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基础知识常用命令配置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463.54 KB
- 文档页数:6
IPv6关于路由器配置静态IPv6路由的命令今天在学习路由器配置ipv6 的时候遇到了⼀点疑惑⼀条命令为:ipv6 route FE80:0202::/32 serail 0/1 201⼀条命令为:ipv6 route FE80:0202::/32 serail 0/1 1然后我就在想这⾥的区别,在这⾥记下笔记省的以后再犯⾸先格式是ipv6 route <⽬标IPv6前缀> <出站接⼝> <下⼀跳IPv6地址>然后在这⾥, ::1是本地回环地址,所以第⼆条命令是错误的。
环回地址00…1(128 bits)::1/128链路本地地址1111111010FE80::/10唯⼀本地地址1111 110FC00::/7(包括FD00::/8和不常⽤的FC00::/8)站点本地地址(已弃⽤,被唯⼀本地地址代替)1111111011FEC0::/10链路本地地址和唯⼀本地地址都属于本地单播地址,在IPv6中,本地单播地址就是指本地⽹络使⽤的单播地址,也就是IPV4地址中局域⽹专⽤地址。
每个接⼝上⾄少要有⼀个链路本地单播地址,另外还可分配任何类型(单播、任播和组播)或范围的IPv6地址。
(1)链路本地地址(FE80::/10):仅⽤于单个链路(链路层不能跨VLAN),不能在不同⼦⽹中路由。
结点使⽤链路本地地址与同⼀个链路上的相邻结点进⾏通信。
例如,在没有路由器的单链路IPv6⽹络上,主机使⽤链路本地地址与该链路上的其他主机进⾏通信。
(2)唯⼀本地地址(FC00::/7):唯⼀本地地址是本地全局的,它应⽤于本地通信,但不通过Internet路由,将其范围限制为组织的边界。
(3)站点本地地址(FEC0::/10,新标准中已被唯⼀本地地址代替)部分内容引⾃百度。
centos ipv6基本命令CentOS是一种流行的Linux操作系统,它支持IPv6协议。
IPv6是互联网协议的下一代,使用128位地址以替代IPv4的32位地址。
在CentOS上,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命令来配置和管理IPv6网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CentOS IPv6命令,以实现基本的IPv6网络配置。
1. ifconfig命令ifconfig命令用于配置和显示网络接口的信息。
在CentOS中,ifconfig命令也可以用于配置IPv6地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ifconfig命令用法:- 查看网络接口信息:`ifconfig`- 启用网络接口:`ifconfig interface up`- 禁用网络接口:`ifconfig interface down`- 添加IPv6地址:`ifconfig interface inet6 add IPv6地址`- 删除IPv6地址:`ifconfig interface inet6 del IPv6地址`- 查看指定接口的IPv6地址:`ifconfig interface inet6`2. ip命令ip命令也是一种常用的网络配置命令,在CentOS中支持IPv6的配置。
以下是ip命令的一些常用用法:- 查看网络接口信息:`ip address show`- 启用网络接口:`ip link set interface up`- 禁用网络接口:`ip link set interface down`- 添加IPv6地址:`ip address add IPv6地址/前缀长度 dev interface`- 删除IPv6地址:`ip address del IPv6地址/前缀长度 dev interface`- 查看指定接口的IPv6地址:`ip address show interface`3. ping6命令ping6命令用于测试IPv6网络连通性。
配置IPv6命令1配置相关命令IPv6配置包括以下相关命令:●ping ipv6●ipv6 address●ipv6 enable●ipv6 hop-limit●ipv6 neighbor●ipv6 source-route●ipv6 route●ipv6 ns-linklocal-src●ipv6 nd ns-interval●ipv6 nd reachable-time●ipv6 nd prefix●ipv6 nd ra-lifetime●ipv6 nd ra-interval●ipv6 nd ra-hoplimit●ipv6 nd ra-mtu●ipv6 nd managed-config-flag●ipv6 nd other-config-flag●ipv6 nd dad attempts●ipv6 nd suppress-ra●ipv6 redirects●show ipv6 route●show ipv6 neighbors●show ipv6 interface●clear ipv6 neighbors●tunnel destination●tunnel mode ipv6ip●tunnel source●tunnel ttl1.1ping ipv6该命令用来诊断IPV6网络的连通性。
ping ipv6 [ipv6-address]【参数说明】ipv6-address:被诊断的目的地址【命令模式】特权模式【使用指南】当在命令中不输入目的地址时则进入用户交互模式,可以指定具体的各种参数。
在执行时ping返回的各种符号的含义如下:【举例】Ruijie# ping ipv6 fec0::11.2ipv6 address为网络接口配置一个IPV6 的地址,使用该命令的no形式删除配置的地址。
ipv6 address ipv6-prefix/prefix-length [eui-64]no ipv6 address [ipv6-prefix/prefix-length] [eui-64]【参数说明】ipv6-prefix :IPV6 的地址,必须遵循RFC2373定义的地址形式,每个地址域之间用冒号隔开,每个域占16比特,用十六进制数表示prefix-length :IPV6前缀的长度即IPV6地址中代表网络的部分。
IPv6基础及常用命令IPv6/IPv4协议栈对比IPv6的一些变化1)数据链路层(L2)的type字段标识为0x86dd,表示承载的上层协议是IPv6(IPv4对比:type字段为0x0800);2)IPv6的头部字段(40bytes),和IPv4差别巨大。
•IPv6报文头部是定长(固定为40字节),IPv4报文头部是变长的。
这个意味着,写代码处理IPv6数据报文的效率会提高很多:);•IPv6中Hop Limit字段含义类似IPv4的TTL;•IPv6中的Traffic Class字段含义类似IPv4中的TOS(Type OfService);•IPv6的报文头部取消了校验和字段:取消这个字段也是对IPv4协议的一个改进。
当IPv4报文在网路间传输,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转发就是修改TTL字段,就需要重新计算校验和,而由于数据链路层L2和传输层L4的校验已经足够强壮,因此IPv6取消这个字段会提高路由器的转发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IPv6协议下,传输层L4协议UDP、TCP是强制需要进行校验和的(IPv4是可选的);•IPv6报文头部中的Next Header字段表示“承载上一层的协议类型”或者“扩展头部类型”。
•当IPv6数据报文承载的是上层协议ICMPv6、TCP、UDP的时候,Next Header的值分别为58、6、17,这个时候和IPv4报文头部中的Protocol字段很类似;•当不是以上3种协议类型的时候,IPv6报文头部紧接的是扩展头部。
扩展头部是IPv6引入的一个新的概念,每个IPv6的数据报文可以承载0个或多个扩展头部,扩展头部通过链表的形式组织起来。
当IPv6数据报文承载着扩展头部的时候,Next Header的数值为扩展头部的类型值。
•当发送一个分片IPv6数据报文的时候,IPv6使用的是扩展头部的形式组织各个分片的信息, Next Header字段值为44•对比IPv4,分片信息是记录在IPv4报文头部的分片字段中。
Ipv6配置参考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Ipv6配置参考1 R41和R42的RIPng的配置R41(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 全局启用IPv6单播路由R41(config)#int e0/0 /* 进入相关接口R41(config-if)#ipv6 add 2000:0:1:41::1/64 /* 配置ipv6地址R41(config-if)#no sh /* 开启接口R41(config-if)#int s 1/1R4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41(config-if)#ipv6 add 2000:0:1:4142::1/64R41(config-if)#no shR41(config-if)#exitR41(config)#ipv6 router rip TechNow /* 启动RIPng进程(进程名称:TechNow)R41(config-rtr)#exit /* 退出R41(config)#int e0/0 /* 进入相关接口R41(config-if)#ipv6 rip TechNow enable /* 指定该接口启用RIPng TechNow进程。
R41(config-if)#int s 1/1R41(config-if)#ipv6 rip TechNow enableR41(config-if)#endR42(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R42(config)#int e0/0R42(config-if)#ipv6 add 2000:0:1:42::1/64R42(config-if)#no shR42(config-if)#int s 1/1R42(config-if)#ipv6 add 2000:0:1:4142::100/64R42(config-if)#no shR42(config-if)#exitR42(config)#ipv6 router rip TechNowR42(config-rtr)#exitR42(config)#int e0/0R42(config-if)#ipv6 rip TechNow enR42(config-if)#int s 1/1R42(config-if)#ipv6 rip TechNow enR42(config-if)#end2 验证R41和R42的RIPngR41#sh ipv6 routeR 2000:0:1:42::/64 [120/2] /* 注意这行,是负载均衡的!CCNA 实验中应该见过!via FE80::A8BB:CCFF:FE00:200, Ethernet0/0via FE80::A8BB:CCFF:FE00:200, Serial1/13 利用IPv6 ACL控制RIPng的更新R41(config)#ipv6 access-list D-RIPng /* 创建IPv6 ACLR41(config-ipv6-acl)#deny udp any any eq 521 /* 拒绝udp 协议任意源任意目标目标端口=521 R41(config-ipv6-acl)#per ipv6 any any /* 允许ipv6协议任意源任意目标R41(config-ipv6-acl)#exitR41(config)#int e0/0 /* 进入相关接口R41(config-if)#ipv6 traffic-filter D-RIPng in /* 接口应用ipv6 ACL 方向in。
Windows系统下IPv6配置命令详解Windows系统下IPv6配置命令详解在 windows 系统家族中对 IPv6 协议的配置方法有两种: IPv6 命令和 netsh 命令。
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查询和配置 IPv6 的接口、地址、高速缓存和路由。
以 windows xp 下的 IPv6 命令为例:◆ IPv6 install 安装 IPv6 协议栈◆ IPv6 uninstall 卸载 IPv6 协议栈◆ IPv6 [-v] if [ifindex] 显示 IPv6 的所有接口界面的配置信息。
接口界面采用接口索引号来表示。
参数说明: [ifindex] 指定接口的索引号[-v] 接口的其他信息例: IPv6 if 显示所有接口的信息IPv6 if 4 显示接口 4 的信息注:通常的,安装 IPv6 协议栈后,一块网卡默认网络接口有 4 个,interface 1 用于回环接口,interface 2 用于自动隧道虚拟接口,interface 3 用于 6to4 隧道虚拟接口, interface 4 用于正常的网络连接接口,即 IPv6 地址的单播接口。
如有多块网卡,后面还有其他接口。
◆ IPv6 [-p] adu <ifindex>/<address> [life validlifetime[/preflifetime]][anycast] [unicast] 给指定接口配置 IPv6 地址。
注意,这里没有配置前缀长度。
参数说明: [life validlifetime[/preflifetime]] IPv6 地址的存活时间[anycast] 把地址设成泛播地址[unicast] 把地址设成单播地址 , 默认为单播地址[-p] 把所做的配置保存。
如果不加此参数进行配置,当电脑重新启动的时候配置将丢失,这一点需注意。
下面的 -p 参数作用都一样,不再另作说明。
例: IPv6 adu 4/3eff:124e::1 给索引号为 4 的接口界面配置 IPv6 地址 3eff:124e::1IPv6 adu 4/3eff:124e::1 life 0 删除上面刚刚配置的 IPv6 地址◆ IPv6 [-p] ifc<ifindex> [forwards] [-forwards] [advertises] [-advertises] [mtu #bytes] [site site-identifier] [preference P] 配置接口的属性参数说明: forwards 允许在该接口上转发收到的数据包。
IPv6特点
IPv4存在的问题,地址空间耗尽,地址分配规划较差,路由汇总较难。
导致路由表容量增大切收敛较慢;端到端模型
IPv6更大的地址空间
更便于路由汇总
IPv6地址长度:128位
无需NAT
没有广播,保留单播,组播。
新加入任播取代广播
头部格式更加简单
可以自动配置
每个接口可以拥有多个有效IPv6地址
引入链路本地地址(区别于全球单播地址)
IPv6
开启IPv6
ipv6 unicast-routing
IPv6 头部
版本:4个bit位,0110
数据流类型:8位,相当于IPv4的ToS(服务类别)字段,用于区分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
标签流:20位,IPv6新增字段。
相当于IPv4针对每个数据包单独的操作
数据源可以使用流标签来标记一个数据包属于一个特定的流。
IPv6可以将一个数据流标记为同样的流标签,设备可以对整个流标签采取同样的策略,达到更高的分组交换
取代IPv4当中,单独对每个数据包进行操作。
也可以用来进行QoS
有效负载长度:16位,相当于IPv4中总长度字段减去头部长度
下一个头部:8位,相当于IPv4中的协议字段。
标记出本IPv6头部后面紧跟的数据类型。
可以是四层协议头部,TCP&UDP&ICMP等,也可以是IPv6扩展功能。
跳数限制:8位,相当于IPv4中TTL字段,标识了一个数据包能够在网络中传递的最大路由器数
源地址:128位
目的地址:128位
IPv6地址的表示方法:
128位分为8个字段,每个字段16位,2个字节。
x.x.x.x.x.x.x.x 每个X是一个 16进制对大小写不敏感
IPv6地址可以使用"::"开头但是不可以使用“::”结尾。
//“::”结尾用来表示网络地址
0:0:0:0:0:0:0:0 = ::
:: 缺几个0补几个0
IPv6数据传输类型
单播:和v4一样
单播地址:除FF00::/8 之外的全部IPv6地址
可以在启用IPv6的接口下自动生成
组播:和v4一样
组播地址:FF00::/8
任意播:
IPv6:每个接口至少有两个地址:
①链路地址;
②接口loopback地址(::1);
除此之外还可以拥有多个任意多个唯一的链路本地地址和全局单播地址
IPv6单播地址结构
128位,IPv6地址无子网掩码,强调前缀长度。
前23位:注册机构前缀
APNIC 亚太地区IP地址管理局
前32位(24-32):ISP运营商前缀
前48位(33-48):站点前缀
前64位(49-64):子网前缀
后64位:接口ID //类似IPv4中的主机位,区分同意子网下的不同接口
IPv6全局单播地址2000::/3开头 (以二进制的001开头)
IPv6链路本地地址
FE80::/10 (1111 1110 1000开头)
局限性:只在本段链路上。
直连的IP6 可以使用各自的本地链路地址直接通讯,而不需要额外配置全局单播;
//方便邻居发现,路由器发现,路由协议的建立。
访问非直连设备时必须使用该设备的全局单播地址;
访问邻居的链路本地地址时,需要指定出站接口。
链路本地地址可以自动生成;
EUI-64格式接口ID
接口可以自动配置IPv6地址,根据MAC地址生成
48位的MAC地址在生成EUI-64时需要在中间插入FF FE;并且把第七位从0变为1 第七位:
0 全局唯一
1 本地唯一
IPv6组播地址格式
开头:FF00::/8
前四位:Flag位:00PT
P位:标记指示前缀。
为1时,该组播地址可以包含源网络的单播前缀;
T位://临时位;0表示该组播地址为注明的或永久有效的;为1时表示组播地址是临时性的或暂时通过动态分配的;
后四位:Scope位:表示该组播地址的有效范围:长度:4位
0:保留
1:当前接口环回传输//仅当前接口有效
2:链路//仅本链路中有效
3:本子网有效//仅当前子网有效
4:本地管理域//仅域内有效
5:本站点//站内有效
8:多个站点构成的组织//多个站点联合有效
E:全局范围//全局生效
F:保留
后112:组ID
IPv4与IPv6中常见组播地址对照
224.0.0.1→FF02::1 //链路上的全部网络节点
224.0.0.2→FF02::2 //链路上的全部路由器
224.0.0.9→FF02::9 //RIP&RIPng
224.0.0.5→FF02::5 //OSPF&OSPFv3
224.0.0.6→FF02::6 //OSPF&OSPFv3 DR
224.0.0.10→FF02::A //EIGRP&EIGRP for IPv6
IPv4与IPv6的兼容过度
双栈:
使用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设备(接口上同时配置IPv4和IPv6地址)
缺点:1.成本较高;2.设备必须计算并存储两种协议的数据表并且发送更新报文,更加浪费硬件资源和带宽。
隧道化:Tunnel
在IPv4与IPv6边缘使用双栈路由器,IPv6的流量在双栈路由器上封装IPv4头部之后在IPv4网络中传递知道到达目的的双栈路由器,之后路由器解封装IPv4头部并将IPv6数据继续传递;
NAT转换:
在IPv4和IPv6之间进行转换
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开启ipv6的路由单播功能
只能使用IPv4格式的Router ID 。
如果没有IPv4版本接口,需要手工配置一个。
只要在对应接口启用响应进程就可以了,没有Network命令。
IPv6路由协议
1.全局模式下开启IPv6单播路由功能
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2.开启路由进程
config#ipv6 router eigrp/ospf/rip 进程号
3.手动指定Router ID EIGRP 同样需要Router ID
config(rtr)#eigrp router id x.x.x.x
4.EIGRP 需要开启进程
config(rtr)#no shutdown
5.将接口宣告进路由集成,没有类似Network 命令
config-if#ipv6 ospf 进程号 area 区域号
config-if#ipv6 eigrp 进程号
IPv6静态路由
出接口和下一跳都要写
6to4隧道
在两端的双栈路由器上创建隧道接口
config#interface tunnel 接口编号
//指定隧道目的地址
指定 目的地址为回环口
config-if#tunnel destination x.x.x.x (一般使用Loopback 口保证稳定性) 指定隧道更新源为回环口
config-if#tunnel source Loopback 接口编号
指定隧道类型为6to4隧道
config-if# tunnel mode ipv6ip
动态多点隧道
Tunnel处利用IPv6特性转换2002:AA:BB::0
AA:BB 是IPv4地址转化为的1.1.1.1→ 0101:0101
普通情况只看 2 3 段
特殊看 7 8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