自书面通知到达时或自口头通知了解时生效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选择权等法考范围内的两类撤销权公力救济撤销权私力救济撤销权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诉讼、仲裁可撤销婚姻中的撤销权:诉讼、民政可撤销决议中的撤销权:诉讼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通知到达即撤销赠与合同中的任意撤销权、法定撤销权:通知到达即撤销。
民事法: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1.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识记目标] 小结:
(1)民事权利的分类(以权利的作用为依据):支配权、形成权、请求权、抗辩权。
(2)形成权的概念:形成权是指民事主体一方可以以自己的单方行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3)形成权常见种类:撤消权(转变为“小”—同音)(不包括合同中债权人的撤消权)、抵消权(转变为“小”—同音)、追认权、解除权(转变为“姐”—同音)等。
(4)请求权和形成权相对应。
(5)请求权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只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记忆方法] 连接信息字成压韵口诀:支配形成请抗辩
形单小小追姐权
请求形成相对应
请求时效除期间
[想象] (前两句)“支配”和“形成”请求去抗辩,因为自己形单影只,所以“小小”追上了他的“姐姐”,一同去行使权利。
[应用实例] (2000年试卷三第34题,多选)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
A.被代理人对越权代理进行追认
B.监护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合同进行追认
C.受遗赠人于知道受赠的期限内未作受赠的意思表示
D.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解析] 答案为A、C、D,对于A项,是常见的形成权;对于B 项,不需要追认就可发生法律效力,与监护人的意志无关,根据形成权的定义,可以知道不当选。
对于C项“未作受赠的表示”,是默示方式的追认(即放弃的表示),是追认的特殊方式,当选。
D项是比较典型的形成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