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课本索引
- 格式:docx
- 大小:23.33 KB
- 文档页数:9
阅读参考书目教材类1、张玉敏: 《知识产权法》, 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2、吴汉东: 《知识产权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李雨峰、王迁、刘有东: 《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张耕: 《商业标志法》,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汤宗舜: 《专利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著作类1、王泽鉴: 《民法总则》,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王泽鉴: 《侵权行为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冯晓青著, 《知识产权法哲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李扬主编, 《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 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5、陶鑫良、袁真富著, 《知识产权法总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6、吴汉东、胡开忠著, 《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 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7、金海军著, 《知识产权私权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阳平著, 《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从知识产权特征出发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9、郑成思著,《WTO®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10、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第三版),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1、吴汉东、胡开忠等著,《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12、王先林著,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13、黄晖: 《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
1 4.郭禾: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 版。
15.刘华:《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分析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 月第1 版。
1 6.盛世豪: 《知识产权与竞争优势――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知识产权书籍书目1.介绍
1.1 知识产权的定义
1.2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专利
2.1专利的概念与特点
2.2 专利的申请流程
2.3专利的保护与权益
2.4 专利的实施与商业化
3.商标
3.1 商标的定义与分类
3.2 商标的注册与维权
3.3商标的使用与管理
3.4 商标的国际化与跨境保护
4.著作权
4.1 著作权的概念与范围
4.2 著作权的申请与登记
4.3 著作权的保护与维权
4.4著作权的合同与许可
5.商业秘密
5.1 商业秘密的定义与特点
5.2 商业秘密的保护与管理
5.3 商业秘密的识别与维权
5.4 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 知识产权法
6.2 专利法
6.3商标法
6.4 著作权法
6.5 商业秘密保护法
以上为知识产权书籍书目的详细内容,请根据需要逐一查看各个章节的内容。
本文档仅涉及书目,具体内容请查阅相应的书籍和法律法规。
附件:无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指保护人们在创作和创新活动中产
生的知识成果(如发明、商标、著作品等)的法律体系。
2.专利法:专利法是指对发明者的发明技术进行保护和授予专有
权的法律规定。
3.商标法:商标法是指对商标的注册、使用和保护进行管理和
规范的法律规定。
4.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指保护原创性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及其他作品的创作性成果的法律体系。
5.商业秘密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是指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维护以及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
知识产权法推荐书目知识产权法推荐书目(一)教材类1、张玉敏:《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李雨峰、王迁、刘有东:《著作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汤宗舜:《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6、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7、冯晓青:《知识产权法热点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知识产权法推荐书目(二)综合类: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张玉瑞著:《互联网上知识产权——诉讼与法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刘筠筠、熊英著:《知识产权法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李扬等著:《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周林主编:《不偷懒不灰心——郑成思纪念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阳平著:《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从知识产权特征出发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汉东著:《知识产权多纬度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朱谢群著:《创新性智力成果与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乔生著:《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平衡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张伟君著:《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法律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王先林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王先林等著:《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徐明华、包海波等著:《知识产权强国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
知识产权法主讲人:教 材:《知识产权法》(第四版)刘春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知识产权法学》(第五版)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5版。
2、曹新明:《知识产权法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版。
3、郭禾:《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推荐学习网站:1、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2、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3、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4、中国知识产权网 案引:《传奇》版权拥有者状告王菲侵权 索赔350万元 《传奇》是李健在2003年发行的专辑《似水流年》中的一首歌。
这首歌版权是在2008年被孙涌智获得,根据合同,《传奇》只允许曲作者李健演唱,他人演唱必须得到孙涌智本人的同意。
在2010年王菲在春晚演唱《传奇》的时候,就是经过了孙涌智的授权。
针对王菲曾经在北京和上海的十场巡演中未经授权演唱《传奇》一事,2012年他向王菲演唱会的多个主办方提起诉讼并要求索赔350万元。
而根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2013年11月),“被告中国祥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江传眉心秀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佳音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圣峰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向原告老孙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支付涉案歌曲《传奇》词的使用费人民币2250元。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徐律师分析,孙涌智获得赔偿的金额“跳水”,“应该是法院认为仅靠原告提供的证据,侵权人获得350万元违法所得不能确定,所以原告的诉讼请求未被获得支持。
”谷歌吞掉摩托罗拉(2011年8月15日) 王老吉商标权尘埃落定最终判给广药集团广药集团介绍,2000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商标使用许可主合同,商标租期从2000年至2010年5月。
•知识产权法概述•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目•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录专有性知识产权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
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不具有物质形态。
地域性知识产权只在特定国家或地区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
时间性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期限届满后权利自动消灭。
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特点知识产权法的体系与渊源体系知识产权法是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的法律体系。
国内立法各国通过国内立法形式制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国际条约国际社会通过签订国际条约来协调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等。
司法判例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形成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具有约束力。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01020304保护作者权益原则鼓励创新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国际合作原则著作权的客体指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等。
著作权的主体指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原始主体是作者(自然人和在特定条件下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继受主体指通过转让、承受、继承等继受方式取得者。
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的取得著作权的保护发明专利权的客体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主体外观设计独占实施权、转让权、许可实施权、标记权、请求保护权、放弃权和质押权。
专利权的内容时间限制地域限制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期限为10年。
专利权只在授予它的国家或地区内有效。
专利权用尽、先用权、临时过境、科研与实验性使用。
申请原则申请文件授权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一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1、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慧创作物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私权2、更好的定义:人们对于自己智力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力。
3、理解其定义:①客体是智力成果 /商业标识等非物质性客体,不是有形物质,这是区别于物权的特征;②不要理解成对知识的财产权;③知识产权客题分两类:创造性智力成果、识别性商业标识。
4、并非一切智力成果都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如点子、创意,但知识产权也非常注意在赋予创新者知识产权的同时,避免这种保护的范围扩大,将本来属于公众可以自由利用的信息纳入专有范围。
达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利益平衡原则是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帝王原则” 。
5、知识产权客体就是智慧创造物,是人民利用其智慧、时间、资金和劳动创作出来的智力成果。
具有以下特征:无形性(本质特征、智慧性、传承性、共享性。
6、知识产权的内容:一是积极权利二是消极权利①积极权利,指知识产权所有人依法享有的许可他人实施其智慧创作物的权利;②消极权利(禁止权 ,指知识产权所有人依法享有的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实施其受法律保护的智慧创作物的权利。
7、知识产权特征:知识产权空间效力的有限性,知识产权保护期的有限性(发明专利权 20年、外观制作权 10年、著作权有生以来及死后 50年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知识产权的法定性 (国家授予性。
8、知识产权性质:是一种民事权利,是私权。
9、分类(基础知识 :文学产权、工业产权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
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著作权之效力,只能及于某一件具体的作品,既能禁也有权许可他人以某种方式利用其作品, 但不能阻止他人对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 也不能禁止他人对其独立创作的作品正常地行使其版权②双重内容(也称为一体两全 ,即著作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两个方面的内容。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是相互独立的③自动取得, 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 即刻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任何手续。
知识产权法学第四版第二十四二十五章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其他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知识产权法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目录01引言本教材分为两篇,分别是“总论”和“分论”,共十六章。
知识产权法学的结构本教材涵盖了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法律关系、保护制度、管理运用等方面,同时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和知识产权诉讼进行了详细介绍。
知识产权法学的重点内容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知识产权法学的意义知识产权法学是法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机制,对于保护和激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法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法是现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科技进步、文化和艺术创新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知识产权法学的意义和重要性知识产权法学起源于欧洲,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发展中国知识产权法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19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并逐步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
同时,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也积极履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知识产权法学的起源知识产权法学的历史和发展VS02版权法版权法的定义版权法是调整作品创作、传播、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版权法的特征版权法具有地域性、独创性和专有性,旨在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的权利,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科技和社会进步。
版权法的定义和特征1版权法的基本原则23版权法通过保护作者的权益,鼓励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促进文化创新和进步。
鼓励创作原则版权法在保护作者权益的同时,也注重作品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以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知识产权法课本索引
大纲
第一章知识产权总论
第二章著作权
第三章专利权
第四章商标权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权
第六章其他知识产权
第一章知识产权总论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与定义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一)权利客体的无形性
(二)权利属性的消极性:禁止他人未经权利人许可的作为。
在专利的情况下,即使第三人经独立创造而获得了完全相同的智力成果,其使
用行为也将被禁止。
(三)权利存续时间的法定时间性
(四)权利取得与保护范围的地域性
三、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法源
四、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
五、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条约
第二章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概述
(一)著作权的含义
(二)著作权保护的四项基本原则(P37)
1.自动产生原则
2.思想/表达二分原则
3.原件所有权与著作权分离原则(P40)
4.发行权穷竭原则(P41)
二、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一)著作权的主体(P43)
1.原始著作权人
1)自然人作者
2)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继受著作权人
3.特殊主体——国家
(二)著作权的客体
1.著作权客体(作品)的构成要件(P47):
1)独创性
2)可复制性
2.著作权客体的类型(P49)
3.著作权客体的除外规定(P54)
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2)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
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3)时事新闻
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三、著作权的内容与归属
(一)著作权的内容
1.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P57)
2.财产权:12种有名权+其他(P58)
(二)著作权的归属(P64)
1.演绎作品
2.合作作品
3.汇编作品
4.电影作品及类似
5.职务作品
6.委托作品
7.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8.某些特殊作品(代笔)
四、有关权(P70)
(一)出版者权
1.版式设计权
2.出版者的其他权利与义务
(二)表演者权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四)广播组织权
五、著作权与有关权的限制
(一)保护期(P76)
(二)合理使用(P77)
(三)法定许可使用(P79)
(四)强制许可使用(P81)
六、著作权的转让与许可使用(P82)
(一)著作权的转让与许可使用合同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
七、著作权与有关权的保护
(一)著作权与有关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P95)
1.仅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2.可能同时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3.过错推定原则、出版物侵权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特殊规定
(二)著作权与有关权保护的执法措施(P103)
1.临时措施
1)诉前禁令
2)诉前证据保全
3)申请诉前禁令和诉前证据保全的有关规定
2.民事制裁措施
3.边境措施
1)知识产权备案
2)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申请及其处理
第三章专利权
一、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概述(P113)
二、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一)专利权的主体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职务发明创造的单位(P116)
3.外国人、外国企业、其他外国组织
4.专利权的合法受让人
(二)专利权的客体
1.专利权客体的含义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2.专利权客体的构成要件(P119)
1)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外观设计的新颖性、合法性
(三)专利权客体的除外规定(P122)
三、专利权的取得、终止和无效
(一)专利权的取得(P131)
1.专利申请
1)先申请原则
2)优先权原则
3)单一性原则
2.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只进行初步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
(二)专利权的终止(P136)
(三)专利权的无效(P137)
四、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一)专利权的内容
专利权人除享有其专利的转让权和实施许可权之外,还包括以下几种财产权:
1.独占实施权
2.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标明权
3.发明专利人要求支付适当实施费的权利
4.专利出质权(P139)
5.专利投资权
(二)专利权的限制(P141)
1.专利权的期限
2.国家许可实施
3.强制许可实施
4.专利权穷竭原则
5.在先使用权
6.外国运输工具临时过境
7.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的使用
五、专利权的保护(P146)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二)专利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P148)(三)其他专利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四)专利权保护的执法措施
第四章商标权
一、商标、地理标志与商标权概述
(一)商标
(二)注册商标
(三)地理标志(P163)
(四)商标权(P172)
1. 商标专用权
2. 商标处分权
3. 商标禁用权
二、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商标权的主体
(二)商标权的客体(P176)
1.积极条件
1)商标的构成要素
2)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功能
2.消极条件
三、商标权的取得与商标注册不当、注册商标争议的处理
(一)商标权的取得(P181)
1.商标权的取得原则
《商标法》实行的是以注册取得原则为主,以使用原则和驰名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
2.取得商标权的注册程序
(二)商标注册不当与注册商标争议的处理(P188)
1.商标注册不当及其处理
2.注册商标的争议及其处理
四、注册商标的期限、续展、使用许可和转让(P191)
(一)注册商标的期限和续展
注册商标所有人申请续展的法定期限为有效期届满前12个月,在此期间未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12个月的宽展期。
宽展期届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二)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P192)
(三)注册商标的转让(P194)
五、商标管理(P194)
六、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P201)
(一)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概述
(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与法律责任
(三)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的执法措施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权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P214)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由来与发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P216)
二、知识产权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P217)
(一)《巴黎公约》与WIPO《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规定》(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三)注册、使用计算机网络域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其他知识产权
一、商业秘密权
二、植物新品种权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四、域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