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25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秦议帝号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①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②,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丞相绾③、御史大夫劫④、廷尉斯⑤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⑥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⑦,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可。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⑧,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⑨,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解读】商周的天子称“王”,诸侯称“公”。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竞相称“王”。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中国后,秦王嬴政对于原先的王号感到不过瘾,认为王号不足以“称成功,传后世”,便决定称“帝”,于是让臣下议其帝号。
丞相等以为古有三皇之说,泰皇最贵,便建议以泰皇为号。
嬴政意犹未尽,决定兼取三皇与五帝之号,号曰“皇帝”。
意在表明,不仅他在现世间至高无上,最为尊贵,就是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相比,他也是最为伟大,最为尊贵。
在这次议帝号过程中,秦王嬴政做了以下决定:①今后以“皇帝”为号。
其意即如上述。
②他本人称“始皇帝”,以后即以世计数,二世、三世……传之无穷。
意思是,他的帝统,千秋万世,不得改变,也不会改变。
③今后皇帝的命令,称为“制”“诏”,皇帝自称“朕”。
这三字为皇帝所专用,他人不得使用。
④废除谥法。
其实质是严禁臣下议皇帝,以突显皇帝的至高无上。
秦始皇死后,其臣下果然没有为他加谥号。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本单元主要讲述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其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第五课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课标内容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3.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4.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作用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提示:从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当时希腊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四个角度归纳概括。
①雅典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使雅典具有了善于妥协的工商文明传统;②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③在奴隶劳动保证下的城邦公民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
2.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中,经历了哪几次重大的改革?每次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3.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每次改革的内容。
4.怎样正确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提示:从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分析一、希腊文明的摇篮——海洋和城邦1、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①环海曲折,良港众多,岛众山重——不利于农耕,工商航海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②这种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孕育古代希腊文明的重要条件,而另一个重要条件,则是古代希腊的城邦体制。
2、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①时间: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②含义:③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④性质:奴隶制阶段古希腊文明是独特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的催生物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1、雅典的民主制形成:公元前8世纪,在希腊氏族制度瓦解的过程中,雅典城邦开始萌芽。
2、奠基——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按照财产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绝官吏贪污,首先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其次对于官吏的任期,按照政绩的好坏来决定。
以是否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推荐贤才、惩治盗贼为主要考核内容。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2.推行均田制提问:实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推行均田制。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把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的经济。
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这一制度先后为北齐、北周沿用,一直到隋、唐,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鼎盛——隋、唐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设立三长制提问:实行三长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国家控制的编户,从而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现象,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推行新的租调制提问:实行租调制的基础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实行租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知识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答案:C
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