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634.66 KB
- 文档页数:2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12期摘要介绍了江苏省泰兴市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供给侧改革现状,提出了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并总结了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措施:用好各项鼓励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做大做强畜牧企业;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对畜牧业的有效投入;加大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
关键词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泰兴市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调查黄苏华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泰兴225400收稿日期:2016-10-10黄苏华,女,1973年生,畜牧师。
在养殖新常态下,泰兴市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泰兴市畜牧业发展情况,弄清泰兴市畜牧业资源配置、供需关系、布局结构,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去杠杆”的“三去一降一补”,从而全面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笔者进行了全市畜牧发展情况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泰兴市畜牧业发展现状1)生猪散养户减少,规模养殖比重不断增加,畜牧业在农业占比提高。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以及畜禽养殖效益的波动,分散的庭院式养殖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养殖转变,小规模的散户养殖由于受到市场风险、环境条件、劳动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在逐年退出。
据2016年对全市畜牧业生产情况的调查统计,生猪养殖户数占总农户的8.4%,据2016年3月抽样调查,生猪养殖总户数占总农户的5.7%,减少的户数多为散养户。
由于散户的加速退出,加之高效设施农业、标准化养殖项目的支撑及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能繁母猪保险等优惠政策的落实,有力地刺激了泰兴市生猪产业的发展,生猪的规模养殖比重逐年增加。
2015年底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91.73%,其中大中型生猪养殖比重为70.16%。
蛋鸡规模养殖比重为99.32%,肉禽规模养殖比重为100%,山羊规模养殖比重为44.58%,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为100%。
2015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0.5万、6.4万、2.5万t 。
泰兴市畜牧业发展现状顾元鹏;徐晓军【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7(000)019【总页数】2页(P74-75)【作者】顾元鹏;徐晓军【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为全面掌握江苏省泰兴市当前畜禽生产情况,引导畜禽养殖户调优产业结构,泰兴市畜牧中心组织人员开展了春季畜牧业生产情况调查。
1.畜禽栏存情况。
据对全市86个散户、38户规模户的定点调查,散户生猪栏存1165头,同期1234头,同比下降5.5%;母猪79头,同期73头,同比增加8.2%。
38户规模户生猪栏存39688头,同期33387头,同比增加18.8%;母猪3634头,同期3327头,同比增加9.2%。
散户家禽栏存1215羽,同期2187羽,下降44.4%。
2.畜禽价格。
当前,外血苗猪(15千克)价格40元/千克,同期56元/千克,下降7.8%。
本地土三元猪(5千克)50元/千克,同期76元/千克,下降34.2%。
受禽流感和市供需的影响,散养苗鸡1.5元/只,下降幅度较大。
鸡蛋4.6元/千克,同期6.2元/千克,同比下降25.8%,蛋鸡已严重亏损。
3.畜禽养殖效益。
当前,外三元肉猪上市价14.6元/千克,同期19.6元/千克,同比下降25.5%,自繁自养养殖场可获利200元/头,外购猪处于亏本状态。
土猪上市价11~12元/千克,外购猪每头猪亏损200元/头左右。
良种鸡蛋价4.6元/千克,蛋鸡已严重亏损,每产1千克鸡蛋亏损1.0~1.4元。
羊收购价24元/千克,亏损150元/只。
由于牛奶订单限量收购,每头奶牛年收益维持在3000元。
4.H7N9流感和市场供需严重影响家禽生产。
受H7N9流感和市场供需对家禽的影响,目前鸡蛋价格4.6元/千克,2016年同期为6.4元/千克,同比下降28%;产蛋鸡每产1千克鸡蛋饲料成本需5.2元,现在每产1千克鸡蛋养殖户亏0.6元,即养殖户每羽蛋鸡亏本0.04元,万羽产蛋鸡场每天至少亏损400元。
生猪稳产保供之路怎么走文│张萍 徐晓军(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2020年以来,江苏省泰兴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生猪稳产保供决策部署,把提升生猪产能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压紧工作责任,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服务指导,全力推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全市生猪产能显著增加。
一、基本情况1.生猪生产发展势头较高。
目前,全市现有生猪养殖场户1576家,其中存栏200头(含)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112家,栏存20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1464家。
截至7月20日,全市存栏生猪26.51万头,占全年存栏总目标的90.4%;出栏生猪(出证)达27.6942万头,占出栏总目标的50.97%。
全市设计年上市生猪3000头以上猪场66家,猪舍建筑面积69.7243万平方米,设计存栏生猪可达55.2万头,现有实际存栏生猪14.98万头。
2.养殖改扩建项目建设规模大、覆盖量多。
(1)新建4家生猪项目进展快。
泰兴市泽丰牧业有限公司在宣堡镇梅埝村投资1000万元建设年上市万头猪场,已于7月18日进场施工;江苏融港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在新街镇投资4000万元建设2000头规模的苏紫猪1号种猪繁殖基地,已于7月5日签约开工;扬翔猪场服务中心在元竹镇野叶村投资600万元建成具有多功能猪场洗消服务中心,预计10月建成运行。
(2)正在改扩建猪舍9家都将投产。
江苏东方绿洲猪场、江苏海泰畜牧业有限公司、沈兴春猪场、勤丰猪场、徐远猪场、春燕猪场、益海生猪养殖场、清源牧业等9家猪场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猪舍改造和生物安全设施建设,目前3家已投产,其余6家将在8月初完工投产。
3.多种合作模式挖掘产能效果明显。
通过租赁、参股、代养等多种合作模式,促使泰兴市66家设计上市3000头以上猪场中的58家猪场恢复投产,58家猪场改造共投资近1.5亿元。
积极挖掘现有设施产能,加快补栏增栏,新邦、正邦等大型集团公司租赁泰兴市弘泰、双明、嘉盛、红建、海泰等猪场场地,已投资8000万元,已养殖生猪4.65万头;桂芳、祥泰、牛鑫等万头猪场吸纳社会资本0.6亿元,开展参股合作经营,补栏—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经营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88☆中国畜牧业生猪3.62万头;黄桥镇、分界镇等地中小型猪场与新希望、淮阴正大等企业签订生猪代养协议,部分猪场通过“绿名单”等方式多方筹款发展母猪生产,部分猪场筹集2000万元开展生物安全设施改造。
发展我市畜牧业的几点思考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孙则昌泰兴市农业干部学校孙风邮编:225400畜牧业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畜牧业占整个农业比重应在60%以上,我市地处苏中,是畜牧大市。
08年上市生猪106万头,山羊37万只,家禽出栏1112万羽。
畜牧业占整个农业的比重还不到40%,发展空间很大。
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付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畜牧业可以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和等问题随之出现,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导畜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科学规划目前我市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想在哪里养就在哪里养,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地的选择和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防疫条件,不仅给防疫带来隐患,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因此,要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进行合理规划,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逐步减少散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要建立建场审批制度,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统一审核、审批,凡场址的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
对小型养殖场(户)要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即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超市,与龙头企业结合、与沼气工程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
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化养殖小区。
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改善人文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现代农业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充分发挥农村资源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有力提升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水平,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方式和实现路径。
本文通过对泰兴市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现代高效农业的现状、路径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各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
一、现状及路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它是对以村、镇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
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要求经济发展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正是适应这一规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成为世界各国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泰兴市初步形成了以新街、黄桥、河失、张桥等镇的设施园艺,珊珊镇西芹,宣堡镇经济林果,虹桥镇特水养殖,黄桥镇生猪养殖,古溪镇家禽养殖等为代表的“一镇一业”,以姚王镇桑木村苗木、黄桥镇果园村葡萄、元竹镇沿泰村芦笋、张桥镇西桥村银桑套种等为代表的“一村一品”,对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1年,该市新街镇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黄桥镇被确定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示范镇,黄桥镇祁巷村、姚22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8期王镇桑木村被评为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村。
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0.6万亩、设施农业2.7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同比增长6.5%,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6个;实现农业增加值39.2yf L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47元,比上年增长18.3%。
通过调查、分析,泰兴市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科学谋划,规划引领是前提。
立足全市实际,研究确定了农业“双五”发展规划(即全市l O O万亩耕地,其中50万亩发展优质稻麦,50万亩发展高效农业),制订了《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域,落实产业布局安排,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引导各乡镇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重点,以区域传统产业为基础,逐村制定发展规划,着力实现差别发展、错位竞争。
2014 年泰兴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作者:丁卫民梅学理来源:《养殖与饲料》 2014年第11期丁卫民1 梅学理21.江苏省泰兴市珊瑚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兴225400;2.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泰兴2254002014 年泰兴市在省、市主管部门和泰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保供给”的工作要求、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为重点、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扎实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畜牧业基本情况泰兴市现存栏生猪58.5 万头、家禽560 万羽、山羊29.5 万只、奶牛3 909 头、2013 年上市肉猪112 万头、家禽1 000 万羽、肉羊40.5万只。
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0.2 万t、6.1 万t 和2.2 万t、畜牧业总产值达23.63 亿元。
全市畜牧业龙头企业10个、其中省级2 个、市级8 个。
全市万头猪场9 个、万羽禽场41个、千头牛场1 个、千只羊场12个。
全市从建筑、餐饮、服装等行业转投泰兴市养殖加工、休闲观光的资本达31.4 亿元、其中投入养殖业的资本19.4 亿元、畜牧产品加工业的资本11亿元。
2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2.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转型升级的紧迫感一是组织部分养殖业主和畜牧兽医业务骨干赴外地参观学习,借外县市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同时组织召开了由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大中型养殖场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献计献策;经多方调研论证,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把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二是成立了畜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分解工作目标。
同时借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先进典型,在全市营造良好的推进氛围,增强了各大规模养殖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农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4期摘要:泰兴市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历史上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平原综合农业区。
多年来农业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久负盛誉。
当农业进入新时期后,如何进一步加快泰兴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引导发展集约规模农业、挖掘发展传统产业农业、推进发展现代标准化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策;泰兴泰兴市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历史上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平原综合农业区。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裕,雨水充沛,严寒酷暑不长,霜期较短,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衍。
土壤为长江冲积母质发育而成,有砂土、壤土和粘土等,因此,农作物和林木种类繁多,农田生物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多年来泰兴农业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久负盛誉,但对照江苏省“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农业进入新时期后,要想进一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任务重、压力大。
为此,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泰兴现代农业发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进程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开发田园风光欣赏、农业实践体验、农产品现采现卖等形式的农业旅游项目,将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泰兴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除了交通通讯便捷、社会服务先进等物质基础条件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资源储备和突出优势:1.1 农耕文化深厚、物种资源丰富泰兴人多地少,畜牧业发达,有高沙土、沿江和沿靖圩田三大农业生态区。
因此猪油酒特产诱人,旱粮杂谷特色鲜明。
新时期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弱筋小麦已成为省内面积最大、质量最优、产业化程度最好的产业。
此外,优质稻米、双低油菜、高效设施园艺种植产业以及生态畜禽和特种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可圈可点之处名目繁多,鉴赏观光之地不胜枚举。
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9期江苏泰兴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查张萍徐晓军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泰兴225400摘要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是生猪养殖大县(市)。
本文从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特色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江苏泰兴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特色;措施收稿日期:2017-06-16张萍,女,1974年生,畜牧师。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是生猪养殖大县(市),2016年上市生猪113万头,栏存母猪7.4万头,是全国首家年上市生猪超万头县(市),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江苏省生猪特色产业基地,实现生猪生产加工产值143亿元。
近期笔者对全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泰兴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1发展现状生猪产业是泰兴农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生猪常年栏存58万头左右,其中母猪栏存7.4万头,年上市肉猪110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870个,其中省、市级规模养殖场541个,年上市万头猪场12个,生猪规模养猪比重90.9%,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比重73.4%。
2016年生猪上市113万头,产值23亿元,效益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益1790元。
已建成元竹弘泰、姚王永兴2个以生猪养殖为主的泰州市级农牧结合型园区,坚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着力推进生猪产业向产前、产后延伸,由提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化,从而实现生猪产业质的提升。
泰兴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提高生猪产业的附加值,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江苏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区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商贸于一体。
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国税开票53.4亿元,工商税收9300万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创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园区立足产业链招商,形成了以百汇农发、永盛科技、平顺皮革等为代表的畜禽加工产业;以澳华农牧、九鼎科技等为代表的饲料加工产业。
泰兴市畜牧业发展情况总结张东永;唐俊;徐晓军【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1页(P3-3)【作者】张东永;唐俊;徐晓军【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畜牧兽医站,泰兴 225400;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畜牧兽医站,泰兴 225400;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畜牧兽医站,泰兴 225400【正文语种】中文畜牧业是泰兴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在国家大力扶持畜牧业的政策推动下,泰兴市畜牧业发展充满了生机。
新中国成立62年来,泰兴市畜牧业产值增长了24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畜牧生产的积极性,畜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无论是生产总量,还是生产技术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农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产业。
2011年,全市肉类总产量9.47万t,禽蛋产量达2.8万t、奶产量8 237 t,肉、蛋、奶产量分别是1981年的2.71、17.5和60倍;2008年,泰兴市畜牧业产值达到7.349亿元,比1979年增加了4.1倍,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达41.1%,畜牧业的发展对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1 畜牧业由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据史料记载,建国初,泰兴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很不发达。
那时,农村几乎家家都养猪、养鸡,但规模小,养猪不过2~3头,养鸡只有6~7只。
都是散养,效益很低,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家庭副业。
1978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只有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2%。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实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户粮食略有节余,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增速较快,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到上世纪的1990年,全市规模养殖已成雏形,年上市50头以上的专业户300多户,年上市100头以上的生猪专业户有20多户,栏存蛋鸡200只以上的专业户200多户,最大的蛋禽专业户有1 000只左右,年上市2 000只以上的禽场60多户,全市年出栏生猪已达64万多头,年上市肉禽500多万,农户养殖量明显增多,农户空圈户少。
工商资本投资在泰兴市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作者:王吉春来源:《养殖与饲料》 2014年第6期王吉春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兴225400泰兴市是畜牧业大市,养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等在泰兴市已得到较大发展,随着散养户逐年减少,泰兴市畜禽养殖比重较5 a 前有大幅度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工商资本在畜牧业上的投入,对提升泰兴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层次、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从全市情况看,工商资本投资畜牧业,不但是工商资本的一条新出路,而且可以缓解农业投入不足、小农经济抗御自然与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提升了泰兴市畜牧业发展层次。
1 为畜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目前,市财政每年在畜牧业方面的投入为4 000 万元,虽有所增长,但多是以奖代补的方式,且数额依然不足。
以建设一个3 000头的猪场为例,各项投入加起来估计约450万元,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农户无力承担,而工商资本的投入可弥补农户、财政及信贷投入不足的问题。
如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1年征地90 万m2,总投资已达9 000 多万元,2014 年将建成年出栏3 万头生猪的规模养殖场。
2 为畜牧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工商资本投资畜牧业,一是为畜牧业带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经营主体,这些企业家都在不同领域打拼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阅历,这为泰兴市现化畜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近两年来,泰兴市工商资本投入畜牧业达4 亿多元,培植了2 个年出栏3 万头的猪场、1 个大型羊场、1 个种禽场。
二是畜牧生产成为实体企业,吸引了泰兴市不少人就业,这些企业多数就地招工,据统计,泰兴市在这些大型企业从事养殖及杂务工作的达1 000 多人。
三是培养了潜在的畜牧业人力资源。
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畜牧相关企业的不断发展、数字畜牧的不断创新,畜牧业效益低、就业环境差、社会地位低等观念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或将选择从事畜牧业。
如泰兴市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苏东方绿洲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博士、硕士、本科生等一系列从事畜牧业的高等人才。
积极引导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储晓红【摘要】李堡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千年古镇,东濒黄海、南靠长江、北通盐阜,人口8.9万,土地面积110km2,畜牧业生产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2012年至2016年的四年间,李堡镇畜牧兽医站积极推广畜禽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标准化、集约化和设施化养殖,促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生猪规模养殖户减少了35.24%,而存栏数上升了24.68%;蛋鸡养殖户从408户减少到309户,减少了24.26%,而存栏数仅下降4.16%;山羊规模养殖户数下降了45.65%,存栏数下降了58.62%,年内出栏数下降了43.70%,这与近年肉羊价格较低有关.【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2页(P8,57)【关键词】转型升级;畜牧业;健康发展【作者】储晓红【作者单位】海安县李堡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31【正文语种】中文海安县是全国闻名的畜牧业大县,从20世纪80年代起,海安县生猪、家禽、山羊三大畜牧业支柱产业均取得了骄人的发展业绩,其中生猪产业1985年被国家农业部、商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县”,2010年被省农委确定为生猪产业大县,年饲养量达130万头,是连续多年的生猪调出大县;蛋鸡产业从80年代“百万雄鸡下江南”叫响全国,连续10多年年饲养量高达3400万羽左右,列全国县市之首,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禽蛋之乡”,随着蛋鸡规模养殖的不断发展,蛋鸡产业体系发展已居全国之首,禽蛋深加工已初具规模,全县已建成现代化全自动养殖蛋鸡场10多家,禽蛋产业平台项目全国首创,通过平台信息化管理,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山羊高架全舍饲、秸秆颗粒配合饲料高效养羊模式,改变了传统养羊生产方式,山羊年饲养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只,畜牧业产值连续10多年占农业产值的50%以上,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李堡镇总人口8.9万,土地面积110km2,畜牧业生产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其中生猪养殖较为稳定,蛋鸡养殖户数量减少而存栏数相近,2010年后发展的山羊养殖,近年由于羊价较低,2016年存栏数、养殖数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