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6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有机合成教学设计2. 适用年级:高中化学3. 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4. 教学目标:a. 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意义b. 掌握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步骤c. 能够分析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和特点d. 能够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方案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有机合成概述1. 有机合成的概念2. 有机合成的重要性3. 有机合成的方法第二章:有机合成反应原理1. 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2. 有机合成反应类型3. 有机合成反应条件第三章:有机合成实验操作1. 有机合成实验基本操作2. 有机合成实验常用仪器3. 有机合成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第四章:有机合成实例分析1. 实例一:乙酸乙酯的合成2. 实例二:苯的硝化反应3. 实例三:醇的氧化反应第五章:有机合成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基本步骤2. 实验设计注意事项3. 实验评价与反思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反应类型2. 演示法:展示有机合成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3.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有机合成实验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有机合成实例和实验结果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有机合成基本概念的理解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有机合成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有机合成知识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有机化学》2.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3. 教学课件:有机合成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分析4. 网络资源:有机合成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方法六、有机合成策略与规划1. 有机合成策略的选择2. 合成路径的优化3. 有机合成规划实例七、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与催化反应1.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 常见有机合成催化剂3. 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八、现代有机合成技术1. 绿色有机合成技术2. 微波辅助有机合成3.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趋势九、有机合成实验技能提升1. 有机合成实验技巧2. 有机合成实验中问题的解决3. 有机合成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十、有机合成的应用与案例分析1. 药物合成中的应用2. 材料合成中的应用3. 有机合成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一、有机合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 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和步骤2. 实验方案的评价指标3. 实验方案设计的案例分析十二、有机合成的放大与工业生产1. 有机合成放大的原则和方法2. 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技术和设备3. 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案例分析十三、有机合成安全与环保1. 有机合成中的安全问题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3. 有机合成与环境保护十四、有机合成实验的数字化教学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2. 虚拟实验室的应用3. 在线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十五、有机合成实验课程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2.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3. 课程持续改进的计划与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地设计了有机合成教学的整个课程,从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操作到策略规划、催化反应、现代技术应用,再到实验方案设计、放大生产、安全环保,到数字化教学和课程反思,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教学过程】《有机合成材料》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并能够对物质的分类有初步的认识,尤其对无机物的分类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存在着模糊不清,要注意引导点拨加以区分。
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重点认识到“白色污染”带给我们的危害,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机合成材料》效果分析1.本课题就知识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教材内容设计过渡条理,学生们对教学难点的学习较易掌握。
能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能够体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别,也能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区分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达标题目设计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及知识水平特征,大多学生都能掌握物质的分类及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别、知道白色污染的后果和处理的大概方法。
3.就课堂上学生们的情绪表现来看,教师实现学生主动自主的快乐学习、获得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积极主动的乐于社会实践、深感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有机合成材料》教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评测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碳酸钙 B.二氧化碳 C.乙醇 D.硫酸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 B.棉花 C.腈纶 D.天然橡胶3.区分羊毛和涤纶最简单的方法是( )A.放入水中看是否溶解B.用肥皂水加以区分C.通过燃烧方法辨闻气味和用手捻进行区分D.分别测定它们的拉力进行比较区分4.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末B.石灰窑排放的白色污染物C.人们遗弃的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废弃的瓷砖等白色建筑材料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强化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有机合成材料》课后反思1.本课题中涉及的材料有很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中把生活中各种材料适时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差异形成更直观的认识,使“常见材料的辨识”这一难题解决的更为容易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特点,能够区别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
2通过学习有机合成材料,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3.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
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增强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危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有机化合物,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第十二单元第3课时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化学科组李树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区别常见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4.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所起作用。
5.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教学过程与方法导析】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和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3.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学生提出本课学习主题,选出其中符合课本知识的几个主题,并围绕某一论题如“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教材安排分析】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本课题与前二课题的内容联系不大,都属于常识了解性的学习,难点不多,但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尝试进行有效的探究和学习,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应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填写一些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的方法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组成元素有什么不同,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字比较引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教材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了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第四节有机合成(第二课时)一、新课程标准要求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1.研究内容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研究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同时对本节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要有初步掌握。
本节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研究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已有的研究能力学生研究心理的期待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三、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研究逆合成基本原则及其应用2.进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糊口实践的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进修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糊口中的实用价值,激起进修化学的兴趣。
四、讲授设计流程与讲授设计(一)讲授设计实际依据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2.3《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和应用;2.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合成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2.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实验演示材料;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和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 新课讲解(15分钟)2.1 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首先,向学生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聚合物、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的应用领域,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接着,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以聚合物为例,详细介绍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包括引发剂的作用、链增长和链转移等关键步骤。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制备不同性质的聚合物材料可能需要采用的不同方法和条件。
3. 实验演示(2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过程,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实验过程中,解释实验原理和步骤,并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4. 学生实践(2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
通过给定的实验条件和材料,学生应用所学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备原理和方法,自主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实验总结与讨论(10分钟)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总结与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
6. 拓展延伸(10分钟)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展开有机合成材料的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介绍有机合成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能源等,并展开相关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及高分子化合物。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了解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学习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课前预习2、化合物主要有和两大类。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素,此外,还可能含有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简称。
3、塑料根据其受热时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塑料和________塑料,二者在性质上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5、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__________很大的有机物,简称有机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都属于材料。
4、有机合成材料包括、、三大类。
6、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
棉花、羊毛的纤维属于纤维,具有良好的性和性,而涤纶、锦纶和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它的性和性较差,衣服最好用这两种纤维混纺,穿起来既舒服又挺括。
C:7、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认识有机化合物,并能够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材料,知道常见的的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区别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的不同性能和不同分子结构。
3、能知道区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方法;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哪些有缺点;根据服装标签,知道服装面料里料的纤维种类;知道合成橡胶的一些用途。
4、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
合作探究:1、根据上表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注意:当加热熔化后或有烟从产生时,立即停止加热,防止分解并产生有毒气体,并用玻璃棒搅拌一下,取出观察。
《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有机分子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为日后从事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针对《有机合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培养学生分析有机合成问题的能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应用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1.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条件3.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技能4.有机合成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各种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2.实验操作:设计一系列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合成有机化合物,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第一阶段: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这个阶段,首先要为学生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的机理和条件等内容。
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建立起对有机合成的基本认识。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和技能培养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合成有机化合物。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动手合成的能力。
3.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和应用讨论选取一些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通过ppt 图片展示有机材料引入新课〖学习目标〗通过ppt 展示〖基础知识回顾〗通过复习再现的形式,回顾有关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合成的过程〗通过阅读教材,探究活动,讲解等活动完成本部分知识1、有机合成的概念2、有机合成的任务3、官能团的引入方法4、官能团的转化5、碳骨架的构建〖有机合成的方法〗1、正向合成分析法2、逆向合成分析法〖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以保证较高的产率。
2、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染——通常采用4 个C 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3、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
4、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实现5、尊重客观事实,按一定顺序反应。
〖课堂达标〗〖课堂小结〗第四节有机合成〖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的定义、意义和基本过程2.掌握常见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和特征反应3.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4.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5.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自主预习1、什么是有机合成?2、有机合成的意义?3、有机合成的任务有哪些?预习检测下列有机合成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B.有机合成能对天然有机物进行局部的结构改造和修饰,使其性能更加完美C.有机合成的任务是对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D.有机合成的目的是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人类的特殊需要知识回顾:完成下面的表格名称结构特征反应双键叁键苯环羟基醛基羧基酯基探究活动一:官能团的转化或引入1、引入、、2、-X 卤原子的引入、、3、-OH 的引入、、、探究活动二、碳骨架的构建1、碳链增长的方法有哪些?2、碳链减短的方法有哪些?3、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方法有哪些?归纳整理:主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二、有机合成的方法1、正向合成分析法,2、逆向合成分析法探究活动三:应用逆合成分析法合成有机物——草酸二乙酯思维过程的分析思考交流教材 66 页学与问有关产率的计算。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有机合成材料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特点及应用领域;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类型;3.掌握若干个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实验。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和课本;2.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20分钟)(1)展示一些有机合成材料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应用领域;(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有机合成材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合成材料是由有机化合物合成的特殊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应用价值;-具有多样化和可调性强的特点,可根据需要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质的材料;-应用领域广泛,如塑料、橡胶、纤维素、有机涂料等。
(2)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类型:-可通过聚合反应、共聚反应、缩聚反应等方法制备;-可进行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替代反应等多种反应类型。
3.实验操作(40分钟)(1)实验设计:-实验1:制备聚氯乙烯(PVC);-实验2:制备聚苯乙烯(PS)。
(2)实验操作步骤:-实验1:-将聚合氯乙烯装入反应器中;-加入引发剂,控制反应条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氯乙烯。
-实验2:-将苯乙烯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加入引发剂,控制反应条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苯乙烯。
(3)实验讲解:-分析实验步骤和关键操作;-解释反应原理和反应机理。
(4)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4.总结与讨论(20分钟)(1)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知识;(2)引导学生讨论:“有机合成材料在哪些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它们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什么?”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有机合成材料的小论文,结合实例讨论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前景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制备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有机合成材料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初步知识。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4.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5.了解“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和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调查,培养学生对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到化学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增强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在调查和探究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1.有机化合物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小猫烤火”图片观察、倾听、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引入课题板书板书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自主探究(指导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99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填写表格。
小组讨论。
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比较、讨论得出规律。
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9~P100,并依次讨论下列问题: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仔细阅读课本。
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肯定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概念3、C、CO、CaCO3等是有机物吗?小结: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类自然过渡指导阅读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讲述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而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体验和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实验,让学生知道区分不同塑料.不同纤维的简单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强化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通过〝白色污染〞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也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合成材料的用途,学会热固性和热塑性.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区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翼装飞行让学生亲身感受翼装鸟人飞行的精彩瞬间【我了解,我憧憬】问题:结合视频〝翼装飞行〞里涉及的材料,及生活经验说说你了解的材料有哪些?【过渡语】学习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2) 【讲解】讲解有机合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介绍: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介绍: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过渡语】同学们最想先知道哪种材料那? (按照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顺序)认识〝纤〞姿百态的合成纤维.【我实践,我展示】问题:入冬之前,我买了一件羊毛衫,大家看后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羊毛纤维的,有的说是合成纤维的,你可以帮我鉴别一下吗?【过渡语】这样的方法可行吗?先让我们感受一下几种纤维燃烧时的现象.【我实践,我展示】活动内容:探究常见纤维燃烧时的现象liu_【过渡语】看来刚才的同学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让我们来尝试一下.【我实践,我展示】让提出方案的同学来完成实验,教师协助.【讲解】介绍常见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以及制成的不同制品【我实践,我展示】问题1:你知道自己穿的校服是用什么纤维做的吗?你认为这种布料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问题2:要是换成天然纤维制校服,你的意见那?介绍: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缺点问题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如何设计纤维的使用?介绍:混合纺织的优点认识〝塑〞我风采【我实践,我展示】活动内容:1.连接折断的学生尺(材质:塑料)2.给塑料袋封口(材质:塑料)问题:是所有的塑料制品坏了之后,都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修补吗?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对比实验,老师连接折断的插座,学生连接折断的学生尺【过渡语】想知道是原因导致的吗?【我自学,我感悟】请阅读教材1_页第四段.第五段和1_页第一段.第二段.阅读自学之后请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讲解】简单讲解合成材料的微观形成.链状结构-------热塑性活动:撕保鲜膜塑料网状结构-------热固性【我了解,我憧憬】介绍生活.生产中塑料的应用认识如此多〝胶〞【视频】一起走进〝橡胶厂〞了解合成橡胶,【如此多〝胶〞】让学生认识身边合成橡胶的应用,感受合成橡胶的突出优点【我感叹】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你了解吗?【我建议,我行动】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问题:回收废弃塑料遇到分类的困难?【我了解,我憧憬】因为环境问题,我们就不使用合成材料了吗?科研人员逐渐向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新材料.知识反馈:以NBA赛场为情境,让学生查找我们熟悉的材料?课后小结【我来谈】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或你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工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并汇报讨论结果.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二师: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学生实验:撕扯塑料薄膜撕扯方向用力程度撕口形状原因分析加热塑料片所用样品操作步骤现象分析原因塑料袋片锅柄碎片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幻灯片展示: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5.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车.活动探究三师:我们穿的衣服通常由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学生实验:燃烧不同颜色的线线的颜色燃烧时的现象结论师: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生1:根据燃烧时的不同现象判断.生2:可以看服装标签.幻灯片展示:服装标签师: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1: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生2:棉纶衣服弹性好,耐磨,烫后会变形.生3: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服,但易皱.活动探究四幻灯片展示:人工割胶图师: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常常在清晨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 生:橡胶树.师:对!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胶.学生实验:拉扯橡皮筋,你发现橡胶具有性.用砂纸打磨网球鞋底,你发现橡胶具有性.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现 .实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 .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师: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飞机轮胎由顺丁橡胶制成,弹性好,耐磨;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垫圈多由丁腈橡胶制成,耐油.酸碱;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油.耐高温.耐老化.小结过渡:__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_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_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辩论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学生讨论幻灯片展示:1.医用可水解的手套.2.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3.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欣赏录像录像播放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师:未来社会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2.3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是有机合成材料,属于九年级下册化学的范围。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特性以及应用领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对有机合成材料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加对有机合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特性;–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能够分析和解释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特性;–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特性;–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有机合成材料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都用到了哪些有机合成材料?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回答。
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课件或教材上的有机合成材料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并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合成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特性分析(15分钟)通过实例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例如,可通过讨论塑料的特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塑性、耐酸碱、绝缘等特点,并通过课件或教材提供其他实例进行分析。
应用领域(15分钟)通过课件或教材上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领域。
例如,讨论合成纤维在纺织业中的作用、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综合探究(15分钟)提出一个问题给学生,并组织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一个有机合成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原理。
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