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背部的穴位名称
- 格式:doc
- 大小:23.85 KB
- 文档页数:1
人背部的穴位名称
1. 督脉走行中的穴位:大椎、灵道、至阳、脊中、中枢、神道、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此条经脉的穴位多用于治疗外感发热疾病及脊柱病变,或搭配其他脏腑腧穴进行治疗。例如:
• 大椎穴:多用于治疗热病,如疟疾、咳嗽、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等。
• 风府穴:多用于治疗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
• 百会穴:多用于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等。
1. 足太阳膀胱经:脊柱棘突旁开1.5寸和3寸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内侧线上的第一条经脉和第二条经脉的分支。第一分支上有大柱穴、风门穴、肺腧、厥阴俞、心腧、督俞、膈腧、肝俞、胆俞、三焦俞、脾俞、胃俞等穴位;膀胱经第二分支有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等穴位。例如:
• 脾腧穴:可治疗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脏腑病症,还可治疗背痛等局部病症。
• 膏肓穴: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但多配伍其他穴位,如配尺泽穴、肺俞穴治喘咳。
1. 华佗夹脊穴:也在人体背部脊柱棘突下凹陷中旁开0.5寸。
此外,背部还有肩井、命门、腰俞、腰阳关、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陶道穴、身柱穴、治喘穴、曲垣穴、天宗穴、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