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符合纺织品中有关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禁令 的规定
- 格式:pdf
- 大小:433.46 KB
- 文档页数:5
欧盟美国中国对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种类和限量要求2、欧盟(1)欧盟危险物质分类:原料分类毒性及危害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变性的乙醇无邻苯二甲酸丁酯苄酯(BBP,CAS:85-68-7)Cat2,R61;N,R50,R53 损伤人体生殖能力;对人体具有发育毒性;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有害;对环境危害;对水生物非常有害;对水造成长期副作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Cat2,R61;N,R50, 损伤人体生殖能力;对人体具有发育毒性;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有害;对环境危害;对水生物非常有害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无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CAS:117-81-7) Cat2,R60,R61 损伤人体生殖能力;对人体具有发育毒性;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有害(2)SCCP的意见:2007年,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SCCP)对化妆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结论如下:第一,无需更新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评价,其在化妆品中使用安全;(SCCNFP 分别于2002和2003年对DEP进行了两次评价,结论一致,即:SCCNFP认为DEP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是安全的,同时认为目前无需建议制定警示或限制条件。
)第二,针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等物质,尽管部分物质的数据不充足,但考虑到在香水样品中的较低含量,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可以计量的风险。
第三,针对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酯苄酯(BBP),根据MoS,SCCP认为化妆品中的这三种物质总量达到100ppm,或单个物质达到100ppm,均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3、美国(1)CIR评价化妆品成分专家评价组(CIR)2010年9月公布的安全使用的原料列表中有关邻苯二甲酸酯的原料如下:原料用量评价结论评价日期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变性的乙醇可达99% 使用安全2008年邻苯二甲酸丁酯苄酯(BBP,CAS:85-68-7)目前无使用1992年报告,根据现有数据,按照目前的使用和用量,该原料是安全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防范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污染的紧急通
知
【法规类别】污染防治
【发文字号】工信部原[2011]303号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11.06.30
【实施日期】2011.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防范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污染的紧急通知
(工信部原[2011]3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行业主管部门:
近期台湾“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风波越演越烈,发现的问题产品和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防范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食品的污染,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主管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对涉及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排查工作。
对辖区内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要依职责、划区域实施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有关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企业
1 / 1。
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食品安全办综合司: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
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脂)(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卫生部办公厅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概况及法规标准现状王笑妍;薛燕波;者东梅;高昂;郭若海;高静【摘要】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毒性和代谢方面介绍了该类增塑剂.同时,简述了其前处理和仪器检测的方法,另外还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现状,并对增塑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科研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9(033)006【总页数】11页(P95-105)【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毒性;检测;法规;标准【作者】王笑妍;薛燕波;者东梅;高昂;郭若海;高静【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00 前言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塑料及其制品中常用的添加剂,可用于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延展性及柔韧性等。
邻苯二甲酸酯(PAEs)又称酞酸酯,由邻苯二甲酸和醇类化合物酯化合成,是国内外用量最大的一类增塑剂,约85 %的增塑剂属于邻苯二甲酸酯类[1]。
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具有成本低廉、无色无味、增塑效果好、耐低温等优点,常被用于改善聚氯乙烯(PVC)、氯乙烯共聚物、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塑料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纺织品、化妆品、地板、玩具、医疗器具等行业。
市场上,最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以下简称邻苯类增塑剂)有6种,如表1所示。
表1 6种常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基本信息Tab.1 The information of six common PAEs序号增塑剂名称缩写CAS号化学结构式分子式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84-74-2C16H22O42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85-68-7C19H20O4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或DOP117-81-7C24H38O44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117-84-0C24H38O45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28553-12-0C26H42O46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26761-40-0C28H46O4除表1中6种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外,市场上还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环已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等几十种邻苯类增塑剂。
各国邻苯二甲酸酯的限制标准近期的研究表明人类暴露在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其对实验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可能在比以往认为的剂量低得多的情况下就会发生。
欧盟和美国已经通过了对多种邻苯二甲酸酯在儿童玩具中的最高含量的限制法规。
欧盟已经禁止多种邻苯二甲酸酯在化妆品中的使用。
应注意大多数邻苯二甲酸酯因为对生殖系统及发育没有毒性而不必过于担心。
值得关注的包括(可能不限于):DEHP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P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BBP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DID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EP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nHP 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已颁布的邻苯二甲酸酯限制: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政府机构发布了针对特定邻苯二甲酯的禁止限度。
EFSA已经发布了3种邻苯二甲酸类物质的TDIs(每日可容忍摄入量):1.DEHP:0.05 mg/kg 体重2.DBP:0.01 mg/kg 体重3.DINP:0.15 mg/kg 体重2011年3月,在台湾健康部门的官员发现起云剂被用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掺假的情况后,迅速颁布了针对5种邻苯二甲酸类物质的TDIs,包括:1.DEHP: 0.05 mg/kg 体重/天2.DBP :0.01 mg/kg 体重/天3.DINP :0.15 mg/kg 体重/天4.BBP :0.5mg/kg 体重/天5.DIDP :0.15 mg/kg 体重/天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食品安全中心(CFS)采用了以下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执行标准:1.DEHP : 1.5 ppm (mg/kg)2.DBP : 0.3ppm;3.DINP : 9.0 ppm;越南健康部颁布了1项TDI:1.DEHP :1.5mg/kg 体重/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境监控危害评估办公室发布了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NSRLL(非明显危害水平),或者MADL(最大允许剂量水平):1.DEHPNSRL : 310 mg/天MADL (成人):410 mg/天(口服)MADL (婴幼儿,29天至24月):58 mg/天(口服);MADL (新生儿,0至29天):20mg/天(口服);2.DBPMADL :8.7 mg/天3.DIDP (从上次报告开始采用)MADL :2200mg/天4 DnHPMADL : 2200mg/天(口服)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TDIs:1.DEHP ( 饮用水) :25mg/kg体重/天;2.DEP :0.5mg/kg体重/天;3.BBP : 1.3mg/kg体重/天。
邻苯二甲酸酯各国禁令分析近年来,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禁用限用法律法规,目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已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化学安全性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主要功能是软化PVC塑料,增强其柔韧性,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了50余年。
作为目前性能最好也最廉价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被广泛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清洁剂、个人护理用品等数百种产品中。
然而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过量的邻苯二甲酸酯还会危害儿童的肝脏和肾脏。
现在欧盟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禁止或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的使用。
目前被各国禁用限用的主要有6种邻苯二甲酸酯,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
2005年12月27日,欧盟发布了2005/84/EC指令,要求:所有玩具及育儿物品中,DEHP、DBP和BBP的总含量不得超过0.1%(质量比,以下同);所有可以放入儿童嘴中的玩具及育儿物品,DINP、DIDP和DNOP的总含量不得超过0.1%。
而欧盟成员国之一的丹麦,除了同上述欧盟所规定的六项含量要求外,针对小于三岁幼童所使用的玩具及育儿物品,其他任一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不得超过0.05%。
自2005年欧盟颁布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的指令2005/84/EC,并于2007年1月16日实施来,邻苯二甲酸酯就一直成为欧盟和世界各国的关注对象。
2008年8月14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通过了《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
该法案被称为是自1972年CPSC成立以来最严厉的消费者保护法案,影响着美国所有生产、进口、分销玩具、服装和其他儿童产品及护理品的相关行业,对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做出了严厉的规定。
各国关于PVC材料及增塑剂的安全规定PV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材料,广泛用于建筑、电线电缆、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
然而,PVC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会使用增塑剂,例如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各国制定了相关的安全规定来管理PVC材料和增塑剂的使用。
在欧盟,对PVC材料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欧盟委员会于2024年发布了禁止使用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法规。
根据该法规,禁止使用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PVC材料不能用于制造儿童玩具或者与食品接触的产品。
同时,欧盟还制定了标准EN71,规定了儿童玩具的安全要求,包括限制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使用。
在美国,对PVC材料和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使用也受到了监管。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例如,EPA在2024年发布了有关拟禁止六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规定,以限制其在儿童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的使用。
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对PVC材料和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进行了监管,制定了相关的限制和标准。
在日本,对PVC材料和增塑剂的使用也受到了监管。
日本工业标准(JIS)设定了PVC材料的标准,包括其成分和性能要求。
日本也对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制定了相关的规定,限制其在儿童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的使用。
此外,日本还规定了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使用限制。
除了上述国家,其他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关的安全规定来管理PVC材料和增塑剂的使用。
这些规定主要包括限制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使用以及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方法来评估PVC材料和增塑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这些安全规定的出台旨在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