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采空区自燃发火应急预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1.96 KB
- 文档页数:7
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分析此类火灾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开采线附近、停采线、两巷附近浮煤及工作面采空区。
发生自燃发火事故时,将影响本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人员,严重时将导致工作面封闭,毁坏支架、巷道、及电气设备。
内因火灾发生时将威胁本工作面及其回风路线上所有工作人员,处理不及时造成温度升高,有可能造成风流逆转,影响整个采区直至水平、矿井。
其危害为:(1)使井下人员中毒,井下发生火灾时,特别是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或死亡;(2)使矿井局部或全部停产,直接影响矿井生产;(3)引起瓦斯、煤尘爆炸;(4)封闭火区、冻结大量可采煤量;(5)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6)扑灭井下火灾,消耗大量人力物力;(7)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扩大事故,并给扑灭火灾带来困难。
(8)采掘工作面、微风巷道、采空区有可能出现自然发火隐患。
但此类隐患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迅速造成发火事故,而且有预兆,易于早期发现,通过采取措施能够消除发火隐患.造成人员伤害的情况不大。
2、应急处置工作原则2。
1事故报告原则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2。
2统一指挥原则矿成立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证抢险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
2.3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是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4及时抢险原则(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事故发生后,矿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险。
(3)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组织有关单位、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响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2。
5分级处置原则根据事故发生的级别,实行分级处置.2。
6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包户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矿山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方案
一、火灾现场应急处置
1. 发现火灾的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停止燃烧源并关闭相关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3. 使用灭火器材或灭火器具进行初期扑救,尽量控制火势。
4. 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撤离到指定安全区域。
5. 着手组织现场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及时撤离。
二、通风系统关闭
1. 在发现火灾后,立即关闭通风系统,避免火势扩散。
2. 启动排烟设备,迅速排除烟雾,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三、应急救护
1. 发生火灾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组织第一时间救援和伤员转移。
2. 确保现场有足够的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及时进行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援。
四、隔离封闭
1. 确保火灾现场周围人员和车辆安全撤离,并进行现场隔离封闭,防止外部人员越过警戒线。
2. 通知相关部门封锁事故现场,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井下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应急处置(一)响应分级调度室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通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调度室,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别应急预案。
(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0 人或30 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0 人或30 人以上死亡,为I 级响应。
(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10 人或10 人以上、30 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或10 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为II 级响应。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 人或3 人以上、10 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 人或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为III 级响应。
(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 事故造成1 人或1 人以上、3 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人或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时为IV 级响应。
(二)响应程序矿火灾事故发生后,矿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
当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汇报后,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按矿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有关人员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召请矿山救护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灾情、救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止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必要时请求临近矿井的救护大队和地方政府部门支援工作步骤分为:成立抢险救灾指挥机构T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T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T做好情况通报工作T开展事故调查T搞好安抚工作。
(三)处置措施(1)根据火区情况,确定井下风流应变措施:在进风井口、井筒内及井底车场发生电气火灾时,可采用反风或风流短路的措施;在井下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风流方向,控制火区供风量;在入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必须有防止由于火风压而造成的主风流逆转的措施;在有瓦斯涌出的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风量或采取局部区域性反风;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便改变原有的通风状态,需进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
采空区自燃发火是指煤矿采掘过程中,残存的采空区发生火灾。
由于采空区内没有人员作业,也不可能进行安全透风,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引起极大的破坏,甚至危及矿山整体的安全。
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和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安全采煤技术
首先,采用安全的采煤技术非常重要。
煤矿应该制定强制性规定,采用安全可靠的采煤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执行
矿山计划,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避免煤的损失,减少采空区的空间,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采空区中煤的残存。
2. 采空区填充
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应该采取合适的填充措施。
填
充材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稳定性好,易于加固。
一般情况下,填
充材料可以选择钢渣、煤灰、煤渣、矿渣等,填充后应加强固化处理,形成稳定的填充层。
3. 空气流通
采空区的空气流通非常重要。
应该在采空区的上方设置相应的
透风缓冲层,使空气流通起来。
透风缓冲层的距离应该保持一定的
高度,在保证煤层和采空区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采空区的高度。
采空区下部的封闭也很关键,采用合适的方法,将采空区下部封闭,避免采空区底部积聚煤尘,形成易燃物质,引起自燃。
井下预防火灾应急预案
井下预防火灾应急预案内容如下:
一、火灾预防措施
1. 对井下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消防设施完好无损。
2. 严禁在井下作业场所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3.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妥善存放,严禁随意堆放杂物。
二、火灾应急处理
1. 发现火情立即按下火警按钮,通知现场所有人员迅速撤离。
2. 使用灭火器或其他适当工具进行初期扑救,避免火势蔓延。
3. 通知地面救援人员前来支援,做好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三、事后处理
1. 确保火灾现场得到彻底扑灭后,对井下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查找火灾原因。
2. 对事发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确保其身心健康。
3. 对于火灾造成的损失,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告,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火灾应急处理培训,掌握基本的灭火知识和逃生技能。
2.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杜绝火灾发生的可能。
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总结
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总结如下:
一、预案目的
井下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井下设施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二、应急响应流程
1. 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并报告上级领导。
2. 同时启动井下灭火系统,并通知消防队伍前往灭火。
3. 确保现场指挥部的迅速搭建,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三、防范措施
1. 定期对井下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各种设备完好。
2. 提高作业人员的火灾防范意识,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
3. 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遇到火灾应立即使用适当的灭火器灭火,切勿盲目逃跑或随意使用水进行灭火。
2. 灭火后及时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火灾已完全扑灭。
以上总结为井下火灾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希望全体作业人员严格按照预案执行,做好火灾应急工作。
井下火灾专项应急预案范本井下火灾是指在地下矿井、隧道、地铁等封闭空间中发生的火灾。
由于井下火灾的特殊环境和困难性,因此需要制定专项的应急预案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有效的灭火措施。
下面是一份井下火灾专项应急预案的示例:一、组织机构与责任分工1. 预案组成员:包括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部、行动组和支持组等。
2. 职责分工:-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应急工作。
- 指挥部:指挥火灾事故的救援和灭火工作。
- 行动组:进行下井救援和灭火工作。
- 支持组:提供后勤支持和物资保障。
二、应急通信与报警1. 建立井下应急通信系统,包括井下通讯设备和信号灯等。
2. 设置井下火灾报警装置,进行火灾预警和报警。
三、应急疏散与避难1. 制定疏散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点。
2. 建立疏散警报系统,确保疏散顺利进行。
3. 训练人员疏散技能,提高应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井下救援与灭火1. 建立井下救援预案,包括救援组织和装备配置等。
2. 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装备,提供井下救援服务。
3. 配备灭火器材和装备,进行井下火灾灭火工作。
五、井下风险防控1. 加强井下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设施建设。
2. 提供必要的消防培训和教育,增强人员的火灾防护意识。
3. 制定井下火灾应急预案,加强火灾应急管理。
以上是一份井下火灾专项应急预案的简要示例,实际制定应根据具体的井下火灾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还应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演练评估,不断提高井下火灾应急能力。
井下火灾专项应急预案范本(二)1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参见综合应急预案中《不连沟煤矿事故风险分类统计表》。
2处理火灾的基本原则1)控制烟雾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
2)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
3)有利于人员撤退和保护救护人员安全。
4)创造有利的灭火途径。
3应急___机构及职责3.1应急___体系同综合应急预案部分3.2不连沟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部分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的监控方式、方法4.1.1.1使用CO作为早期识别煤炭自燃的指标气体,利用KJ66N 安全监控系统,CO变化异常,及时进行早期预警。
井下发生火灾后应急预案一、概述井下发生火灾是煤矿企业面临的重大安全事故之一,其对矿工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密切关注井下火灾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下面就井下发生火灾后的应急预案进行详细规定。
二、火灾发生后的立即措施1、立即启动火警信号,通知现场矿工和其他相关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场所。
2、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召集应急救援队伍到发生火灾的现场。
3、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火灾情况,请求支援并组织救援。
4、在火灾现场设立前哨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5、对易燃易爆、易氧化物品及设备进行清点,确保不再继续燃烧。
三、应急救援措施1、针对火灾点,迅速调派救援人员和物资到现场进行扑救工作,确保及时有效控制火势。
2、全力开展现场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3、联系专业救援队伍对特殊区域进行救援,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
4、安排人员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调整,确保可靠供氧。
5、在现场设立医疗点和物资储备点,做好现场伤员的救治和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后的恢复重建1、火灾得到控制后,立即开始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排查,确保无余火隐患。
2、开始对受损设施和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生产设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组织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4、组织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5、向上级主管部门适时进行事故报告,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以上所述应急预案为井下发生火灾后的常规处理程序。
针对具体情况,煤矿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预案制定和实施,以达到更好的应急处置效果。
同时,也呼吁相关单位加强火灾防范和安全生产管理,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确保矿工生命财产安全。
大平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第一章总那么一、编制目的1、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2、操纵事故和事态;3、“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4、做好自救、互救和避灾;5、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急预案的作用1、使应急治理工作程序化;2、整合应急资源,提高应急处置的时效性;3、提高应急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三、应急预案的功能1、预防功能:预防事故发生;2、操纵功能:一旦事故发生能够及时操纵并进行处理。
四、应急救援工作的方针与原那么1、应急救援方针: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应急救援原那么〔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2〕在具体的应急救援工作中表达保卫人员平安优先、防止和操纵事故蔓延优先。
〔3〕平战结合,专辅互补。
将日常生产、应急演练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舞实现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培育和发扬辅助应急救援力量。
〔4〕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采纳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多元化猎取事故区域的各种信息、数据,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技术和水平。
第二章应急处置全然原那么1救援时,救人第一,救灾第二;2救人时,救命第一,救人第二;3多人待救时,遵循“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原那么;4平安第一,防止自身伤亡、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
第三章专项应急预案的要紧内容一、火灾事故危险性分析火灾的燃烧会消耗风流中的氧气,使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下落,产生大量的热能、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矿井火灾要是发生在轻易积存瓦斯的采空区、巷道冒落区,还存在诱发瓦斯爆炸的危险,严重威胁着井下矿工的生命平安。
二、井下火灾易发生的地点(1)内因火灾1)有大量遗煤而未及时封闭或封闭不严的采空区、停采线四面。
由于密闭墙质量差,位置不合理,或长期失修,墙内有浮煤堆积,当出现持续漏风供氧时,就可能发生自燃火灾。
停采线是压差较大的漏风通道,碎煤较多,尤其是易自燃的厚煤层开采时,停采线四面发火更加严重。
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井下火灾1.1.1矿井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
1.1.2内因火灾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
外因火灾多发生在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或地面煤场中。
1.1.3火灾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火灾还可能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或引发瓦斯煤尘爆炸,造成很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1.1.4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征兆一般表现为:(1)空气温度、湿度持续性升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2)巷道出现煤炭和坑木干馏的行列火灾气味。
(3)自巷道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增高。
(4)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
(5)电器、电缆发热,有胶皮味。
1.2地面火灾1.2.1地面火灾主要发生在煤场、办公楼、木场、食堂、宿舍等场所1.2.2一般是由明火或电器设备造成的1.2.3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类事故可防可控,要以预防为主。
2应急___与职责2.1应急自救___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基层单位应急自救___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___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2.2应急自救___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2.2.1应急自救___组长职责(1)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2)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2.2应急自救___成员职责(1)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立撤退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最先发现火灾人员的处理程序(1)最先发现火灾人员应该立即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火势情况,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报告。
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查明火灾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
采空区事故应急预案
采空区事故是指煤矿或其他采矿行业中由于采矿活动导致地质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空洞区域。
对采空区事故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急组织:建立采空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救援指挥部应包括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地质部门、医疗救护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代表。
2. 事故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事故情况,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伤亡人数等。
3. 事故疏散:对事故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尽可能减少伤亡人数。
疏散应按照预案中规定的疏散路线和疏散点进行。
4. 救援措施: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合理的救援措施,包括事故现场的安全评估、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等。
5.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安全监测:加强对采空区的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和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7.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8.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事故情况和救援进展,对外界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防止谣言传播和社会恐慌。
注:以上只是大致的采空区事故应急预案,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采空区自燃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采空区自燃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采空区自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2)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技术支持、监测和评估等工作。
(3)通信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通信联络、信息发布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5)安全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安全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1)发现采空区自燃事故后,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2)应急处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组立即组织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
(2)技术保障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通信保障组确保事故现场通信联络畅通,及时发布事故信息。
(4)后勤保障组为救援人员提供物资供应和生活保障。
(5)安全警戒组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安全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事故处理(1)事故原因调查: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五、注意事项1. 事故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迅速行动,密切配合,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2. 事故现场救援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3. 事故信息发布要准确、及时,避免造成社会恐慌。
4. 事故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采空区自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本矿井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修订。
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5.1 事故风险分析煤矿开采煤层为Ⅱ类自燃煤层。
矿井火灾威胁主要为外因火灾。
矿井外因火灾主要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如放炮作业、打钻、机械磨擦、电气设备运转不良、电源短路、电缆老化击穿、电焊气焊、照明、照相摄影等明火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
此类火灾人为因素较多,一旦疏忽管理,随时都会发生。
外因火灾易于发现,但发展速度快、危害严重。
进风井筒、井底车场一旦发生火灾,对矿井安全威胁程度较大。
矿井外因火灾危害程度分析:(1)产生高温和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窒息及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2)烧毁支架、设备,造成财产损失。
(3)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使井下风流紊乱,扩大事故。
(4)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5)使矿井局部或全部停产。
(6)扑灭井下火灾,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7)矿井外因火灾事故发生时,将威胁其下风侧的所有工作地点,火灾扩大甚至威胁整个矿井。
2.5.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5.2.1指挥机构煤矿成立瓦斯爆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成员:其它矿班子成员、副总工程师、各职能部室负责人、救护队队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兼)联系电话:地面0692773336,0117539243, 680(联通),6401(移动),井下直拨7,8000,80012.5.2.2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职责:2.5.2.2.1指挥部职责:(1)根据火灾事故的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2)调动救援力量,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3)及时向公司汇报事故抢险进度等抢险信息。
(4)随时和井下基地、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发布战斗指令;(5)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安全生产措施。
2.5.2.2.2办公室职责:(1)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及时传达抢险救灾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2)负责各有关单位(或抢险小组、人员)的通信联络工作;(3)及时调度事故现场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小组汇报。
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随着矿业领域的发展,矿工在井下作业时面临着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其中包括井下火灾。
井下火灾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整个矿山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对于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矿山设施的稳定至关重要。
火灾预防预防火灾是重要的原则,一定要重视对井下火灾的预防工作。
在井下工作中,应常务检查井下电器、灯源及电缆等,一旦发现破损或裸露导线,必须及时更换和修补。
作业中禁止烟草或其他火源,特别是施工焊工作时注意使用隔离罩和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以避免引火。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一旦发生火灾,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下面是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的详细步骤:1. 立即紧急停机如果发现火灾,必须立即停止井下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运转,以免火势进一步扩大。
2. 集合疏散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向井下全部通道的指定地点集合,并进行疏散。
在疏散期间,必须保持冷静,排除恐慌情绪。
当达到疏散地点后,应按照疏散预案进行组织和布置。
3. 封闭矿井在疏散完毕后,必须立即封闭井口,以防止火灾向地面蔓延。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施行相应的窒息封锁。
4. 通知救援一旦发现井下火灾,必须立即通知救援力量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救援人员应尽快赶到现场,进行火情控制和灭火工作。
5. 火情控制在救援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火情控制工作。
这包括了对着火区域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评估,确定火灾的燃烧条件和范围,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6. 灭火工作在火情得到控制后,必须立即进行灭火工作。
按照标准程序对火源进行灭火,优先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结论井下火灾的发生会对矿山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井下作业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当发现火灾时,必须立即停止井下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运转,采取有效的火灾控制和灭火措施,保障矿工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也应加强火灾预防工作,采取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在保障矿工和设备安全的同时,保障矿山的稳定运转。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应急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火灾扑救、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通讯保障组:负责事故信息报送、通讯联络、调度指挥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火灾扑救物资、救援设备、防护用品等物资的调配。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食品、饮用水、帐篷等。
(5)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预警与报告1. 加强对采空区的日常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 当采空区出现自燃发火迹象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3. 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五、应急响应1. 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通知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到位。
2. 现场处置组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启动火灾扑救设备,进行灭火作业。
(2)疏散周边人员,确保安全。
(3)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 通讯保障组:(1)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通讯联络。
4. 物资保障组:(1)调配火灾扑救物资、救援设备、防护用品等。
(2)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5. 后勤保障组:(1)为现场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后勤保障。
(2)协助现场处置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六、应急处置1. 火灾扑救:(1)根据火灾情况,采取针对性灭火措施。
(2)使用灭火设备、灭火剂等对火灾进行扑救。
(3)对火灾现场进行监测,防止复燃。
2. 人员疏散:(1)组织周边人员迅速疏散,确保安全。
(2)对疏散人员进行安抚,确保稳定。
3. 伤员救治:(1)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编号:AQ-BH-02041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井下采空区自燃发火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for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underground goaf
井下采空区自燃发火应急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一、组织机构
根据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当发生煤炭自燃等事故时,成立救灾指挥部,其成员职责如下:
1.总指挥:总指挥是处理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在副总指挥和矿救护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妥善计划。
全面掌握救灾情况,多听取来自灾区现场人员的反映,会同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情况拟定救灾方案和措施。
经常与上级取得联系,根据救灾的进程,随时决定是否有必要调度其他救护力量。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措施。
协助总指挥组织领导救灾工作。
按营救遇难人员和事故处理措施,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保证征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和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营救事故的专用许可证。
3.调度中心主任: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赶赴指挥部,为指挥部
成员。
立即将事故的情况报告矿山救护队,按指挥部成员各单通知各级领导到指挥部报到。
及时向下传达救灾指挥部的命令。
通知话务员召集有关人员待命。
随时掌握、记录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
详细记录救灾过程中的全部情况。
4.生产技术组:接到事故通知后到指挥部报到,负责准备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完成其他有关任务。
5.安全组: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组织人员对抢救工作和入井人员井行检查控制,无入井许可证不得入井。
6.机电组:接到事故通知后,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掌握矿山停送电和完成其他有关任务。
7.通风组: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以及各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检查,协助矿山救护队完成通风工作。
8.运输组:负责将遇险人员安全送往井上,保证将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送到事故地点。
9.后勤组:负责遇险人员的安置、救灾人员的食宿和其它生活事宜。
10.保卫组:负责救灾人员的保卫工作,维护救灾工作秩序,协助安监员检查井口,按指挥部命令设置岗哨。
密切注视坏人的破坏活动,发现违法行为立即予以拘留。
材料组。
及时准备必需的抢救器材,并运送到救灾地点。
11.区队长职责: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赶到指挥部报到,听候命令。
负责查明本区队、本班人员、留在井下人员,立即汇报指挥部。
采取措施将灾区人员组织带领撤到安全地点,并将现场见到的事故情节、危害和发生事故的原因等情况详细汇报指挥部。
12.跟班队长和班组长职责:事故发生后,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性质、原因、遇难人数等详细汇报调度中心。
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指挥灾区人员撤离,情况紧急时可按避灾路线做出应急措施,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进行汇报。
13.矿灯负责人职责:接到事故通知后,矿灯负责人立即停止矿灯的发放,根据灯牌号码查清留在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汇报指挥部。
立即准备好50盏完好矿灯供救灾人员使用,并检查其它矿灯保证完好。
救灾期间必须留值班人员发放矿灯,每发放一盏矿灯
必须有指挥部的特别许可证。
通风组派专人立即进行自救器的检查和漏气试验,准备好50台完好自救器供救灾人员使用,并检查其它自救器保证完好。
14.驻矿地测站站长:负责准备好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的命令完成测量打钻任务
15.值班调度员职责: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无关的一切通话,并发出事故信号。
按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指挥部报到,并留有记录时间。
指挥部的命令不得拖延,救灾人员向指挥部的报告应立即通话或传达。
二、汇报程序
当发现采空区一氧化碳异常时立即回报通风处。
三、应急措施
1.一般容易发生在回采工作面的两巷(进风巷和回风巷)、两线(工作面开切眼和停采线)和工作面遇断层、变薄带跳面以及采空区等大量浮煤堆积地带,火源隐蔽,但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易于发现,加强对这些地点有害气体(尤其是一氧化碳)浓度的监测,
对于及早采取预防和处理内因火灾的措施意义重大。
2.对我矿煤层有自燃倾向性的特点,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确定采用以氮气防灭火为主,辅以束管监测、均压通风、堵漏等综合的防灭火方式。
3.对可能发生自燃火灾的回采工作面,在开采技术方面,一是提高煤炭回采率,减少遗煤;另一方面是加快回采速度。
采用氮气防灭火,具体内容下面将详细叙述。
3.1采空区注氮防火注氮方式
总体采用间歇式注氮防火,采后工作面采用连续性封闭式注氮防火。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则需注氮:
(1)采空区气温或煤温超过30℃或每天温度上升10℃时;
(2)采空区出水温度超过30℃时;
(3)工作面局部地方出现火灾征兆,如挂汗、焦油味或烟气味时;
(4)工作面因故停采、过断层、停采时间超过5天时;
(5)工作面撤架时间超过一个月时;
(6)采空区一氧化碳含量连续三天超过40ppm或工作面上隅角一氧化碳含量连续三天超过30ppm时。
3.2注氮方法:
(1)对于采后工作面,在封闭时预先将注氮管路埋入采空区(防火密闭内),发现异样时,用橡胶软管将注氮管路与注氮头连接好,及时连续性注氮,直至消除火灾隐患。
(2)扑灭采空区火灾。
首先减少进风顺槽的风量(以200m3/min 为宜),然后在回风顺槽构筑防火墙(尽量靠近火源点),同时接通输氮管路,再在进风顺槽靠近火源处构筑防火墙完成火区封闭,开始注氮。
封闭注氮至火区内一氧化碳含量小于10ppm、氧气含量小于3%时,便于打开防火墙,恢复工作面正常生产。
为保证采空区火源彻底熄灭,仍坚持采空区注氮直至将火源点甩入窒息带为止。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