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练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50
农业气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不选或多选不得分)1.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有(A)、统计回归法等方法。
A.辐射光谱分布法B.经验频率法C.试验对比法D.数学模型法2.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区划研究中,通常利用分离综合法、(D)、相关法、变换界限法等进行山区气温的推算。
A.点聚图法 B.条件回归法 C.移植法 D.物候法3.观测记录的三性要求是(B)。
A.代表性、比较性、及时性B.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C.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D.准确性、比较性、及时性4. 划分农业气候区域的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两类:即(A)和指标方法。
A.数学方法 B.主导因素方法C.叠置集优方法 D.气象学方法5.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里,一天之中的昼夜长短,即光明与黑夜的长度是有规律的变化的,这种白天光照和夜间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的现象称为(B)。
A.黑白现象 B.光周期现象C.短日照现象 D.长日照现象6.农业气象田间试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D)差异。
A.肥料 B.空气温度 C.土壤湿度 D.土壤7.农业气象的基本要素是(B)。
A.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B.光照、热量、水分、气C.热量、光照、光照、水分D.光照、温度、水分、积温8.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料是(C)。
A.热量B.光照C.二氧化碳D.水分9.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大致包括(A)毫微米波段的辐射能。
A.400—700B.400—350C.400—315D.315—28010.对于植物的每一个生命过程来说,有三个基点温度,下列哪一个温度不属于三基点温度。
(B)A.最适温度B.平均温度C.最低温度D.最高温度11.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要求:农业气象观测人员要严格执行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严禁将记录(A)。
A.推测、伪造和涂改B.缺测、漏测和迟测C.缺测、早测和涂改D.缺测、漏测和伪造12.观测地段的选择应距林缘、建筑物、道路、水塘等(C)米以上。
①重力 ②浮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与 风练(一)单项选择 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 风。
①东 ②东南 ③西 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 , 背风而立,低压在 _______ 。
①右边 ②右前方 ③左边 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增大 ②降低 ③先增后降 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__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5、在陆地上, ______ 气压高。
①春季 ②夏季 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 ①大气质量 ②大气压力 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1000 ③秋季 ③单位气压高度差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摩擦力 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 ①高压指向低压 ④惯性离心力 。
②低压指向高压 ④西北 ④左前方 ④先降后增 ④1013④冬季 ④大气柱 ①左前方 ②右后方 ③左方 ④右方 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 ②大气密度③气压梯度 ④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 ___ 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 ④摩擦力③中间指向四周 ④四周指向中间 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 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___ 个气压带 ①春 ②夏 ③秋 ④冬 (二)多项选择 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 _____ 。
①东南风 ②东北风 ③西南风 ④西北风 ⑤东风 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 _ ____ 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2 ②3 ③ 4 ④ 5 13、由于季风影响.在 _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 ④重力⑤浮力16、 ____ 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 ②梯度风 ③海陆风 ④焚风 ⑤地转风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 ______ 相平衡时的运动。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气象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领域?A. 农业与气象的关系B. 农业与气候的关系C. 气象与地理的关系D.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答案:A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酸碱度答案:D3. 农业气象站通常设置在什么地方?A. 农田中心B. 农田边缘C. 农田附近的山顶D. 农田附近的河流旁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A. 温度B. 降水C. 风速D. 土壤成分5. 农业气象预报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A. 提供灌溉建议B. 提供病虫害防治建议C. 提供种植时间建议D. 以上都是答案:D6. 农业干旱指数是衡量什么的指标?A. 土壤湿度B. 空气湿度C.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D. 温度与湿度之差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灾害?A. 干旱B. 洪涝C. 冰雹D. 地震答案:D8. 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减少自然灾害损失C.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观测的仪器?B. 湿度计C. 风速计D. 土壤pH计答案:D10. 农业气象数据通常用于哪些方面?A. 农作物种植规划B. 农业灾害预警C. 农业资源管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哪些?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答案:A、B、C2. 农业气象站的主要观测内容有哪些?A. 温度B. 降水C. 风速D. 土壤湿度答案:A、B、C、D3. 农业气象预报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A. 灌溉建议B. 病虫害防治C. 种植时间安排D. 灾害预警答案:A、B、C、D4.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哪些?A. 干旱B. 洪涝C. 冰雹D. 霜冻答案:A、B、C、D5. 农业气象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 种植规划B. 灾害预警C. 资源管理D. 产量预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业气象学只研究农业与气象的关系。
目录绪论 (1)第一章辐射 (2)第二章温度 (7)第三章水分 (12)第四章空气运动 (20)第五章天气学基本知识 (27)第六章农业灾害天气 (30)第七章气候通论 (34)第八章黑龙江气候 (40)第九章小气候 (42)一、名词解释大气,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要素。
二、填空题1.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气候有作用。
2.臭氧层分布在,它对地球生物有作用。
3.大气上界有公里高,它是根据来确定的。
4.大气物理上界有公里高,它是根据来确定的。
大气最低层是层,此层在中纬度地区有公里高。
5.对流层的特点是:、、。
三、简答题1.大气共分几层?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2.臭氧层分布在哪里?距地面有多高?为何当今世界科学家们关注臭氧层的变化?第一章辐射一、名词解释太阳常数,辐射通量密度,光照强度,大气透明系数,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度,太阳总辐射,太阳辐射总量,生理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可照时,日照时,日照率,曙暮光光照时间,光能利用率,长日性植物,短日性植物,中性植物。
二、填空题1.同纬度地方随海拔高度增高,则太阳直接辐射越,天空散射辐射越。
2.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
但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却是。
3.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被削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和作用而引起的。
4.太阳辐射光谱总能量主要是由、和组成。
5.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则地面上的有效辐射越,天空云越少,则地面有效辐射越。
6.在夏至这一天,地球上从南极到北极,越往北可照射越;冬至这一天,从南极到北极越往北,可照时越;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可照时。
7.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例外),地理纬度每增高1度,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就减小度。
8.植物对昼夜长短的反应,统称为现象。
长日照作物要求太阳光的可照时数长于小时。
9.绿色植物对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对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作用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0.30~0.75微米之间、称为。
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农业气象学题集一、选择题1.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辐射是()A. 紫外线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B解析: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和红光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为有效。
2. 以下哪种温度指标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最为直接()A. 日平均温度B. 极端最高温度C. 活动积温D. 有效积温答案:D解析:有效积温考虑了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阈值,能更直接地反映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3. 农业生产中,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主要气象因素是()A. 气温B. 相对湿度C. 风速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都会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
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都会加快蒸发。
4. 风对农作物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 传播花粉B. 调节温度C. 增加光照D. 帮助授粉答案:C解析:风可以传播花粉、调节温度、帮助授粉,但不能直接增加光照。
5. 辐射强度的单位是()A. 摄氏度B. 焦耳C. 瓦特/平方米D. 帕斯卡答案:C解析:辐射强度通常用瓦特/平方米来表示。
6.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不包括()A. 最低温度B. 最适温度C. 最高温度D. 平均温度答案:D解析: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7. 水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不包括()A. 参与光合作用B. 构成植物体C. 保持体温恒定D. 溶解养分答案:C解析:水分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参与光合作用、构成植物体、溶解养分等,保持体温恒定不是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8. 以下哪种风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A. 微风B. 大风C. 季风D. 海陆风答案:B解析:大风可能导致农作物倒伏、落花落果等,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9.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影响生长速度B. 决定生育期长短C. 影响产量和品质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影响生长速度、决定生育期长短以及影响产量和品质。
农林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子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气象因子?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肥力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学中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兰金度答案:D4. 以下哪项是描述降水量的正确单位?A. 毫米B. 米C. 厘米D. 千米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质地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学中的风向描述?A. 北风B. 南风C. 西风D. 东北风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气象因子?A. 光照强度B. 温度C. 湿度D. 土壤pH值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霜冻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温度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类型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降水C. 土壤肥力D. 作物种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温度C. 土壤pH值D. 二氧化碳浓度答案:AB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蒸腾作用?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水分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土壤肥力D. 病虫害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温度B. 降水C. 土壤肥力D. 作物品种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病虫害发生?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pH值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通常出现在______。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一瞬时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2.辐射拥有波粒二象性_生,即既表现为颠簸性仪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R二(S'+D)(l-a~Lr公式中,a话反射率,r为地面有效辐射;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互换等因素的影响"5.在阴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时的开始;6.大陆性天气的地域,降水―变率比其余地域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天气三因素是光、热、水;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每题2分,—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指向;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往常把大气辐射称为;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0-66.5°N纬度间,一年中白日最长的一天是日;B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某年或某月的实质降水量与多年均匀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A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均匀土温比未覆盖的___,增降温效应表层比基层____;AA.高小B.低小C.高;大D.低大6.疏透构造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概出此刻林高倍的地方;BA.1B.3C.4D.6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低压在;CA.右前面;左前面B.右前面;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面D.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联合,冬天严寒与湿润相联合,这类天气型属于—天气型;BA.草原B.地中海C.季风D.高峰A.海陆风B.山谷风C.季风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标"错")D.焚风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___,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____A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____;C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散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闲逸层.错)2.白日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当,地面汲取了辐射能转变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基层土壤・对)3.因为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真同样,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取代绝对湿度・错)4.中国天气的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显然,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别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对)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的土地,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错)简答题: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含:(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响;(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举措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应作用。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a) 请简述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及重要性。
b) 什么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举例说明。
c) 农业气象学如何应用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举例说明。
2. 答案:a)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气候、天气和气象要素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农田管理的关系。
农业气象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农民和相关农业机构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农业管理决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灾害风险。
b)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例如,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胁迫植物生长和发育,减少农作物产量。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风暴也会破坏农田和农作物,导致大量损失。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破坏农作物健康和生产。
因此,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和缓解措施以应对这些变化至关重要。
c) 农业气象学的应用有助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
通过农业气象学的知识,农民和农业机构能够更好地规划农作物种植和管理。
他们可以根据气象数据和预测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灌溉计划和施肥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天气条件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
此外,在灾害风险减轻方面,农业气象学可用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例如干旱、洪涝和冰雹等,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和风险。
总结: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的减轻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更好地制定管理决策,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和天气条件,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气象学也有助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帮助农民和农业机构减少灾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此,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计非常重要。
第一章〔地球大气〕练习题1、大气由、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等三局部组成。
2、在大气五个铅直分层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最直接的一层。
3、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大气中发生而形成的。
4、大气中的水汽和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红外辐射。
5、臭氧层位于km高度的大气层。
6、晕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六边形片状和柱状冰晶对日、月光线进展折射所形成的。
对吗.7、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辐射〕练习题1、绝对黑体对于投射到其外表的辐射的反射率为〔添数值〕。
2、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为。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4、地面反射率随地表粗糙度的增大而。
5、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的吸收辐射与放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
6、冬、夏至日的太阳赤纬为°。
春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秋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7、光照时间〔大于、等于、小于〕昼长。
8、地面辐射差额由负变正的时间是日落前1小时,对吗.9、大气量〔m〕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就越多吗.10、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一定是直角吗.其计算公式为。
11、简述北半球可照时数随季节、纬度的变化规律。
12、试计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省市〔32°00′N,118°48′E〕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第三章〔温度〕练习题1、温度的是指一年中最热月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之差。
2、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气温铅直梯度为负值的现象称为。
3、当空气做绝热上升运动时,其温度。
4、大气中常见的降温过程有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绝热冷却。
5、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为。
6、以下城市中,夏季光照时间最长的是。
A、B、C、D、7、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进展热量交换最主要的方式为。
A、辐射热交换B、传导热交换C、乱流热交换D、潜热交换8、以下城市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B、C、D、9、以下数值中,气温铅直梯度为℃/hm时,气层处在条件不稳定状态。
A、-0.2B、0.3C、0.8D、1.310、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时。
农业气象学试题汇总(含答案)《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某一瞬间大气得状态与大气现象得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α) - r 公式中, α 为反射率 , r 为地面有效辐射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得导热率与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与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得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得开始;6、大陆性气候得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与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就是光、热、水;10、农田中得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____ 指向____ ;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得一天就是____ 日;B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某年或某月得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得差值称为降水____ ;AA、距平B、平均变率C、极差D、相对变率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得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得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A、高;小B、低;小C、高;大D、低,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得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____ 倍得地方;BA、 1B、 3C、 4D、 67、摩擦层中得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____ ,低压在 ____ ;CA、右前方;左前方B、右前方;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方D、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A、草原B、地中海C、季风D、高山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A、大;大B、小;大C、大;小D、小;小10、下述得几种风哪一种不就是地方性风 ____ ;CA、海陆风B、山谷风C、季风D、焚风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您认为对得,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得标"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得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与下层土壤、(对)3、由于水汽压与绝对湿度其数值与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4、中国气候得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 对 )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与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得土地, 其导热率与热容量会减小、( 错 )简答题:1、农业气象学得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得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与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得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与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得反馈作用。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A)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B) 气候与农作物产量关系研究(C) 农业灾害防治措施(D) 降雨的分布和降水量变化2.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和 ______两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学科。
(A) 气候学(B) 生物学(C) 地理学(D) 生态学3. 以下哪项不是农作物适宜生长的气象要素?(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风速4.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______和气侯变化两类。
(A) 旱灾(B) 暴雨(C) 降温(D) 雾霾5.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气象因素影响最为显著的生长期是______。
(A) 开花期(B) 结实期(C) 幼苗期(D) 成熟期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观测手段?(A) 地面观测(B) 卫星遥感(C) 摄影测量(D) 化学分析7. 农作物对光照需求程度与其生长阶段有关,一般来说,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对光照的需求______。
(A) 最高(B) 最低(C) 无要求(D) 无法确定8.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的常用手段是______。
(A) 天气预报(B) 雨量观测(C) 温度记录(D) 气象雷达9. 土壤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以下哪个方法不适合用于测定土壤湿度?(A) 高频地感器(B) 湿度计(C) 刻度管(D) 遥感技术1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应用领域?(A) 定量评估农作物产量(B)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C) 帮助农民制定种植计划(D) 研究农作物的育种方法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对农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的天气事件。
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等。
这些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甚至完全灭亡,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和供应链的稳定。
2. 举例说明农业气象因子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气象学主要研究以下哪方面的内容?A. 植物生长B.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C. 土壤肥力D. 农业机械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学中常用的气象要素?A. 温度B. 降水C. 光照D. 风力答案:D3. 农业气象学中,下列哪个因素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A. 土壤湿度B. 光照时间C. 温度变化D. 空气湿度答案:B二、填空题1. 农业气象学中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______来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答案:叶绿素2. 农业气象学中,作物的“生长周期”通常包括______、开花、结果和成熟四个阶段。
答案:发芽3. 农业气象学中,作物的“抗旱性”是指作物在干旱条件下的______能力。
答案:生存三、简答题1. 简述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气象条件的研究,可以预测和评估不同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为作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农业气象学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比如播种、施肥、灌溉等,以适应气候变化。
再次,通过研究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
最后,农业气象学还能为农业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2. 描述什么是“农业干旱”,并说明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农业干旱是指由于降水量不足或不均匀分布,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现象。
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二是增加灌溉需求,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可能导致土壤退化,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可能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农作物的病害风险。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利用农业气象学知识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答案:利用农业气象学知识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监测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从而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植物生长的化学过程B. 农业生产中的气象条件C. 土壤的物理性质D. 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答案:B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肥力D. 降水答案:C3.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作物生长周期B. 作物产量C. 作物品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农业气象预报中的“有效降水”是指什么?A. 任何形式的降水B. 可以被植物吸收的降水C. 降水量超过10毫米D. 降水量超过50毫米答案:B5. 农业气象灾害中,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作物生长缓慢B. 作物产量下降C. 土壤盐碱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农业气象学中的“光合作用”主要是指什么?A. 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B. 植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C.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D.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发水分的过程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学中常见的气象灾害?A. 干旱B. 洪涝C. 冰雹D. 地震答案:D8. 农业气象学中的“积温”是指什么?A. 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温度B. 一定时间内的最高气温C. 一定时间内的最低气温D. 一定时间内的温差答案:A9. 农业气象学中,作物的“生长季”是如何确定的?A. 根据作物的成熟期B. 根据作物的播种期C. 根据作物的收获期D. 根据作物的播种期到收获期的时间长度答案:D10. 农业气象学中,作物的“光周期”是指什么?A. 作物每天的光照时间B. 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光照时间C. 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光照时间D. 作物从成熟到收获的光照时间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农业气象学中,作物的“生长季”是指从______到______的时间长度。
答案:播种期;收获期2. 农业气象学中的“有效降水”是指可以被植物______的降水。
农学气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是多少?A. 10公里B. 100公里C. 1000公里D. 10000公里答案:B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陆分布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通常出现在哪个时段?A. 早晨B. 中午C. 下午D. 傍晚答案:C4. 以下哪个是降水的测量单位?A. 毫米B. 米C. 公里D. 吨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气象灾害?A. 台风B. 干旱C. 洪水D. 地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气象要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降水量E. 土壤湿度答案:A、B、C、D2.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哪些?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土壤肥力E. 风向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气象观测设备?A. 风速计B. 雨量计C. 温度计D. 土壤湿度计E. 气压计答案:A、B、C、E4. 以下哪些是气象预报的内容?A. 温度变化B. 降水概率C. 风向风速D. 空气质量E. 紫外线指数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A. 建立预警系统B.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C. 制定应急预案D. 增加农业保险E. 提高公众意识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层内各种气象现象的科学。
(对)2. 气象学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地球大气层。
(错)3. 气象预报可以完全准确预测未来的天气。
(错)4. 气象观测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
(对)5. 气象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气象学主要研究大气层内各种气象现象,包括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报,以及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2. 气象观测站通常需要观测哪些气象要素?答案:气象观测站通常需要观测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时数、能见度等。
《农林气象学》题集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象要素?A. 气温B. 气压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2.在气象学中,通常用哪个单位来表示气温?A. 毫米B. 米/秒C. 摄氏度D. 帕斯卡3.下列哪种云通常与晴朗天气相关?A. 积云B. 层云C. 卷云D. 雨层云4.下列哪项是风的形成原因?A. 地形差异B. 水汽凝结C. 气压梯度力D. 太阳辐射5.农作物生长季内,哪种气象条件对光合作用最为有利?A. 高温干燥B. 低温湿润C. 适温高湿D. 适温适湿6.下列哪项是测量大气中水汽含量的主要仪器?A. 气压计B. 风向标C. 湿度计D. 雨量计7.在农业气象学中,哪项指标常用于评估作物的水分状况?A. 叶面积指数B. 土壤湿度C. 光照强度D. 气温日较差8.下列哪种天气现象对森林火险等级影响最大?A. 雾B. 雨C. 干旱D. 雪9.在林业气象学中,哪项参数对林木生长影响最为显著?A. 降雨量B. 风向C. 气温年较差D. 湿度10.下列哪种气象灾害对农林作物产量影响最为严重?A. 霜冻B. 雾C. 霾D. 轻风二、填空题1.气象学是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在气象观测中,常用的气温观测仪器是______。
3.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
4.森林火险等级的高低与______、______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5.在林业生产中,______是影响林木分布和生长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6.气象灾害对农林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和______。
7.农业气象学中,评估作物水分状况的常用指标是______。
三、判断题1.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但不包括降雨量。
2.在气象学中,气温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在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最为有利。
4.森林火险等级与气象条件无关,主要取决于人为因素。
5.气象灾害对农林生产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气象预报和防治措施来减轻。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3.在地面辐射差额R二(S'+ D)(1 - apr 公式中,a为反射率,r 为地面有效辐射;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世;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 指向____ ; 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 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______ ; 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0 - 66.5 ° N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____ 日;BA.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_______ ; AA.距平B. 平均变率C.极差D. 相对变率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A.高;小B. 低;小C. 高;大D. 低,大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_____ 倍的地方;BA. 1B. 3C. 4D. 6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______ ,低压在____ £A.右前方;左前方B.右前方;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方D.右后方;左后方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_____ 气候型旧A.草原B. 地中海C.季风D. 高山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________ AA.大;大B. 小;大C. 大;小D. 小;小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_____ ;CA. 海陆风B. 山谷风C. 季风D. 焚风四. 判断题: (每小题2 分, 共10 分. 你认为对的, 在题后括号内标"对", 不对的标"错")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 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 (错)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 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 (对)3.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 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 (错)4.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 季风性明显, 大陆性很强, 温度差异大, 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 (对)5.土壤经耕翻后, 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 而镇压后的土地, 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 (错)简答题: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 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