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监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487.92 KB
- 文档页数:11
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前言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第一节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 (1)第二节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 (7)一、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 (1)表2: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4)表6: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8)表14: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7年):表1: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第二节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一、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2: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5: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6: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9: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一、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10: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3: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4: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5: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6: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17:上海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2018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推动高质量发展对2018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按照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具体部署。
下面就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态势以及201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作一个解读,供大家参考。
一、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17年,在国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和国内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处置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进行,市场供求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为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也就是四大经济指标,即经济增长、就业、通胀和国际收支。
第一,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10个季度稳定在6.7%-6.9%,延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013年-201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与意义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分析三、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与问题五、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与预测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与意义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者在经济活动中以购置或建造固定的生产资产为目的所进行的资金投入。
固定资产的增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固定资产的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改善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地位等。
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分析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总体是比较乐观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方式不断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波动,但总体来看是比较稳定的。
受宏观经济增速和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
三、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具体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等。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还可以吸引外资,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潜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投资过度和投资不合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投资过度的问题上,一方面,固定资产的投资过大会导致过量供应、产能过剩,甚至是加剧市场竞争和企业债务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传统领域的工矿企业,其固定资产投资却偏低,投资不足,仍然需要优化投资结构,避免形同虚设的固定资产扩张。
在投资不合理的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导方向和使用领域,避免增加对资源环境的消耗。
五、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与预测预计未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继续放缓,但总体来看,增速不会太低。
新视点·财知道(图/东方IC)基建卷土重来文/本刊记者 张程度之快可想而知。
大量基建项目获批,料想投资增长速度亦将出现回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增强。
以5G、特高压和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板块在岁末年初这一段时间内也非常活跃,成为投资的热门。
2018年以来由于“去杠杆”导致的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或许在2019年将会发生很大改变。
基建或将卷土重来,重新成为拉动投资的重要支柱。
地方债限额提前下达为了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在201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之前,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
此一举措一改往年需要到每年3月份的“两会”以后下放地方债新增额度的惯例。
这也意味着往年要到4月份才开始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将提前到1月下旬。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2018年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在8月份触底,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仅5.3%。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速度对于整体增速的拖累明显,前8个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仅4.2%,大幅落后于历史平均水平。
整个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面对这样的局面,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提出加快2018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以求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随后财政部发文要求地方各省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在10月底前全部发完。
或许是为了避免重蹈2018年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滞后的覆辙,2019年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被提前。
这一提前也为地方政府筹措基建资金提供了便利。
2018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5.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从增长趋势看,全年呈低开缓升稳走态势,进入下半年后增速一直保持在5.5%左右。
在投资总量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0.0%,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4.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0.0%。
分地区看,2018年,苏南、苏中、苏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9.4%、5.2%;从占比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4.3%、23.6%、32.1%,同比分别下降0.8个、提高0.9个、下降0.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7%、7.9%、3.7%;二产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1.2%。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号:101-1表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字﹝2017﹞157号统计管理单位代码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说明:1.统计范围:其他有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法人单位。
2.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次年3月10日24时前网上填报,省级统计机构次年4月15日24时前完成数据审核、验收、上报。
3.本表涉及的填报目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编码》。
4.调查单位填报要求:本表主要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在调查开始前统一导入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中,生成报表数据。
调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与填写,指标数据如有变动应及时进行修改(加灰底的指标除外)。
5.统计机构数据审核、处理要求:(1)调查单位不能修改本表中“101 组织机构代码”、“102单位详细名称”、“103 行业代码”、“104报表类别”、“105、106”中的“区划代码和城乡代码”。
(2)统计机构不能修改本表中的“101 组织机构代码”、“10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02单位详细名称”、“104 报表类别”,不能跨报表类别修改“103 行业代码”,不能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修改“105、106”中的“区划代码”;“105、106”中的“城乡代码”根据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提取生成。
(3)“191 单位规模”、“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等指标数据由各级统计机构待相关报表数据确认后进行摘抄或计算取得。
具体方法为:“192 从业人员”数据从2017年“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中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01)”和“其中:女性(02)”摘抄取得;“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别从各行业2017年“财务状况”(103表)中的“营业收入(30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2)”、“资产总计(213)”、“税金及附加(309)”和“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10)”摘抄取得;“191 单位规模”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及“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数据计算取得。
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序言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重要指标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等,把握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 (1)第二节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 (7)一、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 (1)表2: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4)表6: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8)表14: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7年):表1: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一、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2: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5: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6: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9: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一、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10: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三、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3: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4: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5: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6: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17:山西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2018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2018年,本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2%。
其中,在工业投资和社会事业投资的带动下,建设项目投资增长5.9%;受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6%,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一、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18年,本市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其中,制造业增长1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0%。
近年来上海进一步重视实体产业发展,重点制造业投资增长保持良好势头。
2018年,本市工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0.3%,增速高出全部制造业投资5.5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58.4%,成为拉动工业投资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社会事业投资快速增长,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最快
2018年,本市社会事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7.1%,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在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新建项目、上海百汇医院新建项目等大项目带动下,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增长41.9%,在各类社会事业投资中增长最快。
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也保持30%以上较快增长速度。
三、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2018年,本市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9.3%。
其中,公用事业快速增长;电力建设和交通运输实现两位数增长;市政建设和邮电通信小幅下降(见表1)。
表1 2018年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情况。
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监测报告及2019年投资形势展望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拟建项目(指已经办理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的项目)数量增势较好,同比增长15.5%,为2019年投资平稳运行提供坚实的项目储备基础。
初步预计201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将呈现企稳态势,中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成为主要拉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情况略有好转,中西部投资增速继续领先。
一、全国投资拟建项目运行主要特征与趋势展望基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汇集的拟建项目数据,对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及其结构进行预判分析,从时间趋势看,投资增速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运行特征;分主要领域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继续发挥“稳投资”的主导性作用,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中速增长,是“稳投资”的重点发力方向。
(一)基础设施领域拟建项目数量保持中速增长。
2018年基础设施拟建项目数量较上年增长5.3%。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较上年增长4.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8.4%。
随着国家加大对本领域的支持力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逐步回暖。
但在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较大、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收缩的形势下,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仍有压力。
以基建项目落地周期1年左右判断,2019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中速增长态势。
(二)制造业拟建项目数量增势较好。
2018年制造业拟建项目数量较上年增长24.0%。
分季度看,逐季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呈现回落态势。
尤其是下半年以来PMI处于荣枯线以下、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长放缓、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产成品价格低迷,企业投资信心有所回落。
以制造业项目落地周期6个月左右判断,2019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或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三)房地产拟建项目数量高速增长。
2018年房地产拟建项目数量较上年增长32.8%。
根据房地产行业投资额入统经验,施工项目是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因素。
据此判断,受益于2018年拟建项目部分已经进入施工期,房地产投资有条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以房地产项目落地周期3个月左右判断,2019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新开工项目数量可能回落。
(四)中西部地区拟建项目数量增速领先全国。
2018年,中部、西部地区拟建项目数量分别较上年增长30.1%、26.3%,东部地区增长3.1%,东北地区下降14.5%。
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形势相对较好。
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集中区域,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拟建项目数量增速相对较低。
东北地区仍处在产业转型关口,叠加经济增速较慢、人口外流、政府债务高企等问题,投资增长压力较大。
(五)转型升级成为产业投资热点方向。
2018年,先进制造业拟建项目数量较上年增长34.4%,高出整体制造业增速10.4个百分点。
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带动下,中高端制造业加快布局,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现代服务业拟建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3.1%,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效果显现,新兴服务模式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快速扩容。
总体而言,根据拟建项目数量增长情况,预计2019年,采矿业、中高端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有望成为投资热点行业,支持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中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河南、湖南、山西,以及东部地区的福建、浙江将成为投资增速较快省份,引领区域投资增长。
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潜力空间(一)问题研判。
基建领域新增意向项目投资预期偏弱,社会领域补短板投资动能有待激发、个别省份拟建项目大幅下降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可能影响2019年投资平稳运行,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动能仍需加强、拟建项目数量增长较为有限。
当前基建项目融资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过度依赖政府信用及财政资金的局面尚待转变,融资不畅可能影响投资进展;基础设施前期项目储备规模偏小,项目落地进度出现延缓,影响未来投资发展后劲。
二是社会领域拟建项目数量增长情况不乐观。
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文体娱乐业拟建项目数量仅分别同比增长4.2%和8.3%,明显低于全部项目增速。
重点社会领域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渠道仍需畅通。
三是个别省份拟建项目数量大幅下降。
部分省份出现两位数降幅。
基础设施业拟建项目数量同比大幅减少成为以上省份增速下降的共同原因。
此外,也有一些省份制造业、房地产拟建项目出现大幅减少。
(二)潜力空间。
综合考虑储蓄率水平较高、高质量发展引导、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
对照对标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落实“稳投资”政策,深入挖掘未来投资增长空间,可以集中发力的有效领域包括:一是高端制造业领域。
按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关键技术、高端装备、以及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领域投资,尤其重视集成电路、发动机、人工智能减速器等高技术产业项目投资。
二是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研究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应用投资发展方案;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积极储备、推介优质投资项目,创新新领域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三是生产要素领域。
加强对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领域投资力度,提高各类要素生产效率。
加快推进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适当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重点补齐清洁能源短板;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环保工艺、防灾减灾等领域建设,增强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容纳能力;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建设,支持教育培训、科研创新等软投资项目。
四是社会补短板领域。
促进社保、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因地制宜,通过落实重大公共服务投资项目,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
附件:1. 2018年拟建项目同比增长和分类占比变化表2.2018年分地区拟建项目同比增长情况表3.2018年分地区拟建项目分类占比变化表附件12018年拟建项目同比增长和分类占比变化表注:1. 同比增长,是指报告期间项目数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百分比。
2. 分类占比变化,是指报告期间各领域、行业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百分比,较上年同期该百分比的升降情况。
附件22018年分地区拟建项目同比增长情况表地区合计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东部地区 3.1% -10.0% 6.6% 19.1% 22.6% 16.5% 19.6% 中部地区30.1% 11.9% 48.3% 56.7% 54.8% 21.8% 33.8% 西部地区26.3% 17.6% 58.0% 37.8% 63.3% 24.4% 25.2% 东北地区-14.5% -8.3% -13.9% 0.7% 5.5% -17.2% 1.0%北京-12.6% -5.4% -75.4% 5.3% ———天津18.1% -61.5% 45.8% -1.9% 48.7% 53.5% -26.1% 河北9.5% 43.2% 0.7% 26.7% 7.9% 2.5% 27.7% 山西24.4% 32.1% 74.7% 32.8% 66.4% 4.6% 29.4% 内蒙古 3.3% -15.5% 60.3% 12.2% 75.7% 23.5% -5.0% 辽宁-11.9% -16.7% -2.7% -9.7% 13.5% -2.3% -5.1% 吉林 1.6% 23.7% -19.5% 42.9% -6.3% -23.4% 35.1% 黑龙江-29.2% -22.4% -31.8% -14.3% -6.9% -30.2% -16.1% 上海-2.5% -20.8% 20.0% -6.2% 24.0% 3.8% -9.9% 江苏-26.1% -21.4% -27.1% -8.0% -19.0% -29.7% -7.7% 浙江20.7% -27.7% 57.1% 67.9% 344.8% 364.6% 47.7% 安徽9.2% -3.7% 27.5% 16.9% 33.8% 14.2% 1.6% 福建36.5% -4.0% 85.6% 48.2% ———江西———————山东16.5% 28.0% 29.8% 39.8% 35.3% 0.4% 31.5% 河南74.9% 74.0% 85.7% 134.5% 112.7% 59.5% 92.4% 湖北18.8% 10.2% 21.8% 59.9% 20.4% 4.1% 19.1% 湖南52.8% 5.7% 101.7% 57.2% ———地区合计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广东9.1% 0.6% 1.8% 18.0% -4.1% -0.9% 9.4% 广西17.5% 3.9% 29.6% 26.3% 52.7% 23.5% 16.4% 海南-18.9% -23.9% 3.8% -21.3% 6.5% 11.6% -17.9% 重庆-32.8% -50.6% 10.3% -18.4% ———四川———————贵州———————云南-0.5% 5.9% -5.0% 9.9% -20.2% 9.4% 3.0% 西藏———————陕西61.3% 45.9% 143.9% 55.7% 130.7% 31.7% 49.2% 甘肃31.6% 19.9% 57.8% 52.9% 74.2% 36.9% 63.8% 青海———————宁夏12.9% 21.5% 37.3% 8.7% 58.7% 14.3% 21.6% 新疆-10.6% -36.3% 38.3% -6.0% 137.2% 25.8% -26.9% 兵团———————注:“—”,表示数据疑似异常,不具备报告条件。
附件32018年分地区拟建项目分类占比变化表注:“—”,表示数据疑似异常,不具备报告条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