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我国铁路工程项目投资体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摘要:铁路在我国运输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领域。
随着我国铁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加,铁路的建设资金来源日益紧张,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铁路工程项目投资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必要性,并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我国铁路投资体制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铁路;投资体制;债务;监管一、我国铁路投资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国务院在2004年7月公布了针对铁路投资和融资改革的《决定》,当年的9月份,铁路部门公布了改革铁路投资和融资改革的执行意见,意见提出吸纳社会资金建设铁路、采取投资者的身份不再局限于一种、对好的资产进行重组、对铁路债券进行优化、吸纳外资等改革措施.铁道部门在2005年的7月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的建设与经营[2]。
铁道部门在2006年6月发布了《“十一五”铁路投融资改革推进方案》,提出要利用改革,健全铁路投资融资新体系,创建新的铁路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2]。
铁路部门在2012年8月公布了《有关支持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资的实行意见》,意见提出继续推行改革铁路投资和融资体系,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改进铁路债券的发行模式,支持铁路改组上市,同时扩大保险和基金这两种筹资方式在铁路上的投资力度,进行多种筹资渠道的探索,吸纳民间资本进行铁路建设,拓展其模式。
国务院在2013年发布改革方案,在铁路部门采取政企分离的政策,把铁道部门归到交通运输部,建成国家铁路局,通过交通运输部门管理铁路部门的其它行政事务,建成中国铁路总公司,取消铁道部[1]。
之后,8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又提出了六点建议.二、我国铁路投资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016年我国铁路在固定资产的投资计划达为八千多亿元,有九千多公里以上的投产新线。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总体情况近10年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投资总额从2011年的约2.05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8万亿元,累计增长超过50%,年均增长4.4%o大规模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有力支撑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快速完善,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在“稳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十三五”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8万公里;公路网总里程达到51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5.5万公里;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2893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6万公里,拥有民航机场241个,城市道路49.3万公里,总体已形成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从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资金来源来看,多年来已形成了财政投入配套一定社会融资的供给体系,该体系带动了交通固定投资的高速运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财政交通运输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十三五”时期,我国各级财政5年累计投入资金7.5万亿元,拉动交通运输领域形成超过16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其中,中央财政5年累计安排投资3.4万亿元,占交通运输领域财政总投入的45%,包括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1.42万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3542亿元、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146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539亿元、铁路建设基金2448亿元、民航发展基金1789亿元、港口建设费794亿元、邮政普遍服务与特殊服务补贴304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固定投资五年累计安排的财政资金1.16万亿元,占财政交通运输领域投入总规模的15%;公路固定投资5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5.69万亿元,占财政交通运输领域投入总规模的76%;水运5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0.23万亿元,占财政交通运输领域投入总规模的3%;民航方面全国5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0.39万亿元,占财政交通运输领域投入总规模的5%;邮政方面5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415亿元,占财政交通运输领域投入总规模的l%0综上所述,从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来看,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十三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24.92%,65.65%,3.94%,2.78%,2.71;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各级财政投入占47%。
铁道部2010年铁道统计公报2010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11年5 月9 日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建设和运营两手抓,铁路发展取得新的成果,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
一、运输生产旅客运输。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5158万人、增长9.9%。
其中,国家铁路164761万人,增长9.3%;非控股合资铁路1211万人,下降1.9%;地方铁路477万人,增长13.8%。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8762.1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883.29亿人公里、增长11.2%。
其中,国家铁路8725.72亿人公里,增长11.3%;非控股合资铁路30.15亿人公里,下降9.1%;地方铁路6.31亿人公里,增长11.9%。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64271万吨,比上年增加30923万吨、增长9.3%,增量首次突破3亿吨。
其中,国家铁路309541万吨,增长11.5%;非控股合资铁路35641万吨,增长11.7%;地方铁路19089万吨,下降20.0%。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7644.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404.96亿吨公里、增长9.5%。
其中,国家铁路25937.35亿吨公里,增长9.7%;非控股合资铁路1590.72亿吨公里,增长8.8%;地方铁路116.07亿吨公里,下降8.3%。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62929万吨,比上年增加30887万吨、增长9.3%。
其中,国家铁路308209万吨,增长11.6%;非控股合资铁路35630万吨,增长11.7%;地方铁路19089万吨,下降20.0%。
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7332.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389.19亿吨公里、增长9.6%。
其中,国家铁路25626.19亿吨公里,增长9.7%;非控股合资铁路1590.45亿吨公里,增长8.8%;地方铁路116.04亿吨公里,下降8.3%。
我国新建铁路投融资运作模式研究殷红军;周国光;罗赛【摘要】@@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扩大内需,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导,铁路行业引进社会资本的速度明显加快,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进,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运作和政策指导等问题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及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期刊名称】《交通企业管理》【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3页(P1-3)【作者】殷红军;周国光;罗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扩大内需,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导,铁路行业引进社会资本的速度明显加快,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与此同进,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运作和政策指导等问题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及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国家铁路行业管理部门,铁道部在铁路资金筹措方面,有经验,也有教训。
笔者对在我国铁路投融资历史发展情况回顾、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铁路资金筹措的具体来源,结合对西延(神)铁路以及太中(银)铁路建设资金股本结构的分析,总结我国铁路资金模式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地区(经济起步地区)、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来源渠道及特点,对我国铁路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和现状进行总结。
一、我国新建铁路建设投资发展阶段1.我国铁路投融资相关政策演变笔者认为,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国家投资期、政策改革期和加速发展期。
我国铁路投融资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铁路自身高度计划性的要求,使得我国铁路建设基本全部依靠国家投资。
众所周之,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在很长时间里由国家建设、国家经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基层站段的管理模式一直是我国铁路的基本管理形式。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铁路系统沿袭高度的计划性,内设公、检、法和文、教、医等机构,在投资、生产、经营等领域绝少与外界发生联系。
论题: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章铁路运输1.1铁路运输的概述1.11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1.12铁路运输的特点1.2铁路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2章我国铁路运输现状2.1铁路运输当前存在的问题2.2铁路运输的发展对策摘要: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运输方式,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铁路运输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等特点,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的优势,适合于长距离货物。
发展铁路运输,推动铁路运输高速高效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讲述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特点,论述铁路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及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做出一系列对策分析,使铁路运输朝高速化发展。
关键词: 铁路运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策分析1章铁路运输1.1铁路运输的概述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从而实现人和物的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
1.11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1.我国铁路建设状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建铁路干线已经从沿海伸入中部和广大的西南,西北地区,过去铁路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已得到逐步改善。
我国铁路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三横、四纵、三网和关内外三线为骨架,连接着众多的支线、辅助线、专用线,可通达全国的省市区的铁路网。
截至2010年底,由于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迅速增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5660.7公里、增长6.6%,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全国铁路货运量288224万吨,国家铁路货物周转量(含行包)21954亿吨公里,完成货物运费收入1281亿元。
全国国家铁路建有车站5576个。
仅2010年全年投产新线4908.4公里、复线3792.4公里、电气化铁路6029.7公里。
并且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1年全国铁路建设市场简析来源:中国拟在建项目网 2011年11月30日【字体:大中小】多年来,我国铁路一直在进行路网建设“大跃进”和速度提升“大跃进”,在促进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效应,比如设计不尽合理,工程质量不过关,产品质量不达标,造成行车事故频发等。
2011年7月,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铁路建设彻底陷入了困境中。
下面我们将对2011年前10个月的铁路建设市场进行盘点,并对铁道部的最新动向进行跟踪,以期能抓到市场复苏的时点。
1、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2008年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从“常态”到“高峰”再到“低谷”的过程,短短几年,铁路建设市场犹如坐一趟“过山车”。
1.1 2008年至2011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倒“U”字型2005年以来,铁路投资逐年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铁路建设得到政策支持,增速较快。
201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8426.25亿元。
然而进入2011年,在安全检查和融资吃紧的双重压力下,我国铁路投资快速下滑,投资规模大幅缩水。
资金的紧缺,直接导致了整个高铁建设的放缓。
图1 2004年至2011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铁道部1.2 2011年前9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2011 年2月14日,铁道部发布的公告显示,2011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规模为8500亿元。
而从2011年3月开始,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呈直线下滑态势,至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为3954亿元,较2010年同期下降19.3%。
预计2011年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会超过5000亿元,此数值仅为铁道部2011年初8500亿元计划投资的60%。
图2 2011年前9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铁道部2、铁路建设市场全面萎缩2.1铁路前期项目审批数量减少60%铁道部9月27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铁路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程序,按照立项、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的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建设,各阶段工作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和深度,不得将本阶段工作转入下阶段。
河北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交通运输现状及前景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101学生姓名(学号)陈明明(100205129)指导教师穆莉英完成时间 2011年12月30日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目录摘要 (2)前言 (3)一、交通运输的概念 (3)二、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 (3)㈠铁路运输 (3)㈡公路运输 (4)㈢水路运输 (5)㈣航空运输 (6)㈤管道运输 (6)三、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6)㈠综合交通体系 (6)㈡智能运输系统 (7)结论 (8)参考文献 (9)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前景交通运输专业101班陈明明学号100205129【摘要】了解国内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主要分析了我国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的现状及发展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及对其科研方面的技术支持都在不断的加强,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我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交通运输体系,也确定了自己的交通运输方向,虽然,目前与西方的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关键字】交通运输现状发展方向前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日渐加重。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出行,也是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同时又保证了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对现代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交通运输的概念广义上说“交通”指人、物以及信息的空间移动,即人和物的转运和输送。
但随着科学在交通上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物和信息的传输系统,使“交通”可以仅仅定义为:“运输工具”在线路上的流动。
“运输”通常指“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交通和运输单纯的从概念上来说所侧重的点是不同的。
交通关注的是运输工具的流动情况,与所承载的物品的数量等无关。
而运输则侧重运输工具上的人和物资的多少情况。
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交通是运输的前提,运输又是交通的目的,所以交通运输一词才全面的描述了运输工具、人员、物资在运输路线上的情况。
中国2008年铁路基建投资3000亿元 2008年01月13日 17:19 《财经》杂志网络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京沪高铁是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其工程质量好坏将
决定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成败。
”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张娜】在1月11日举行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到2010年之前,中国铁路发展的重点仍是搞好铁路建设
和提高装备水平,增强铁路运输生产力。
据悉,包括京沪高速铁路在内,铁道部计划2008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000亿元,新线铺轨4415公里,复线铺轨3405公里。
刘志军介绍说,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万公里以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达到7000公里,快速客运网达到20000公里以上。
刘志军2003年就任铁道部部长之初,即提出铁路要“跨越式发展”,并将工作重
点由管理体制改革转向铁路建设。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0万公里。
2007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把原定的10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
截至2007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8万公里。
刘志军指出,为完成2010年的建设目标,今后三年,将有1.5万公里铁路新线建成投产,其中客运专线
7000公里。
他强调:“京沪高速铁路是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大规
模铁路建设的成败。
”
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总长约1305公里,设计时速为每小时300-350公里。
京沪高速铁路历经十余年的漫长论证,于2007年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目前正在进行工程项目咨
询及施工招标,预计于2008年初开工。
为加快发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到2010年,铁道部还将在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和内地主要城市建成18个集装箱中心站,构建双层集装箱运输主通道。
这一项目投资总额初步估算为120亿元人民币,其中昆明物流中心已于2006年11月建
成。
刘志军还表示,解决旅客乘车难的关键在于客货分线。
2010年以前,京广线以东的主要干线将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并完成电气化和机车车辆装备的更新换代。
2007年,中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3.6亿人,比上年增长8%;货物发送量完成31.2亿吨,比上年增长8.6%;运输总收入完成3308亿元,比上年增加335亿元,增长11.3%,国铁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运输利润80亿元。
■
路透北京1月8日电---新华社报导称,中国2009年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加2,650亿元,增长79%,是中国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产最多的一年. 报导援引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称,目前在建新线规模达到3.3万公里,投资规模达到2.1万亿元.
报导称,全年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达200多项,批复立项75项,批复可研150项,全年新开工项目123项.
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21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
截至2009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完)
2010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今年前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6.76
亿元,同比增长18.2%。
我国已进入大规模铁路建设最
高峰时期、大量新线投入运营最高峰时期和新技术装备
制造、运用最高峰时期。
2010年,我国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这笔庞大的投资将投向哪里?又将给铁路运输带来哪些提升?
运输能力大提升
到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增加8%,高铁运输能力再提高70%。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建设新线路,铺设复线,对既有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以及购置铁路机车车辆等运输装备。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介绍,到今年底,我国将有4613公里的新建铁路投入运营,还将有3438公里的复线投运,使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增加8%。
其中,今年将再添客运专线1669公里,这意味着今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将接近4000公里,运输能力将再提高70%。
高密度、高速度、大容量、低能耗的铁路运输将重新勾勒百姓出行半径与区域经济版图。
今年,全国铁路计划新线路铺轨3690公里,复线铺轨3150公里,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目前北京—石家庄、上海—杭州、南京—杭州、杭州—宁波、南京—安庆、西安—宝鸡等客运专线,以及贵阳—广州、南宁—广州等区际大通道项目正加快推进。
随着投资建设力度加大,今年我国电气化铁路还将增加6401公里。
这意味着在既有铁路线上,电力机车可以替代内燃机车,火车将跑得更快,运得更多,耗能更低,排放更少。
路网密度大增
到2012年西部铁路运营里程将达4万公里以上,路网密度增加一倍。
“超过一半的在建铁路投资是用于增加中西部路网密度。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介绍。
我国西部12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71.5%,集中了我国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
如果不改变中部地区铁路不畅的状况,不仅中部崛起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对我国东西间、南北间的客货运输形成“梗阻”。
“铁路大通道已经加快建设,以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杨忠民说。
以新疆为例,2010年,新疆铁路建设投资193.4亿元,在建项目多达15项,刷新了新疆铁路建设和投资规模两项历史纪录,其中投资规模比2008年翻了两番。
根据目前的投资及建设进度,预计到2020年,新
疆铁路营运里程将从目前的30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左右,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达到1500公里。
预计今年西部铁路运营里程将达2800公里。
到2012年底,包括客运专线、区际干线项目在内,西部地区将有1.2万公里铁路投入运营,营业里程将达到4万公里以上,路网密度增加一倍。
装备条件大改善
投入使用的动车组将达800组以上,空调客车将占保有量的66%以上。
伴随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我国铁路也将迈进新技术装备制造和运用的最高峰时期。
据介绍,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新技术装备也将于今年进入密集生产、密集运用的周期。
今年前5月,铁路机车车辆购置方面完成投资207.46亿元,其中动车组和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国产化项目及大型养路机械等购置付款182.09亿元。
国产化项目交付机车577台、动车组71组、大型养路机械25台(套),购置客车554辆、货车3575辆。
通过采购并开行新的客运车辆,铁路客运硬件条件将得到极大提升。
据介绍,2010年至2012年,我国投入使用的动车组将达800组以上,空调客车将占保有
量的66%以上。
这其中就有今年已下线并交付运营试验、运营时速高达380公里的国产新一代高速列车。
“国家对新一代国产铁路装备的批量采购,不仅提升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更是对以高速动车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最大支持。
”中国南车相关负责人表示。
至2012年,我国大功率机车开行数量将达到7900台以上。
今年,通过增加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数量,大秦铁路有望创造年运量4亿吨的新世界纪录;侯月线通过增加5500吨重载列车数量,也有望实现年运量1.7
亿吨,有望进一步缓解我国煤电油运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