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高考必备《三国演义》的情节概括\成语\俗语、歇后语与诗一、情节概括七擒孟获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
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
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空城计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
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
调头就撤兵。
诸葛亮躲过一劫!失街亭就是在空城计之前了,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结果反了低级错误。
被司马懿打败。
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
被迫撤兵。
斩马谡马谡失了街亭。
诸葛亮非常生气。
想起了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
后悔不已。
悲痛了斩了立了军令状的马谡。
舌战群儒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
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
派诸葛亮去做说客。
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
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
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草船借箭孙刘联军和曹操在赤壁对峙。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
想除掉诸葛亮,于是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料定过几天有大雾,于是便答应,而且期限还自己减少到三天。
周瑜认为诸葛亮是自寻死路。
一天两天过去了,诸葛亮都没动静。
到了第三天夜里。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一些船只船上放满草人,一字排开向曹操营寨驶去。
江面上雾很大,曹操不清楚敌军虚实。
于是叫将士疯狂放箭。
箭射满了草船。
诸葛亮满载而归!火烧博望坡三国前期,曹操势力非常强大,统一了北方,接下来就是南下。
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
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
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
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
夏侯敦果然中极。
大败而归。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有些对于历史名人,历来都很受推崇,下面是出guo的“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请点击出guo查看。
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唐·杜甫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7、《有感》宋·文天祥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明·佚名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2、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3、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4、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赞美诸葛亮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赞美诸葛亮的诗句赞美诸葛亮诗歌一览!1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2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3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
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4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5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6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希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7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8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10 为国平蛮统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
耿恭拜井甘泉出,诸葛虔诚水夜生。
11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12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教导到今疑。
13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
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4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
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15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16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17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8 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胜利在马前。
1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国演义》练习题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有哪些?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④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诸葛亮11、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古人睡眠的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古人睡眠的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古人睡眠的诗词喜爱苏东坡的诗词,也观赏他的潇洒旷达,推举一首。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今逝,江海寄余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吟之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眠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江村即事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桃花庵歌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平甫见招不欲往姜夔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拘束眠。
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二.“睡觉”的诗句有哪些一.含山店梦觉作唐代: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际。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二.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三.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国演义》原著71120回诗词鉴赏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杨修恃才放旷为操所杀,年三十四岁。
后人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于禁所领七军,皆死于水中,后人有诗曰: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渊。
关公神算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古传。
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关公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杀,亡年五十八岁。
后人有诗叹曰: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又有诗曰: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后人题一联于其庙云: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华佗欲为操开颅,被多疑曹操所杀,后人有诗叹华佗曰: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亡,寿六十六岁后人有《邺中歌》一篇,叹曹操云: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曹丕逼曹植为七步诗、曹植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曹丕废帝,祖弼大骂不绝口而死,后人有诗赞曰:奸宄专权汉室亡,诈称禅位效虞唐。
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故事版本一: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
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浅析诗词在《三国演义》中的作用(谭明)在小说中插入诗、词、论赞,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色。
这种散韵交错使用的手法,对成功刻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描述事件起到不可忽视的补充作用,它不仅使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抒情成分,更加勾勒出人物神韵。
下面就《三国演义》在诗、词的运用方面作一些浅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的这首《临江仙》,曾迷倒了多少文人骚客,点缀了多少词坛佳话,淘尽了多少人和事。
它气势恢宏,色彩鲜明,立体感强,从写景入手,把历史融入滚滚长江水中,多少历史人物,纵使当年是如何的气吞河山,是如何的吒咤风云,是如何的火亘赫一时,但随着岁月流逝,都被一朵小小的历史浪花陶尽,真可谓“粪土当年万户候”矣。
它开篇就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派,吸引了众多的“眼球”,成功地引出了众多的三国“英雄”故事。
历史的上的曹操,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建安文学的卓越代表。
他外定武功,内修文学,有非凡的才能和胆识;他大胆改革,在诸强纷争的动乱局面中统一了北方,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横塑赋诗,官渡之战,从侧面上反映曹操的胆识、胸襟、气度与诗才都属当代人中豪杰,可谓一代枭雄。
毛泽东曾有词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对曹操可谓充分肯定。
可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却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
初中语文第六册中收录的《杨修之死》是从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中节选,事情发生在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
蜀兵据险固守,魏不得进,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
魏行军主簿杨修恰恰在此关头从军中以“鸡肋”为夜间口令这件事上,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未经请示,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又向夏修忄享说明“鸡肋”一语的含意,夏候忄享服膺杨修的先知,也赶紧收拾行装。
三国演义原著各类人物的诗三国演义原著各类人物的诗三国归于晋,后人古风一篇,以叙其事曰: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瓚,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赞叹刘备诗: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
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
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吟的一首诗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刘备在第三次来到草庐的时候,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但是不巧的是,这次诸葛亮先生虽然在家,还是不能出来见刘备先生,因为诸葛亮先生午觉还没睡醒。
刘备在门外等了几个小时,看到诸葛亮动了一下,以为要醒了,谁知诸葛亮只是翻了一个身。
门外的张飞早就不耐烦了,看到大哥在门口等了这么长时间,顿时暴躁起来。
并且扬言诸葛亮先生还不起床,就要按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把火烧了草庐。
刘备先生自然及时制止了这种行为,并当面呵斥了张飞。
这么长时间都等了,还在乎这几个小时,刘备有足够的耐心。
诸葛亮先生终于醒了,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吟了这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不得不说,这首诗吟得很应景。
在这首诗中,诸葛亮先生明确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准备出山,即所谓“草堂春睡足”。
但同时也略有责怪刘备先生,怎么来得这么晚,即所谓“窗外日迟迟”。
其实来得迟也不能怪刘备先生,人家来了三次才见着你,前几次来你都外出游玩去了。
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自然十分惊喜,当即便向诸葛亮请教安邦定国之策。
诸葛亮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令刘备豁然开朗,从而确定了自己的战略方针,正是“如拨云雾而见青天”,这才是真正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之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先取荆州作为根据地,然后西取西川,再取汉中,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诸葛亮也名垂青史,他与刘备在草庐中的对话,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策”,后人也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评价:“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另外,刘备和诸葛亮的这次见面,也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成语故事,比如“三顾茅庐,如鱼得水”等等。
中国四大名著成语、歇后语及诗句合集(一)《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以及诗句·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二、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歇后语: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话说《三国演义》中的赋及赋论] 三国演义大雾赋》关键词:三国演义赋赋论摘要:历年来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诗词讨论较多,而赋及赋论却鲜有提及,其实《三国演义》中亦包含着丰富的赋及赋论,并在小说当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中国古代小说“众体兼备”,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当然也不例外,诗、词、辞赋、歌谣、谚语、诏策、赞、诔等等应有尽有。
其中的诗词历来谈得比较多,而辞赋却鲜有问津,其实《三国演义》中也包含着丰富的赋及赋论。
一我们目前可见的《三国演义》的最早本子,是明弘治甲寅(公元1494年)序,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本①)。
我们目前最常见的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订回评本(简称毛本②)。
毛本中直接以赋名篇的有《铜雀台赋》和《大雾垂江赋》,两篇均是咏物赋。
《铜雀台赋》见于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话说曹操屯兵百万于江汉,荀攸驰檄欲结盟孙权,联合攻打刘备。
事关紧急,在孙权方战降两派僵持之际,诸葛亮只身一人来到吴国,欲说服吴国与刘备联合抗曹,实现隆中对策。
而此时孙权方决策高层的核心人物周瑜在文武官员的不同意见下也举棋不定,孔明能不能说服周瑜则成为能否破曹的关键。
众所周知,吴国乔公有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皆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个是孙策的主妇,一个是周瑜的爱妻,两个人物都是相当重要的。
诸葛亮却佯装不知,便对周瑜说曹操此举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只为大小乔二美女,如果你用千金购买二女送与曹操,操必班师回朝。
周瑜起初不信,孔明便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
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
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
”如此周折三番,周瑜终是不信,直到孔明诵出该赋,周瑜才勃然大怒而决计抗曹。
为什么《铜雀台赋》③有这么大的威力,我们试看: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欢迎参考!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一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唐·杜甫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7、《有感》宋·文天祥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明·佚名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名句二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篇》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篇一」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三顾茅庐》教案「篇二」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前查找有关《三顾茅庐》的资料;预习《三顾茅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题。
1、师:同学们,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
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吗?2、连一连:《三顾茅庐》罗贯中《红楼梦》施耐庵《西游记》曹雪芹《水浒》吴承恩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节选自《三国演义》,他就是——《三顾茅庐》。
(师板书课题,故意将“茅”少写一笔“撇”,以加深学生对“茅”的正确印象。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有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有哪些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唐·杜甫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7、《有感》宋·文天祥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明·佚名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2、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3、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4、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成都武侯祠“攻心”联5、丞相当年曾驻马;江山终古此蟠龙。
有关三国的诗词佳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也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佳句。
这些诗词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也抒发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思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三国的诗词佳句。
1.《出师表》:“肝胆同生,不宜有隔;房厢之人,不宜有间。
”此句出自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诸葛亮的《出师表》,反映了诸葛亮对刘备的赤诚之心。
2.《观沧海》:“鱼跃此时海,流星落何处。
”此句出自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操的《短歌行》,表达了曹操对天地间无常变幻的感慨。
3.《天净沙·秋思》:“一阵东风,恨年年,一时,樽酒一挑。
”此句出自三国时期诗人杜牧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战乱时代中少年将士的无奈和心酸。
4.《战国策·秦策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此句出自《战国策》,反映了三国时期充满战乱的时代,人们对生死的深切思考。
5.《桃花源记》:“但足迹,无七尺之可追。
”此句出自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乡村景象。
6.《赤壁赋》:“江左无双,江右复会。
”此句出自曹操的《赤壁赋》,描绘了赤壁之战后,曹操对刘备的赞赏之情。
7.《岳飞赤壁神吟》:“威震江东,荡寇西南。
”此句出自南宋将领岳飞对三国时期英雄周瑜的赞颂。
8.《短歌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此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形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
9.《蜀相》:“此生君子,何止于此。
”此句出自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蜀相》,表达了诸葛亮对君子高尚品德的向往。
10.《破阵子》:“刀耕火种出深山,难得高树泪痕干。
”此句出自杨修的《破阵子》,表达了在战乱时代中农民艰苦生活的无奈和心酸。
以上所列的诗词佳句只是三国时期诗人们创作的众多佳作之一,它们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们对三国时代的独特理解与感慨。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三顾茅庐(37、38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xx(39回)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草船借箭(46回)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七星坛祭风(49回)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智取xx(50回)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三气xx(51、55、56回)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xx八阵图(84回)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七擒孟获(90回)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空城计(95回)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挥泪斩xx(96回)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
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造xx(102回)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上方谷困xx(103回)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
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死xx走活仲达(104回)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预伏锦囊计(105回)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9回192年诸葛亮才十余岁,还没到“隆中卧”,这首诗不通)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38回)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38回,这首写得不错)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三顾茅庐(37 、38 回)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火烧博望坡(39 回)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草船借箭(46 回)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七星坛祭风(49 回)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智取华容(50 回)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三气周公瑾(51 、55 、56 回)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巧布八阵图(84 回)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七擒孟获(90 回)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空城计(95 回)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挥泪斩马谡(96 回)
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
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造木牛流马(102 回)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上方谷困司马(103 回)
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
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死诸葛走活仲达(104 回)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预伏锦囊计(105 回)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9回192年诸葛亮才十余岁,还没到“隆中卧”,这首诗不通)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38回)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38回,这首写得不错)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38回)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
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116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