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处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一、引言土壤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农业生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我国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以及治理技术,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源: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铬、锌等。
2. 农业投入源: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投入物质中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重金属积累。
3. 城镇化发展源:城市化过程中,高密度人口聚集和大量的建设活动使得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到土壤中。
4. 生活废弃物源:生活垃圾、养殖场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堆肥和填埋过程中,重金属元素也会进入土壤。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特点1. 现状: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严重超标的地区有限,但受到影响的面积广泛。
据统计,我国60%以上的耕地和30%以上的园林绿化土壤已超过土壤质量标准。
2. 特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不均匀: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集中在工业和农业生产密集地区。
(2)难以清洁:由于重金属对土壤的固定效果较好,一旦受到污染很难被彻底清除,需要长期治理和修复。
(3)生物富集:土壤重金属对农作物、植物和动物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通过食物链可能会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结合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理技术:1. 土壤修复技术:(1)植物修复:通过选择一些具有重金属超富集能力的植物,如石竹、大豆等,种植在受污染土壤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去除技术引言:大气环境污染一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中,重金属污染作为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以及去除技术,希望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各种重金属物质。
例如电力厂烟气中的汞、铅等,炼钢厂废气中的铬、锰等。
这些重金属在排放后,会随着气流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2. 交通尾气:汽车的排气中也会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特别是铅和镉。
道路网密集的城市,由于交通密度较大,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更加严重。
3. 燃煤排放: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然而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其中也包括重金属物质。
这些重金属会附着在颗粒物上,随着烟尘进入大气中而产生污染。
4. 科技产品回收与处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不当,也会导致重金属的释放。
在废弃的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视等,含有铜、锡、镍等有害物质,如果没有正确处理,易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去除技术:1.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吸附大气中的重金属。
在煤炭或者木材经高温热解后,所得到的活性炭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汞、铅等重金属物质。
2. 燃烧技术:通过高温氧化反应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气体和灰渣的方法,也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污染。
在燃煤电厂中,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可以减少煤炭中的重金属释放,从而降低大气中重金属的浓度。
3. 电除尘技术:这是一种利用电场力将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通过电除尘器结构上与电气原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去除大气中的颗粒物和附着在其中的重金属。
4. 光催化技术:利用特定的光催化剂材料,在光照作用下,将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分解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大气中的重金属,同时还能提高大气质量。
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重金属污染是指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积累超过一定的安全标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可能引发生物链扰动、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以下将详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治理方法。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1. 工业排放:工矿企业的废水和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经排放后可能直接进入水源和土壤中,加重环境污染。
2. 农药使用:某些农药含有重金属成分,大量使用会导致农田和水源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可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如铅和汞,长期积累可能污染大气和土壤。
4. 生活废弃物:电子废弃物、锂电池等生活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可能进入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1. 生物链扰动: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可能被生物摄取并沉积在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
2. 土壤退化: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会导致土壤酸化、结构破坏,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 水源污染:重金属物质进入水源后,会堵塞水体的排水系统,影响水质,甚至造成水生物的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三、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1. 加强监管:加强对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设立严格的重金属排放标准,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以防止工业排放污染。
2. 推广绿色农业:提倡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使用,避免农药中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3. 促进循环经济:鼓励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减少生活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排放治理技术:采用适当的工艺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和废渣,如化学沉淀、生物处理等,确保重金属排放不超过标准。
5. 修复受污染的土壤:通过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广泛关注重金属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法。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 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
由于其毒性较大,一旦进入水体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自来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源之一,如果存在重金属污染,就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防治方法,以保障自己的饮水安全。
一、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包括电子、化工、冶金等行业。
这些重金属通过排放进入江河湖海水体,最终影响自来水的质量。
2. 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部分残留物会通过农田灌溉或者雨水被冲入地下水,进而被用作自来水的水源。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铅、铬等重金属,会在大气中沉降或者通过雨水被冲入水体中。
二、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长期摄入超过安全饮用水标准的含铅水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良、成人贫血、肾脏病变等。
2. 汞中毒:汞主要通过水中生物进入人体,长期摄入过多的含汞水体会损害神经系统、造成脑损伤和行为异常。
3. 镉中毒:长期摄入镉超标的水会导致骨质疏松、肾脏病变、免疫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
三、自来水中的重金属防治方法1. 监测与检测:建立完善的自来水质量监测体系,及时监测重金属含量。
通过定期抽样分析,确保自来水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水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环境,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农药和化肥污染水源。
3. 污水处理:加强工业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场所的污水处理工作,减少重金属排放。
4. 水质净化技术:通过采用活性炭、反渗透等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5. 定期更换水管:一些老旧的水管内壁会含有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重金属渗出。
因此,定期更换水管是降低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城市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与处理技术研究摘要:城市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通过对城市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处理技术的研究,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当前常用的处理技术。
讨论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城市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1. 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处理技术成为了当务之急。
2. 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城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2.1 工业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铬等。
2.2 农业活动:农田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可能含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通过农田的排水进入城市水体。
2.3 城市排放物:车辆尾气和城市生活污水中的重金属物质通过排放进入城市水体。
2.4 大气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物质可以通过降雨形式沉降到城市水体中。
3. 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广泛的影响。
3.1 对环境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会积累在水体中,破坏生态平衡,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3.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接触重金属污染物可能导致慢性中毒,损伤各种内脏器官,影响生殖和免疫系统功能。
4. 常用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技术目前,有多种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城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4.1 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
4.2 化学处理技术:如电解法、络合沉淀法等,通过化学反应将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4.3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植物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利用生物体的吸附和降解能力来清除重金属污染物。
4.4 高级氧化技术:如Fenton法和光催化等,利用强氧化剂来分解重金属污染物。
5. 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不同的处理技术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源之一,但你是否知道,自来水中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物呢?重金属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受污染的自来水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本文将就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地,就会导致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而当农田灌溉的水源受到污染时,重金属污染就会通过农作物进入自来水中。
3.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是自来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地下水也容易遭受重金属的污染,如地下水源地被废弃物填埋、不当排污等。
二、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自来水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觑。
铅对儿童的神经系统特别具有毒性,汞则会损害人的肾功能,镉的积累会引起肾脏疾病,高剂量的铬对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
三、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治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1. 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各个工业企业应该重视污水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排污标准进行处理,避免含有重金属的废水直接排入水源地。
2. 农业科技创新:农田的施肥和农药使用需要科学合理,选择无重金属污染的农药和肥料,并控制使用量。
此外,农田灌溉水的来源也要保持干净,避免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3. 地下水保护措施:地下水是我们重要的水源之一,必须加强地下水的保护工作,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4. 家庭自来水过滤装置:对于家庭来说,安装自来水过滤装置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这些过滤装置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总结: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的风险,而自来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安全性尤为重要。
重金属污染源1. 引言重金属污染源指的是产生和释放大量重金属污染物的活动或设施。
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毒性。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重金属污染源的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源以及相关的污染防治措施。
2. 重金属污染源类型2.1 厂矿废水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重金属作为催化剂、颜料或电子材料。
这些工业活动会导致大量的废水中存在重金属污染物。
例如,金属冶炼和加工中使用的酸性废水中通常含有铅、锌、镉等重金属。
2.2 矿山废渣和废弃物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这些废渣和废弃物通常被堆放在露天或封闭的堆放场中,如果管理不当,重金属可能会渗入地下水或土壤中。
2.3 厂矿烟气一些工业生产过程如燃煤电厂和焚烧厂排放的烟气中也含有重金属。
燃烧过程中,重金属会与煤炭中的其他元素结合形成气态污染物,然后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3.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影响3.1 环境影响重金属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污染: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降低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并可能进入食物链中。
•水体污染:重金属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大气污染:重金属排放到大气中后可能通过沉降附着在土壤、水体和植被上,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
3.2 人类健康影响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急性中毒:长时间接触或高浓度接触重金属污染物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慢性中毒:长期低剂量接触重金属污染物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对器官、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癌症风险:某些重金属如镉和铬在高剂量情况下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4.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4.1 废水处理针对厂矿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废水处理技术:•化学药剂法:使用络合剂或沉淀剂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沉淀下来。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含有铅、汞、镉、铬、锌、铜等元素的废弃物随着水、土、空气等传播逐渐积累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这种类型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应当引起人们严肃对待。
下面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深入探究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工业、煤炭、电子厂等行业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还有一些民生活动也有可能导致重金属污染,如废弃电池、过期药品和农药等。
这些行业和民生活动都会在生产和使用中产生大量含重金属污染物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果排放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
1.土壤污染土壤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但是重金属污染会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水土保持力,甚至会威胁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和富集使得植物和动物能够吸收到过高的含量,从而带来潜在的危害。
2.水体污染重金属会通过降雨和地表水等方式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对水生生物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
铅、汞等重金属被允许的含量超标后,对于水生生物的危害可以使其生活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或空气中的含量也会危害健康。
一旦重金属被累积,会形成生物链,并会使生物体内含量不断升高。
3.空气污染空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如果超标,则会引发重大的健康危害,如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疾病等。
此外,空气中还可能附着着很多重金属粉尘,直接影响城市的宜居性。
三、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环境,避免重金属对环境的侵害,我国对重金属的管理措施也在逐渐加强。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重金属污染,并对污染在产生源头上下功夫。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民生角度做好防范工作。
1.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垃圾的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产生这些废物后,生产厂家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治理污染源头。
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方法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高导电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铜、锌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中,且难以降解。
因此,重金属污染成为当今世界上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以及当前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产和生活两方面。
在生产方面,重金属污染的产生与许多工业活动有关,如采矿、冶炼、电镀、化工等。
这些行业会产生大量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例如,电子行业排放的含有铅和镉的废水、废气,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威胁。
在生活方面,重金属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废弃电子产品和家庭废弃物。
废弃电子产品内含有大量的铅、镉等有毒重金属,在处理时容易造成环境和健康风险。
此外,生活废弃物中的含重金属垃圾,如电池、荧光灯管等,也是重要的污染来源。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严重的危害。
首先,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人体长期暴露在含有重金属的环境中,会进入人体内部,对器官和身体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如铅的长期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和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损害,镉的积累会导致骨质疏松等。
其次,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是通过污染土壤和水体进行的。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土壤产生酸化和毒性,并通过物质循环被进一步传递到食物链中,对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挑战,治理重金属污染也需要提出多种策略。
以下是目前主流的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1.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采用生物、物理或化学手段,恢复或改善已经受到污染的生态环境。
如利用土壤菌群和植物的生长,修复沉积池、重金属污染地等。
2.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的过程,改变重金属的形态或沉淀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清洁环境的目的。
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与控制第一章: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这些元素具有强毒性、慢性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等特点。
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有:1. 工业污染:重金属是很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如电子产品制造、废水处理、铸造等。
2. 燃烧:重金属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来,如汽车尾气中的铅、工厂废气中的铜等。
3. 农药和肥料:很多化肥、农药中含有重金属元素,如果不恰当使用则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4. 垃圾处理:城市垃圾中含有很多电池、灯泡等含有重金属的物品,如果不足够处理则会导致重金属污染。
第二章: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针对不同的生态系,重金属的危害表现如下:1. 人类健康:重金属会在人体内积累,并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受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
2. 水生生物: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大,导致鱼类、贝类等水产资源的死亡和损失。
3. 土壤:土壤中含有过多的重金属会导致农作物污染,进而威胁人体健康。
4. 生态系统:重金属长期积累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
第三章:重金属污染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控制需要从源头控制和污染治理两方面入手。
1. 从源头控制:通过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鼓励节能减排、推广清洁生产等方式,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源头,防止污染物进入环境。
2. 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包括土壤修复、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一系列措施。
例如采用物理、生物等方式对土壤进行修复,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及通过过滤、吸附、化学沉淀等方法净化空气。
3. 加强监督管理: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管和管理,强化执法力度,注重对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结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长期而且极其严重的问题。
掌握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在控制重金属污染的过程中,应该从源头控制到污染治理,加强监督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防护重金属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药和化学品使用、废弃物处理不当等。
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伤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防护的步骤详细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可能被释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进而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为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环境管理意识:企业应加强环境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 推行清洁生产: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对重金属元素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排放。
- 安装污染治理设施:通过安装和维护废气净化设备、废水处理设施等,有效控制和减少重金属排放。
2. 农药和化学品使用农药和化学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其中一些含有重金属成分,当它们在土壤和植物中积累起来时,可能对农作物和水源造成污染。
为减少农药和化学品使用对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推广绿色农业:鼓励使用无毒的有机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利用天然资源控制害虫和疾病的传播。
- 加强监管和指导: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农药和化学品使用监管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并向农民提供合理使用的指导。
3. 废弃物处理不当废弃物处理不当是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当废弃物直接倾倒到环境中时,重金属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体中,进而影响农作物和地下水质量。
为减少废弃物处理不当对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废物分类:鼓励家庭和企业进行废物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等正确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建设和强化废物处理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科学、安全的废物处理渠道,有效防止重金属污染的扩散。
除了以上措施,个人也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重金属污染的防护:- 食物安全:选择产地清晰、无重金属污染的食品,并注意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摘要: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污染物通过人类活动被输送到土壤,污染物的存在给土壤带来不良后果。
超标的重金属,不仅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会通过食用农产品将其中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当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对人体造成不可治愈的损伤。
因此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土壤污染问题。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治理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1.1大气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物质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汽车尾气、工业粉尘废气所引起。
包含重金属的污染物以气体溶胶形式直接进入到空气中,经风吹雨淋和重力沉降后直接进入土壤中,工业区地带、矿区、道路两侧以及其他城市和工业区土壤对环境影响较大。
中国高速公路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以Cd、Cr、Cu、Pb、Zn、Ni、Mn为主,其中Pb和Cd污染相对较为严重。
它们主要来自于尾气排放、路基风化、轮胎磨损,所产生的污染物沿道路向两侧扩散,在分布上其含量沿公路向两侧主要呈先增加后降低特征。
1.2污水灌溉污水灌溉是常见的再利用方式。
一些企业将未经合格处理的工农业废水、下水道废水等应用于灌溉,导致废水中Hg、As、Cr、Pb、Cd等重金属元素渗入土壤,被有机质、矿物胶体以及黏土矿物等吸附,且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从而富集并迁移,造成灌溉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严重影响土壤安全。
当下已有众多污水灌溉区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远超当地背景值,既影响微生物活性,抑制土壤呼吸,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更对食物链乃至人类健康安全产生危害。
1.3农资施用为了单一追求农产品的产量,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实用性农用产品,如各种功效的农药化肥、地膜以及有机肥等。
某些农药中含有大量的Hg、Pb、Cd;为了延长地膜的使用寿命,地膜的加工过程中往往会添加三盐基硫酸铅、锡类、锑类热稳定剂;用于生产磷肥的矿石原料中含有As和Pb。
某企业每年销售的磷肥中含有大于30t的As和200t的Pb;污泥肥料、猪粪、鸡粪等有化肥中含有一定量的Cu、Zn、Pb、Cr和Cd等;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资产品,都会引起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或超标。
重金属污染:了解来源与处理方法介绍: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一个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来源:1. 工业排放:重金属通常是工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如电子废弃物的处理、矿山开采等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
2. 农业使用: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这些物质可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中。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铅等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大量的汽车排放进入大气中。
影响:1. 健康问题: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导致癌症、肾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
2. 生态系统破坏:重金属污染可以进入土壤、水体和生物体中,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处理方法:1. 减少污染源:a. 改善工业生产方式:推动工业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或避免重金属的排放。
b. 减少燃煤污染:加强煤矿的粉尘控制,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燃煤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
c. 优化农业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采用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方式。
d. 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制定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促使车辆使用更清洁的能源。
2. 污染物治理:a. 重金属富集土壤治理:采用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法、土壤盖层法等,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b. 水体污染治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活性炭吸附、沉淀池和湿地处理等。
c.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其他生物对重金属进行修复和吸附,如菌株、植物和微生物的应用。
3. 加强监测和管理:a.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重金属污染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污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b.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c.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加强公众对重金属污染的认识,鼓励个人和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总结: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严重环境问题,了解其来源和处理方法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与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而重金属是其中一个严重的污染物。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与处理方法,以期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重金属的危害与来源重金属是指比较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它们在环境中的积累会引起水体、土壤甚至食物链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
二、物理化学法去除重金属1. 沉淀法:通过调节污水pH值使重金属离子转变为沉淀物,利用其比重大于水体而使其沉淀。
2.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物质的吸附性能去除重金属离子。
3. 离子交换法:靠离子交换剂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实现去除效果。
4. 气浮法:通过向污水中加入微小气泡,使重金属颗粒与气泡结合而上浮,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三、生物吸附与生物还原法去除重金属1. 生物吸附法:利用活体微生物、生物膜或生物质材料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
如利用藻类、菌类等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和固定。
2. 生物还原法:通过微生物作用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如利用硫酸还原细菌进行重金属的脱毒。
四、化学还原与电化学法去除重金属1. 化学还原法:采用还原剂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还原成金属沉淀。
如利用明矾、硫氰酸钠等还原剂。
2. 电化学法:通过电极反应去除重金属离子,如电解法、电渗析法等。
五、膜分离与综合处理方法1. 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重金属离子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
如逆渗透、超滤、离子选择性膜等方法。
2. 综合处理方法:将不同的去除手段结合起来,以提高去除重金属的效果和经济性。
如化学-生物联用法、生物-膜联用法等。
六、重金属处理后的处置处理后的重金属如果达到一定标准,可以用于农业土壤改良、钢铁生产等行业。
但对于高浓度重金属废物,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置,如固定化处理、焚烧处理等方法。
常见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当我们谈及环境污染时,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重金属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轻工、化工等领域的生产中,因此重金属也经常被排放到环境中。
这些重金属比如铅、镉、铬等往往是毒性较强的,长期接触逐渐积累后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危害。
因此,重金属污染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重要。
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镉、汞、砷、铬、钡等。
它们的来源主要分为:(1)工业废水:电镀、冶炼、机械加工等工业生产行业,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物质;(2)城市污水:如果城市排水处理系统不可靠或过于落后,则废水有可能对环境产生重金属污染;(3)垃圾渗滤液:垃圾填埋后,垃圾中的重金属物质会被渗出来,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4)农业固体废物:使用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化肥、农药等,可能会影响土壤和地下水源。
二、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重金属生物累积性强,因此在环境中长期积累后对人体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铅、镉等重金属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危害较大。
如果人体吸入近似含量的铅或其化合物,就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以及全身内分泌失衡等问题。
而铬、砷等重金属对于分布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三、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目前常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传统治理技术和新型治理技术。
传统治理技术主要是对重金属污染源的直接控制和治理。
其方法主要包括在排放来源实行多重控制,通过污染溯源、排放标准制定、设备更新等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减少重金属进入环境。
而新型治理技术则侧重于对重金属污染的远程控制,主要是依靠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来达到治理目的。
新型治理技术除了传统技术之外,更注重创新技术的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和吸附法是求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两种广泛研究的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采用微生物吸附、微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方法;吸附法则是利用活性炭、聚合物或表面改性纳米材料来吸附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重金属污染是目前环境保护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这些污染物来源广泛,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气体、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其中,水体污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因为水体可以容纳更多的污染物,而且它们可以在其中进行迁移和转化。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以及一些治理方法。
1. 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和特点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如企业排放、汽车尾气、垃圾焚烧、农业施肥等。
它们有着一些特殊的性质,如密度大、稳定性高、难以降解等。
这些特点使得它们很容易在环境中积累和恶化,在人体和生态系统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和治理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2.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重金属可以进入水体中,并在其中进行迁移和转化。
它们会随着水的流动在水体中扩散,也会沉淀在水底,与水体中的微生物、植物发生反应。
其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溶解和离子交换有些重金属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中的,如铜离子、铅离子、镉离子等。
这些离子可以在水体中被溶解、分散,或是与其他离子交换,如钙离子、镁离子等。
在这个过程中,重金属的浓度和活性都会发生变化,对水体及其中的生物和环境产生影响。
2.2 吸附与沉淀重金属还可以从水中被吸附到固体表面,如沉积物、悬浮物、生物体等。
这个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水体中的 pH 值、温度、阳离子的浓度等。
吸附后的重金属可以随着固体的运动而移动,也可以沉淀在水底,被封存或长期地影响水体质量。
2.3 生态学效应水体中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也可能与重金属相互作用,发生一些生态学效应。
如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重金属为其能量来源,而有些植物则会对重金属产生一定的抗性和纳米转化。
对于水体生态系统而言,这些作用可能会对物质循环、生物能量流动、群落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
3. 如何治理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由于重金属化学稳定性高,且污染程度已经相当严重,治理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繁琐、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重金属污染物的危害、来源及处理方法研究[摘要]随着工业排污量急剧增加,大量重金属污染排向了物环境中。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重金属(例如汞)还能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物质。
另外,有毒重金属可以长期停留与积累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进入人体,甚至通过遗传或母乳使婴儿受害,主要表现为富集在人体某些器官内形成慢性中毒。
因此,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其成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重金属工业污染离子交换电解吸附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崇尚工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这种理念已不断渗透到各学科之中,在治理污染技术的开发上也应该寻求这种绿色产业。
充分发挥自然界的天然自净化功能,是在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领域开发绿色环保技术的体现,更是完整地利用天然自净化功能的反应。
本文阐述了重金属的危害、来源及其存在形式,并重点论述了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
二、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1.铅的来源。
铅常被用作原料应用于蓄电池、电镀、颜料、橡胶、农药、燃料等制造业。
铅板制作工艺中排放的酸性废水(pH3=铅浓度最高,电镀废液产生的废水铅浓度也很高。
2.镉的来源。
镉是一种灰白色的金属,自然界中主要以二价形式存在。
镉电镀可以为钢、铁等提供一种抗腐蚀性的保护层,具有吸附性好且镀层均匀光洁等特点,因此工业上90%的福用于电镀、颜料、塑料稳定剂、合金及电池等行业,含镉废水的来源还包括金属矿山的采选、冶炼、电解、农药、医药、电镀、纺织印染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3.镍的来源。
废水中镍的来源废水中的镍主要以二价离子存在,比如硫酸镍、硝酸镍以及与许多无机和有机络合物生成的镍盐。
含镍废水的工业来源很多,其中主要是电镀业,此外,采矿、冶金、石油化工、纺织等工业,以及钢铁厂、印刷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也含有镍。
4.银的来源。
常见银盐中唯一可溶的是硝酸银,也是废水中含银的主要成分。
硝酸银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化工、机器制造、陶瓷、照相、电镀以及油墨制造等行业,含银废水的主要来源是电镀业和照相业。
三、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重金属污染物在大气、水、沉积物、土壤、植物等体系中均有分布,在不同体系中的存在形式不同。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使用污泥和污水灌溉造成的,污水中工业废水占60%~80%,且成分复杂,都不同程度含有生物难以降解的重金属。
1.重金属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近年来,中科院等对长江水环境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结果表明河水中大部分元素主要以悬浮颗粒态存在,而溶解部分的重金属浓度较低,并且总量越是偏高的元素,以悬浮颗粒态存在的比例也越高。
这一特征与区域条件有密切联系,当地理风化强烈时,悬浮质含量直接影响水环境中元素浓度分布。
同时,化学风化微弱使元素难以释放,河水碱性偏低更使溶解态重金属浓度偏低。
2.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存在形式。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的重金属,绝大部分随物理、化学、生物及物理化学作用的进行,迅速转移到沉积物中或通过悬浮物转移到沉积物中。
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状态及特征为:Pb主要趋向于同Fe/Mn水合氧化物、碳酸盐相结合,C u主要形成残渣相和有机质相,而Zn易同Fe/Mn水合氧化物、碳酸盐相结合;Pb、Zn以非残渣相为主要成分,Cu以残渣相为主要成分。
四、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溶解性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或者难溶的金属化合物,从而将其从水中除去。
另一类是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的情况下进行浓缩分离,例如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等。
1.氢氧化物沉淀法。
该方法是通过向重金属废水投加碱性沉淀剂(如石灰乳、碳酸钠液碱等),使金属离子与轻基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从而予以分离的方法。
2.硫化物沉淀法。
该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硫化剂,使金属离子与硫化物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从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硫化剂可采用硫化钠、硫化氢或硫化亚铁等。
此法的优点是生成的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比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小,处理效果比氢氧化物沉淀更好,而且残渣量少,含水率低,便于回收有用金属。
缺点是硫化物价格高。
3.还原法。
该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使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或低价金属离子,再投加石灰使其成为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从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还原法可用于铜、汞等金属离子的回收,常用于含铅废水的处理。
4.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于交换剂的交换基团,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将金属离子置换到交换剂上予以除去的方法。
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如Cu2+、Zn2+、Cd2+等,可以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而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金属离子络合物或酸根(HgCl2-、Cr2O72等),则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予以除去。
5.铁氧体法。
铁氧体是由铁离子、氧离子以及其它金属离子所组成的氧化物,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半导体。
采用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是根据铁氧体的制造原理,利用铁氧体反应,把废水中的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充填到铁氧体尖晶石的晶格中去,从而得到沉淀分离的方法。
6.电解法。
电解法是利用电极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电化学作用而消除其毒性的方法。
按照阳极类型不同,将电解法分为电解沉淀法和回收重金属电解法两类。
电解法设备简单、占地小、操作管理方便、而且可以回收有价金属。
但电耗大、出水水质差、废水处理量小。
7.膜分离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在不改变溶液中化学形态的基础上,将溶剂和溶质进行分离或浓缩的方法。
膜分离法包括反渗透法、电渗析法、扩散渗折法、液膜法和超滤法等。
8.吸附法。
该方法是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除去的方法。
吸附法由于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特别适用于处理含低浓度金属离子的废水。
五、结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已成为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对重金属的处理方面的研究正在全面进行中。
我国也在这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1]任高平.化学法治理铜件酸洗废水并电解回收铜[J].工业水处理,1986,(06).宋世林,赵玉娥.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试验[J].电镀与环保,1984,(02).顾雪芹,曹国良.槽边循环电解法从酸性镀铜废水中回收铜[J].电镀与环保,1984,(02).姜玉兰.含铜锌重金属废水处理[J].工业水处理,1987,(01).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因其某些化合物的生产与应用的广泛,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高浓度污染。
另外,重金属污染物一般具有潜在危害性。
它们与有机污染物不同,水中的微生物难于使之分解消除(可称为降解作用),经过“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虾,大鱼吃小鱼”的水中食物链被富集,浓度逐级加大。
而人正处于食物链的终端,通过食物或饮水,将有毒物摄入人体。
若这些有毒物不易排泄,将会在人体内积蓄,引起慢性中毒。
在生物体内的某些重金属又可被微生物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化合物(如无机汞可转化为有机汞)。
例如众所周知的水侯病就是由所食鱼中含有氯化甲基汞引起的,“痛痛病”则由镉(Cd)污染引起的。
这些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都是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这些重金属所致。
重金属污染物的毒害不仅与其摄入机体内的数量有关,而且与其存在形态有密切关系,不同形态的同种重金属化合物其毒性可以有很大差异。
如烷基汞的毒性明显大于二价汞离子的无机盐;砷的化合物中三氧化二砷(As2O3,砒霜)毒性最大;钡盐中的硫酸钡(BaSO4)因其溶解度小而无毒性;BaCO3虽难溶于水,但能溶于胃酸,所以和氯化钡(BaCl2)一样有毒。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和大,积累多了肿瘤几多了,还会影响我们的新陈代谢,如铅会和我们人体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化合成致癌物。
无机污染物中的氰化物(KCN.NaCN)的毒性是很强的,氰化物以各种形式存在水中,人中毒后,会造成呼吸困难,全身细胞缺氧,导致窒息死亡。
氰化物主要来自各种含氰化物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煤气厂废水,炼焦炼油厂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的废水。
最应引起人们注意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
铅可以作为农药及汽油、油漆、家具、瓷器等的添加剂。
燃煤也会释放出大量的铅。
铅的危害主要是会引起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儿童处于发育阶段,机体对铅毒的易感性较高。
另外,高浓度的铅尘大多距地面一米以下,这个高度恰好与儿童的呼吸带高度一致。
因此,儿童通过呼吸进入体内的铅远远超过成人,加上某些儿童有吮吸手指的不洁行为,学习用具如铅笔、蜡笔、涂改笔及油漆桌椅中的铅,都可“趁机而入”。
此外,铅在极低浓度下即可经胎盘转移,损害胎儿及出生后婴儿的智能及生长发育。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铅危害最简单的方法。
另外如果有铅的接触,可以到医院检查血铅指标,以便及早预防和治疗。
汞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以在采矿和相关的化工生产中流入环境而造成污染。
另外燃煤、化妆品、日光灯、温度计等都可能含有一定数量的汞。
如果大量吸入和接触,汞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和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严重的损坏。
汞污染造成中毒最典型的就是“水俣病”。
1956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后来研究证明,汞来自湾边的一个化工厂的污水排放。
由于化学甲基化和生物甲基化作用,汞可以在环境中变为甲基汞,甲基汞具有很高的毒性,容易在食物链中富集和放大,造成极大的危害。
有些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化妆品含有很高含量的汞,购买使用时要谨慎选择。
汞易挥发,如果遇到汞溢出或泄漏事件时,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处理,应迅速离开至安全地方。
镉用途很广,镉盐、镉蒸灯、颜料、烟雾弹、合金、电镀、焊药、标准电池等,都要用到镉。
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
日本富县的神通川流域出现的“痛痛病”就是镉环境污染造成的人类健康公害事件之一。
由于矿山废水污染了农田,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了人体,慢慢积累在肾脏和骨骼中并引发了中毒。
患了“痛痛病”的人,主要症状为骨质疏松。
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全身数处发生骨折,后来发展为骨质软化和萎缩。
患者疼痛加剧,自下肢开始,再到膝、腰、背等各个关节,最后疼痛遍及全身,“痛痛病”因而得名。
预防镉的危害,主要是不要食用污染地区的农产品,这些工作需要政府部门严格的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