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6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是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最早、最重要的教育者。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扮演好引导者和榜样的角色。
首先,父母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环境,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家庭活动、家庭会议等方式,加强家庭的凝聚力,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其次,父母要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例如,要求孩子守时、讲究卫生、尊重他人等。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对孩子起到激励和引领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力。
其次,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校本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德育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对传统文化、艺术品味的兴趣,塑造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抵抗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正面的社会价值观。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照顾。
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等渠道,提供各类培训、实践机会,让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长见识,培养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其次,媒体在社会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媒体要注重内容的正确性和可信度,传播正能量,倡导健康的价值观。
同时,青少年也要学会正确使用媒体,增强辨别能力,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最后,人人都应该为社会道德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三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三篇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上占优势的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青少年从心理上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试图以其价值观、人生观及生活方式影响我们的青少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供大家参考!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1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这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1、生活方式上追求奢侈荒诞。
超高消费、攀比阔气、随意浪费。
穿名牌服装,佩戴贵重饰品,随意浪费粮食、学习用品。
2、道德观念上偏离主流。
英雄情结缺位,集体观念的流失,阅读品位低俗,政治情绪过激,违法犯罪上升。
3、理想信仰上三观模糊。
学习不刻苦不努力,遇难则退,遇挫则颓;人生目标唯金钱为上,多则是成,少则为败。
4、文化认同上轻民族重西方。
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知之甚少。
个性张扬而不顾及他人。
二、如何加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1、必须从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并落到实处。
2、根据青少年认知和情感意志成长变化的规律,切实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德育工作的方法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科学有效。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安排一定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保障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走访、参观调查、劳动锻炼,进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
3、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时代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要进一步强化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他们逐步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要强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思想道德规范。
青少年红色思想道德主题教育在这个时期开展青少年红色思想道德主题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年青少年红色思想道德主题教育(通用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青少年红色思想道德主题教育精选篇1当你在无意的匆匆度着年华,可否想到祖国。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我们的祖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和敌人做殊死的斗争,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富强。
因此,我们要时刻谨记“热爱伟大祖国”。
爱国其次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当今,纵观风云,日本对我国的领土主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它们光天化日下对我国进行挑衅。
这是极大的侮辱,我们难道不应该奋起反抗吗?当然我们没有任何经济能力和物质能力,但我们却可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爱国就是从爱学习做起,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完成好作业。
爱国要从爱家人,爱我们的同学做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爱国要从爱校园,爱我们的环境做起。
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我们也应向许多的古今爱国人士学习,抗美援朝期间,邱少云和他的战友要完成一样任务,到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可是,敌人看到一只野鸡,就开了半天枪炮。
邱少云等人好不容易才到了潜伏地。
第二天,敌人无意中发射了一颗燃烧弹,正巧打到了邱少云,邱少云为了国家忍住了火烧,连叫都不敢叫,生怕被发现了。
他明白自己要牺牲了,就小声的对他的战友说:“我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了,你一定要完成啊!”烈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邱少云她舍身为国,即使牺牲了也不害怕,只是咬牙坚持。
被烈火灼烧身躯那是多么痛苦啊。
而邱少云却能坚持住,他的心里有一种意志力,为了祖国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真是应了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位女子竟能挺住如此那个疼痛,作为现在社会的我们,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不应好好学习,努力为国争光吗。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一、青少年道德认知培养青少年时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培养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在青少年道德认知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加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高其文化自信。
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同时,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此外,还应积极配合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学校德育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
学校应注重德育教育,将德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师德建设,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此外,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社区参与社区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场所。
社区应积极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同时,社区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与帮助,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此外,社区还应加强与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五、网络素养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至关重要。
应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此外,还应鼓励青少年在网络上积极参与正能量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其思想道德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应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虚幻世界等直接影响着青少年。
一些青少年的言行因此出现了问题,如独生子女的自骄、自私、早恋、受不了批评和挫折、自由散漫,甚至违法犯罪,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没有跟上。
为此,笔者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思想先行,让道德占领心田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对人民有益的珍品。
从古至今,强调仁爱,强调为人民服务。
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那么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虽然很多学校都把公民道德规范“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贴在了教室里,可要让这几个字从墙上走到学生的心田里,还需要许多努力。
笔者认为:凡事必须思想先行,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有正确的行动。
怎样让青少年的思想先行呢?这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教得好,为人师表,更要从思想上诊断出学生所犯错误的根源。
首先是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是家庭教育;第三,青少年本身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以德治学,让文化在道德中升华“积善成德”是古之名言。
在教育中也要以德治学,让学生把中国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周恩来同志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在当今教育界的现实中,很多学校和家长都以学生的分数多少论成败;以学生的成绩好坏论英雄;以中考和高考的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学校优劣。
首先,笔者不反对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评价,但在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同时更应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学生为自己的前途而读书,变成为社会进步而读书,为中华的社会繁荣而读书,让文化在道德中升华。
把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传统认识,逐步提高到孩子是自己的更是国家的大局意识,从而把学生和家长的思想统一提高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境界,树立科学发展的人才观点。
让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思想道德觉悟,让学生自觉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达到学以致用,用有成果。
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摘要:本文提出了当前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要性作出了一定的阐述,并且论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与原因中国古文化一、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1、不太尊重别人现在很多青少年不太尊重别人,特别是对长辈不尊重。
历史上,中国自古就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崇尚礼仪。
事实上,古人重礼,是很有道理的。
作为一般交际而言,礼在先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打仗也是先礼后兵,甚至可以以礼退兵。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能够用“礼”来化解矛盾,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都需要尊重,只有得到了尊重之后,人才能比较好地进行感情的交流。
如果没有一定的情感交流,接下来,人与人之间很难进行事情的合作。
作为交际,也是从认识开始,如果不注意礼仪,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太好的话,别人很难给你第二次机会。
现在的社会,在很多的事务中,更要讲究团队精神,互相之间不能建立很好的感情,是很难把事情进展下去的。
还有,许多青少年对同学、老师、以及其它场合中的人不太尊重。
同学之间,有些青少年不要说是尊重,就是互相之间不打骂就是不错了。
在师生之间,现在的学生不能和过去的学生相比,不要说和古人相比,就是与二十多年前的学生也无法相比。
当然,在“文革”的时候,学生就开始不尊重老师了,很多老师被学生拖到街上游行,一些老师都是被学生打死的。
以前的学生真的很怕老师,当然不是说怕就好,至少能证明那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很有威严的。
在那种情况下,能对学生比较好地施展教育。
而现在,老师真的有点怕学生了。
甚至经常发生学生打老师的事情。
所以古代的老师会毫无保留地教导弟子,而现在的一些教师,他可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完成他的工作任务,对太调皮的学生就不想去惹麻烦了。
反正,青少年不尊重长辈和老师,便无法教养!在其它社交场合,很多青少年之间也缺乏尊重,其实他们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尊重”的重要性。
浅谈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建设;教育改革新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
但是社会复杂,由于分辨能力较差,所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上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学生没有理想、消积颓废、厌学;有的学生目无师长,文明意识差,缺乏公德意识;有的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打架斗殴或盲目模仿成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等等。
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14岁以下犯罪的占全国案件的22﹪,尤其是清华大学刘海洋事件后,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身为教师,尤其是当代这些青少年的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探讨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抓好师德建设,注重熏陶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品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必须使教师心中明确“教育无小节,事事皆楷模”。
要发现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良好的师德意识和师德思想,锻炼师德意志,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真正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其次,真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例如举办礼仪、礼貌讲座,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征文比赛和丰富的辩论会,请司法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等。
从生活上照顾、从思想上引导。
2012年5月底,以“关注自我”为主题的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幕。
来自北京的14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在为期一周的心理健康节中,针对自己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进行了咨询,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有25.39﹪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还在成上升的趋势,17﹪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组织者认为目前不少高校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就是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再次,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是必然的潮流趋势,如何有效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地成长,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必须改革教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